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巴海将军,若是方便的话,便带我到大牢走一趟吧。”胤祚目光渐渐冷了下来,缓缓的道。

第一百零四章 往事() 
胤祚和巴海走到齐齐哈尔大牢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让胤祚没有想到的是,村寨般的齐齐哈尔城,大牢倒是建的不错,不仅有单的院落高高的围墙,还有不少间囚犯。

    巴海的解释倒是让胤祚有些哭笑不得,原来这齐齐哈尔是去往宁古塔的必经之地,而后者又是许多高官的流放之地,因此齐齐哈尔也沾了光,朝廷拨银建了一座不错的大牢,用以关押犯人。

    那看守大牢的小吏见是巴海将军带着一个衣着华贵的公子进来,顿时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小心应对。

    铁云被关在最里面的牢房,穿过一串长长的如同墓室般的甬道才能走到,此时同铁云一起被抓来的十来名刺客正被拷问,惨叫声连绵不绝,刺得人头皮发麻。

    走到铁云的牢房前,胤祚隔着木头栏杆,望了下她,此时的铁云已经换上了囚衣,四肢都被铁链锁着,行动困难,倒也没像武侠里写的那般刺穿琵琶骨。

    感觉到了来人,铁云茫然的往通道里一望,结果还没等转头,就一口黑血吐了出来,神情委顿之极。

    胤祚见状一把揪住小吏,吼道:“怎么回事?不是说了不准用刑吗?”

    那小吏顿时被吓得面如土色,带着哭腔道:“回大大大人,没用过刑啊,这人送过来就是这样的。”

    “殿下不必难为他了,我被那蓝袍将军战马一撞,伤了脏腑。”铁云声音传来,听起来颇为平淡,似乎不是在讲她自己的事情似的。

    胤祚闻言,便放下了小吏,让他打开牢房,拿过钥匙,然后让巴海和那小吏都出去等着,自己走进了牢房,一进去才发现这里又黑又冷还潮气逼人,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从怀中取出火折子,点上了油灯,牢房里才亮堂了一点。

    借着灯光,胤祚看到铁云此时面无血色,嘴唇煞白,嘴角还残留着淡淡的血迹,不过身上倒也没受什么伤。

    “铁云想求殿下最后一件事。”胤祚还没开口,倒是铁云先说话了。

    “哦?什么事?”

    “给那些兄弟一个痛快,殿下有什么问题就来问我吧。”铁云淡淡的说。

    胤祚闻言一笑,道:“好,就依你所言,然后朝外面挥挥手,惨叫声片刻后停了下来。”接着胤祚从怀中取出了一小坛子酒,和两个小杯,拍开泥封,斟满两杯,顿时酒香四溢。

    “殿下这是何意?”铁云死灰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诧异。

    “我今儿个来既是为了听故事,也是为了给你送行的,这酒自是少不了的。”说着拿出钥匙把铁云手脚上的镣铐打开。

    “六阿哥不怕我现在杀了你?”铁云的眼中闪过一道寒芒,戏谑的问道。

    胤祚摇摇头道:“我虽不知你这伤是真的假的,就算是假的,我本也是准备来放你出去的,更何况,你要是想杀我早就是死人了。”说着指了指自己肩头上的伤,继续道,“凭你的功夫,若不是有意绕我一命,不会刺偏的。”

    铁云嘴角微微一勾道:“原来六阿哥早就看穿了,倒是铁云冒昧了,自罚一杯。”说着举起那杯酒,一饮而尽。

    胤祚把铁云面前的空杯倒满道:“自马场相遇之后,你在我面前少有这番豪气,现在倒颇像是一个江湖儿女了。”

    “殿下说笑了,铁云时日无多,殿下要知道什么,便问吧,铁云不会有丝毫隐瞒。”铁云回了一句之后,便陷入了沉默。

    胤祚一愣,旋即微笑道:“实在不知从何问起,不如就从这道伤疤开始吧,我想知道铁女侠为何对自己下如此狠手?”

