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菜运完了,还有几车咸盐,之后是几车绷带、酒精,而后是几十车青储饲料。

    看到青储饲料,萨布素给康熙他们讲解了一番,许是想到自己的战马駃题,讲完之后神色很是黯然。

    青储饲料过去之后,还有冰糖、辣椒、煤炭等物,反正林林总总很是齐全。

    就连康熙都看的眼花缭乱,待清楚了每种物品的用处之后,称赞了一句:“你倒是有心了。”

    三阿哥妒火中烧,好在车队已经几乎行进完毕,只余最后十两车,而粮食距离五十万斤,还差四千多斤,尽管差的不大,但却是一个攻讦的借口。

    哪怕剩下的十辆车堆满了粮食,胤祚也凑不到四千斤了,于是便开口道:“六弟,粮食呢?你之前说粮食在后面是在戏耍我们不成?还是说你已经忘了自己有五十万斤粮食的承诺?”

    胤祚没讲话,萨布素看不过去了,他是关外满人无拘无束的性子,从心底里对皇权没那么多顾忌,加上又是两朝元老,不求权,不求人,说话底气就更足。

    “老臣斗胆问三阿哥,可知从齐齐哈尔一路来巴彦乌兰有几千里?一路上粮食风吹日晒,人啃马嚼要损耗多少?殿下可曾自己运过粮?可知这其中艰辛?”

    “没运过又如何?本贝勒只知道在皇阿玛面前……”三阿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胤祚打断了。

    “皇阿玛,这最后十辆车,是儿臣给皇阿玛准备的一个惊喜。”胤祚朗声道

    这话一说,所有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连被打断了的三阿哥都忘记了气恼。

第二百八十二章 神威将军炮() 
众人将目光移向那最后十辆车,只见那十辆车型比之前的粮车稍长,上面罩着帆布,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不过从帆布的形状来看,绝不是粮食。

    之前的运粮马车,旁边拉车以及卸货的都是民壮,而这十辆马车旁边站的人虽然未穿甲胄,但是那气势一看便是军中悍勇之士。

    在皇子大臣们看来,胤祚给他们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先是说了种治寒热病的特效药,再是对俄国人的分析,还有这近五十万斤粮食。

    而以上种种,在胤祚看来,莫非还不如这最后十辆马车吗?

    马车上究竟运了什么东西,竟值得六皇子如此看重?

    胤祚微微一笑道:“皇阿玛,众皇兄,列位臣工,且看齐齐哈尔火器厂的最新杰作。”

    随着他话音一落,马车旁的军士将帆布撤下,此时正值正午,之前笼罩天空的血红色阴霾已经散去,和煦的阳光洒下,银光乍现。

    最后十辆马车上运的是……炮!铁模炮!

    不同于大清的红衣大炮,铁模炮通体银白,在阳关下散发着冷冷寒光,如出鞘的宝刀。

    众人对火炮的认识还是停留在红衣大炮的层面,所以见到铁模炮,还是在心中与红衣大炮比较。

    这银白的火炮不论炮身粗细还是个头大小均比红衣大炮小,在炮身两侧装两个轮子,便能由一匹马拉着跑,可见其重量比之红衣大炮也是大大的不如。

    因此在短暂的惊叹之后,众人脸上都布满了失望神色。

    三阿哥脸上满是不屑神色,刚要出言讥讽,却看见康熙脸上的一抹凝重,心中感到不妙,及时的住嘴了。

    “这就是你折子上说的铁模炮?”康熙问。

    胤祚点点头道:“正是,除了使用铁模之外,这火炮在炮管设计上还借鉴了俄国人的十二磅火炮,无论从用料、性能都优于红衣大炮,不!准确的说,是全方位超出红衣大炮。”

    三阿哥闻言好笑,在他的认识中,炮身越厚、炮管越长的火炮,威力才会越大,像这铁模炮这种小巧的东西,谈什么全方位超出,实是滑天下之大稽。

    好在他还不算是个没脑子的人,他看到康熙脸上可没一点笑意。

    “此炮可曾实战?”康熙又问。

    “欲以葛尔丹试炮!”胤祚的回答简短,但是众人却听出了强大的自信。

    康熙微笑:“好个以葛尔丹试炮,到底是朕的儿子!”

