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河边,一队牧民从山包边出来,带着自己几十头羊来河边饮水。对方也看到了正在过河的大军,颇为警惕的远远站着,待羊群饮水完毕,准备驱赶着牲畜离开。

    “将军,大军缺粮,为何不就地向蒙古诸部买粮呢?”胤祚问道。

    “你以为蒙古各部都如准格尔一般富庶吗?”萨布素没好气的道,“喀尔喀三可汗里也就土谢图汗最富庶,但也被葛尔丹打的苟延残喘,剩下的几个可汗连自己的牧民都喂不饱,又哪里拿的出军粮。”

第二百六十一章 羊肉汤() 
    胤祚望着远处的牧民,若有所思,看见阿依慕便把她叫过来,嘱咐了她几句,便让她带着两个亲兵过去。

    萨布素虽不明白胤祚在做什么,但并未阻拦。

    阿依慕穿着蒙古白袍,骑在骊龙上,疾驰如风,远处牧民见有人靠近有些慌乱,不过看清了只有三人过来,为首的又没拿武器,顿时放心了不少。

    阿依慕跑近了,隔着一箭之地与他们讲话,讲的是蒙古语,萨布素大军离得太远,根本听不清说的什么。

    半柱香后,阿依慕返回,近千步的距离,骊龙刹那即至。

    在胤祚身边一勒马缰,骊龙骤停,动静之间,极具美感。

    “怎么样?”胤祚才不会像别的军士那样称赞阿依慕马术。

    阿依慕笑着伸出一根手指拨了拨额前的头发,得意的说:“本公主出马自然是手到擒来,那些牧民同意了,若是青储饲料适合牲畜,他们愿一头羊换一缸青储饲料。”

    萨布素在一旁也听到这了话,疑惑的问道:“你要同牧民做生意?”

    胤祚有些难为情的笑了笑:“做生意倒也不算,只是我在运粮队中多运了很多青储饲料,若是能和牧民们换成牲畜,既方便运输,又节省马力。”

    “青储饲料为何物?”一旁的海兰察忍不住开口,如果胤祚不知道海兰察是个游击参将,一定以为他是专职养马的。

    平时不论说什么他都一副木讷神情,单一说起马啊,饲料啊,他立马就来了精神。

    胤祚叫人拉了一车青储饲料过来,只见一辆马车上,放着四口大坛子,坛子足有半人多高,坛口用泥封封住。

    民夫将泥封拍开,从坛子里抓了一把出来,只见他满手都是黄绿色的碎秸秆和叶子,有些微湿,一捏可以捏出水来。

    胤祚战马赤兔闻到味道打了个响鼻,慢悠悠踱步过来,把民壮手上的青储饲料吃掉,还用长舌头把那民壮的手舔了一遍,那样子如同夏天舔冰饮的贪嘴孩子。

    海兰察早已经迫不及待的伸手,去坛子里抓了一把青储料出来,凑到鼻尖仔细闻闻,一股酸香味道,并无霉烂的味道,这让他微微放心,又在胤祚诡异的目光中吃了一小口。

    仔细的缓缓的咀嚼,胤祚敢打赌,海兰察吃饭都没有这么细嚼慢咽过,好在他还知道这东西人不能吃,咀嚼半天就吐了出来。

    “好东西。”海兰察说道,“给他们可惜了。”

    萨布素也抓了一把青储饲料,仔细的翻看,又喂给了自己的坐骑駃题,駃题已经十五岁了,按照战马的标准,已经算是老马了,但是毛色还是漆黑如缎,四肢有力,如它主人一样不服老。

    駃题拿鼻子闻了闻萨布素手上的青储饲料,然后嘴唇一翻,就把青储饲料携入嘴中,吃完了还往那大坛子凑,颇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胤祚早就站在那缸的旁边,用木棍,搅缸中的饲料,查看一番之后,胤祚放下心来,这一缸青储饲料发酵的十分成功,跟前世用塑料薄膜做出来的几乎没什么不同。

