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延边副都统一职,众人知道的,就算有些迂腐文官,不知道胤祚谏言在李朝所谓间岛一地成立延边副都统辖区的事情,也一定会知道胤祚将第一任延边副统领景额先斩后奏的事情。

    皇上不仅没有在此事上责怪胤祚,反而将延边副统领的职位也赏给了他。

    延边地处长白山脚下,地广人稀,人少兵弱,即便如此,那也是一块不小的地域,胤祚本就是齐齐哈尔副都统,两地合一,胤祚便已经是自东北三将军之下,实力最强的了。

    皇上放心将此官职赐予胤祚,这份圣恩不可谓不深。

    所有赏赐中最不可思议的当属双眼花翎。

    花翎分四种,蓝翎、单眼、双眼和三眼,其中蓝翎是赏赐六品以下武官,单眼花翎五品以上内大臣有资格佩戴,双眼要宗室中镇国公以上爵位佩戴,三眼则是贝子以下爵位宗室佩戴。

    除以上要求外,花翎还不时赐予臣子,以示皇上恩宠。

    历史上清朝二百六十余年间,臣子中被赏赐双眼花翎的仅二十余人,被赏赐三眼花翎的仅七人,足看见皇帝在赏赐花翎一事上的慎重。

    胤祚还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受花翎赏赐的皇子,皇上不惜为胤祚首破此例,圣恩之隆,匪夷所思。

    胤祚倒是没在意,在他看看来一根孔雀毛还不如赏几千两银子来的实在,加上腹中隐隐作痛,赶紧领旨谢恩,然后又站回了皇子的队伍中。

    有功将士封赏完毕,太监又高喊:“献寿礼!”

    随即从四夷小国开始,使节们献上寿礼。

    绝大多数小国地少人稀,国力衰弱,寿礼都是些兽皮特产、珍奇香料一类,每个进献寿礼的使节都会受康熙回礼,从丝绸布匹到车马牛羊不等。

    按寿宴的规矩,寿礼要一样样的从乾清宫门前经过,从各国使节到文武百官再到皇亲国戚,最后到皇子们耗时极长。

    胤祚趁机往后面溜,乾清宫东西都有暖阁,胤祚可以从暖阁窗户跳出去找地方上个厕所。

    管事的太监目呲欲裂死死盯着胤祚。

    胤祚揉了揉自己的肚子,向那太监做个告饶的手势。

    那太监虽然有监察礼仪之职,但也不能不让人出恭不是,也只能点点头任胤祚去了。

    好在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琉球国献上的金丝猴和五彩鹦鹉夺去了,胤祚趁机走进暖阁,再翻窗户出去,一路自己住所走去。

    紫禁城内是没有茅厕的,大小便溺皆是在自己宫房中恭桶解决。

    恭桶上涂有香粉,并盖有草木灰等物,每当使用一次后,便由太监处理干净,虽没有抽水马桶,但卫生方面绝对称得上无可挑剔。

    胤祚回房之后解手完毕,准备消磨些时辰再回去,献寿礼是个水磨工夫,现在才刚到下午,估计天黑前都轮不到他,正好趁机休息下。

    在桌子坐下,喝了几口水。

    宫中伺候他的太监已经换了人,不知道胤祚爱喝铁观音的毛病,每次准备的都是清水,胤祚也懒得要求,只是这几日水喝的略少了些。

    喝完水后,便躺在床上,但刚一沾枕头,突然觉得肚子中又是一痛。

    胤祚心中奇怪,起身赶去恭桶。

    待回来时,彩裳已经面色煞白的站在他房中了。

    还未等胤祚问话,彩裳已经道:“王爷,这水有问题!”

