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神情严肃,底下的宾客自然也不敢出声喧哗,气氛顿时有些压抑。

    许久后,康熙微微一笑,自语道:“梅文鼎居然也在此卷上留了言,倒是出乎朕的预料。”

    见皇上面露笑容,底下的众人都出了口气。

    康熙道:“胤禵你这寿礼不错,虽有些取巧,但却能心念百姓,十分难得。”

    十四脸上笑开了花,众阿哥的表情也都各异。

    十四阿哥退回桌旁,而后对胤祚远远的拱了拱手,眼中满是感激之色。

    而后宴会正常进行,五阿哥、四阿哥依次献寿礼,五阿哥送的是一颗东海珍珠,光滑圆润,呈琥珀色,名贵至极,康熙神情平淡。

    四阿哥送的是一幅水文图,绘制的是浑河流经京城附近的水文走势等。

    浑河又称小黄河,在京城附近经常淤塞成灾,历朝历代都要花大笔银子清淤治理,有了四阿哥的水利图,治理时便可更加有的放矢,为国库节省不少开支。

    虽然有利于国家,但毕竟是康熙寿宴,不怎么对题,康熙也只是淡淡夸奖了几句。

    接着三阿哥送了幅字画,大阿哥送了匹大宛马,名曰国泰。只是有骊龙珠玉在前,国泰就显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了。

    让胤祚警惕的是太子,他送上的象牙雕八仙祝寿船和万寿瓷瓶。

    没记错的话,这两件都是晋商准备的寿礼,看来晋商背后的靠山便是太子了。

    论及礼品细致尊贵,八仙祝寿船当属所有寿礼的头名,整艘船由一颗完整的象牙雕成,寿船很大,能找到这样巨大的象牙已经十分不易,又将其雕刻至如此丝毫毕现的寿船,雕工也颇为了得,堪称巧夺天空。

    哪怕是在充斥奇珍异宝的皇宫中,这座牙雕也是难得的宝物。

    到太子落座,所有的寿礼便已进献完毕。

    论及贵重,八仙祝寿牙雕居首;论场面,万福万寿灯称雄;论用心,手抄《孝敬》第一;论国家百姓,万言卷和浑河水文图拔得头筹。

    至于使者大臣的寿礼中,当是西藏使者的活佛手书《大藏经》独占鳌头。

    胤祚心中将地球仪与以上种种相比,想来想去,也只能颁一个最具新意奖安慰下自己了。

    寿礼头名是个民间评定的称呼,康熙寿宴上,自然不可能官方出面去做这得罪人的事情。

    因此寿礼进献完毕后,便进入了正式的寿宴环节。

    胤祚以前也吃过几次皇上的寿宴,只是当时举办的都极简单,像今日这般隆重,还是大清立国以来的头一次。

    宴席上除山珍海味外,桌子中间还有个热气腾腾的主角——火锅。

    寿宴足有几百桌客人,经常一道菜上齐了便冷掉了,为了避免冷汤冷菜的尴尬,每桌都有火锅,自己涮着吃,也显得热闹。

    据太监讲,这还是礼部官员在民间受到的启发。

    胤祚觉得这所谓的启发,十有八九是在福满楼大吃大喝时拍脑袋想到的。

    宴席结束后,就到了清人最喜欢的看戏时间,当然,这对胤祚来说便是上刑的时间。

    相比胤祚,其余皇子,尤其是未成年的皇子,则是满满的欣喜神情,他们一天到晚在深宫之中,看戏是他们难得的娱乐活动。

    一行人往戏园走的时候,十四从皇子中走到胤祚身前,恭恭敬敬给胤祚施了一礼道:“多谢六哥出手相救,胤禵感激不尽!”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作() 
胤祚将他扶起来,笑着道:“兄弟间说这些就外道了。”

    十四点了点头。

    片刻后来到戏园里,康熙朝尚无京剧,今日请的戏班子是徽调班子,据说在江南一代也是久负盛名。

    曲目早早就已经选好,待康熙落座之后,台上便咿咿呀呀的唱了起来。

    许久之后,一曲终了,周围掌声雷动,胤祚大大的打了个哈欠,随即自己小声哼哼了个调子。

    八阿哥耳朵尖,听戏的时候,也不用遵太多规矩,便在椅子上歪过身子问道:“六哥,你也会唱戏?”

