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奔驰许久后,终于追上了自己的队伍。

    千余人的队伍中,他自己的护卫奴仆只占了少部分,有些是随行的传教士,有些是京城的能工巧匠,还有些是梅文鼎的家人奴仆,或是学问大家。

    此次来京,胤祚将京城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搜罗一空,可谓收获颇丰。

    一路上过蓟县,过山海关,过盛京,这条路胤祚已经走过了数次。

    这一路行去,沿路还是没什么分别,该有的饥民还是有,该坑坑洼洼的路上还是坑坑洼洼。

    唯一不同的是,沿途的官员对他的态度来了个极大的转变,每到一处,周围十里八乡的大小官员恨不得拜佛一般都来参拜一番,胤祚不胜其烦,统统闭门谢客。

    行至盛京时,胤祚差异的发现,城里已经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百事行牌子了,宛如回了齐齐哈尔一般。

    云婉儿笑着道:“吴掌柜这步子迈的可够快的。”

    梅文鼎祖孙还是第一次来到关外,对盛京城内的繁华景象赞不绝口,在他们原本印象中,关外就是一片不毛之地,没想到却还有如此兴茂的大城。

    胤祚听了他们的赞叹笑而不语。

    车队人马在盛京盘桓三日,补充干粮,替换马匹车轮后又再踏上行程。

    如今东北开禁已经三年,辽东吉林等地已涌入了很多关内人口,遍地农田的景象已经随处可见了。

    等到了吉林将军辖区时,周围银座银行的招牌也渐渐多了起来,各地银行都是统一的气派三层高楼,到了晚上还有灯笼照明,灯光染得满楼土豪金色,看起来分外显眼。

    到此云婉儿也变得忙碌起来,不停的在各个分行间穿梭视察,有了上次银行内鬼的经验教训,现在云婉儿对于银行内控的要求已经到了精细到变态的地步。

    行至宁古塔时,就连吉林将军都来亲自拜见胤祚。

    现任吉林将军为佟保,此人见了胤祚后先是大拍了一通马屁,再斩钉截铁的与齐齐哈尔陶家一刀两断,之后又许诺给了齐齐哈尔许多好处,态度分外恭敬。

    佟保是朝廷一品大员,封疆大吏,身份超然,本不必如此,但胤祚风头实在太盛,齐齐哈尔又与他的辖区相邻,不得不结交起来。

    拜别吉林将军后,胤祚人马过黑风口,松花江遥遥在望,过了松花江便是齐齐哈尔了。

    胤祚命令车队在黑风口扎营,带着亲卫去亲自祭奠了当年黑风口之役殉国的将士,几年之间,当年坟头都已长出了新草。

    当年孤身诱敌的李庆所部经过几次大战,还尚存人世的已经寥寥无几,就连李庆本人都已经身首异处,让胤祚生出物是人非之感。

第三百六十一章 鸡汤() 
在黑风口驻扎一夜后,车队来到松花江畔,以往渡江均需坐渡船方可,而今河面上已经修筑起了一座宽阔石桥,足可让四马并行。

    桥下桥洞颇高,往来船只可在其中安然穿过不受影响。

    车队缓缓从桥上穿过,省去了不少时间。

    河畔另一侧,巴海已经带着齐齐哈尔侍立等待了,关外八旗军本就精悍,经过了几次大战生死洗礼之后,就越发像虎狼之师。

    胤祚过河之后,巴海打马前来,跪在地上道:“末将巴海,参见王爷。”

    胤祚笑着让他平身,问道:“为何只来了这些人?”齐齐哈尔军共五千余人,以往巴海来迎接他,都是带至少三四千的,而今只有不到一千骑兵,故有此一问。

    巴海面露尴尬之色道:“禀王爷,与葛尔丹一战,我部减员甚多,算上死伤退役的,现在齐齐哈尔军已经不足两千之数。”

    胤祚吃了一惊,巴海继续道:“王爷放心,末将已从关外八旗中抽调人手,不日便可补足兵员。”

