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xinghaiyue、HR……的推荐票,也请大家多多支持天宇,多多订阅,拜托了。

    (本章完)

第129章 大同攻略(上)() 
说完了西夏,再说说辽国内战,此时辽国内战已经打了一年多,除了一开始的潢河之战以外,这一年多没有在发生大规模的战役;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耶律洪基的北辽正躲在永安山舔着自己的伤口,而耶律重元的南辽正在巩固消耗自己的地盘。

    在潢河之战中虽然耶律重元在战术失败了,但是在战略上却取得了胜利,将耶律洪基所在根基之地临潢府给彻底打烂了,使得北辽不得不躲在永安山默默的舔自己的伤口;这一年多的时间耶律重元得以轻松的整合自己的力量,使得南辽上下一心,已经逐渐获得百姓的认可成为了辽国的正统。

    经过一年的的整合,南辽军的兵力达到四十万,虽然比一年前还要少二十万,可是这四十万大军可是绝对效忠耶律重元的,不像是一年前的基本上算是一群乌合之众的京州兵,耶律重元整备军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统辽国,而要想彻底消灭耶律洪基的北辽,就需要先拔掉自己后面的一颗钉子,这颗钉子就是盘居在西京大同的耶律仁先。

    耶律重元曾经在耶律洪基倾兵攻打临潢府之际,耶律仁先出兵偷袭了析津府,当时析津府有耶律涅鲁古驻守,双方爆发了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最终的结果双方各有胜负,耶律仁先虽然偷袭失败,但是也伺机占领应州和蔚州两地,解决了大同南部的威胁,取得了以大同府为中心的有效的防守和进攻的有利位置。

    整个辽国的西京道原本有九个州,现在被分成了三个部分,由三大势力盘踞在此,其中西部四州属于西夏,南部四州在耶律仁先的控制之中是北辽的势力范围,只有位于东北方向的奉圣州处于南辽的控制之中;耶律仁先控制的南部四州紧挨着南京道,对于这里是耶律重元的大本营,耶律重元绝对不允许这样一个致命的威胁存在。

    再说大宋对于辽国内战的态度,在宋英宗时期大宋的态度模糊,对于辽国内战基本上不过问,只要战火不波及到大宋的疆土上就好说;可是现在不同了,宋英宗驾崩,宋神宗继位这个年轻的皇帝有一颗野心,他希望能够让中国再一次完成统一,成就自己的千秋伟业;在日后的改革中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宋神宗继位对于辽国的内战不再是不闻不问的态度,与西夏扶持相对娇弱的北辽不同,宋神宗更加倾向于南辽,首先南辽实力强大,而且直接与大宋接壤,虽然北辽控制者西京道的南部四州,但是在宋神宗的眼中这块飞地早晚会被南辽吞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南辽可以为大宋提供一些战马,虽然很少只有几百匹,但是对于缺少战马的大宋而已这无异于是一个天大的诱惑。

    耶律重元之所以要取得大宋的支持实际上很简单,第一是为了与大宋维持榷场贸易,同时切断大宋和大同的贸易路线,其次是为了防止大宋在自己的背后捅刀子;正式因为这两点耶律重元才不惜血本用战马来获取大宋的支持;在耶律重元看来,只要切断了耶律仁先和大宋的贸易,切断他们的物资供应,就可以很轻松的拔掉这颗钉子。

    南辽析津府皇宫之中,南辽帝耶律重元、太子耶律涅鲁古和丞相郑浑三人正在商议进攻大同的作战方案,此次作战耶律重元大算投入三十万大军一举占领耶律仁先控制的四州,彻底拔出自己背后的这颗钉子,可是耶律重元也有顾虑那就是北方的防线,由于大部分兵力被抽调攻打大同,北方的防线就会出现漏洞,耶律洪基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大举反攻。

    耶律重元坐站在地图旁指着对二人说道:“一旦朕统帅大军进攻西京,耶律洪基势必会从北方出兵与大同守军遥相呼应,届时我军就会陷入到两面作战之中,你们两个有什么好办法吗?”

    郑浑首先对耶律重元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战应该速战速决,不宜将战况拖的太长;至于北方的防御,微臣以为应该交由太子殿下,由太子殿下领兵七万驻守中京大定府,陛下率领主力十五万大军自奉圣州西进大同府,由燕王殿下领兵五万兵发蔚州,牵制蔚州的北辽军。”

    郑浑的提出的这份战略构想几乎将所有的事情都设想到了,按照郑浑的思路这样的部署既能够进攻也能够防守,进攻就不用多说了,是南北双方对大同的夹击,主要的是在进攻中还隐藏者防守。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假设,在南辽军大举进攻大同时候,耶律洪基率领北辽军主力突然南下,越过潢河进攻中京大定府,耶律涅鲁古在与耶律洪基交战的过程中失利,北辽军只能死守大定府,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大同东北方向的南辽军主力,就可以迅速的放弃进攻大同的计划增援大定府。

    如果要是宋军趁着析津府空虚想要偷袭的话就更加不用担心了,虽然耶律重元只在析津府留守了两万兵马,但是由燕王耶律沐统帅的五万大军可以迅速回援;这样无论南北两方那一面受到威胁,南辽军都能以最快的时间转入到防御之中。

