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赚的多,但是开销也大,胤祚每个月的钱都没捂热乎,就几乎全都投入到了当铺的筹备中。

    因为是在贝勒府下挂名的当铺,所以选址、装潢、人员洋洋都不能马虎,最终位置选在了隆昌通钱庄边上,起了个两层的小楼,一楼是一个大厅,周围是几个柜台,柜台里坐的都是花了大价钱挖来的行家里手,这些人多是浸淫当铺几十年,一件东西拿在手上就能定出价来;当铺二楼是几个雅间,专供做大生意的时候与客人商谈。

    当铺中的家具全都是选用的海南黄花梨打造,角落里摆的盆栽也是各种奇珍异草,给客人准备的茶也是上好的铁观音,总之当铺突出的就是一个有钱!这也是胤祚主张的,毕竟要与别家当铺拉开档次奢华的装修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康熙三十年四月初一。

    在聂志远的努力下,胤祚的当铺终于如期开业了。因为是荣贝勒府开的当铺,所以开业当天来了京城商界形形色色的许多人物,一些京城官员虽未亲至,但也派了管家送上了礼品。

    正午子时许,随着两挂鞭炮噼啪燃起,舞龙舞狮踩高跷的队伍也扭了起来,作为六阿哥的胤祚自然不能亲至,聂志远代替胤祚将谈了一通话,又同到场的几个京城名流一通揭下了招牌上的红绸。

    只见匾额上刻着两个烫金大字“银座”,两字用的隶书,端庄沉稳,隐隐透出一股富贵之气。

    “银座……这是什么意思是啊?”人群中一个商贾打扮的人问道。

    “这你都不知道,这是当朝六阿哥名讳的谐音啊。”一个年长者鄙夷道。

    “有本事就真用银子来铸座位啊……”有人鄙夷道。

    虽然人群议论纷纷,但毕竟还是比不过鞭炮和锣鼓声,随着喧闹声渐停,聂志远也把众宾客迎到店里,一进店中,众人才明白“银座”不是白叫的,这装潢的精美,家具之讲究,叫个“金座”都是绰绰有余了。

    大厅中,早摆好了数排圆椅,众人纷纷落座,因座位有限,那些身份较低的就只能站在一旁,身份更低一些的就连“银座”的门口都进不去。

    聂志远站在众人面前,他清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他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分别是常简雍和晋商中的几个大商人,聂志远不由低了低头,他替六阿哥开当铺,严格的来讲是违背了晋商行首常简雍的意愿的,称得上是一种叛徒行径,因此在面对常简雍的时候,不免有几分愧疚,但是今天是银座当铺开业大吉,也容不得他顾及这么许多了。

    沉默片刻后,聂志远开口了:”首先银座当铺开业大吉,各位拨冗光临,聂某替六阿哥谢谢诸位了。诸位既然坐了进来,想必是对银座感兴趣,接下来聂某就说一说银座的流程,和别的当铺不同,在银座典当可以有多种方式……“

    聂志远在台上一条条的说了半天,底下的人越听越是觉得新奇,传统的当铺的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赎当时须付利息。期满不赎,则由当铺变卖,而当物可以是动产如金银首饰、书画古董之类,也可以是不动产如房契地契。

    银座当铺虽然形式上与传统的当铺大同小异,但是方式上灵活了许多,比如当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赎当期限,期限不同利息不同;在隆昌通存银的储户,也可以凭借银票在银座贷取一定银两;如果既没有存银也没有当物,也可以找保证人以保证贷银子,保证人承担还银责任等等。总之,银座虽然名为当铺,其实就是以各种手段来放贷的机构,而且放贷手法之多、利息计算之精,在大清国无出其右者。

    “常老,这聂志远是要干什么?”一个坐在下面的晋商忍不住问道,“哪有这么开当铺的?”

    常简雍轻笑一声,道:“没错,这确实不是在当铺,而是以当铺为名放高利贷。”

    “常老,那我们怎么应对?”

    “不用应对,他聂志远和背后的那人总共能有多少银子?这样放贷他们没几天就会把银子贷光了,那是这当铺也就不攻自破了。”常简雍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那晋商听后恍然大悟的道:“常老果然高明!”

第三十二章 拍卖() 
聂志远说完了银座的贷银规则,喝了口茶之后,道:“各位,因为今日是银座开张之日,所以特意为各位准备了一场酬宾拍卖,希望各位能赏脸参加。”

    “什么?拍卖?“”拍卖是什么?“台下躁动起来,这个名词还是这些商贾们第一次听到。

    聂志远于是按照胤祚教他的,把拍卖规则又说了一遍,而且特别强调了每次加价最少也要十两银子,以防出现上次胤祚组织拍卖时,只加一文钱的尴尬。台下坐着的大多是些商贾,这拍卖一听也就懂了。

    “常老……”那年轻晋商低声道,“聂志远这一手厉害啊,用这种手段来买东西,获益甚巨啊。”

    常简雍内心对拍卖这一手段吃惊不小,但是面上还是平静的说:“这一手确实厉害,但恐怕不是聂志远能想出来的……”

    “您是说聂志远的那个靠山?”

