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请。”李毅对李谅祚请到。

    李谅祚和李毅二人走在岢谷城繁华的街道上,李谅祚看着周围对李毅说道:“李毅你看看这周围繁华的街市,这还只是大宋的边疆城池就如此热闹繁华,如果是中原你说要富庶到什么程度啊!”

    “公子到了中原不就知道了吗?在说了这里早晚不都是我们的嘛!”李毅笑着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呵呵笑道:“你说的这话我爱听。”

    随后李谅祚又对李毅说道:“李毅你注意到没有,大宋的这些边民,尤其是成年的壮丁很多,你说说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如何?”

    李毅向李谅祚回答道:“刚才属下观察了一下,这些人身体素质好不错。”

    “那适不适合当做何事的兵员?”李谅祚又向李毅问道。

    李毅立刻说道:“如果让末将训练的话,很快就可以将他们锤炼成一直精锐之师。”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问题就在这,你看看这周围,这里对于疆域辽阔的大宋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大宋人口将近万万人,如果拼死一战的话,可武装得到兵员何止百万,甚至可以达到千万之众,人人一口吐沫就可以把我们淹死。”

    “公子,属下以为宋军根本不足为虑,大宋虽然人口众多,兵员取之不尽,但是大宋朝廷重文轻武,一向都是文官领军打仗,他们跟白痴没有说什么区别。”李毅对李谅祚说道。

    (本章完)

第163章 微服探访(下)() 
李毅虽然没有和宋军交过手,对于宋军的战斗力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但是李毅从小跟着李谅祚也算是熟读史书,对于当年辽夏之战也是知道的,从夏太祖时期起,夏军与宋军交战数次,但是基本上宋军都是每战即败,这也是李毅轻视宋军的重要原因。

    李谅祚告诫李毅说道:“李毅你记住,身为将领,最忌讳的就是轻视敌人;不管敌人的战斗力如何,你首先要重视他,这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将领的态度就是一支军队的态度,切不可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原因而连累三军将士。”

    “是,属下记住了。”李毅对李谅祚说道。

    二人又在街市上逛了一会儿就回到了商行,在岢谷城休息了一晚后,李谅祚开始跟着商队继续南下,从岢谷城出发经宪州入太原府,李谅祚在太原府的治所阳曲住了几天,此时太原府、真定府、河间府是大宋在北方的重镇;大宋以三府为支点,与前方的各个军镇共同组成了大宋北方的防线。

    李谅祚在阳曲呆的几天,几乎将整个阳曲城给逛遍了,只要是允许去的李谅祚几乎都逛了一个遍,顺便李谅祚也将阳曲城内宋军储备的粮草、兵器等物资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作为对阳曲城的一个整体防御评估。

    阳曲城及今天的太原,坐落于汾水东岸,自古以来都是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战略要地,如果以后夏军要从北方南下的话,太原府阳曲就是首当要冲;夏军如果得到太原府的话,就可以将其作为进攻关中和中原的前进基地,对关中和中原形成武力威慑。

    正是因为如此李谅祚才决定在曲阳多住几天,以便对曲阳有更多的了解,为以后的战争做准备;数日后李谅祚在曲阳经汾水坐船南下,一路上经过纷州、晋州、绛州,在绛州登岸沿陆路进入河南府,经过郑州到达大宋的都城汴梁。

    在进入汴梁之前,李谅祚特意在大宋的西京洛阳停留数日,目的和在太原府一样,对洛阳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洛阳作为中原的大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都城,如今也是大宋的西京陪都,所以洛阳的繁华不是太原府能够比拟的。

    大宋的西京洛阳和东京汴梁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人口达到百万之众,由于人口众多很多人都不住在城内,而是在城外从远处望去就好像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一样;李谅祚一路走才知道什么叫做繁华富庶,从大宋时期起中原大地开始出现夜市,原本的宵禁制度已经取消了,另外大宋的商业和服务业十分发达,沿途酒肆、茶馆、小吃店多的是,李谅祚几乎是一路吃到汴梁的。

    进入到汴梁之后,繁华的程度更是胜过外面百倍,用语言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李谅祚和李毅随着商队从万胜门进入大宋的都城汴梁,在城门外李谅祚就下车了,此时的宋军还是比较忠于职守的,在万胜门还有大宋最为精锐的禁军看守,军士浑身散发着威武之气。

    李谅祚身穿一身黑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再配上李谅祚英武的脸庞,活脱脱的一个文武全才;李谅祚边走边对李毅说道:“李毅你看看,这大宋的都城如何?”

    李毅满眼炙热的说道:“公子,请恕属下直言,此城城高池深、稳如磐石,城郭全都是用青砖包裹,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雄城啊!”

    李谅祚不懈的看了李毅一眼说道:“肤浅,本公子让你说这些了吗?进城。”

    李毅笑了笑屁颠屁颠的跟在李谅祚的后面,要想进入大宋的都城很简单直接走进去就是了,不像其他的朝代进城的时候还要交税,在进入都城的时候还会经过检查,而进入汴梁完全没有这些,城墙内和城墙外的风景有很大的不同。

    汴梁城内的建筑更加的奢华,这个时代能够居住在京城的,不是大官就是富豪,而且是那种超级大富豪,居住在大宋的京师汴梁的百姓家中平均财产最少为十万贯,但是的十万贯相当于五万两白银,当时的汴梁的粮食价格也就是三四十文左右,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算一下。

    李谅祚进入汴梁之后,来到了隆泰商行位于汴梁的总部,与太原和洛阳不同,隆泰商行位于汴梁的总部很大,这里是隆泰商行在整个中原地区的区域中心、商品琳琅满目,李谅祚看的自己的眼都花了。

