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冀家,临汾的亢家,万荣的潘家,阳城的杨家等等。他们既是大商人、大高利贷者,又是大地主,都拥有极为雄厚的资本。

    而胤祚的本次谈判就要从正在担任着晋商行首的乔家领袖——常简庸,身上寻找突破口。

    “贝勒爷,咱们到常府门口了。”轿子停了下来,小吴子的声音传来。

    这常简雍老家虽在榆林,但是主要的产业都在京城附近,在大清入关的时候为清朝提供过不少军饷,后来颇受朝廷器重,也借此获利颇丰,常家的正厅中还有这顺治爷御笔亲题的上书“商贾典范”的匾额。因为在晋商中资历最老、辈分最高,遂在康熙二十一年被推举为行首。

    胤祚深吸口气,沉声道:“递名贴吧。”

    “嗻。”小吴子说完便去敲常府的大门,并递上名帖。

    大约一柱香的功夫,常府中门大开,以常简雍为首的晋商商人们已经府中家眷奴仆跪了一地,高声道:“恭迎贝勒爷!”

    胤祚于是下了轿子,让众人起身,又客套了两句,然后虽常简雍等人一同走进了常府。

    常府的是典型的西北晋商大院式的风格,占地极广,府中奴仆丫鬟无数,比他的那个荣贝勒府可是气派多了。但清朝并无规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住什么样的宅子,所以这也不算逾制。

    常简雍是个须发花白的老人,不过身子骨倒也硬朗,一路上不停的为胤祚讲解常府,完全不像是与胤祚初次见面,反而像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本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胤祚一路上也与常简雍谈笑风生,对自己的来意绝口不提,就这样,两个人你来我往、客客气气、热热闹闹的进了常家的正厅。

    “六阿哥请上座。”常简雍对胤祚说道。

    胤祚毕竟是来谈判的不能输了气势,推脱再三,也就坐了上去,道:“诸位也请落座吧。”

    那些商贾们又是客套半天,说什不合规矩啦云云,最终在胤祚的执意要求下,也都落了座。

    一时,双方无话,胤祚坐着仔细的品着上来的茶,道:“啧啧……极品铁观音,味道极涩,喝下去却让人回味无穷啊。”

    那些晋商们立刻拍了一阵什么“六阿哥真乃茶道圣手”什么“老朽敬佩不已”之类的马屁,然后又陷入沉默了。

    终于,常简雍觉得气氛过于尴尬了,于是干咳了两声道:“咳咳……请问六阿哥今日来有何吩咐啊?”

    胤祚一笑,放下茶杯道:“吩咐不敢,我今日前来是来跟各位前辈谈一笔生意!”

    一听要谈生意,常简雍立刻狡猾的笑道:“六阿哥,生意是和商贾之人谈的,您身份何等尊贵,我等是万万不敢与您谈生意的,不过您若有吩咐直说便是,我等毕竭尽全力。”

    胤祚道:“生意也有不同的谈法,与商贾之人的是明谈;与朝廷诸公的却是暗谈,从大清入关以来,每每吩咐让晋商筹备粮草军械或是汇兑军饷,总少不了事后给些行商的特权,如说晋商是大清的第一大商帮,我大清朝廷可算得上是晋商第一大主顾了。所以这生意,我看还是要谈的,您说是吧?”

    常简雍一听这话,顿觉胤祚不好对付,与那些朝廷大员完全不同,不像个十六岁的皇子反而像个老谋深算的商人。

    常简雍起身给胤祚拱手道:“六阿哥此言甚是精辟犀利,说的老朽无地自容啊……那敢问六阿哥想谈的是什么生意啊?”

    胤祚微微一笑道:“在谈生意之前本阿哥想先问列为前辈一个问题,晋商能成就今天的事业靠的是什么?”

    常简雍拱手道:“自然是靠皇上隆恩,朝廷器重,没有大清也没有我晋商今日啊。”

    胤祚摇头道:“常老,我胤祚是个直来直去的人,有些场面话您也不必多讲了,大家心中有就行了。”

    “呵呵……六阿哥快人快语,老朽惭愧。不过老朽斗胆直言之前,也有个问题请教六阿哥,不知您今天来是代表朝廷呢还是代表荣贝勒呢?”

    胤祚哈哈一笑道:“哈哈哈……原来常老顾虑在此啊,常老,您放心我今天来既不代表朝廷,也不代表荣贝勒,而是代表胤祚而来的,列为把我当作商界的一个末学后进即可。今日我与诸位前辈所言,也只会在你我之间,出了这个大厅绝不会流传到他人之耳中。”

    那常简雍闻言沉思片刻,道:“好,既然六阿哥有如此诚意,那老朽就斗胆直言了,老朽认为晋商能成今日之局面主要是依靠着祖上的三条组训:诚信为本、勤勉持家、中庸为人。”

    “哈哈哈……常老说的极是啊!不过我却有些不同的见解。”

    “哦?愿闻其详。”

    “我认为晋商之所以能称今日之局面,最重要的却是:创新、团结、进取。晋商兴于前明,明朝皇帝的〃开中制〃政策的实施,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最初不过经受一些制造业手工业,后来又创新出了“驼帮”和“海帮”等经商方式,在外经商免不了要受到别地商贩的排挤,晋商们又团结在了一起,形成晋商团体维护彼此利益,随这渐渐的壮大,许多商贾都会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唯有晋商进取不息,驰骋商海,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局面,我这一番话不知各位前辈是否认同?”

    常简雍陷入沉思。坐在他身侧的一个中年晋商却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说道:“六阿哥所言我等敬佩万分,只是不知道六阿哥这一番话用意何在,还请明示!”

