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四十二章 佥都御史() 
京城的雪一直未停。

    沁园伙计们将各处水阀都打开,使水管的水保持流动状态,以此防冻。

    裸露在外的水管也都裹了棉布,尽管如此,还有不少水管冻裂。

    沁园是第一座采用流通器原理布置下水的建筑,难免有许多疏漏。

    不过有道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其余浑河府邸在水管防冻下了不少功夫,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一辆马车自坡下而来,停在沁园门口,吴泽和范宜年、陈俞两个知县从车下来,三日来,吴泽带他们逛了浑河下五六处房产,每一处都别具匠心,让这二人赞叹不已。

    回到沁园之后,二人当即决定各买三处房产,其范宜年还将桂园买下。

    二人交了定金,吴泽向他们约定在年底前交房。

    本来,按照两行的做法还要签订字据,不过二人都婉拒了,一来留下字,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当做把柄,二来两人也不怕两行毁约,毕竟他们身后是总督当靠山。

    两个知县走后,云婉儿也从府走了出来。

    她道:“今天杨家的二小姐来过了,出面替杨家买下了两个园子,这丫头觉得新河修好之后,园子应当还会再涨,到时再卖出,倒与我们买新河土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泽淡淡道:“陈俞买了泠园、听禅园、李园,范宜年买了桂园、碧园和林园,加起来一共六万多两,当真是财大气粗。”

    云婉儿知道吴泽为何事忧心,便劝道:“官员贪腐自古皆然,前明太祖皇帝对贪官不可谓不狠辣,贪六十两银子是剥皮实草,但贪腐依旧蔚然成风,人性本贪,止不住的。”

    吴泽看着云婉儿笑道:“我担心的倒不是这事。浑河府邸大多都卖给了那些魅的官员,成了他们行贿的工具,在朝野,会不会落人话柄?”

    云婉轻笑道:“吴掌柜与其担心这事,倒不如担心下府邸的工期吧,最近宅院买的太快了些,若不能如期交房,那才是大祸临头呢。”

    天还未亮,百官踩着厚厚的积雪朝。

    左佥都御史李微在官之列,缓缓前行,他神色如常,但袖子的手却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前几日,有人匿名来信向他检举,湖州府南浔知县范宜年、苏州府通判陈鹤延、榆林府绥德知县陈俞、广州府番禺知县李景瑞等共计一十三名官员来京期间,在浑河大肆购入宅院,每间宅院都在五千两以。

    这些六七品的官员,每年的俸银也不过二百两,何来如此之多的银两,购买宅院?显然是收受贿赂、鱼肉百姓而来。

    大清官员贪污成风,连督察员的御史也会偶尔收些冰敬、碳敬、别敬等,但最多也不过三四百两,五千两实在是罪莫大焉。

    如若此信的记载为真,那这一十三名官员,统统逃不过一个抄家甚至处斩的下场,作为检举此事的言官他也填一笔浓墨重彩的政绩。

    现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致使在即,如果有次功绩,则他升官有望。

    也因此在他查明了事情真伪之后,决定赌一把,在早朝之将此事公布。

    众臣一直走到乾清门前,等候康熙驾临。

    乾清门前的积雪已被太监打扫干净,但站在寒风之,身体还是不住发抖。

    康熙从乾清门内出,端坐御座之,百官行礼。

    随后早朝开始,先是讨论了许久河道问题,李微忍耐着没有开口。

    许久之后,日出东方,天地明亮,也恰好无人再开口,李微便出列道:“皇,臣左佥都御史李微有本要奏。”

    说着他出列跪下,从袖拿出一个折子高举过头。

    听到佥都御史有本要奏,百官无不面露厌恶,毕竟言官开口,除了弹劾官员,没别的事情。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默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看到一丝茫然,都察院最高长官不知此事,二人顿时明白李微是自作主张报了此事。

    太监接过了那本奏折给了康熙,康熙接过折子,翻看起来。

    朝堂一时无话。

    片刻后,康熙放下折子,淡淡道:“弹劾各地知府同知等,共一十三人,李微你倒是好大的手笔。”

    李微身子一抖,把头伏下道:“臣不敢。”

    康熙面看不出喜怒,只是将折子丢到了一边,道:“此时容后再议吧。”

    “是。”短短片刻,李微背后的衣襟已经被冷汗湿透了,寒风一吹,分外冰冷。

    更令他绝望的是,左右都御史都向他扫过一道复杂的目光。

    刑部尚书此时出列道:“禀圣,月前浑河决堤案刑部现已查清,溃堤系游连降大雨,水坝年久失修所致,实为天灾,所幸下游疏堵及时,未造成太多死伤,臣拟将堤坝各州县官员罚俸或革职查办。”

    康熙点点头:“准奏。”

    刑部尚书沉吟片刻道:“禀皇,刑部在彻查此事时,倒是在永定洲一段河堤,发现许多倍利器划开的沙袋,似被人动过手脚。”

    “什么?”康熙眉头大皱。

    大雪连绵,任谁都没想到,今年的初雪越下愈大,许多山路都不好走了,连带着京木价、菜价、碳价都贵了许多。

    太行山山麓,一伙木客正用骡马艰难的拉着一颗锯倒的古木下山,这一棵乃是榆木,修长笔直,是难得的好木料。

    山路本难行,再加有雪路滑,更加的难走。

    木客们在腰系绳子,彼此间绑在一起。

    一年轻的木客抱怨道:“现在刚入冬,怎么有这么大雪,往后还怎么山啊。”

    走在前面的木客道:“今年山神封山早,这是最后一趟了,入春前,我们都不山了。”

    年轻木客惊讶道:“啊?今年封山这么早?”

