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袍将领闻言,看了胤祚一眼,目光里满是不可思议之色,抱拳道:“是!”

    黑风口后的两座大山,说大不大,但是藏上几百号人还是没有问题的,那些刺客早已撤到了山上去,不见踪影了,骑兵营的人马围着山脚转了几圈,确定没有什么可疑之人了之后,便全都撤回了蓝袍将领身边。

    毕竟山上情况不明,而且山里陡峭,不适骑兵作战,在追下去也没什么结果,而区区几百号骑兵,也不能围山搜捕。

    蓝袍将领果断的发出了一道道军令,骑兵营的士兵们接到命令后,纷纷开始打扫战场,掩埋尸首,抓捕俘虏,救治伤员,有条不紊。

    胤祚的脱臼的右臂被接了回去,伤口也被包扎起来。多和隆等侍卫也在简单的处理了一下伤势之后,派车架运回齐齐哈尔城救治,毕竟战场上缺医少药,只有最快时间送到城里,这些伤员才有活命的希望,而昏倒的铁云也被五花大绑,送往齐齐哈尔受审。

    望着远处奔向齐齐哈尔的一列马车,胤祚对着身边的蓝袍将领躬身抱拳道:“将军救命之恩,胤祚无以为报,敢问将军大名,也好让我知道恩公名号。”

    那蓝袍将领倒没有像那些文官一样,被自己这一拜吓的跪在地上,但是面上却也是大惊失色,也顾不上什么礼数了,连忙扶起胤祚道:“六阿哥切勿如此,这不过是末将分内之事,当不得殿下如此大礼。”虽然嘴上如此说,但是心中还是一股暖流浮动,眼中也有一丝感动之色。

    胤祚也懂得大恩不言谢的道理,也没有那些女儿家的扭捏之态,但是心中确是记住了这蓝袍将领的恩情。

    之前生死一线,没有仔细打量过这蓝袍将领的面容,此时两人正好面对面,只见那蓝袍将领,年龄四十左右,身高六尺有余,孔武有力,面庞似是刀削斧劈一般,棱角分明,尤其是鼻梁笔挺,显得阳刚之极。

    “将军可是镶蓝旗人?”胤祚通过那将领的蓝袍猜测道。

    那蓝袍将领一愣,旋即想起来,这么半天还没介绍过自己,颇有些失礼,连忙道:“正是,末将名巴海,镶蓝旗瓜尔佳氏,现居齐齐哈尔参将一职。”

    参将也就是正三品,仅比胤祚的副都统低了两级,说起来在齐齐哈尔除了胤祚以外的军中第一人了。

    副都统虽是武职,但是却掌管一地税赋、兵马、民政等大权,可以说是军政集于一身,小诸侯一般的人物了,在其下设参政、参将两人,分管文武事宜,这二人对于胤祚,可以说是左膀右臂一般重要了。

    没想到还没到齐齐哈尔便能见到自己的参将,而且还是个勇猛过人且治军严禁的人物,这不禁让胤祚喜不自胜,最关键的是巴海这个名字让胤祚听起来颇为耳熟,可能还是历史上的一个名人,只是胤祚一时有点想不起来。

    看着胤祚眉头紧皱的样子,巴海顿时大气都不敢出,不知自己哪句话惹的胤祚不高兴了,要知道胤祚不仅是皇子,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啊,一句话就能决定自己未来命运,饶是他在军中勇猛过人,此时也不禁心中发虚,身子躬的更弯了一些。

    然而胤祚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脑子里总是把巴海和图海两个名字搞混,毕竟二人都是康熙朝的名臣,而且图海的名声还更响亮一些,因此总是搞错,眉头不禁皱的又紧了一些。

    巴海见胤祚久久沉默,感觉压力越来越大,额头上冷汗都渐渐冒了出来,愈加的收敛身上的气势,不敢打扰。

    胤祚苦苦思索半天,感觉巴海的事迹都到了嘴边,就是说不上来,这感觉别提多难受了,刚想放弃,突然看到巴海的蓝色战袍,突然灵光一闪,急切问道:“巴海将军,令尊可是沙克虎达大人?”

