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用了十天?”

    “只用了十天。”胤祚点点头,“而且,还有后续粮草源源不断的运过来,若是皇上需要,我可以把征讨准格尔的粮草都供应出来。”

    葛尔丹皱紧眉头,苦苦思索。

    胤祚又道:“除了武器、粮食以外,不知大汗想没想过,你和康熙都是御驾亲征,为何准格尔发生了叛变,而大清就国泰民安呢?”

    这件事情,葛尔丹原以为是运气使然,既然胤祚如此问了,想来也有另外原因,当下竟拱手道:“还望赐教。”

    葛尔丹的不耻下问,让胤祚颇感差异,但很快神色如常道:“武器便是军事,粮食便是经济,叛乱便是政治,这三点准格尔都不如大清,又谈何胜利呢?”

    当下也不待葛尔丹细问,胤祚将他来大清后见到的种种,以及优秀政治制度能带给国家的变化都给葛尔丹讲了。

    在大清,少有能听他说这一番话的人,现在有了葛尔丹这个草原英雄做听众,胤祚讲的兴起,连英国光荣革命、俄国彼得大帝改革都讲了。

    这一番话,说起来自是极长。

    夕阳已落,明月升至半空之时,才刚刚讲完。

    胤祚期间因为讲的口渴,也不顾潭水冰冷,连喝了三碗,葛尔丹都与胤祚碰杯相陪。

    待当胤祚将以上种种例子,归结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样一句精妙之语时。

    葛尔丹忍不住拍手道:“好!

    胤祚的这一番话看着浅显,后世人尽皆知,却是对数千年历史的总结,是无数先贤总结精炼得出的结论。

    哪怕葛尔丹博览群书又聪慧之极,也不能一时片刻理解透彻。

    但他看胤祚说得有理有据,心中已经信了几分。

    特别是有些例子和他所知相互印证,就更加让他确信无疑。

    “哎!若是早得你辅佐,恐怕我也不会是今日之局,准格尔也不会有倾覆之险。”葛尔丹叹了口气。

    胤祚道:“大汗过誉了。”

    葛尔丹自顾自的道:“当初乌兰布通之战后,与大清和谈,被迫让阿依慕和亲,我一直引此事为我平生最大之耻。现在想来,这却是我平生最大之幸呵呵天地悠悠,白云苍狗,天下之事谁又说得清呢。”说完饮尽一碗。

    胤祚陪着也干了一碗。

    “胤祚,有句话我当年没能说,现在想补上。”

    胤祚奇道:“大汗请说。”

    葛尔丹正色道:“胤祚,阿依慕是被我娇惯坏了的,性子难免娇纵些,望你能忍让几分,好好待她。”

    胤祚闻言立刻站起身来,行了一礼道:“小婿今生定不负阿依慕!”

    “哈哈哈,好!”葛尔丹高兴的叫了一声,端起碗与胤祚碰杯,将碗中清水一饮而尽,胤祚也同样饮尽,潭水冰冷,连喝了好几碗已然通体彻寒,戈壁晚上温度骤降,风又大了许多。

    胤祚命人生好火把,又围了一圈帐篷布防风,总算暖和了些。

    “可惜不是真酒,不然,定让你看看我的酒量。”葛尔丹道,“没登上汗位之前,我与帐中勇士拼酒,每次都醉的酣畅淋漓,登上汗位后,怕饮酒误事,已很久没有喝的尽兴了。”

    胤祚没有说话,葛尔丹自顾自的说了很多之前的往事,有他和阿依慕的父女时光,有他马踏喀尔喀联军的风采,林林总总,当真是跌宕起伏,葛尔丹只是平淡的说出,其中大起大落的心境,旁人却难体会。

    葛尔丹的一番话讲完,已到了月下西山之时,草原上远远的传来一阵狼嚎,葛尔丹听了神情颇伤感,重重叹了口气。

    胤祚猜他定是想到阿奴达拉了。

    “胤祚。”叹口气之后,葛尔丹顿时兴意阑珊,将碗搁在一边道:“谢谢你陪我这么许久。”

    胤祚道:“我是为了阿依慕。”

    葛尔丹道:“我知道不过,我葛尔丹向来恩怨分明,你让阿依慕见我最后一面,我便也还你两个大礼。”

    一听这话,胤祚顿时来了兴致。

    葛尔丹见了微微一笑道:“第一份大礼,便是我与阿依慕的一席话,我告诉她我今日下场,全是策妄阿拉布坦一手而就,与你无关,与康熙无关,与大清亦无关。”

    胤祚闻言向葛尔丹又郑重的施了一礼道:“大汗放心,胤祚此生定帮阿依慕报却此仇!”