    胤祚一看说话的那人,他身材短小,看样子不过四十来岁,留着撇八字胡,虽然长相平平,但眼中却满是精光,一看就是个狡猾至极的商人。

    胤祚知道此人名叫聂志远,是榆次聂家的当家人,手底下掌握着十多只驼队,主要做盐铁生意,经商路线一般是从山西到蒙古,每运一趟都获利巨丰,不过去年因为大清和准格尔开战,他的生意也颇受打击。

    “好,既然如此那我也直话直说了,我这个生意就是——银行!”胤祚说罢向小吴子使了个眼色,小吴子心领神会,从怀里拿出了一打资料分发给了在场的晋商们。

第十五章 咬钩() 
在座的晋商们,听到“银行”二字时,全都呈现出了一种迷惑之色,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国还没有出现银行,就连西洋的银行也不过起步不久而已。

    就在晋商们迷惑之时,他们分别都接到了小吴子递去的资料。他们接过一看,只见那是一个用上好的宣纸制成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商业银行企划书”五个大字。

    没错,小吴子奋发下去的,就是后世企业所用的企划书,在这个没有打印机复印机的时代,为了保密起见,每一份企划书都是他和彩裳誊写的,当然了,主要内容全都是胤祚自己构想的。

    “众位前辈,所谓银行,就是一种崭新的金融机构,其功能类似于票号、钱庄和当铺的结合体,银行的盈利方式主要是吸收民间存款然后进行放贷,然后从中取得利息收入,诸位不要小看这这种业务,其获利空间之巨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比拟,当然了,想要踏足银行业需要很高的门槛,不仅需要大量的银子,还要有人脉、信誉等等缺一不可,这也是我来找各位前辈的原因。”

    清朝是银本位制。由于贸易的不断发展,银子无法满足来往的金融交易。你不可能拉着一车银子去做贸易吧。于是有了票号,异地存兑,票号收取一定的汇水。票号之间利用镖局的保护来往平衡银子库存。票号的票据其实就是汇票的雏形。

    但票号没有存款和贷款的功能。这个功能有钱庄来实行,而银票就是钱庄发展开来的。而当铺本质上来说可以算是一种保守的放贷机构,以质押物品来发放贷款。

    钱庄、票号、当铺这种经营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安全性很高,不必担心挤兑风险,也不必担心收不回欠款等问题;相应的,就是这种经营方式获利颇低,只充当了银子的运输者和保管者的职能。

    而胤祚要做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资本的力量,让银子生出银子来!

    胤祚见晋商们陷入了思考,便开口道:“诸位前辈,你们手上拿的是我关于银行的设想,诸位不妨翻看一二,也许你们心中的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闻言,晋商们都翻开了那本“商业银行策划书”,认真翻看了起来。

    这本“商业银行策划书”采用的是半文言半白话的写作方式,夹杂了许多的表格还有流程图,要的就是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懂。

    晋商们一见到这种写作的方式,立刻觉得耳目一新,他们虽然也都算饱读诗书,但毕竟都是商人,商人可不会觉得什么“有辱斯文”之类的,商人们追求的效率和结果,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的商人们都是一样的。

    “商业银行策划书”总共分为几个部分:一、商业银行概念。二、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三、股份制概念。四、采用股份制分配利润的必要性。五、整合晋商合并商业银行所需要做的工作。

    其中,胤祚在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和股份制的好处上着重的下了笔墨,并且列举了非常详实的数据,对于如何着手整合改革却是略略带过。

    这么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这些老奸巨猾的商人们学会了之后,把胤祚一脚踢开。为了确保自己也能分到一杯羹,胤祚自然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而现在就看这些晋商们咬不咬饵了。

    在座的人毕竟都是商人们中的行商巨贾,仅仅两杯茶的功夫,他们就基本明白了小册子上写的内容,交头接耳了一阵之后。

    常简雍起身说道:“六阿哥,此册可是您所写?”

    胤祚点点头:“不错。”

    常简雍闻言的离座对胤祚深鞠了一躬,道:“六阿哥,此册虽然略输文采,但是却能让人一读即懂,读过即通;而且您所创的图表简练明了,一图可抵万言;如此大作出于您手,可见您对商贾一道甚是精通,老朽之前多有冒犯,向您赔罪了。”

    胤祚连忙起身把常简雍扶起,道:“前辈言重了,您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请坐。”

    没料到,常简雍刚一起身,却又弯腰鞠了一躬,道:“六阿哥,这一礼是谢您为天下行商创造了新的行文方式,用您所创的行文图表,不仅能大大节约笔墨,还能让一些不同诗书的行商子弟看的懂,这时乃商贾之福。老朽替天下商贾拜谢您了!”

    胤祚连忙又谦虚一番,好说歹说才把常简雍劝回了座位上,心里暗骂古代礼数真是多,还是后世那种直来直去的风格好。

    常简雍落座后,道:“六阿哥,我等刚刚商议后觉得您的提议真是的……创意非凡,简直堪称绝世大作,但是……”

    胤祚一听这个但是,心里大呼坏了,怪不得刚刚他表现的恭恭敬敬,原来是要先礼后兵啊。胤祚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但是,您提出的这个设想过于宏伟远大,且不论别的,就是采用……呃……‘股份制’统一天下票号一条,就需要耗费十多年之久;况且妄动储户的存银乃是票号大忌,于我晋商的诚信为本理念不合,就是勉强答应了,一旦遭到兑现拿不出银子来,那么晋商信誉毁于一旦,天下晋商毁于一旦。所以为天下晋商记,请六阿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