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我们是……”为首的一个民夫似乎想表明身份,一边期期艾艾地自我介绍着,一边走近了过来。

    “慢着,你给我站住!”武士似乎意识到不对,于是当即喝止到。

    只见那个为首的农夫这个时候一把推开准备拦阻住他的大友家武士,然后突然从怀里拔出一把匕首,对准正站在河边不耐烦地看着船只准备的大友义镇就刺了过去。他身后的其他农夫当中也瞬间冲出几人,对着大友家的武士就杀了过来。

    “刺客!”大友家的武士立即大喊了起来。

    然后他们瞬间就跟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刺客对杀了起来。附近刚刚离开,还在不远处待命的大内家士兵也发现了不妥,当即喊杀着向这边冲来。河岸边上顿时一片刀光剑影。

    “啊?”

    一开始刺杀大友义镇的人,其动作实在太快了,其他大友家武士虽然意识到大友义镇正处于危险当中,但是动作已经就赶不及了。反而是大友义镇急中生智,惊叫一声后往后顺势一跳,直接跳入了河中。

    “噗通!”

    “少主!”

    “可恶!”

    各方势力顿时发出了不同的叫声。

    “撤!”眼看跳入河中的大友义鉴被湍急的河水直接冲到了河流中央,然后就没了踪影,假扮成农夫,刚刚负责刺杀大友义镇的阿狸只好招呼众手下迅速离开。

    而大友家的武士以及刚刚赶到的大内家士兵正急于寻找跳入河中的大友义镇,一时间没有集中兵力追击阿狸等人,所以阿狸等人得以顺利逃脱。(未完待续。。)

    。。。

第641章 出阵丰后() 
大友义镇掉落河中失踪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罗氏家。对此政良只能说是天意了。

    在让阿狸带人继续在周防国搜索大友义镇的踪迹,做到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后,政良就专心将注意力集中到大友家内部的形势上了。

    此时的大友家内部,经过入田亲诚的一番努力,跟入田亲诚同处于卢次川(即大野川)流域的南、北志贺家、一万田家、卢次家以及丰后水军若林家都选择遵照大友义鉴的遗言,奉盐市丸为家督。而佐伯湾区域的佐伯家,国东半岛的田北家、吉弦家、田原家、木付家、奈多家、富来家、竹田津等豪族,以及丰后国腹部地区的斋藤家、小佐井家、津久见家、田口家等却是纷纷支持嫡子大友义镇。除了这些家族以外,大友本家、吉冈家、臼杵家、大神家、佐田家、柴田家等却是保持了沉默,组成了中立势力。至于其他更加弱小的豪族则是分别以这三个阵营为基准,分别选择阵营加入然后摇旗呐喊起来。

    此时,大友家家督之争已经进入了明面了。而大友义鉴的死讯也掩盖不住了。大友家的这一番巨变,顿时让周边的豪强都震惊不已。

    其中,最为焦急的自然是大内家了。大内义隆这个时候火大啊,打算乘机入侵丰后国吧?由于要应付正在石见国的尼子家入侵军势,同时更要防范由于已经接受了大内家人口而随时可能撕毁议和约定的罗氏家,大内家的确没有精力入侵大友家了。否则大内家就有可能面临三面都要开战的困境了。

    做一个合格的盟友,协助大友家平稳过度吧?但是大内家认为的最为理想的继承人大友义镇却是在这个时候失踪了。难道推举次子大友晴英上台?起码他也是有大内血脉的继承人啊。只是这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啊。用脑子想一想都知道这将会遭到大友家众家臣的反对了。动用军势在边境进行施压。以迫使大友家众家臣选择大友晴英?似乎大友家的势力也不差啊。这一招未必有效。