    阿依慕与葛尔丹的关系,是胤祚此行最大的心结,葛尔丹是死在胤祚手里,若是阿依慕将杀父之仇算在自己头上,恐怕这夫妻二字从此有名无实了。

    葛尔丹也不愿自己女儿因此记恨自己丈夫,与其记恨强大的大清,不如就恨策妄阿拉布坦这个小人吧。

    知女莫若父,葛尔丹对阿依慕的脾气秉性都是极了解的,两个多时辰的交流,虽不至让阿依慕解开心结,但总能放下一些,这从阿依慕临走前对胤祚说的话中便可见一二。

    葛尔丹哈哈大笑:“你小子口气不小!别人若说这话,我权当他在放屁。不过这话是你胤祚说的,那我便在天上等着阿依慕杀策妄阿拉布坦给我报仇!”

    “大汗放心。”

    葛尔丹点点头:“这第二份大礼嘛,就是葛尔丹的项上人头了。”

    胤祚心中一紧,莫名的觉得悲从中来,一夜长谈,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刻。

    “来人,取绳索!”胤祚定了定神,朗声道。

    葛尔丹笑道:“不用了,死就是死,留什么全尸,胤祚,借钢刀一用。”

    胤祚身上未带刀刃,便让周围军士送上一柄腰刀。

    一柄清军制式雁翎刀,外形朴素,刀柄上已多有磨损,除下刀鞘,刀刃有多处缺口,缺依旧寒光闪闪,腰刀不过三斤,拿在手里却分外沉重。

    葛尔丹神色比胤祚坦然的多,笑道:“你还是别沾我的血好,查干布拉,你来!”

    他身后的那个侍卫闻言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口中喊道:“大汗!”

    葛尔丹怒道:“动手!”

    那侍卫颤巍巍的站起来,抹了两把脸,从胤祚手中接过刀,却迟迟不敢砍下。

    葛尔丹叹口气道:“查干布拉,你也不听我的号令了吗。”

    查干布拉啜泣道:“任凭任凭大汗吩咐”话音随着钢刀斩落,葛尔丹人头飞起,一腔颈血飞溅。

    胤祚只觉得眼前满是血红,眼球发黑,肠胃一阵阵翻滚。

    葛尔丹人头落地,一代草原英雄,殒命!

    

第三百零九章 草原的日落(五)() 
那个侍卫趴在地上,已然失魂落魄,口中犹自念叨着:“任凭大汗吩咐”

    胤祚初一见到他便觉的熟悉,直到葛尔丹叫他的名字,胤祚才想起来,这人便是送阿依慕来大清和亲的那个蒙古将领。

    当年阿依慕在青楼门前大闹,胤祚出面调停,还将他认成了九门提督郑公明。

    “任凭大汗吩咐”查干布拉还在念叨。

    胤祚道:“你走吧。”葛尔丹已死,胤祚念在当年送亲之情上,愿意放他一命。

    谁知查干布拉听了之后腾的站起来道:“是,我也要走了!”说着举起刀来,在自己脖子上一抹,血河从伤口中流出,查干布拉也软软的倒下。

    胤祚只觉得天地都在旋转,走出帐篷围成的围墙,要叫人收尸,谁知刚走十余步,膝盖便一软,倒在地上。

    过了不知多久,胤祚悠悠醒来,只觉得胸口烦闷异常。

    “殿下,你醒了!”胤祚听出是刘黑塔的声音。

    胤祚动了动嘴唇,却没能发出声音,用力的清了清喉咙才道:“我昏了多久?”

