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也起到对豪族家臣的监视作用;内政阁与军事阁的设立,实现军政分开,分化了家臣的权利(有政权就绝对没有军权,反之亦然),也让他们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同时为力避免家臣独大,罗氏家还会定期对内政阁、军事阁官员的任职驻地进行调整,避免由于时间过长而在某地形成家臣自己的利益集团。而对外外交方面,也更是被政良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上。总的来说,罗氏家在强力家臣成长起来之前,就建立了一套职能相对细化、权利分化的机构制度,并且让这些机构相互制衡相互监督,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家臣手上。让家臣失去了谋反反抗的条件。

    在最为根本的土地问题上,罗氏家实行的是土地国主所有,管理由家臣负责,国主、家臣(领主)、领民分摊利益,同时国主机构进行监督的制度。罗氏家家臣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家臣官职的俸禄,二是他们被封赏的土地的税赋提成。领地的日常管理由家臣按照领地法度执行,法度之外的事情由领主自己决定(保证了领主的一定自主权),领地的收入先交给国主的内政机构,然后由国主内政机构将收入分给各个领主。

    为了避免家臣抵触,政良也进行了妥协。他会在日后不断地根据军功将领地封赏给家臣。家臣的领地越多。自然收入就越大(人手不足情况下,还要根据领地法度雇佣其他领民帮助管理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领地发展),由此来平衡他们因为失去部分权力而产生的不满。

    这样就改变了以往领地收入由领主过手后再以年俸的方式提交给国主的方式,避免命脉落入家臣领主手中,反过来由国主掌握家臣领主的命脉。而为了增加收入,家臣领主们也会想方设法地做好领地的建设,从而也增加了国主的收入。而一般领民由于国主法度的保护。生活得到了保障,而且生活也越来越好,自然就成为了国主的拥戴者,反过来也会起到对当地管理者的监督作用。

    总之,从起家的一开始,罗氏家就建立了确保统治运行的法度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运行机构(也就是工具)。于是,机构确保了法度的推行。而法度反过来也确保了机构的权利。在强力家臣成长起来之前,罗氏家的统治制度已经彻底建立,法度也已经开始深入民心。

    当然。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新投入罗氏家体系的家臣会有所不满的。但是此时他们已经没有了军力(按照领地法度,豪族最多只能允许手下有十五个家臣或者士兵)。内政命脉又被罗氏家所掌控,可谓是人为刀我为鱼肉,不得不屈服了,久而久之,逐渐被同化。

    只是政良也非常清楚,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人类就会开始对权力产生极大的**的。在**的驱使下,即便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有可能会反叛你。所以政良每走一步几乎都是如履刨冰。而为了避免织田信长本能寺之变那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现在政良身边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披风众、直属武士番队以及黑鹰的保护。

    在决定好领地边境防备以及人才、豪族安置以后,政良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丰后的内政建设问题。

    这一次的攻略,沿途之中,实际上也缴获了一些物资。只是在内政阁的初步统计以后,却是得出了这些物资只能勉强满足丰后各地驻军未来数月的消耗以及新成立的水军的俸禄的发放,同时也抵消了此前罗氏家出阵丰后的消耗。所以总体而言,罗氏家的粮食储备还是有些吃紧的,能否安全熬到今年的秋收都是未知数。

    权衡一番后,政良将修筑连接丰后国与筑后国、肥后国的行军大道,以及拆除丰后当地部分城砦(基本上没有驻守任务的城砦都会被拆除,当地豪族的城砦也会被拆除)的事情放置到了秋收之后再进行。

    至于此前沿途捕获的俘虏方面,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而且为了维护领地的安稳保证当地春耕的进行,政良大手一挥,将他们的罪责赦免后就全部都释放了。当然,对于部分顽固分子以及敌方亲族武士,政良却是将他们打入了奴隶大队。

    此外,由于禁海(禁渔、禁商)的缘故,必然会导致丰后当地商业网络受到影响的,从而影响到领民的日常生活,所以政良当即下令让家中几位夫人以及神屋家的商屋大规模地入驻丰后地区。这本身就是一种加强多丰后统治控制监视的方式。

    最后,就剩下最为头痛的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当地寺庙的势力。政良发觉他越来越不喜欢秃驴了(经过数年的发展,实际上罗氏家的领地中,目前也只有肥前、肥后、筑后三地的寺庙势力纳入了罗氏家的管理制度下,完全受罗氏家统治管辖,至于筑前却仍然在逐渐渗透当中)。这些当地的寺庙不但占据着大量的土地,部分寺庙还有着自己的僧兵,这些是政良断然无法容忍的。当然,为了让领地暂时安稳下来,政良只好找来了快川绍喜,让他先行尝试平稳推行罗氏家的寺庙神社管理制度了。

    “诸位,今天宣布一件事情。”府内馆议事堂中,政良扫视了一眼议事堂中的众家臣,然后看了看坐在众人前方的快川绍喜出言道:“国师,前些时日我请教的关于给府内馆改名字的事,不知法师考虑得怎么样了?”