    “没办法,山神爷说封要封,冒雪山,能活着出来不错了,想砍木,那是痴心妄想。”

    “哦,那今年这木价格应该涨了吧?要不这棵树别卖了,留着自家烧火用。”

    年老木客闻言,回身敲了他脑袋一下,骂道:“蠢蛋,咱们冒着危险山是为了砍柴火的吗?这棵树修长笔直,那是做龙骨、房梁的好木料,顶百倍重的柴火。”

    年轻木客山不久,对木料没什么经验,羞愧的笑了笑。

    老木客道:“托两行造房子的福,今年行情不错,这棵木头,怎么也能卖三两银子,你小子能分到三钱,别嫌少,勤攒着些,过个几年能娶媳妇了。”

    少年闻言露出向往笑容,步子迈的也打了些。

    林的风雪愈加的大了,老木客连连出言催促众人加快脚步。

    突然,有人指着远处,胆战心惊的道:“那边好像有个人影。”

    

第四百四十三章 木料() 
京城,范家,厅外大雪纷飞。

    厅内炭盆努暖暖,却烧不尽厅内每个人头顶的阴霾。

    范毓奇道“大哥,时至今日,两行已至少卖出了七十余套宅院,加上旧河道旁零零碎碎的土地,获利至少在一百万两以上……好在,大多数房屋都要等年前才能完工,两行现在只收到了定金,还不算尘埃落定。”

    刚从关外赶回来的范家老二起身道“大哥,我按你的吩咐去关外看了,走遍了奉天、宁古塔、齐齐哈尔等几个大城,关外不愧是两行源起之地,两行势力盘根错节,别说市镇,就连乡寨间都不见现银,甚至有的大的商号拒收现银,而只收银票。百姓生活起居、吃穿用度乃至于谋生之道,几乎完全依赖百事行。”

    老二说着从袖子中掏出块木牌,木牌雕成祥云样式,上面用篆书刻乐一个“百”字。

    “这个就是百事行的牌子,关外几乎所有商号都在招牌上悬挂此牌,意为隶属百事行。”

    厅内所有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范毓奇诧异的道“如此说来,在关外,两行岂不是如土皇帝一般,生杀予夺了?世间怎么会有商号有如此大的本事?”

    老二道“三弟所言不错,在我看来两行确实就如关外的土皇帝一般。我在关外经历了一件小事,想说与诸位兄弟听听。”

    坐在诸位的范毓宾道“请讲。”

    “这件事,便是我刚去关外时,在酒楼吃饭,酒楼掌柜欺生,一壶朔白酒,卖予当地人便是十文钱,卖给我等便是十五文。虽是区区五文之差,但我咽不下这口气,便与掌柜的争执起来,争执激烈,便扬言报官,那掌柜的面色不变,反而笑嘻嘻的任由我去报。”

    范毓奇道“官商勾结便是这样,二哥你也走南闯北许久了,何必与这等人置气。”

    老二道“三弟说的有理,可若是没了这一番争执,我也不知道百事行有多大势力。”

    “怎么这事与百事行有关?”

    “不错,当时我与那掌柜的争执不下,有个酒楼食客恰好也是山西人士,看不下眼了便告诉我,在关外但凡遇到店家欺生,报官无用,不如去报知百事行。我心中不以为然,但谁知那掌柜的听了这话却乖乖服软,不仅将一桌酒宴赠送,还赔礼道歉,只求我切勿将这事告知百事行。我当时应允了,但心中一直有疑,不知将此事告知了百事行会如何。”

    范毓奇皱眉道“二哥,你既然答应了那掌柜的,还将他出卖,做事忒不厚道。”

    老二惭愧的笑道“三弟教训的是,我当时也是想看看百事行到底有多大能力,便在齐齐哈尔将此事告诉了百事行总部。等我一个月后,再去找那家酒楼,发现已经废弃许久了。后来我多方打探才知道,两行只派了一个人来,摘了那家酒楼的牌子。”

    老二说着指了指那个写着篆书“百”字的祥云牌。

    范家老四沉吟道“这么说来,这百字云牌还是个宝贝?二哥,你能将它弄来,恐怕也废了不少周章吧。”

    老二心虚的道“说来惭愧,这块牌子只是我回关内后,命人做的仿品,真品的百字云牌百事行看管的极严,得到牌子的商家也是珍而视之,我没妙手空空之能,自也搞不到正品。”

    范毓宾叹口气道“这么说来,两行在关外早已深入人心,轻易难以撼动了。”

    老二点点头道“关外两行相辅相成,已将关外守的固若金汤,凭我范家之力,绝难撼动了。”

    范毓宾道“罢了,将范家关外的人力都撤回来吧。”

    老二犹豫很久道“大哥,小弟有句话,望大哥听了不要生气。”

    范毓宾点头道“说吧。”

    “小弟认为,河道之争到此便罢了吧。”

    “什么!”“不可!”范家老四、老五同时站了起来。

    老二没理他们继续道“大哥,我范家收购的新河土地买了七七八八,此刻抽身,不过损失几万两银子,丝毫不伤元气,何必非要与两行磕的头破血流呢?”

    老五道“范家纵横商道数十载,何时吃过这么大的亏,这口气二哥你能咽的下,我咽不下!”

    老四摸着胡子道“河道之争,我范家不仅是在与两行争,更是在与其余七大皇商争,若一举成功,则我们便能让两行元气大伤,将其遏制在关外,我范家入主直隶,借此一举成为晋商之首。若败了,两行实力大振,而我们范家也丢尽了颜面,晋商之首,也成了一句空谈了。”

    老三范毓奇道“我粗粗算了一笔,两行买地、建房,将浑河下游诸多府邸建成,林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