    “殿下只昏了片刻。”刘黑塔答道。

    胤祚道:“收拾葛葛尔丹尸体,全军扎营休息至明天正午出发。”

    说完这句话,胤祚只觉得巨大的困意袭来,闭上眼睛便昏昏睡去。

    做了许多个稀奇古怪的梦,等醒来时,又全然都不记得了。

    胤祚发现自己躺在毯子中,身旁一人正抱着自己,鼻尖传来阿依慕身上熟悉的香味。

    “你醒了?”阿依慕小心翼翼的道。

    胤祚问:“什么时辰了?”一说话,才发现自己喉咙干的厉害,一只手四处摸水壶。

    阿依慕将水壶递给胤祚道:“才刚到上午。”

    胤祚放了心,接过水壶灌了好几大口才放下,帐篷中一时无话。

    两人默契的在毯子相拥躺着,许久帐外传来士兵生火造饭的声音,胤祚知道已经差不多到了正午,便穿戴好衣甲走出帐篷。

    那道狼烟已经熄灭了,周围的士兵只有五百余人,剩下的人要么是没有军粮提前返回中军的,要么便是饿死了在了戈壁上的。

    军中的饭菜简单至极,每人只有清水煮过的一点羊肉,没有盐来调味,那羊肉的膻味简直令人作呕,尽管鼻子和嘴都拒绝吃,但是肚子却在火急火燎的抗议。

    吃过了午饭之后,全军仅剩的羊也被吃完了,回去的路上如若遇不到蒙古牧民,便要饿肚子前进了。

    他们来的时候走了五天,回去的路人马疲敝又缺少军粮,胤祚估计会走上七到八天。

    好在大军需要补充水分,牧民也需要让牲畜饮水,所以每到绿洲或是水潭边上,总是能见到大大小小的羊群。

    胤祚让刘黑塔用武器跟他们换到了许多牛羊,解决了军粮。

    七天之后,穿过昭莫多河谷,中军大营遥遥在望,全军欢声雷动。

    尽管只是追击仓皇逃窜的葛尔丹,但是全军在只带了三天干粮的情况下,在茫茫戈壁上待了半个多月,其中种种比与蒙古铁骑作战,还要凶险许多。

    听着全军上下的欢呼声,胤祚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只觉得心中一轻,浑身轻飘飘的,只想赶快跑到帐篷中睡他个天昏地暗。

    站在昭莫多河谷的高地上,胤祚发现大营中的营帐已经少了很多,原本驻扎索额图前锋营的那一片区域,现在已经空了出来。

    想来是战事已了,康熙让他们先行撤军了。

    大军行至营门口时,许多士兵都自行的排在道路两侧,既是恭迎凯旋的友军,又是想看看葛尔丹的面貌。

    可惜葛尔丹的尸体已被胤祚装在了麻布袋中驮在马上,路边是看不到的。

    行至中军御帐门口,胤祚整理了衣甲,刘黑塔很有眼力的将葛尔丹的头颅放到一个锦盒中,跟在胤祚身边,准备呈给康熙。

    守卫御帐的都是镶黄旗兵马,胤祚跟他们有过过节,尤其是他们看到了那装着人头的锦盒,目光中的不屑就越发明显。

    守卫御帐的亲兵叫胤祚和刘黑塔交出随身兵刃。

    刘黑塔大怒,准备争辩,军营之中,从未有武将见皇上需除兵刃的规矩,镶黄旗的人马不给好脸色也就罢了,故意为难就过分了。

    胤祚拦下刘黑塔,葛尔丹人头送出,此次征讨便圆满结束了,康熙回京,他随着萨布素回齐齐阿哈尔,值此之际,他不想在节外生枝,便将全身兵刃都除了下来。

    他毕竟身份尊贵,那两个守门的亲兵,不敢搜身,见胤祚已把看得到的武器都拿出来了,便放他们进去。

    一入御帐,胤祚便看将了两个红头发黑袍子的洋人,正在交头接耳,他们胸前挂着木质的十字架,手中拿着书本。

    看来,这便是康熙从京城找来的传教士,康熙另一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