    胤祚心中已隐隐有此猜测,故彩裳说出也没感到太过惊讶。

    “王爷,奴婢昨晚在您房中喝了水,回去便……便腹泻不止,想来这水中放了泻药一类毒物。”

    胤祚心道原来如此,昨晚彩裳将寿礼运来,一路上赶路很快,又担惊受怕,多喝了几口水,便中了招,而胤祚不喜白水味道,喝得少些,所以现在才有感觉。

    对方选择泻药这种东西,一来不会像砒霜那样被银针试出毒来,二来出不了人命,也不会引人深究,三来康熙寿宴上胤祚腹泻不止,大大有失脸面,会引起康熙不喜,目的便已达到了。

    彩裳道:“德妃娘娘说有人要对付王爷,要王爷小心些,还让太医院熬了碗止泻的汤药,让奴婢送给王爷,奴婢料想王爷若要……定会来此,便直接端着药来了。”

    胤祚心道,还是自己的额娘靠谱,端起桌上汤药便喝掉了。

    只是中药毕竟不能立刻见效,之后胤祚还是跑了几趟厕所,回来时伺候他的太监已经在地上跪了一排,正在彼此张嘴。

    有几个已经满脸紫黑,口鼻流血,痛哭不止。

    彩裳见胤祚来了,便道:“王爷,这些奴才都有嫌疑,奴婢斗胆处置,向王爷告罪。”

    胤祚点点头道:“做得好。”

    太监们虽然新来伺候胤祚,但住在宫中的最善识人,胤祚性子随和,御下最宽,这是宫中公认的,是以太监们平日也不如何怕他。

    此时见胤祚来了,便一个个哭着,跪在地上向胤祚挪去。

    嘴里喊着:“主子,奴才冤枉啊……奴才毫不知情啊……主子,奴才一片忠心啊!”

    胤祚和煦笑道:“我也不忍大家受皮肉之苦,你们将下毒之人供出来,我便饶过你们。”

    几个太监哭喊道:“主子,奴才冤枉,奴才不知啊……”

    胤祚脸色渐渐阴冷下来,寒声道:“既然如此,那就打吧。”

    一炷香后,房中已是血腥点点,几个太监脸颊上再无一片好肉,连彩裳这种见惯了宫中血腥的都忍不住别过头去。

    胤祚一直便冷冷看着,脸上神情无丝毫波动。

    这时几个太监才想,平日随和的六阿哥是在战场是立过大功的人,尸山血海中走过来的人,又怎会对他们有什么怜悯,心中陡然升起惧意。

    胤祚道:“还不说吗?哪怕你们中真有人不知此事,但出了这么大岔子,你们渎职之罪却也跑不了了,打死,不冤!”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夏日诗帖() 
几个太监身子都是一抖,却依旧无人开口。

    胤祚又对彩裳道:“他们几个进宫前的家人照的到吗?”

    彩裳道:“净事房留有全皇宫太监的出身凭证。”

    胤祚点点头道:“好,你去找来,兴许能从他们家人里问出点什么。”

    听到这话众太监身子都是一抖,其中一个年级尚小的太监立刻哭嚎道:“求主子开恩,奴才家人与此事毫无关系啊!”

    胤祚呵道:“知道什么!讲!”

    那太监情急之下自知失言了,被胤祚大喝吓得身子一抖,目光不由望向一年纪稍大的太监。

    “小魏子,你可有什么要说的?”胤祚森严笑道。

    小魏子额头冷汗密布,对胤祚道:“六阿哥,奴才对不起您,所有罪责,由奴才一力承担了吧。”说完从袖中拿出个红色药丸塞入嘴中。

    他速度极快,旁人想要阻止根本来不及。

    红色药丸一入口,小魏子便倒在地上,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再过了片刻,便脉搏气息全无了。

    这时有机灵的太监道:“主子小魏子以前是伺候三阿哥的。”

    胤祚喃喃道:“三阿哥吗?”

    这时彩裳问:“王爷,这些太监如何处置?”

    胤祚冷着脸道:“继续问,死了一个小魏子便混过去吗?”

