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济大清-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珲春协统也是东北开禁之后,新设的官职,用以管理当地鲜族人。

    “在李朝境内的其他商队可有什么问题?”

    “暂时没有其他商都遇袭的消息,我已经通知各商队避开鲜族聚集区,早日回来。”

    胤祚点点头:“这段时间和李朝的贸易都停下来,以免再出现人员伤亡,等风头过去再说。”

    他的话音还没落,府门外传来一阵疾驰的马蹄声:“八百里加急到!”

    然后一个身着驿馆服饰的人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也不待下人通报,躬身将手中的奏报递给胤祚。

    胤祚和吴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一抹忧色,接过那卷奏报,奏报是装在一个小纸筒里的,筒壁上写着“马上奏报,八百里加急”的字样。纸筒的开口用蜡汁封好,并用火漆印了一个珲春协统的印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对炮() 
    “传令八旗将士及李庆所部,即刻开赴珲春城”

    望着吴泽,胤祚神色复杂的道“吴掌柜,你将百事行的事情拖予别人,即刻随我动身,前往珲春。”

    “是”吴泽起身抱拳,面庞中有紧张也有坚毅。

    康熙三十一年十月廿八,图门江边境官军与鲜族百姓发生冲突,鲜族人死伤四百余人,矛盾顿时激化,鲜族百姓揭竿而起,攻占珲春县衙,同时图门江南岸的李朝以保护治下百姓为由出兵,很快占领了珲春全境,图门江以北,大片土地被李朝控制。

    作为海兰江最近的两个辖区,齐齐哈尔和宁古塔同时出兵,在海兰江一线和李朝军队隔江对峙。

    半个月后,清朝大军已至图门江北岸,胤祚从营帐中走出来,踩着积雪走上一个小山坡,从那里可以依稀眺望到李朝军队的营帐,双方军队直线距离不超过三十里,若是没有中间这条图门江挡着,八旗铁骑半个时辰就能杀过去。

    尽管是初冬,但大雪已经飘飘扬扬的下了好几天了,地上积雪已经能没过脚趾。远处的海兰江也封冻住了。

    此处的江面并不是很宽,只有两百步的距离,只要多等几天,天气再冷一点,士兵和战马就能从冰上到对岸了。

    胤祚回身望着整齐有序的军营,心中颇有安全感,从齐齐哈尔来的士兵有一千三百人,宁古塔副都统的军队有八百人,而江对岸的朝鲜军队只有一千五百人,从人数上己方已经占据了极大优势。

    更何况清军中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八旗骑兵,在平原地形上对李朝步兵的杀伤力很大,而且他手中还有装备了十二磅炮和燧发火枪的绿营兵,可以说是稳操胜券。

    对岸的李朝军队中有了些动静,胤祚知道那是他们又派人出来耀武扬威了,几个骑手冲出了大营,跑到江边,用蹩脚的汉话大声喝骂。

    胤祚笑着摇摇头,这一套都是别人玩烂了的把戏,李朝人也无非是借此壮胆罢了。

    转身返回营地,棉甲良好的保温性就体现出来到了,迎着凛冽的寒风中,几乎感觉不到身上的寒冷,棉甲那头盔下的护脖,像是围巾一样的保暖,把寒风都阻挡在外。

    胤祚又在军营中巡视了一圈,走到马棚时,胤祚注意到喂马的草料已经变为了齐齐哈尔的青储饲料。

    喂马的士兵们交流着马匹与往年的不同,胤祚自己也能看出来,和喂以往的干草相比,吃青储饲料的战马显得更有精神,而且也更健壮,最明显的便是马厩周围的马粪味轻上了许多,使得整个军营的空气都非常的清新。

    胤祚又走到绿营兵的驻地,来来往往的绿营兵们,见到胤祚都会立正站好,因为配备了燧发火枪和崭新的军装,绿营兵的风貌,可以说是整个军营中最好的。

    正打算回帐,突然,远处传来轰隆一声,像是天边闷雷震响。士兵们也有些骚乱。

    “慌什么”胤祚大声呵斥,有些骚动的绿营兵们顿时安静下来。

    远处一骑飞至,到胤祚面前飞身下马,“禀殿下,李朝军营正在发炮。”