    铁云一愣,又有些恼怒,又有些诧异的问道:“殿下怎么知道这是我自己下的手?”

    胤祚哈哈一笑道:“说句孟浪的话,铁女侠容颜秀丽,若是个男人必不忍心下此狠手,若是女人,与你有仇杀了你便是,大不了先毁容再杀了你,断不会容你存活于世,所以我擅自揣测下手的必是铁女侠自己了。”

    铁云苦笑道:“殿下果然聪颖,铁云佩服,十几年来,我对这伤疤讳莫如深,既然今日殿下闻起来,那铁云便告诉殿下吧。”说罢便又喝一杯酒,讲出了十几年的往事。

    原来铁云和铁凝原名铁慕云和铁慕宁,是中原铁家的两个募字辈的后人,这铁家在前明的时候也是武林上响当当的大世家,满清入关之后便加入了天地会,铁慕云和铁慕凝也成为了天地会的一员,兄妹二人分别拜在了高人门下,其中铁云的师父倒令胤祚十分在意陈近南。

    许多人认为陈近南只是中的虚构人物,而胤祚却知道,这人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原名陈永华,曾在台湾任职,一生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在这个理念支持下创办了天地会,也曾做过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惜受到了台湾权臣冯锡范、刘国轩等人的排挤,于五十多岁时郁郁而终。

    陈近南门下一共有师兄妹三人,铁云排行最末,上面还有两个师兄,大师兄就是那天刺杀他的持剑刺客,江湖人称“奔雷剑”的凌子虚,现任天地会总舵主,一身武功出神入化,已然超过了他的师父,在江湖上基本可以稳居第一。二师兄名叫邓期,在江湖上你名声不显,平素也甚少出手,担任天地会执堂,主要负责刺探情报,胤祚去过的静流寺主持就是那邓期的一个身份。

    铁云拜入陈近南师门的时候,铁家势力还很强盛,而等陈近南死后,天地会因受到朝廷围剿,铁家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所以当时凌子虚为了成为总舵主,不惜把铁云嫁给了天地会内的一个老香主,以换得支持。

    铁云本是倾心于凌子虚的,没想到自己被爱慕的人如此轻易的拱手送出,悲愤交加之下又为了阻止亲事,便拿刀划了自己的脸。

第一百零五章 征粮队() 
那老香主本就是贪慕铁云美色,铁慕云自毁容貌,这亲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这事情已经传了出去,那老香主便背上了恶名。

    那老香主愤怒之下便安排了人手,报复铁云,于是在一天傍晚,铁云被人引到了白鹤洞,遭到了几十名好手的截杀,而铁云当时武艺已成,竟然在洞中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活了下来,可是在天地会中,同门相残乃是大罪,铁云自是不甘受三刀六洞之刑,便与铁凝逃出了天地会,并隐去了名字中的“慕”字,之后就遇到了胤祚。

    说道这里铁云不禁苦笑着摇摇头,暗叹造化弄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却引起了一连串的咳嗽。

    胤祚也举起酒杯陪着喝了一杯,又把两人的酒杯满上。

    “凌子虚用你家人威胁你了?”胤祚猜测道。

    铁云摇摇头,缓缓道:“铁家经过这么多年,血脉早就所剩无几了,铁云在这世上,也没什么亲人了。是师父……”

    “陈近南?他还活着?”胤祚吃了一惊。

    “不,我师父已经辞世许久了,只是那天在静流寺外,大师兄给我看了师父的遗命,师父交代了三件事……”铁云凄然道,“第一件,反清复明第二件,师兄为尊第三件,诛尽天下爱新觉罗……”

    胤祚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暗道这陈近南到底与皇家有多少仇恨啊,光反清复明还不行,还要杀光天下姓爱新觉罗的人。