    从北方的朔州到大宋的都城汴梁,李谅祚边走边玩大概用了大半个月左右,连日的赶路已经让李谅祚疲惫不堪了,在汴梁隆泰商行掌柜的带领下,李谅祚和李毅被安排到了最好的客舍休息;作为隆泰商行在中原地区的总部,整个隆泰商行占地即广,在这个商坊内有一半都是隆泰商行的产业。

    李谅祚被安排到了旁边的隆泰客栈天字一号房,这个房间装饰的及其豪华,除了规格上,其豪华程度比李谅祚寝宫又不过而无不及,李谅祚这次也算是好好的奢侈了一回;如果放到现代社会,李谅祚居住的房间那也是总统套房中最豪华的存在。

    休息了一天后,当李谅祚再次醒来已经到了晚上,旁边的侍女帮李谅祚整理好衣服,其中一个侍女向李谅祚问道:“公子,您是在房间内用餐,还是去外面的包间。”

    李谅祚结果侍女递过来的青盐水漱完口,拿湿毛巾擦了擦脸,然后对侍女说道:“去叫李毅,让他在下面等我”

    侍女行礼说道:“是。”

    在侍女的带领下,李谅祚来到了隆泰客栈最好的一间包间内,这是一个靠窗的包间,包间挂满了名人字画,门窗桌椅也都雕刻着这种精美的突然,在房间的中央放着一个方桌和四把椅子,当李谅祚进来后;几名侍女将餐具摆了上来,这些瓷器餐具均是出自名窑,随着这些餐具端上来的还有用铜盆盛放的热水,侍女将这些餐具都放在热水中浸泡。

    侍女向李谅祚问道:“公子用餐之前要不要喝点茶水,吃些甜点。”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先上来吧!”

    “是,婢女这就下去安排。”侍女对李谅祚说道。

    在侍女离开之后,李毅就走了进来,李毅进来后向李谅祚施礼道:“公子。”

    “坐吧!一起尝尝这里的饭菜如何?”李谅祚笑着对李毅说道。

    李毅看着李谅祚说道:“公子,这不太好吧!哪有下人和主人一同上桌的呀!”

    “这又是在府上,是在外面没有那么多规矩,坐。”李谅祚对李毅说道。

    今日一更奉上,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投票,拜托大家了。

    (本章完)

第164章 汴梁歌妓() 
隆泰客栈最豪华的包间内,李谅祚和李毅二人对面而坐,李毅坐下没有多久一队侍女,就用檀香木做的的托盘端着一碟碟精致的糕点走了进来,在糕点上齐摆放好之后;有三名侍女端着紫砂茶具走到桌旁,与先前摆放餐具一样先将茶具都用热水烫一烫。

    在将茶具放到热水铜盆里之后,这几名宋茶具的侍女就下去了,一名身穿红装的女子走进来向李谅祚和李毅施礼,满带笑容的说道:“二位公子想喝什么茶呀!”

    李谅祚对向女茶师问道:“你们这里有贡茶嘛!”

    所谓的贡茶其实就是宋朝皇室专享的茶叶,女茶师对李谅祚回答道:“回公子话,贡茶是宫廷专用,小店虽然有但是不多,价格相对要贵一些。”

    李谅祚笑道:“没关系,本公子有的是钱,将这里最好的贡茶拿来。”

    女茶师再次向李谅祚行礼道:“禀公子,贡茶最好的是雪英茶,并不在这些茶叶之中,需要奴家去柜台索取,请公子稍等。”

    “姑娘轻便。”李谅祚微笑点头说道。

    没有过多场时间,女茶师拿着一个十分精致的瓷瓶走了进来,瓷瓶很小里面根本装不了太多的茶叶,李谅祚也明白这个时代茶叶也是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大宋的贡茶根本就弄不到,隆泰商行能够有大宋皇家贡茶,可见其势力已经发展的十分庞大了。

    女茶师走到桌前对李谅祚和李毅说道:“二位公子这就是雪英茶,请问二位公子确定要饮此茶吗?”

    “打开吧!”李谅祚十分潇洒的说道。

    女茶师立刻将盖在瓶子上的塞子打开,顿时一股茶香飘满整个房间,女茶师在请李谅祚和李毅查验之后再次将瓶盖塞上,然后开始烧水处理茶具,动作行云流水、十分流畅就向是在跳舞一样,欣赏美女泡茶也是一种享受。

    宋代时期饮茶与我们不同,全都是将茶叶碾碎然后用水煮沸,其实煮茶的水也分很多种,有泉水、露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水只要符合‘源、活、甘、清、轻’五个标准的水才算的上是好水。

    所谓的‘源’是指水的出处,‘活’是指水的源头而常流动的水,‘甘’自然指的的是水中略带甘甜,‘清’是指水质洁净透彻,‘轻’是指舀水之时要轻拿轻放;能够符合以上五中标准的最好是山泉水。

    而为李谅祚泡茶的水就是上好的山泉水,山泉水最好是刚刚从泉口取出之时,宋人认为水放的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由于李谅祚点的是贡茶,所以选用的泉水自然也是最好的,其次茶具也是用的景德镇所处的特殊茶具,李谅祚和李毅喝茶用的茶碗名叫‘繁星满天’,是现在国宝级黑釉茶碗‘曜变天目’的前身。

    女茶师泡茶的技术十分高超,很快茶水就泡好了,被盛放在‘繁星满天’茶碗中的雪英茶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碗绿色茶水,女茶师将两碗茶放到李谅祚和李毅面前说道:“二位公子请用茶。”

    李谅祚闭上眼睛嗅闻茶香道:“好香的茶呀!有老姑娘了。”

    “公子客气了。”女茶师施礼说道,说完女茶师就退走了,其他的侍女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