    巴海一愣,旋即点头道:“正是殿下莫非认识家父?”

    胤祚顿时有些激动的问道:“令尊身体可还好?”

    “呃家父在多年前就已病逝了”巴海有些尴尬的道。

    胤祚一愣,惭愧的说了声抱歉,惹的巴海连连摇头,连称不敢。

    胤祚如此激动,自然是有原因的,历史上对于沙克虎达和巴海这对父子不怎么出名,事实上他们二人为保疆卫土贡献极大,无论父子都称得上一代名将,在人才济济的康熙朝也称得上是名臣了。

    中国东北,自古人烟稀少,明清之际,中原战乱,俄国人便趁虚而入占领了东北大量领土,疯狂劫掠,烧毁村庄,而且对当地族人进行了野蛮的屠杀,可谓罪行滔天,于是顺治帝便命沙克虎达驻守东北,抵御沙俄,沙克虎达刚一上任便染上重病,带病征战,仅凭几百名从各方拼凑出来的乌合之众,便击败了沙俄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而且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无数次抵御住了沙俄的侵略,而且还加强了对当地族人的管理,又屯田开荒,组建水军,将东北经营的铁桶一般,他们父子二人勠力同心镇守北疆,可谓中华民族的大功臣了。

第一百零一章 抵达() 
而沙克虎达死后,巴海便继承了父位,成为了宁古塔总管,他继承父志,在东北发展军力,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天赋,为后来的雅克萨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巴海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好大喜功,经常多报功劳,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因为谎报丰收,被贬官,才成了现在的齐齐哈尔参将。

    虽然有些好大喜功,但毕竟人无完人嘛,而且巴海战术战略素养极高,而且个人武力也是不俗,刚刚那一通冲杀,简直如同吕布再世一般,胤祚越看这巴海越是觉得欣喜,眼中甚至冒出了见到大把银子才有的幽幽绿光。

    “本阿哥听闻过令尊与将军的事迹,对二位几十年来保疆卫土敬佩的五体投地,请受胤祚胤祚一拜!”说罢又是一礼,与拜谢救命之恩时不同,胤祚这一礼更为郑重,毕竟是中华民族的功臣,胤祚真的是打心底里感到感激和敬佩。

    巴海没想到胤祚又是一拜,又是吃惊,又是感动,他父子两辈人镇守东北三十载,还是头一次因为守土有功,受到人拜谢,而且还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血脉,这让巴海顿生遇到知己之感,刚刚受到胤祚“下马威”的一点点不快也烟消云散了。

    “殿下此言,末将感激万分,末将是个粗人,只想说殿下若有用得上的,末将原为马前之卒,为殿下冲锋陷阵,刀山火海,万死不辞!”巴海跪在地上铁骨铮铮的道,说罢一扣头,长跪不起。

    胤祚倒是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几句肺腑之言倒把巴海感动成这样,连忙扶他起身,又转换话题,聊了些轻松的事情,倒也没之前那么压抑了。

    远处纳兰明珠看到这一幕,缓缓点了点头,刚刚刺杀时,刺客们都是朝着胤祚去的,所以他但是没引起什么注意,而且周围自有侍卫层层保护,连一点伤都没受。

    在皇储之争中他虽支持的是大阿哥,但是与把每个阿哥都当成对手的索额图不同,他喜欢结盟,帮大阿哥争取支持,而他一路走来,加上暗中探查,已微微觉察出胤祚是个不擅权谋的性子,但却自有一手礼贤下士的纳贤之能,而且心胸宽广,正是一个结盟的大好人选,于是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待骑兵营处理好了战场之后,胤祚便随巴海前往齐齐哈尔了,他自己的车架已经拿出去运送伤员了,只能骑马而行,他身上虽然受了两处伤,但都是皮外伤,包扎后便不打紧了,脱臼的手臂也被接了回去,骑马而行不成问题。

