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家中嫡子一事必须尽早解决!”最终内藤兴盛下定了决心。他必须让家督大内义隆尽快振作起来。在他看来,虽然大内家目前看来仍然是称之无愧的霸主,但是在大内家周围的尼子家、大友家甚至罗氏家,都是随时会咬人的猛虎,在群雄环视的情况下,家督还是保持着现在这副样子的话,那么大内家危已。

    对于周围豪强的情况,政良当然是非常关注的。所以此时,在肥前岸岳城的议事堂中,政良正与秘密返回家中的端木清正密谈着。

    “太宰大贰大人最近在山口馆举行了一次和歌会,定居在山口馆周围的那些自京都来躲避战乱的公卿们都参加了。太宰大贰大人最近的行为相当怪异,他一改以往的出行方式,他乘着牛车,穿着公卿的束带衣服,在文书上签着公卿化的花押……他最近还封赏大批田产给大寺庙和大神社……”端木清正详细地将大内义隆的一些变化描述给政良。

    乘牛车?穿着公卿的束带衣服?还在文书上签着公卿化的花押?靠,大内义隆不是在搞复古吧?政良听后不由得诧异地想道。难道真如历史记载的一样,大内义隆因养子大内晴持之死,对武士的战争生涯倍感厌倦,而向往公卿复古安宁的生活了?

    当然,政良是希望大内义隆继续这样的生活下去的。尤其是封赏大批田产给大寺庙和大神社的举动,这种行为肯定会逐渐激起了武士们的不满的,也为未来大内家的内乱埋下了伏笔。对于罗氏家来说,大内家还是头巨大的猛兽,政良当然是希望他跟历史中一样尽快垮掉,否则罗氏家若是想在九州称霸的话,就必然会陷入与大内家的拉锯战了。

    “清正,此次你返回大内家,一定要将本家准备的一些来自明国的礼物代为奉送给太宰大贰大人。对了,别忘了也给我的岳父大人,相良武任大人也送上一些。”听完端木清正的禀报后,政良当即决定道。既然火已经烧起来了,那么政良不介意再往里面添加一点油。

    “是,主公!”端木清正领命道。

    “对了,大内家中,除了太宰大贰大人外,其余的家臣有何奇异举动?”听取完有关大内义隆的情报后,政良继续问道。

    “筑前原田家似乎因为在去年与大友家一战之时损失惨重而与筑前守护代杉家闹起了矛盾。而杉家此时似乎也因为大内家将迎接大友家的儿子作为养子谣言一事而四处灭火。”端木清正笑着说道。

    “哈哈,好,越乱越好。”政良听后也笑着说道。

    “此外,周防守护代陶隆房大人似乎对本家在年前与大友家大军一战当中使用的火器很感兴趣,希望本家能够提供一些给他们。”端木清正继续禀报道。火器一直是罗氏家的秘密,现在陶隆房直接提出购买的要求,端木清正估计这个要求会遭到政良的拒绝。

    谁知道政良在听完后,却笑着说道:“哦?是吗?那让陶隆房大人派人与本家的神屋绍策商议好了。”

    自从在王直上一次来访后,政良就知道火绳枪已经开始流入本地了。但是政良对此却一点也不担心,因为距离火绳枪被仿制,然后改造成更加适合本地使用的铁炮,至少还有一、二年的时间。而刚刚出现的铁炮,在开始的时候,更多的是作为贵重礼物在豪族之间流传罢了。距离其真正成为各豪强军队大规模配备的武器的时间更加是还有三、四年的时间。

    而这段时间,正好是政良大规模地推销火统的时间。当然,火枪是不会卖的,只会卖火统。至于那些豪强要不要,政良也就不管了。反正最近罗氏家的火器工坊里已经制造出了十数杆仿制出来的火绳枪,随着火绳枪在罗氏家铁炮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火统将会逐渐被淘汰。

    当然,对于目前这些仿制出来的火绳枪的性能,政良还是不满意的,所以最近政良已经下达了命令,让火器坊加大对火绳枪的改良研发力度。至少要让点火的性能再提高一些,甚至不会受到的潮湿以及雨水天气的影响就更好了。

    对于火绳枪的改良,政良是很上心的。根据他的记忆,在火枪传到本地后,是被改良过的,而且在某些性能上,甚至超出了同期的西方火绳枪。相对于五花八门的欧洲火枪,本地铁炮有明确的制式标准,甚至从敌人手里抢来的子弹自己也用得上。

    此外,还有“早盒”技术。这种“早盒”技术是一种政良刚刚下达的“定装火药”的升级版技术。早合就是一种工具,又称为“早盒”,早合是用竹与木头做的。擅长火铳的人,会在早合落下来的时候,以最快的时间将子弹与弹药装进去,按下扳机。认真按此步骤做的话,时间会节省下很多,射击率就会提高,速度也会加快。

    此外,为了提高铁炮的性能,本地铁炮的枪管、放置火药的枪盒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良。这些政良都根据记忆进行了记录,并且派人将这些要点送到了火器工坊中让那里的工匠慢慢研究去了。

    目前,罗氏家的铁炮也已经能够自行生产,比其他的豪强已经走先一步了,接下来,就要走大规模生产以及技术改良的路线了。(未完待续。。)

    。。。

第476章 文化入侵() 
时间已经进入天文十二年的九月,正直秋收之际。与往年的一样,无论大内家还是大友家,甚至是一些小豪族,在秋收的时节都消停了起来,然后全力进行自家的秋收工作了。