    就在大内义隆很光火头大之时。一海之隔的四国南伊予国的西园寺家上下却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自大友义鉴继承大友家家督以来,已经数次入侵南伊予国了。作为从海上进入南伊予国的必经之道的西园寺家一直都是大友家入侵的主要对象,现在随着大友义鉴一死,至少西园寺家可以腾出手来与宇都宫家、河野家、大野家以及从土佐入侵的一条家好好混战一番了。

    而同样与大友家领地丰后国相邻的伊东家,在震惊之余,却是立即想到了已经占据了肥后国的那只肥前之鹰。于是他一面关注大友家内部的形势,一边加紧了与罗氏家领地接壤之处的防备。于是日向国中山城的三田井右武又陷入了每天惊恐交加的日子当中。

    同时,肥后东球磨郡的相良家以及萨摩的岛津家也纷纷关注起大友家的形势来。他们当然是希望大友家不要出事,毕竟有大友家牵制住罗氏家,起码还可以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积攒实力的时间,只是事情往往与希望是相违背的。

    天文十八年(一五四九)三月中旬,罗氏家正式向丰后国出阵。

    此次出阵,罗氏家一共分成四路大军,第一路大军由政良亲自任总大将,共分为本阵、右阵、左阵、后阵四阵。本阵主将同样为政良本人,副将为渡边通、神代胜利、飞段、竹取蛇蘭丸。有披风众一百人、武士番队武士四百人、第五常备足轻番队常备足轻二百人、农兵一千三百人,合共二千人。右阵主将为圆城寺信胤。副将为公文重忠,军目付锅岛直茂,有第六常备足轻番队常备足轻四百人,农兵一千一百人,合共一千五百人。左阵主将为高坂昌信,副将吉川兴经,军目付为本多正信,有第七常备足轻番队常备足轻二百人,农兵一千三百人,合共一千五百人。后阵,分为骑兵番队、铁炮番队、后勤番队。骑兵番队主将为矶野员昌,副将赤穴光清、田尾中元,有常备骑兵五百人;铁炮番队主将为普鲁士(由于安德尔另外有任务,政良只好将负责锻造大筒以及铁炮的普鲁士带来了),有常备铁炮足轻一百五十人;后勤番队主将本多俊正,有后勤农兵一千人。四阵合起来,一共有六千六百五十人。

    此外,军师山本勘助负责坐守肥后国阿苏郡的高森城,全面负责情报系统(即统辖黑鹰、侦番、传令兵)以及后勤系统。陪同山本勘助留守高森城的有医师明峰秀正。

    第二路大军,主将为木下昌直,副将赤池长任、安德尔,有第四常备足轻番队常备足轻四百人,农兵一千六百人,常备铁炮足轻六十人。二千零六十人。

    第三路大军,主将为执行种兼,副将为朝仓宗滴,军目付为罗氏政秀,有第一常备足轻番队常备足轻六百人,农兵一千四百人,合共二千人。其余未被征召的各番队以及将领,则是就地留守,负责好各自的职责。

    三路大军合共约一万人,开始往大友家领地的边境出阵。

    首先打响第一枪的,是第三路大军。执行种兼率领着大军在当地猎人的带领下,于傍晚趁着暮色翻越了肥后国与丰后国边境处的一目山,然后沿着九重连山北侧山脚的边缘地带深入丰后直入郡西北部边境,并且于第二日偷袭了九重连山下直入郡最为重要的九重町。这个九重町并非是后世那个著名的有着号称倭国第一大桥“梦”的著名旅游胜地九重町,现在的九重町不过是一个由九重连山上的活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火山灰聚积而成的盆地。由于土地肥沃,而成为了直入郡的中心。

    九重町朝日岳城的守将柴田礼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甚至连城门都来不及关闭就被罗氏家的军势杀入城中,冲锋在前的朝仓宗滴正好遇到了奋力抵抗的柴田礼能。两人一番大战后,柴田礼能最终不敌,被朝仓宗滴一枪刺穿大腿,最终死于乱军之中。朝日岳城随即也举城投降。