    铁云接着道:“铁云的命是殿下救得,就算一死,也绝不能背叛殿下,但师命难违,铁云也就一时糊涂答应了他,再后来便发生了这些事情。”说罢眼神暗淡下去。

    胤祚点点头,对铁云的话信了七八分,在这个时代,师父大如天,江湖上都流传着“生我者父母,育我者师父”的说法,背叛师门甚至比背板亲生父亲还要严重,所以铁云会为了一纸师命背叛自己倒也是可能的。

    “那些刺客都是什么人?”胤祚冷冷问道。

    “有些是天地会的兄弟,剩下的大多数我都不认得。”

    胤祚又问了一些问题,铁云皆坦诚回答了,等到一坛酒喝尽时,已经是三更天了,胤祚问完了心中疑惑,起身道:“多谢铁女侠坦诚相告,我也该走了,从此以后,你我山高水长、江湖路远,不必再见了。”

    铁云没有动,眯着眼睛问道:“你不杀我?”

    “你饶了我一命,所以我也饶你一命。但你最好不要以为我是个心软的人,最多五年天地会上下将被我除名,到时候如若你还在其中的话,定斩不赦!”胤祚眼中冒着寒气,森然道。

    铁云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坐在凳子上静静的看着胤祚。胤祚也不理她转身往出口去了,带到快要走到拐角时驻足道:“大清代明,乃是天下大势,哪怕有朝一日大清亡了,也只会亡在我的手中……”声音低沉,像是自言自语,却清晰的传到铁云的耳朵里。胤祚说罢走过拐角,不见了身影。

    接下来的一个月,胤祚一直待在副都统府里,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白天亲自走访齐齐哈尔各地,检查房屋建造速度,晚上回到房中处理各县公文,连躺在床上都在苦思剿灭胡匪的对策。

    经过与巴海等将领商议之后,胤祚发现自己之前的剿匪计划实在是太粗陋了,许多细节都考虑不周,必须再更加完善。

    而且随着胤祚计划的实施,活着到达齐齐哈尔的难民数肯定会比朝廷预计的多,这样朝廷拨付的饷银和粮食必定都不够用,胤祚还要想办法弥补这个缺口。

    虽然齐齐哈尔副都统府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但是百姓们却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许多百姓甚至都不知道朝廷开禁的消息,不过从城外建起的一栋栋房屋中,许多百姓还是能猜出一些事情的。

    东北平原自古人烟较少,但是黑土地是出了名的肥沃,稍加开垦,便是上好的良田,而且水网遍布,比如齐齐哈尔城就比邻嫩江,灌溉起来十分便利,此时在沿嫩江上下游,已经建立起大片的村寨,同时许许多多的荒地也被开垦了出来,这些官员们在胤祚革职杀头的威胁下干活还是很卖力的,不到月中,便已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因为从外地雇佣和征调的劳工多了许多,连带着齐齐哈尔城都繁华了不少,茶楼、粥铺都冒了出来,客栈更是多了不少,许多之前在城里连饭都吃不饱的铁匠、木匠、裁缝、泥瓦匠都收入大涨,而且来当学徒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而许多原本渔牧为生的人,在发现铁匠铺的小徒弟一个月,比自己忙活一年挣得都多之后,都心思活络了起来,纷纷转了行,要么学一门手艺,要么凭一点小本钱支一个小摊子,过得都不差。

    等那些觉察的晚的人回过神来,才发现能赚钱的行当都已经满员了,后悔的一个个捶胸顿足。

    月中的一天,清早,齐齐哈尔城门口,一个中年人早早的支起了茶摊,他本来是城里唯一一间酒楼的小伙计,见这段时间齐齐哈尔发展的不错,便找人借了点本钱,做了这个小买卖,虽然辛苦,收入倒比当个小伙计高多了。

    这天天还没亮,便有几个衙役从城中赶来,在城门上贴了一卷檄文,然后守在两旁。

    周围不少行人立刻围了上去,打算看个热闹,这个中年男人也眼神一亮,围了过去,挤到前面,一打眼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