    由于此前快川绍喜在肥前、肥后以及筑后当地,为推行罗氏家的寺庙神社法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所以政良敕赐他为大通智胜国师。历史中,快川绍喜曾任崇福寺住持,因不喜寺院间的勾心斗角而弃住持之职四处云游。后为甲斐武田信玄所赏识,聘请他担任山梨惠林寺住持,也同样敕赐他为大通智胜国师。

    “此件事关重大,贫僧不得不慎重思之……”快川绍喜也是个成精的人物,在这种场合下自然有一翻郑重其事的做作。

    “太宰少贰肥前守护大人秉天下至仁之心,扫除强暴平定丰后一国,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乃无量功德……”

    议事堂中包括政良在内的众人都满怀期待地看着快川绍喜,等待着他的答案。

    “老衲一直费尽心力,不知何等词汇才能匹配太宰少贰肥前守护大人的功业!这在苦思不得的时候,却突然得到了上苍的启示。”

    说到这里他的那张胖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前天清晨,也就是太宰少贰肥前守护大人正式迁入府内馆的那一天,老衲看到府内馆祥云笼罩百鸟齐鸣,以致突发灵感想到了汉书上的一句话‘凤鸣岐山’!”

    “凤鸣岐山……”政良在嘴里小声重复着这几个字。

    “对!凤鸣岐山!”快川绍喜大声说到。

    “只有文王和武王名垂千秋的功业才堪与太宰少贰肥前守护大人比肩,因此作为大人的居城之一,老衲以为只有‘岐埠’这个名字才配得上大人!”

    “岐埠……好名字!”政良一拍桌子兴奋得大叫到。“只有这个名字才能够向世人展示,我匡正天下的决心和抱负!”

    同时他的心中也不由得对织田信长说声抱歉了,竟然将他日后的城砦名字提前给抢走了。而事实上,日后织田信长在进驻稻叶山城后打算改名之时,也的确很是抱怨了罗氏家一番。

    “好!果然是好名字!”昨日才匆忙赶到的本家首席家老东乡平次以及情报阁执政、罗氏家军师之一的山本勘助同时微笑着称赞道。

    “好!这才是罗氏家应有的气魄啊!”罗氏家军方代表人、一门众、刚刚提升为本家家老的木下昌直也大声说好道。于是席间一时颂声如潮涌。

    “各位,本国主还有件东西想让大家看一看!”等到各种意见充分发表后,政良说到。

    “去,拿来!”

    不久后,小姓神屋宗湛捧出了一个黑漆盒子来到政良面前。政良打开盒盖拿出了一颗有如半块城砖的黄金大印盖在了纸上。

    “各位,这就是本国主由今天开始使用的印章,这也就是本家今后的大政!”

    政良把纸展示向众人,那上面清清楚楚的印着四个一寸见方鲜红的隶书:天下布武!

    (各位,现在才发现这本书早就满足了领取“大神之光”的条件,恳请大家都来领取一下阿,拜谢大家了。小弟写书也不容易啊,今天特意奉上一章大章以表谢意。领取的办法是:来到本书首页本人书名“不游泳之鱼”的旁边,点击那个大神之光的五角星标志,就会进入领取页面的了。最后点击领取就可以。)(未完待续。。)

    ps:  求领取大神之光

    。。。

第661章 急返筑前() 
九州丰后国岐埠城(原来的府内馆)。

    政良此时端坐于主位之上。送往丰后各地的安抚状上,都由他身旁的小姓神屋宗湛盖上“天下布武”的大印。

    而一门众,罗氏家内政阁执政东乡平次则是在一旁严肃捧着手中的一本账册。这是记录着罗氏家肥前、肥后、筑后、筑前甚至刚刚占据不久的丰后地区粮食储备情况的账册。

    “还是不行吗?”

    “主公,此乃本家领地所有储备粮食的情况。请主公过目吧。”东乡平次恭敬地将手中账册交到了政良的手上。然后毫不畏惧地看着政良。

    就在方才评定会议中,政良提出了乘胜追击,乘机分别向丰后的南部以及北部出击,将还在那里的佐伯家以及国东郡等大友家豪族击败,一举将丰后全境拿下来。

    这个提议一出,自然是得到了所有军方家臣的赞同,但是却遭到了内政阁一方家臣的强烈反对。一番争论之后,政良只好暂时将此事押后,然后在评定结束后,单独将东乡平次留了下来询问。

    但是却没有想到,东乡平次现在却来个干脆非暴力不合作了,直接将账册递给了政良。这本账册政良昨晚就详细看过了,现在自然不会再看一次了。但是东乡平次此时的态度也很明显了,那就是不赞成继续开战。

    这可以说是两人之间观念上的一点差异了。政良毕竟是来自后世的人,所以习惯那种提前超支的生活。按照账册上的记录,在掠夺了丰后的一些物资。然后又暂缓了一些诸如修筑行军大道、开垦田地、拆除城砦的劳役以确保领地其他事情在今年秋收到来之前还正常运转后。目前罗氏家仓库中储备的粮食。还是足以支持到今年的秋收的,甚至还有一点点盈余。(政良不是没有考虑过购买粮食的办法,但是此时正是春耕时节,各地原本可以提供的粮食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周边豪强在感受到罗氏家的威胁后也加强了对自身领地粮食的控制,防止粮食被贩卖到罗氏家去。而作为罗氏家盟友的岛津家虽然没有限制罗氏家的购买行动,但是由于其领地粮食也不多,所以能够提供的粮食自然也很少了。此外大内家控制的周防滩、一向对掌控丰后国的豪族保持警惕的南伊予地区的宿毛湾、伊东家控制的日向滩等水域在最近也加强了对商船的控制。企图阻截罗氏家海上商路。种种情况导致即便罗氏家此时有钱,能够买到的粮食也不足以补充领地每日日常运作所消耗粮食的五分之一。)

    而政良就是看到了这一点点盈余,而且以他一向敢于“走高空钢丝”的性格,自然是打算冒险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丰后的。但是东乡平次却不是这样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