    胤祚笑道:“我哪会唱戏,随口乱哼哼。”

    八阿哥道:“听着有点徽调的味道,又有点像是湖北汉调,六哥你在哪听来的这个调子?”

    胤祚心里发笑,他随口哼哼几句,居然也被解出如此多的意味,虽说他的这个调子有些京剧唱腔,但胤祚也不觉得八阿哥便能从中听出这许多。

    片刻后,八阿哥又恳求道:“六哥,把你那个调子补全呗?”

    胤祚笑着又哼哼了两句,这次把歌词也带上了:“五花马,青锋剑,江山无限。夜一程,昼一程,星月轮转。巡南走北,悠悠万事,世上善恶谁能断。巡南走北,悠悠万事,难逃天地人寰……”

    这时被两人夹在中间的七阿哥也道:“六哥,你这调子有点意思啊。”

    八阿哥也道:“六哥,你把曲子补全吧,待会让戏子们唱出来,这些《八阵图》《水淹七军》之类的老调子,皇阿玛早都听的腻了,有了新调子,皇阿玛肯定会喜欢。”

    胤祚摆手道:“别了,万一皇阿玛不喜欢,我们是不打紧,还要连累人家戏子。”

    七阿哥不屑道:“管那些戏子做什么?”

    八阿哥道:“六哥宅心仁厚,小弟受教了。”

    这时他们身后传来个声音:“恩人有《琵琶语》珠玉在前,想必这个调子也不会差的,就是这个词嘛略差了些,不过我填个词,到也用不了多久。”

    胤祚和七阿哥、八阿哥一起回头。

    只见宕桑把脑袋凑了过来,他身边西藏使者惊的眼珠子快瞪掉地上了,想去把宕桑拉回来,却又不敢动手,一时僵在位置上。

    原来看戏座次上,西藏使者就在他们身后,而宕桑刚好就坐在胤祚身后,把他们的对话听了个清楚。

    七阿哥皱起眉头训斥道:“你是西藏使者吗?怎么这般不懂规矩?”

    八阿哥看出宕桑和胤祚关系不一般,刚想圆场,就看到周围西藏使者对七阿哥怒目而视,其中一个生的魁梧的武士用蹩脚的汉话道:“你……怎么敢……这样讲话!”

    宕桑回头对那人笑道:“这个就是我的恩人,”说着拍了拍胤祚的肩膀,继续道:“他们都是兄弟,怎么说话都无碍,别大惊小怪。”

    八阿哥满脸疑惑:“六哥,你是这小沙弥的恩人?还有那《琵琶语》是什么?”

    胤祚一阵头痛,只得道:“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此时台上又一支戏唱完,台下顿时又是掌声雷动。

    今晚总共点了三出戏,现在已经唱完了两出,再来一出,便算是结束了全天的安排,这个盛大的寿礼便可以宣告结束了。

    宕桑道:“恩人,墨姐姐现在每天傍晚都在听湖阁都弹一次琵琶语,每次弹奏都引的京城半城空巷呢。”

    七阿哥听到听湖阁时突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诧异万分的看着胤祚道:“六哥,那首曲子……是你……是你……”

    八阿哥一头雾水,追问:“七哥你听过?”