    不久,房中用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宫中太监地位极低,就算偶然死了一个两个,也不会有人追查,更何况他们人人都有下毒谋害之心,按照皇家的一般做法,就是全都一起打死了干净。

    胤祚走到窗口,遥遥望着乾清宫的方向。

    此时日头已经偏西,约莫已经轮到大臣们进献寿礼了,他也不能再房中耽搁太久,要赶快回去了。

    临出门前,胤祚对彩裳道:“把这些人送到净事房按罪惩处吧。”

    胤祚说完出门,一路回乾清宫,脸色阴沉如水,宫中形势错杂无比,他离开皇宫数年,再回来时却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了。

    这种感觉如独自迷失在了茫茫森林之中一般,周围皆是窥伺的眼睛。

    胤祚从暖阁又绕回乾清宫正殿,此时费扬古正在进献寿礼,他献上的是一座翡翠雕成的八仙祝寿。

    胤祚顶着太监幽怨至极的目光站回队伍中,旁边的八阿哥偷偷道:“六哥,你干嘛去了,怎么回来这么晚?”

    胤祚道:“上了个茅厕。”

    八阿哥无语

    又过一个时辰,大臣和皇亲国戚们的寿礼已进献完毕,皇子们开始进献寿礼。

    皇子中年纪最小的十五阿哥,今年只有三岁,他向康熙献上的一篇手抄的孝经,孝敬全文一千九百零三字,由一个三岁的孩子由正楷写出,全文无一处涂改,不知废了多少功夫心思。

    因此康熙收到这份寿礼时颇为高兴,一来喜于十五阿哥的孝心,而来喜于他年纪尚小,便能写出这样一手字,学业定然也不差。

    康熙夸奖了十五阿哥几句,小屁孩听了夸奖分外高兴,在乾清宫上就笑了起来。

    接下来轮到十四阿哥,不过他却出列道:“禀皇阿玛,儿臣的寿礼望和八哥一同献上,望皇阿玛恩准。”

    这时八阿哥也出来道:“禀皇阿玛,儿臣寿礼需等天色全黑时献上为嘉,故儿臣斗胆,欲在寿宴时将寿礼献上,望皇阿玛恩准。”

    康熙道:“准了。”

    八阿哥、十四阿哥大喜,一齐道:“谢皇阿玛。”

    十四阿哥之后的阿哥又接着献上寿礼,大多是些文字诗画一类,七阿哥以下皇子均未成年分府,故不论人脉还是财源都有限,也拿不出什么名贵之物。

    不过康熙对儿子们的书画非常满意,每个都要评点一番,看到儿子们一个个都是文采斐然,字迹秀美,脸上也十分高兴。

    康熙九五之尊,什么金银珠宝没见过,送他金银玉器,反倒不如送这些用了心意的东西。

    不过令胤祚有些诧异的是九阿哥,他献上了一幅字画,却不是自己手书,而是宋朝徽宗真迹。

    “儿臣为皇阿玛献上徽宗手书夏日诗帖,祝皇阿玛福寿绵长。”九阿哥笑着走到乾清宫正中道。

    听到是徽宗手书,康熙也来了兴趣道:“打开看看。”

    “是。”九阿哥接过那幅字画,小心翼翼的打开,太监们搬来长桌,九阿哥将字画放在长桌上。

    夏日诗帖并不大,只有寥寥数列诗句,此帖宝贵之处只在于那是徽宗瘦金体大成之作,其运笔灵动,笔迹瘦劲,却又不失其肉,尤可见风姿绰约。

    尤其是此时正值夏日,以夏日诗来贺夏日礼,以皇帝字来庆皇帝寿,都是极为切合对题。

    康熙在乾清宫御座上上遥遥看了夏日诗帖许久,喜道:“徽宗手书果然笔力遒劲,老九,你有心了。”

    九阿哥面露喜色道:“都是儿子应做的。”

    三阿哥这时道:“于字画一道徽宗倒是独具匠心,九弟此帖应景又应题,送的很好。”

    九阿哥笑着道:“三哥过誉了,我这个咦,不对,三哥你什么意思?”

    三阿哥说宋徽宗在书画上独居匠心,便是说徽宗是个昏君,说他此礼应景,便是说以此礼送康熙,乃是拿昏君贺明君,乃大大的失礼。

    只是这一番话说的委婉,九阿哥一时没弄明白。

    三阿哥只是笑笑,并未再答话。

    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