    常简雍点点头:“他的那个靠山来找我们商谈银行一事时,我就觉得此人不简单,没想打还有这么一手,我们以后可能要对他多加防范了。”

    聂志远没有注意到常简雍的窃窃私语,他的目光全都关注在了角落的一个人身上,那人一副儒生打扮,剑眉星目,留着两撇小胡子,看起来刚刚三十岁。这人其实是乔装之后的胤祚,他对于当铺开业不慎放心,于是便让铁云给他易了容,跑来亲自看看。

    见胤祚点点头,聂志远就道:“那好,我宣布,本次拍卖正式开始,首先上第一件拍品……”聂志远话音一落当铺的伙计就抬上来一尊半人高的青花花瓶。

    “这尊花瓶产自元代景德镇湖田窑,正宗青花的发源地,底价五十两银子,现在请各位出价。”

    虽然在后世青花的价格炒的翻天了,但是在大清,人们对于青花的态度也不过就是普通的瓷器而已,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而成了古董,有了收藏的价值。而这尊青花其实是胤祚大婚那天一个户部侍郎送给他的,说贵重不算贵重,说轻也不轻,至少比那些送自己的字画的大臣强多了。

    沉寂片刻之后,台下有人喊道:“我出六十两银子!”

    ”我出七十两。“

    随即场中再也无人竞价,聂志远在台上三次询问之后,无人出价,锤子一敲,成交了。

    紧接着当铺伙计搬上了另一件拍品……

    拍卖总共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拍品都是胤祚府里的字画古董,这些东西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换成银子还能产生些价值。要不是怕得罪了那些朝中大员,胤祚甚至想把那些他们手书的字画全都拍卖掉。

    终于最后一件拍品也被人以一百五十两银子的价格买走了。这时胤祚朝聂志远微微点了下头。聂志远心领神会,道:”诸位,接下来是银座的压轴宝物,底价一千两银子。诸位不妨猜猜是什么?“

    这话一出口下面顿时炸开了锅,就是再名贵的古董,也难价值这样一笔巨款,这时众人突然想起了京城中的一个传闻:说六阿哥胤祚在入春以来第一场春雨中得到了两匹神驹。这个传闻在京城可谓家喻户晓,就差让说书的先生当个故事讲了。

    关于这两匹神驹的传言,什么版本都有,说是在暴雨中应雷电之力而生啦,说是雨神在人间的化身啦,说是文曲星和武曲星下凡啦……反正一个比一个传的神。而这些传闻的背后,都离不开胤祚的推手,在这个还不懂营销炒作的大清,胤祚每一个粗糙的炒作手段都能获得难以想象的知名度。就像是他的“绿帽王”的名号一样,这两匹神驹也成为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会是传闻中的两匹雷霆神驹吧?”有个好事者问道。

    “没错!”聂志远笑道,“就是雷霆神驹!现在两匹神驹已经在门外了,如有兴趣,咱们可以到门外进行拍卖。“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听闻能一睹那两匹神驹的真容,众人立刻就起身赶往门外。常简雍和晋商们也随着人流往外走。

    出了银座的大门,就能看见黑压压一片人,人多的都把大街塞住了,在众人中间,围了一小片空间,两匹高大的骏马伫立其间,那两匹马就是胤祚的大宛马,一匹漆黑,一匹枣红,俱是四肢修长,体型流畅,看起来神武非凡。

    众人见到这两匹马也是惊叹不已,一是因为满足了好奇心,知道了原来神驹就长这样;二是因为大宛驹确实稀少,很多人都是见惯了低矮的蒙古马、肥硕的山丹马,这种高头大马还是第一次见。

    “好了,诸位请出价吧。”聂志远高声道。

    随后,“一千一百两”“一千二百两”……出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片刻后,一个南方来的徽商出到了两千两的高价,一时间没有人继续加价。

    “两千两一次!”聂志远高喝道,场中一片寂静,只有两匹神驹的响鼻声。

    “两千两两次。”聂志远看了那徽商一眼,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而叫价的那人也是江南当铺业的富商,名叫柳子辉,聂志远之所以会认得他主要是因为这柳子辉曾在数年前大放厥词,声称晋商不过是一群墙头草,是一群唯利是图之人,为他们正宗儒商所不齿,这件事情差点就引发徽商和晋商的商战。

    聂志远心中灵光闪过,胤祚曾告诉过他,好的拍卖师不仅仅是能把拍品卖出去而已,而是能左右竞拍者的情绪,导致他们给出高于正常价格的高价,而眼下就是这么一个机会,于是聂志远道:“两千两三次!看来徽商果然才力过人啊。”

    常简雍闻言冷哼一声,他自然明白这是聂志远在逼他出价,没有出价,但他身边的拿个年轻晋商确忍不住了,他大喊道:“两千五十两!”

    柳子辉面上古井无波,淡然道:”两千二百两!“

    那年轻晋商也不甘示弱:“两千四百两!”常简雍本想阻止他出价,却也晚了。

    “你疯了!干嘛要做这意气之争!”常简雍训斥道。

    那年轻晋商毕竟年轻气盛,反驳道:“常老,难道要看着这厮在咱们这撒野?您忘了他之前是怎么说咱们晋商的了?”

    常简雍低喝到:”别给人家当枪使!“

    那年轻晋商闻言也是一激灵,突然清醒了,对呀自己不停的竞价最终受益的不是聂志远这个叛徒吗?于是他也闭嘴不言了。而柳子辉却还是淡定道:”两千五百两!“

    这回没有人加价了,按照大清的物价,两千五百两几乎是一个贝勒一年的俸银,就算是这些财大气粗的商人们拿出两千六百两也是要东拼西凑的,所以自然不会再有人开口。

    ”两千五百两第一次!“”两千五百两第二次“”两千五百两第三次。“常简雍三次问价,目光盯着晋商,而却没有人再出价了。

    ”成交!“聂志远小锤子一敲,完成了拍卖,接下来就有伙计去收银子了。

    ”诸位,本次拍卖所有拍品已经拍卖完毕,银座从今往后还望各位多多捧场啊。“聂志远满脸笑容道。他这也是委婉的告诉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