    彻底控制住朝日岳城以及九重町后,执行种兼率领着大军乘胜追击,直接杀到了丰后直入郡与玖珠郡、大分郡以及速见郡四郡交界处的玖珠川发源地区,青野山的脚下。在这里,他再次与当地的豪族利光家展开了激战,最终以利光家家督利光鉴教为首的一百多人战死,其余抵抗势力纷纷逃往山中而结束。而执行种兼的军势也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再加上连日翻山越岭,士兵体力也已经到了极限,后方的后勤也有点跟不上了,只得就地休整起来。

    此时,罗氏家的其余两路大军也开始出阵了。由于这两路大军都必须经过一些被对方监视着的道路,所以政良干脆大大方方地摆出了攻击的形态。

    木下昌直所在的第二路大军正式从丰后国日偎城出发,往玖珠郡的角牟礼城进发。随行的,还有罗氏家唯一的一尊大筒。

    而政良这边则是兵分两路,一路是由右阵主将圆城寺信胤率领,带领着一千五百人的右阵往高森城的东北方向进发,然后向九重连山南侧山下的南志贺家的南山城进发。而政良本人则是带着剩下的军势往丰后国边境直入郡与肥后国阿苏郡交界处的卢次川(大野川)上游进发。(未完待续。。)

    。。。

第642章 大野川战役() 
虽然已经提前得知罗氏家的大军正在往边界之处而来,但是作为从肥后国高森城方向进入丰后国西南部地区必经之地的山野城的朽网家在面对罗氏家的大军之时,毫无抵抗地就投降了。

    作为家督的朽网镇则的这个选择也是无奈之举。作为丰后国最大的两条河流之一的大野川(大野川)发源于丰后国与肥后国边境的祖母山脉之中,然后流入丰后国这边,并且在丰后国的西南地区冲积出了一片平原。而朽网家则是唯一一家位于大野川西岸,并且陆地上与肥后国阿苏郡接壤的家族。

    虽然在阿苏郡通往朽网家的领地的山道中有数处险境可以防守,但是凭借朽网家这点兵力是完全不可能抵挡得住罗氏家的大军的。更何况自大友家取得肥后国的控制权以后,朽网家的领地上就再也没有经历过战乱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罗氏家大军,家臣以及三百人都不到的领民们都不愿意作战,自家的居城山野城又低矮狭小毫无坚守的可能。

    于是无奈之下,家督朽网镇则只好选择投降了(实际上在肥后国落入罗氏家的手中后,大友家的家督却一味只关注东岸的高城城防建造情况,对于朽网家的山野城却是一点支援也没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旦两家交战,朽网家在必要时是会被作为弃子的)。

    当然为了避免日后大野川东岸的北志贺家报复,他也暗中派人通知了此前一直派人严密看守着连接东西两岸的木桥北志贺家,让对方提前将桥烧毁了。由于大野川的上游地区水流都很湍急。完全无法直接以游泳的方式横渡到对岸。人们一般是通过渡船或者这座唯一的大桥在东西两岸通行的。

    傍晚时分。罗氏家的军势正式开始在大野川的西岸扎营,同时也开始在对面东岸扎营布阵的志贺亲度站在一处小山头上看着对岸的罗氏家大营,只见一排排用树木扎捆的拒马被放立在河岸边上,十数座似乎是箭台一样的建筑开始出现在河堤上,一道道的土坎,一排排栅栏分布在四角,寒光闪烁犹如长矛般巨大的箭镞,让任何企图强行渡河的敌人都要先在心里掂量掂量。无数的军帐布满了河滩后方的空地,无数火把的光就像沿着两里的河岸拖出的一片星光之河,气势恢宏,让人不由想起波澜壮阔这个词。

    水光粼粼晃动的影子,照映在河岸上的木栅栏上,河水的浪花声拍在河滩,发出哗哗的声音,犹如战士激战时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