    胤祚点了点头,又与巴海交流了下这段时间齐齐哈尔的变化,直至黄昏时分,车队才过桥完毕,车队由齐齐哈尔骑兵护航浩浩荡荡往城中开赴。

    一路上道路两旁皆是无边无际的农田村社。

    当初齐齐哈尔为了迎接山东难民,修建了大量的屋舍农田,都是排列的整整齐齐,放眼望去,鳞次栉比。

    此时正值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燃起炊烟,农田阡陌中有嬉笑的孩童和微笑的老者,还有荷锄而归的农户,农田中的玉米已经长得一人高,青绿的小麦在晚风轻抚下荡起阵阵麦浪。

    这样一幅景色胤祚怎么都看不够。

    同样看的出身的还有车队中的工匠、传教士、梅文鼎祖孙、

    “爷爷,齐齐哈尔为什么有这么多农田?他们比关内还富裕吗?”梅瑴成挑开马车帘子,半个身子都凑了出去,声音从车外传来。

    “额……这个……”梅文鼎一时语塞,他的印象中关外应是一片不毛之地,荒野千里才是它该有的样子,眼前景象,让他甚至以为自己就在直隶,不,甚至比直隶看起来还要富庶,简直如苏杭一般。

    “这是因为殿下治理的当吧。”梅文鼎不确定的道。

    梅瑴成又问:“爷爷,他们为什么现在才生火做饭,这么晚吃饭不饿吗?”

    梅文鼎不知如何回答,赶车的人道:“这位小公子,齐齐哈尔与大清别处不同,这里的百姓一天吃三顿饭的,早中晚各一顿,故而晚饭比别处做的晚些。”

    梅瑴成哦了一声。

    梅文鼎心中却有些震惊,哪怕是有鱼米之乡称谓的苏杭之地,百姓也不会一天吃三顿饭的吧,百姓存些粮食极为不易,怎可过的如此豪奢,万一遇上灾年当如何?

    从松花江畔走到齐齐哈尔城,哪怕是快马也要跑上一天时间,现在他们车队行进速度不快,今晚是到不了了,好在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的惯了,倒也没什么。

    车队选了快远离农田的山坡安营扎寨,生火做饭。

    梅瑴成肚子已经咕咕叫了,他目不转睛的看着爷爷从包里掏出一个馕饼,然后放在篝火旁炙烤,这是他们途径宁古塔时买下的,居然放了这么久还没有损坏,用火烤热这味道还很不错,确是出行的绝佳干粮。

    馕饼终于烤好,梅文鼎吹着气,将之撕下一块递给自己的小孙子,小孙子顾不上烫,大口吃了起来。

    此时营寨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夹杂着许多百姓哀求的声音。

    梅文鼎叹了口气,估计又是哪个军士糟蹋了农家女儿,或是哪里的恶霸侵占农田,这种事大清遍地都是,齐齐哈尔自然也概莫能外。

    营寨外的哀求声持续了好久,方才渐渐消散,梅文鼎皱着眉头,吃完馕饼后想回帐篷休息。

    冷不丁看见抚远大将军王提着一个瓦罐走了过来。

    “勿庵先生,喝口鸡汤再休息不迟。”胤祚远远的喊着。

    听到鸡汤二字,梅瑴成悄悄咽了口口水。

    “鸡汤?”梅文鼎眉头皱的更深。

    胤祚走到近前,将瓦罐盖子拿下,将鸡汤倒在了盖子中道:“这个……你们还有空碗没?”

    梅文鼎没有回话,而是皱着眉头看那鸡汤,那瓦罐做工粗糙,显然不是胤祚之物,而他们车队一路奔波劳顿,哪来的鸡。

    若说是去买的就更没可能,民间母鸡都要留着下蛋,公鸡要留着打鸣,是一家的重要财产,轻易不会售卖。

    再想到之前营寨周围的哀求声,梅文鼎已经想象出这鸡汤是从何而来的了,当下怒气冲冲的道:“殿下,我梅文鼎就算称不上君子,但也不会向百姓夺食,这鸡汤您自己受用吧。”说完便要回帐篷里。

    胤祚听的一脸迷糊。

    倒是他身边的护卫听明白了,当即大骂道:“老东西别狗眼看人低,这鸡汤可是周围百姓们自己送来的,殿下说不要,他们便在营门前苦苦哀求,争执不过才收下的,殿下还一口没喝,就给你们送来,你可倒好,真是……!”