    七阿哥忙挥手否认:“没有没有……”笑话他现在还未分府,不能随意出宫,而且听湖阁虽然名字文雅,却也是妓女卖艺的地方,自然不能随意承认,但是看胤祚的目光却越发的复杂。

    最后一出戏,康熙选的则为《七擒孟获》,料想选此戏也是存了震服外邦之意。

    八阿哥虽然没听过《琵琶语》,但是从几人对其推崇备至的神情来看,心中已经暗暗有了计较,叫来一个太监,对他耳语许久,那太监点头答应,冲到后台去了。

    许久之后,《七擒孟获》终于演完,众人掌声雷动,胤祚伸了个懒腰,正准备起身回去。

    却听到三阿哥站起身来道:“皇阿玛,儿臣刚刚想到我大清江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您龙天安泰,春秋鼎盛,正是一派盛世景象,心中突发感慨,做了七律一首。”

    康熙道:“哦?念来听听。”

    三阿哥清了清嗓子,便开口了,清朝皇子本就学的极多,三阿哥又是皇子中学问最好的,他的诗中便处处充斥着文采典故,言语华丽至极。

    华丽到胤祚甚至有些听不懂了,只能依稀听出他是在盛赞康熙对葛尔丹的大胜。

    三阿哥这一记马屁拍到了康熙心坎里,待他念完诗后,康熙拍了下手道:“好!”

    周围大臣使者们也都露出赞许之色,这首诗做的文采飞扬,确实当的上佳作二字,且自有股子大气,将之前皇子寿礼中所有诗句都压了下去。

    大阿哥他们则有些不愉神色,三阿哥虽嘴上说是即兴作诗,但这首诗肯定是早已准备好了,待众皇子将寿礼都献完后才念出来,有压轴取巧嫌疑。

    而且偏偏这诗做的极好,让人还挑不出毛病。

    就在周围叫好声一片的时候,宕桑不合时宜的轻笑了一下。

    “恩人,这诗跟你的沁园春·出塞相比,可是差了好几个档次呢。”宕桑低声道。

    胤祚心里一惊,连忙道:“闭嘴!”

    可惜皇子们本就是挨着坐的,宕桑的话,自然也被三阿哥听了去。

    “莫非诸位喇嘛们也有佳作?为何不一同献上?”三阿哥和煦的笑着道。

    桑结嘉措站起身来,双手合十道:“童言无忌,还望三皇子殿下不要见怪。”虽然面上含笑,但是语气中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恐慌,被胤祚敏感的捕捉到了。

    之前三阿哥与他们辩论佛法,将一众西藏喇嘛辩驳的还不了嘴,宕桑对他们正有些气恼,当即道:“佳作自然是能张口既来,你听着!”

第三百五十五章 沁园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宕桑朗声道。

    三阿哥笑道“哈哈,果然是孩童之作。”

    宕桑不理他,继续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三阿哥继续道“转折分外生硬,口气倒是不小,却不知你与天公比高了,将皇上置于何地。”

    胤祚急道“宕桑行了!”

    宕桑毕竟是少年性子,脾气上来了谁也劝不住,再加上高原之上他说一不二,虽天性纯良,没养成骄纵性子,但也不是畏畏缩缩的人。

    当下继续吟诵“……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三阿哥惯性之下脱口道“你这句……却也……却也有点意思……”

    周围看西藏人笑话的大臣们也都恍然惊醒,陈廷敬道“这首沁园春全词平淡,到此才算有了点生气。”

    李光地也道“奇怪……真是奇怪,藏人也能写出这种词来?”

    宕桑继续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最后这一串话吟诵的又急又快,待说完,戏台前已然是哗然一片。

    三阿哥伸出手指指着宕桑“大……大胆!一隅之地也想称王称帝?将我天朝上国至于何处?无礼至极!胆大包天!”

    费扬古直接就站起来了,目光满是杀气,右手按在刀柄上,却按了个空,才想到今日他参加康熙寿宴,未带兵器来。

    周围的侍卫见场面紧张,顿时围了上来,这些人平日站在屋檐墙下等阴暗之处,引不起人注意,此时骤然围上来,才让人恍然发现竟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