    “这便是青储饲料?酸香适口,倒是适合喂牲畜,而且还是精饲料,只是这秸秆是什么?老夫也算是粗通农事,却从未见过这种秸秆。”萨布素问道。

    胤祚笑道:“这是玉米的秸秆,玉米原产美洲,哦,也就是泰西人海洋之尽头,由泰西人带来大清的,这东西在大清种的不多,齐齐哈尔刚好有种。”

    萨布素瞪他一眼:“出征结束,把种子送来。”

    胤祚答应,然后让人把青储饲料给蒙古人送去,并嘱咐送饲料的人把坛子拿回来,若是蒙古人要坛子,每个坛子就要再加一头羊。

    送饲料的民夫走了,大军中一众将领都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胤祚,这帮军人,脑子都是直的,说好一坛子青储料换一只羊,怎么莫名其妙就涨价了?

    买饲料还坛子倒是应该,问题是这青储料一看就是发酵而成,开了坛子不吃完就要坏了,蒙古人若是打算把青储料拿回去,就必须把坛子也买下来。

    这也

    太黑了!

    奸商!众将在心中给胤祚又贴上了这样一个标签,不到十头羊的东西都要算计人家,这不是奸商是什么?

    蒙古人隔着老远,也许在气的跳脚咒骂,不过没关系胤祚听不见也看不到,派那个民壮去就是让他挨骂的,至于蒙古人杀人越货,萨布素大军就在边上看着,他们没这个胆子。

    一盏茶的功夫,民装拉着大车回来了,车上放着八只被绑住了脚的羊。

    关外是农牧结合区,民壮中有不少牧民,把赶这八只羊的工作就给了那些牧民。

    边放羊边赶路明显是不现实的,没过几天,羊就累的奄奄一息,终于成了萨布素眼中的易霉烂军粮,是以当天晚上,全体官兵及民壮们都有了羊肉汤喝。

    八只羊做成的汤,与其说是汤,不如说是水,沾了点羊膻味的咸水。

    当然了,盐也是舍不得放的,所以准确的说,是沾了羊膻味的白水。

    即便如此,晚饭时间,军民们还是争先恐后的喝那羊膻水,萨布素大军三万五千人,民壮三万人,加在一起六万多人,一起寂静无言,把碗喝的啧啧响,六万人喝汤的动静加在一起,能让一里内最凶猛的狼群头皮发麻。

    喝完羊汤之后,众将再也不觉得胤祚是个奸商了,反而觉得一缸青储饲料换两头羊实在是亏了,换上四头才是应该。

    草原上泥瓦罐也是紧俏货,像青储饲料那么大的坛子,在草原上可是能传家的宝贝。

    胤祚边和汤边心虚的看着萨布素,老将军人老成精,自己嘴馋才换羊的念头,应该早就被他识破了。

    不过直到汤喝完,萨布素都没有说话,很快老将军喝完了汤,准备倒一碗清水,涮涮杯子,就在胤祚以为这事这么过去的时候。

    冷不丁听到萨布素在他耳边道:“此处水草尚且丰沛,再往西就不行了,青储饲料是个好东西,留到那时候喂战马。”

    “是,小子知错了。”胤祚连忙老实的认错。

    萨布素冷哼一声:“下次嘴馋了,拿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去换。”说完便走远了,众将们离的远,谁都没听见两人的对话。