    罗氏家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自从进入九月中旬以来,罗氏家的上上下下绝大部分的家臣领民都投入到秋收进去了,就算那些罗氏家的常备,也额外增加了数日的假期,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轮换回家收割粮食去了。虽然罗氏家实行的是俸禄制,但是仍然又不少的足轻甚至武士的家庭是有种植粮食的。

    在这个全世界都忙碌起来的时候,政良这个国主却是相对最为空闲的一个人了。

    政良的确不需要太劳碌,因为所有的事情只要交给家臣去做就可以了,他要做的不过是做好总体的把关以及监控统筹就可以了。况且,罗氏家的很多家臣也不是第一次参加到罗氏家的秋收工作中去了,他们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将份内的事情做好了。

    既然家中的一切事务进入了正轨,政良也趁着这段时间思考起他很久前就准备做的事情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锻造属于罗氏家自己的钱币。实际上,目前本地的市面上,除了流行着大量的比较受欢迎的明国永乐铜钱外,同时也流行着数量不少的由各个豪族自己锻造出来的自家钱币的,民众们一般将这些铜钱称为“恶钱”。

    本地的语言中,凡是带着“恶”字的。一般都是指不好的东西了。显然。这些“恶钱”不是很受领民们的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锻造这些钱币的技术实在太差了,导致这些“恶钱”质量很差,远不如明国流进来的永乐铜钱质量好。

    现在政良也打算开设一个专门的铜钱锻造坊,专门锻造罗氏家特有的铜钱。政良甚至连铜钱的式样都想好了,形状跟明国的永乐铜钱一样,只是上面将会刻上罗氏家的简单家纹,铜钱的正面是两个简体字“罗氏”,背面则是“既寿永昌”。政良还将这些铜钱定名为“罗氏钱”。

    为何政良会打锻造自己的铜钱。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一是罗氏家已经通过王海、佐墨阳、尤剑侠等人,从明国获得了最为先进的铜钱锻造技术,甚至还招揽了数户有锻造钱币的经验的明国匠户,在这样的技术保障下,可以预见得到,锻造出来的罗氏钱质量不会比明国的永乐铜钱差。

    二是罗氏家目前分别在肥前以及筑后发现了三座小铜矿了,原料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保障。再加上有了来自明国以及南蛮更为先进的采掘、冶炼技术,这些出产的铜矿的质量将会更加良好。

    三是出于对领地统治的需要。一个统一使用自身铜钱的国家,将会让国内的领民对这个国家更加有归属感。对于那些不再在领地内通行的明国永乐铜钱以及“恶钱”,政良将会采取允许领民以一定比例置换罗氏家专用铜钱的方式进行回收。回收回来的这些钱币。将会用于对外交易,甚至回护重新锻造为罗氏钱。

    四是逐渐对国外进行文化以及经济的渗透。随着这些罗氏钱逐渐在国内使用。而且受到好评后,在罗氏家的刻意推动下,它们会慢慢流出领地外,渗透到其余豪强的领地中去。

    想想吧,随着这些罗氏钱的不断流通,这些身上刻着罗氏家家纹以及特有文字的铜钱将会成为流传到全国各地去,罗氏家的家名也将会逐渐被其他地方的人们所知道。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以及经济侵入方式。目前还没有一个豪强意识到这种入侵的方式,即便有所察觉了,也因为没有像罗氏家这样的国内商业、农业体系以及政治军事统治体系而无法有效遏制这种入侵。

    这是一种无言而又无法阻挡的文化以及经济入侵。

    五是由此拉动领地内经济的发展。要建立锻造工坊,涉及的环节是非常的多的,从原来的挖掘、运输、冶炼到最终的锻造成型,这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初级工业链。这不但让罗氏家的工业雏形快速建立起来,也从中为领民增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随着周边的流民以及购买人口的不断增多,若是罗氏家的扩张速度不够快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人口过多的迹象。毕竟肥后、筑后的适宜耕作的田地总是有限的,为了应对这种状况,除了发展多种农业外,就要制造这种额外的工作机会了。

    当然,这也是政良的一种预测罢了。实际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领地周边的流民几乎已经被罗氏家吸收殆尽了,目前主要就靠人口贩卖来增加领地人口了。虽然目前罗氏家的人口已经突破二十五万,在周围的豪强眼中,已经是一个超级人口大国了,但是相比起罗氏家的领地来看,还是显得有点地多人少了。

    但是,无论如何,罗氏家独有钱币的锻造,不但让罗氏家初步行程了工业的雏形,也为领地领民提供了另外一种谋生的途径,为领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除了锻造罗氏家自己的铜钱外,政良还打算在岸岳城附近建造一个庞大的印刷坊。建造的原因也有几个:

    目前岸岳城附近的纸张制造坊的产量已经完全超出了领里日常使用以及罗氏学府使用的需求了,目前这些多出的产量也只是被用作对外贸易的一种商品罢了。但也因此而导致了扶桑本地纸张价格的下降,这反而影响到了罗氏家的对外贸易收入了。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政良下令减少了纸张的对外出口量。只是,这些剩下下来的纸张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建造印刷工坊就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了,将剩余的纸张用作印刷书籍之用,然后再将这些书籍贩卖出去,正好又增加了一个赚钱的办法。

    目前本地对来自明国的书籍是很受追捧的,不少的豪族家里都会买上几本明国的书籍,以用来研读,甚至充当一下有文化的人。罗氏家正好也印刷一些这样的书籍拿出去贩卖。

    只是政良初期打算印刷的书籍却是优先选取了《西游记》以及《世界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