    旁边大阿哥听到这话,把头低的更多了一些,以免让人看到自己的脸色。

    文武大臣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精彩起来,萨布素嘴角勾着,看着众大臣的反应。

    “此炮尚未命名?”康熙问。

    胤祚拱手:“请皇阿玛赐名!”

    “笔墨伺候!”康熙朗声道,这一句中气十足,丝毫听不出行将就木的样子。

    片刻之后,有人抬来了蒙着明黄丝绸的桌案,上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康熙选了支大紫毫,看了看笔尖还算满意,胤祚在一旁很有眼色的磨墨,漆烟徽墨,洮州绿砚,就算是磨墨也是种享受。

    康熙等了半天,看了眼胤祚磨得墨,左眼皮跳了跳,深吸了一口气,把目光移开。

    墨研好之后,康熙将扶着自己的大阿哥轻轻推开,饱蘸浓墨,在纸上挥毫,片刻写就。

    只见纸上,赫然两个行书大字——神威!

    胤祚跪下大喊:“恭贺皇阿玛获神威将军炮!”

    周围文武及皇子也一同跪下山呼:“恭贺皇阿玛获神威将军炮!”’

    军营中的军士不知发生了什么,也一同跪下,口中大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声浪远远传出,戈壁上的砂砾也为之震颤。

    康熙得意的笑了几声,大阿哥斜眼偷看康熙,康熙一时间仿佛病体痊愈了一般。

    “众位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胤祚,这十门神威将军跑,既出自齐齐哈尔,那朕便分给你调配,拿葛尔丹的铁骑给你试炮!”康熙笑着说。

    胤祚又跪下谢恩,同时听出来,自己的任务似乎还没有结束,康熙居然还有派自己上战场的意思。

    “齐齐哈尔副都统胤祚听旨,朕命你统帅齐齐哈尔兵马,携十门神威将军炮,明日追击葛尔丹!”康熙道。

    胤祚领旨。

    众大臣中有心思活络的,已经开始考虑站队问题了,除太子与大阿哥以外,皇上几乎所有能堪重任的皇子都各自领了一军。

    而所有皇子之中,领着齐齐哈尔军的六阿哥,显然圣眷最重;带着十门神威火炮,击败葛尔丹的可能也最大;运粮完成,其立下的功绩也最大。

    虽然目前还无法撼动大阿哥和太子的地位,但也是继那二人之后,最有力的竞争人选。

    这时三阿哥已经面如死灰,但还是像个赌输了的赌徒一般问道:“六弟,你之前说粮食还在后面,但现在马车全部已经过完,并未见你所言粮食,莫非你口中的粮食就是这十门大炮不成?还是粮食只是你为了献炮所说的一个噱头?”

    康熙闻言面色不善。

    大阿哥和康熙待得最久,对康熙的心思把握最准,立刻回头斥责道:“三弟,六弟已经立下大功,你作为兄长应当及时勉励,粮食究竟是四十九万斤,还是五十万斤,纠结于此又有何意义?还不住嘴!”

    三阿哥挨了大阿哥训斥,只能乖乖低头受教,现在太子还未废,众皇子还是隐隐以大阿哥和太子为首的。

    康熙用眼角瞥了三阿哥一眼,并未说话。

    胤祚笑道:“多谢三哥提醒,现在离五十万斤粮食还有四千余斤,胤祚怎敢在皇阿玛面前胡言乱语,我既说了粮食还在还在后面,那粮食就还在后面,稍安勿躁。”

    三阿哥这回不说话了,因为胤祚刚刚是真的在谢谢他,那种真诚劲不像是能装出来的。

    如果胤祚真的还有粮食,那自己所作所为,可就成了人家打出名声的垫脚石,而自己就要沦为跳梁小丑了!