    “是咱们哪支人马”

    “回殿下,李朝打的并不是咱们的人马,好像是一伙百姓”

    这时军营瞭望楼上也跑来一名士兵“禀殿下,有一伙百姓朝咱们这走来了,大概两三百人,李朝军队正发炮攻击。”

    “速速派人前去接应”胤祚说完便骑上那探子的马,跑出军营。

    海兰江面上,一群扶老携幼的百姓,正赶着牛车,迈着缓慢的步子,小心翼翼的渡过江面。

    尽管冰面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咔嚓声,但他们还是坚定的前行,队伍中的人都是一脸疲倦之色,不少人身上和脸上还带着淤伤,像是被人殴打所致。

    不远处的李朝军营推出来一门大炮,几个士兵手忙脚乱的进行操作,片刻之后,轰的一声巨响,炮身猛的往后一退,炮口一阵火光。

    距难民们几十步远的一处江面上,浮冰瞬间炸裂,溅起一道高高的水花,随后空中的水花很快结冰,纷纷砸落下来,像是下了一场冰雹。

    海兰江的冰面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嘎吱声,裂缝闪电般的蔓延了出去。

    李朝军官大声的向手下呵斥,同时调整了炮口,片刻之后,又是一声巨响。同时李朝大营中,几百名骑兵冲了出来,长刀闪着寒芒。

    这回炮击的落点更远,打在了对岸的一处坡上,溅起了无数积雪和黄土,留下一个散发着青烟的大洞。

    百姓们步履不停,拉着牛车孤注一掷的前行,同时冰面也在逐渐的破碎,一道裂纹像是蜿蜒的藤蔓,远远的延伸开去。

    牛车的车轮从上面滚过,冰面咔嚓一声碎裂,车身坠入了冰面下,那牛车的主人,使劲的抽打着牛,希望可以把车拉上来,然而随着一阵冰裂声,冰屑喷发,牛脚下的冰面坍塌,裂纹蛛网一般的向周围扩散,三丈以内的百姓统统落水。

    一时间,百姓们乱作一团,有人快步驱车前行,有人驻足前往救援,还有人大声呼喊,让人群分散开来。

    李朝骑兵见到此景,纷纷在岸边勒马,远远的喝骂。

    清军的八旗骑兵,也不敢踏上这随时即将崩塌的冰面,只能远远的抛出绳子。

    胤祚策马赶到山坡前,看到此景,朗声道“绿营军听令,带着绳子匍匐过去救人”

    “是”李庆大喊,很快,五十多个绿营兵趴在冰面上,快速的朝着冰面破碎的地方爬去,他们肩上扛着一大捆绳子,绳子的一头绑在岸边。

    绿营兵爬动迅速,身下裂纹密布的冰面,丝毫无损。

    远处的李朝军营又是一声炮响,岸边一处雪堆砰的炸开,漫天飞溅的雪花中,一发炮弹弹射出去,三名八旗骑兵顿时化作血雾,尸块飞出几十步,雪地上一片殷红。

    周围八旗将士的战马都不安的嘶鸣起来。

    “李庆,把那门炮给我端了”胤祚沉声命令道。

    不一会绿营的士兵推着那门十二磅炮走了出来,因为火器厂的火炮还在研制中,绿营现在只有这一门俄国人“送”的火炮。

第一百七十四章 开战() 
    士兵们熟练的完成了装弹,李庆大手一挥,“放!”

    十二磅炮一声怒吼,距李朝火炮十步远的地方,一阵泥雪溅起。那李朝的人似是感觉到了什么,大声的对着手下命令。

    李庆伸出一根大拇指,测着双方的距离,为了能轰道难民,对方的火炮离河岸不足一里远,而清军的十二磅炮就立在河岸边上,完全在射程之内。

    根据上一发炮弹的落点,绿营兵调整了角度,减少了火药用量,清理炮膛,填装火炮,插上引线,压实火药,填装炮弹,在引线周围撒上火药,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庆高举的手猛的斩落。

    “放!”