    胤祚顿时明白了梅文鼎的意思,呵斥护卫道:“不得无礼!”

    那护卫受到呵斥,不敢继续说了,但眼睛还是死死瞪着梅文鼎。

    梅文鼎顿时愣住,接着笑道:“老夫活到古稀之年,不怕官兵的百姓倒是见过几次,主动给官兵送鸡汤的百姓倒是从未见过,请殿下让老夫出营一看,若是果真如殿下所说,那老朽给殿下三跪九叩赔罪。”

    胤祚道:“三跪九叩倒也不必,现在百姓都回家了,老先生不妨先喝汤,待明日启程时,百姓们来拿瓦罐,倒时你一问便知。”

    梅文鼎道:“好。”

    说完也不在矫情,接过鸡汤便喝了。

    当晚,祖孙二人在帐中睡觉,梅瑴成突然道:“爷爷,鸡汤真的不是百姓自愿送来的吗?”

    梅文鼎心中有事也没睡着,开口道:“要说偶有一两个百姓,爷爷信,可你看晚上,军中鸡汤又何止一罐,除却鸡汤外,还有各色吃食无数,百姓就是再爱戴殿下,又何来这许多粮食?爷爷猜测,这怕是地方官吏为了讨好殿下,故意使得招数。殿下,年纪尚轻,不能分辨在所难免,爷爷明天定要问个水落石出,哪怕受殿下怪罪也认了。”

    许久之后,梅瑴成道:“爷爷,我觉的这里的百姓真的很富裕。”

    梅文鼎问道:“何以见得?农田多,农税也高,百姓生活还是一样凄惨。”

    梅瑴成摇摇头道:“爷爷,昨天喝鸡汤的时候,我发现一件事情——齐齐哈尔人,没一个嚼碎鸡骨头的。”

第三百六十二章 何为齐齐哈尔() 
第二日清晨,梅文鼎顶着黑眼圈,起了个大早,来到营寨外,果然看到无数百姓来拿回自己的瓦罐。

    梅文鼎随意抓了个百姓,问道:“这位后生,敢问是那位大人叫你们往军营中来送鸡汤的?”

    那后生诧异的盯了梅文鼎许久后道:“俺爹叫我来送的,可当不起老先生一句大人……”

    梅文鼎连着问了好几个人,都是这般答复,梅文鼎又问了几个年纪大的。

    其中一人道:“一只鸡才几个钱,也值得哪家大人安排?”说完便笑呵呵的走了。

    留下梅文鼎呆立当场。

    此时梅瑴成也回来道:“爷爷,我跟着一个叔叔去了他家。”

    放在平时梅文鼎肯定免不了责罚孙儿一番,此时却急切的问道:“看到了什么?”

    “孙儿看到他家早饭有肉,地上还铺了一层发霉的稻米,那家主人说等晾干了磨成粉喂猪……”

    梅文鼎如遭五雷轰顶,喃喃道:“怎可如此奢靡?怎可如此奢靡?”

    待梅文鼎想要求见胤祚的时候,发现胤祚已经被公务缠身,无暇理会他了。

    梅文鼎只能暂且将此事记在心里。

    到了午间的时候,车队终于开到了齐齐哈尔城下。

    齐齐哈尔正在修筑城墙,绵延几十里,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梅文鼎看了道:“夏日正是农忙之时,怎可破土动工,如此不爱惜民力?”

    旁边一人道:“修城墙的要么是蒙古战俘,要么是外地来务工的,都是手里没地的闲散人,用他们来修墙于民力无损。”

    梅文鼎打量他一眼,发现是个年轻后生,穿了一身朝廷衙役的官服,拱手道:“敢问阁下是?”

    那后生道:“在下刘永礼,是齐齐哈尔一小吏,奉命特来招待先生。”

    梅文鼎点了点头,不再言语,他注意到数千人的车队井然有序的分散各个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