    想到这里,三阿哥恶毒的看着远方,军营门口空无一物。

    他在心中暗暗祈祷,最好胤祚在说胡话,但若是真有粮食的话,也希望葛尔丹立刻派人来劫走。

第二百八十三章 五十万斤() 
然而,天不遂人愿,军营门口终究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白色,如天上浮云坠落人间,转瞬间便铺满了整个戈壁。

    在大营门口,“白云”正缓缓挤进来。

    白云如一道白绢在军营中流淌,将士们纷纷帮忙驱赶白云到库房。

    待走的进了,小丘上的众人才看清,那白云分明是一只只白羊。

    三阿哥看的眼睛发直,军营中的羊群连绵不绝,军营外的羊群无边无际。

    这是把大军军营当成羊圈了吗?六阿哥是来戈壁上放牧的?这么多羊究竟是如何运来的?

    除了把沿途的蒙古部族全部烧杀抢掠一遍,三阿哥想不出任何可以凑出来这么多羊的办法。

    一只羊重约百斤,就算除掉羊皮、内脏、羊脑等不能吃的部分,也至少有四五十斤精肉,只要有一百只羊,胤祚便能凑齐五十万斤粮食了。

    而下面羊群无边无尽,至少在千只以上,早已远超五十万斤了。

    三阿哥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四肢无力。

    “这怎么可能?”他喃喃道。微弱的声音,被淹没在羊群的咩咩叫声中。

    羊群终究有限,不能像八千辆粮车那边壮观,漫无边际的羊群很快就全部赶去了军营。

    这时小丘上的众人才看清,在羊群的后面,有几十个骑马赶羊的骑士,在这些骑士背后,竟然还跟着五百余膘肥体壮的蒙古马。

    马群中当先一匹通体漆黑如缎,一声长嘶,隔着老远都听得到。

    “好马!”康熙赞叹一声,眯着眼睛看了片刻,转而又咦了一声,“那是阿依慕?”

    胤祚有些尴尬,硬着头皮道:“正是”

    怕康熙不高兴,胤祚说道:“儿臣的福晋一路上帮儿臣良多,儿臣的粮队能省下如此多的粮食,全是阿依慕之功!”

    “你俩一个放羊,一个牧马,倒也般配。”

    胤祚偷偷看了眼康熙的脸色,只见嘴角带着微微笑容,便放下心来,笑道:“皇阿玛此言差矣,这一路上放羊牧马都是阿依慕干的,儿臣不过是个运粮的罢了。”

    康熙看了胤祚一眼道:“朕知道你的心思,放心好了,既然嫁到了大清,就是大清的人,朕与葛尔丹的恩怨与她无关。”

    “多谢皇阿玛。”胤祚由衷的谢道。

    尽管满人没有汉人对女子的许多约束,但阿依慕还是不能过来见康熙。

    康熙远远的打量了阿依慕片刻,笑道:“朕还记得你与阿依慕定亲那天,她大闹乾清宫,当着朕和蒙古王公的面给你出了三个难题,而后你也不甘示弱回敬了三个难题,你们两个差点让朕下不来台。朕当时就在担心你们两个的婚事究竟是好是坏。好在你和阿依慕成亲之后,性子稳重了,也做了几件拿得出手的事情,现在看来是朕多虑了!”

    胤祚笑着说:“皇阿玛言重了,阿依慕当时任性妄为,说起来还要多谢皇阿玛大度。”

    康熙大笑,问到一路上的事情,胤祚据实回复。

    本来与牧民的商贸还没这么许多羊,但草原上刮了一场白毛风,牲畜冻死无数,活下来的也没有足够的草料喂养了,正好阿依慕的商队路过,便用一些稻米等换了很多羊,这才造成了进营时那羊群无边的壮观景象。

    说完一路上的经历之后,下面的军士终于将羊群数清,整理成册后,呈上来。

    大阿哥接过册子,想要递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