第二百六十二章 草原商队() 
    克鲁伦河蜿蜒曲折,但大体是个西南东北的流向,萨布素大军过河之后,沿着克鲁伦河往上游走,便可直达与中路军的会和地点。

    此处已是喀尔喀蒙古内陆,河边水草丰茂,大军时常可以见到成队的牧民来和河边让牲畜饮水。

    萨布素说周围的部族多是土谢图汗的治下,占据着的喀尔喀蒙古最好的草场,生活也比别处的牧民富庶些。

    自从胤祚卖了四大坛子青储饲料之后,这东西在草原上的名声算是打了出去,牧民最怕草原上的白灾,风雪一起,大学常积的如蒙古包厚。

    就算侥幸没埋死在风雪之下,牲畜也无力刨开积雪吃草,最终全部饿死。

    而青储饲料就如草罐头一般,平日可以安稳存着不易霉变,等受了白灾再拿出来,牲畜有了活路,人也能有了活路。

    这对牧民来说可是能救全家老小性命的东西,尤不得他们不慎重。

    不过让牧民们惋惜的是,自那四坛子青储饲料之后,胤祚再也没有卖过。

    虽然没了青储饲料,但牧民们还是很愿意往大军身边凑,因为胤祚让阿依慕和十几个亲兵、民夫组成了个小商队,专门把运粮队里“可有可无的东西”拿去出售。

    胤祚发现牧民们除了牛羊富裕以外什么都缺,只要是他们拿的出来的东西,都能买到个好价钱。

    比如冰糖,胤祚本想着给饿极了的将士吊命用的,但若是有风干牛羊肉,谁还需要冰糖吊命呢?全都拿出去卖掉吧。

    甜和草原牧民几乎是绝缘的一种味道,除了少得可怜的蜂蜜以外,草原上几乎没有任何的甜味,所以当阿依慕的商队供应冰糖之后,牧民们几乎是疯了一般的抢购一空。

    在有些部族,蜂蜜可是有着软黄金的美誉的,既然如此,冰糖没道理不是黄金价。

    胤祚一拍脑袋,一两冰糖一头羊,而且每天只供应一斤冰糖,即是怕一下子换了太多羊吃不了,又是搞饥饿营销,吊着牧民们的胃口。

    运粮队总共也只带了一坛子冰糖,算下来也就十来斤,这生意做不长久,但自从冰糖生意开始,大军羊肉汤就没断过。

    除却冰糖以外,商队中还带了几十斤辣椒粉,这东西现在只有胤祚的农庄在种,大清的人都吃不太惯,是以产量不高。

    辣椒吃了发热,冬天吃了可以勉强御寒,几百年后红军过雪山的时候便是靠着此物坚持。

    不过辣椒并不是真的产热,它只是加速刺激血液循环,给人暖的假象,和白酒发热的道理一样,在真正的食物面前,辣椒粉自然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牧民们以为辣椒粉是某种名贵的香料,都有些敬而远之,但当尝过了辣椒粉,感受过那满嘴炙热和浑身冒汗的感觉之后,纷纷出羊购买。

    半斤辣椒粉一头羊,定价明确,童叟无欺。

    除却这些东西之外,棉衣绷带、铁锅铁勺等等全都是牧民们喜欢的好东西,每天晚上胤祚便要检查一遍运粮车,看看的是否还有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

    十余天过后,车队之后已经跟了五百多头羊,三十几个民壮被派去专职放羊。

    羊群白天要随着大军赶路,没时间吃草,晚上时间短暂,还要睡觉,故而很多都撑不住倒下了,倒下的那些自然就成了全军的晚饭。

    尽管没人去责骂那些羊倌,但他们自己还是十分自责,居然想出了一个喂羊的办法,用旧衣服兜在羊脑袋上,晚上的时候人去拔草,白天放在羊的兜布上,让它们边走边吃。

    胤祚诧异的发现,这个办法一用,羊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虽然每晚的羊肉汤没了十分可惜,但他还是重重得奖赏了那些羊倌,每人五十两银子的银票和齐齐哈尔的专利承诺。

    因为羊群已经太多,胤祚要求牧民们用风干牛羊肉或是奶酪、马匹进行交易,如果非要用牛羊,那么价格就要相应上涨。

    本以为这样会使得成交量减少,没想到牧民们热情依旧,成交量不减反增。

    胤祚没有仔细统计过,但是粗略估计,他现在的粮食量比刚踏上草原时候多了几千斤不止,尽管几千斤对于大军来说不算什么,但多一些粮食总是好的。

    阿依慕的商队名声素算是打出去了。草原是个很大的地方,消息流通的慢,但也传达的远,很快克鲁伦河周边的大小部族都知道了有这么一支商队正在横穿草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