    绿营兵的火把引燃引线,引线快速的变短,火星引燃了火药,颗粒状黑火药迅猛的燃烧爆炸,爆炸产生的气体,给了炮弹强劲的动能,刹那间冲出一丈长的炮膛。

    怒吼着飞向空中,以完美的抛物线,狠狠的砸向了李朝人的火炮,正中对方的炮管,沉重的炮管破裂,并向右一歪,三名炮手被巨大的力量砸的骨断筋折。

    “嘶——”胤祚身边的八旗将士齐齐吸了一口冷气。

    胤祚身边一个满脸横肉的人道:“这帮汉人炮打的倒准。”不过神情颇为不屑。

    这人一身白色棉甲,身材颇为健硕,年纪四十上下,看起来颇为凶恶,他就是现任的宁古塔副都统,满洲正白旗果新。此次带来了宁古塔的八百骑兵。

    “将军过奖了,不过侥幸而已。”胤祚淡淡的道,然后朝李庆他们命令道,“开炮还击李朝骑兵!”

    “是!”李庆应了一声。

    果新有些不满的道:“殿下,李朝骑兵不敢上江面,咱们不可忘生事端啊!”

    “将军这么快就忘了刚刚死的三个骑兵吗?”胤祚话音刚落,十二磅炮已经一声怒吼。一炮正中在岸边徘徊的李朝骑兵。

    对方站的密集,这一炮又打的端正,李朝骑兵顿时死伤惨重,远远的就能看到弥漫的血雾和一道布满残肢断臂的血线。

    李朝骑兵吓了一跳,顿时四散逃去,留下一片鲜红尸首。

    为了隐藏实力,李庆他们没有用戴梓发明的开花弹,不然这几百骑兵,都可能交代在这。

    绿营军之所以有这么精准的命中率,火炮自身的精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胤祚为了让他们熟悉火炮,已经试射了几百发炮弹了,好的枪手是拿子弹喂出来的,好的炮兵也是一样。

    而李朝的炮兵明显比绿营兵慌乱的多,装弹速度也更慢,准头更是极差。

    这一场小的炮战后,胤祚对双方的实力已经有了了解,心里也有了些底。

    没有了对方炮兵的骚扰,百姓们很快的都登上了岸边,落水的百姓也纷纷被救了上来,胤祚立刻让人原地生了火,让落水的人取暖。

    同时向着一个青壮汉子问道:“你们是哪里的百姓?为什么要来战场上?”这汉子就是有人落水时,高喊着分散人群的人,从他当时的表现来看也是有几分学识的,至少能在那种情况下保持冷静,防止冰面的进一步破碎。

    那汉子见胤祚问话,先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道:“草民替乡亲们,谢将军救命之恩。草民们是珲春、三山屯等地的百姓,在家乡被李朝人所占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往北逃难,路上听说此地有清军的军营,这才赶来投奔……”

    胤祚怔了怔,看到逃难的百姓身上大多带伤,而且像是被拳脚钝器所伤,顿时想到了什么,确认道:“可是李朝的官兵欺压百姓?”

    那汉子听到这句话顿时哭诉道:“何止是欺压啊。李朝人简直不把我们当人看啊,凡是李朝军队占领的地方,都会大肆劫掠,男的被逼为奴,女子被逼为娼。有的军官还杀人取乐,不论是投降的官军还是普通百姓,一律都被砍下了脑袋,他们一个一个村子的杀过去,等到快到我们村的时候,乡亲们才决定一起逃跑的。”

    说道这些的时候,那汉子满脸的悲痛欲绝,而周围的八旗官兵们都是一脸愤慨。

    果新咬着牙,狠狠的道:“这般王八蛋,敢在我大清地盘上撒野,老子非剁了他们!”

    胤祚胸口也是气得发闷,但还没气昏头,又问了许多江对岸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