    按照胤祚车队的速度,到松花江就要一天时间,但是胤祚他们骑马而行,比着车队快了很多,天还没黑,就已经到了齐齐哈尔城了。

    齐齐哈尔乃是达斡尔语的音译,意为“天然牧场”,齐齐哈尔临嫩江而建,周围是大片草原森林,地势一马平川,倒也恰如其名。此时齐齐哈尔城刚刚建城不久,外面围着一圈矮矮的夯土城墙,里面坐落着几十栋低矮瓦房,也就略强于村舍,事实上,齐齐哈尔前身就是一个名为卜魁的村子。

    远远看到这座城池,胤祚不禁一愣,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这齐齐哈尔的落后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齐齐哈尔建城不久,加之人丁不旺,这般残破,到让殿下笑话了,不过待民众迁移过来后,在殿下的统领下,一定会有一番全新气象的。”巴海有些惭愧的说道,他虽是武官,但辖地如此落后,也让他觉得面上无光。

    其实这也不怪他,毕竟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东北封禁如此之久,人丁稀少,饶是他有天大本事也不能凭空造出一座繁华城池来。

    “哈哈将军谬赞了,往后还需要将军鼎力相助啊。”胤祚拱着手谦虚笑道。

    “不知齐齐哈尔参政现在何处啊?”待胤祚走近城池了,都不见有人出来迎接,便有些语气不善的说道,毕竟自己是他顶头上司,居然不出城迎接,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像巴海,本就是去迎接胤祚车架了,这才正好救了胤祚一命。

    闻言,巴海脸上又是一抹尴尬深色浮现:“回殿下,齐齐哈尔立城未久,参政一职却是空悬至今了。”

    “什么?”胤祚闻言顿时有些诧异,毕竟参政大小也是个从三品,怎么会一直空悬,不过想到这齐齐哈尔的现状也就了然了,毕竟没有谁愿意来这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为官,就连巴海这个参将也是被贬来的不是?

    而胤祚虽然是副都统,但也不能随便任命参政。“看来只好让纳兰师傅帮我的忙了,等齐齐哈尔发展起来了,就不愁无人可用了。”胤祚苦笑着自语道。

    当晚胤祚就在齐齐哈尔城中休息了,毕竟这一天惊心动魄,还不轻不重的受了些伤,自然要好好养伤。

    待胤祚第二天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了整个齐齐哈尔副都统治下的大小官僚来开会,虽然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没想到来的人数只少还是让他吓了一跳。

    总共就来了二十余名管理,而且其中八成都是武将,毕竟齐齐哈尔本就是军事要塞,武将建制齐全到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让银座没想到的是,整个齐齐哈尔居然就寥寥四五名文官,最大的官也就是通判,剩下的都是知县之类而且大多是官场失意,被贬而来。

    合着这齐齐哈尔就是一个官员流放地啊胤祚心里默默哀叹道,怪不得京城会传出自己已失圣眷的传言,毕竟让一个皇子与一群“罪臣”为伍,难免让人想到点什么。

    不过胤祚不是什么自怨自艾之人,腹议片刻便把这事放下了。同那些官员了解了一下齐齐哈尔的情况,才知道整个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也就小镇小村两三座,这些文官来管理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第一百零二章 三大难题() 
不过随着难民的到来,这点人肯定是不够用的,胤祚便嘱咐各级文官多招小吏,为之后做准备。

    然后又与众官员,商量了一下移民的事情,才发现现在齐齐哈尔的准备可谓十分不充分,此次难民共有五十余万,大部分人都会在坐海船到辽东,再从辽东徒步至齐齐哈尔,现在先头难民已经踏上了辽东的土地,一两个月内便会到齐齐哈尔。

    而此时齐齐哈尔连给难民的屋舍都没准备,朝廷支援的粮食饷银也还运在路上,人口登记造册,田地的划分,村庄的规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