    耶律重元对于郑浑的战略方案十分的赞同,当场就同意了郑浑的进攻方案,南辽军开始按照郑浑的计划进行部署,其实在古代的战争中很简单,没有什么十分详细的战斗部署,在战场上更多是靠将领的随机应变;战前要做的就是选择好目标,然后准备好大量的粮草。

    在一切都准备完毕之后,耶律重元向天下发布诏书宣布要讨伐耶律仁先的目的,然后就是三军誓师出征,在耶律重元出征前最担心其实就是燕王耶律沐。

    燕王耶律沐是耶律重元的次子,这个耶律沐是个勇武的好战分子,虽然耶律沐很喜欢打仗,但是却不善于谋略,也就是说是个只有勇武之力的匹夫而已,因此对于让耶律沐统领五万大军,耶律重元十分的不放心,在耶律重元看来这大败仗是小事,要是耶律沐到时候连小命都丢了就不好了。

    为此耶律重元被自己的儿子上了一道保险,将自己的最信任的军师,也就是南辽国的丞相郑浑派到耶律沐的身边,让郑浑帮忙给看着,临出征前耶律重元将郑浑叫到身边说道:“燕王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无出谋划策之能,丞相乃朕最信任之人,还望丞相提朕看好次子,保其性命即可。”

    听到耶律重元这句话,郑浑只能无奈的说道:“微臣竭力完成陛下旨意。”

    战争的情节再次到来,只不过还是辽国内战,所以天宇写的比较简略,还请大家谅解,有什么要求尽管留言,天宇会尽力满足大家的,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多多支持天宇,谢谢大家……

    (本章完)

第130章 大同攻略(下)() 
另一边北辽大同府,耶律仁先和萧远山二人已经接到了密报,说耶律重元要大举进攻大同府,此时耶律仁先和萧远山二人手上有十五万大军,可是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就十二万,至于另外的三万兵马大都驻守在朔州和神武(也称武州)两地,主要是为了防备大宋,同时也防备西夏从背后偷袭。

    西京大同大将军府,在耶律重元造反之初,耶律重元曾经对耶律仁先极力拉拢,尤其是在耶律重元在潢河之战大胜之后,在这种情况下耶律洪基为了拉拢这位镇守一方的众臣,对耶律仁先是大肆封赏。

    原本只是西京留守的耶律仁先,现在已经被封为汝阳王,官至西京节度使、讨逆大将军、西南两京讨贼使,说白点就是大同府、朔州、应州和蔚州四州的军政大权全都归耶律仁先了,现如今将耶律仁先称之为一方诸侯也不为过。

    不过为了制衡耶律仁先,耶律洪基也给萧远山加官进爵,原本只是朔州刺史的萧远山,现在被封为镇边候,官至西京节度副使、荡寇将军、西南两京讨贼副使;也就是耶律仁先的副手,其实也是为了防止耶律仁先势力过大,造成尾巴甩不掉的后果。

    大将军府内,汝阳王耶律仁先手下的各级将领都到了,耶律仁先坐在帅椅上对众将说道:“诸位将军,本王已经得到确切情报,逆贼耶律重元起贼军三十万前来攻打西京,本王已经派人将战报送往永安山交给陛下;

    只要我们能够拖住耶律重元的主力大军,陛下就能从永安山南下攻克中京大定府,继而与我们两面夹击叛军,最后在歼灭叛军主力之后,在南京析津府会师;

    所以在陛下发兵之前我们必须要将贼军牢牢的拖住,下面我宣布此次的作战计划,主力有本王亲自率领率领十万大军驻守顺圣沿桑干河防守;由镇边候领兵两万驻守蔚州,主要是松子口和飞狐关两地,组织贼军的南路军;

    诸位将军此战关系到我大辽的兴衰存亡,本王在这里拜托大家了。”说完耶律仁先向众人拱手鞠躬。

    萧远山带头接下军令道:“谨遵大将军军令。”

    在从大将军府出来,萧远山的副将抱怨道:“耶律仁先这明显就是公报私仇想要吞并我们的军队,侯爷您干嘛还接下这到军令啊!”

    萧远山意味深长的说道:“现在国难当头,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传令大军明日开拔前往蔚州。”

    “是,末将领命。”副将接令道。

    其实随着辽国内战的爆发,再加上耶律仁先权利的增加,在权利的侵蚀下耶律仁先已经变了,耶律洪基封耶律仁先为西京节度使及肯定了他的功劳,同时也害了耶律仁先和整个大辽国,自从被封为西京节度使以后,耶律仁先就开始着手整顿四州的军政,将所有重要的职位全都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此外除了大规模任用亲信之外,还给给耶律洪基上奏折要东西,在耶律洪基付钱之后,从西夏起运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了大同,但是控制了四州,拿到了物资之后,耶律仁先就是不办事,虽然和耶律重元属于对立面,可是从来都不主动出兵攻打南京道和奉圣州,一味地只为自保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要不是这一次耶律重元主动发动进攻,恐怕耶律仁先永远不会出兵攻打耶律重元的,虽然现在耶律仁先还没有叛逆之心,但是已经有了拥兵自重之实了,如果耶律重元能够事先发现这一点的话,也许还能够将耶律仁先拉拢到自己身边,可惜这里没有如果。

    半个月后,汝阳王耶律仁先率领十万大军赶到了顺圣,此时耶律重元的十五万主力大军也从奉圣州出发沿桑干河向顺圣杀来,大同军和南辽军在桑干河北岸对峙了起来,大同军以顺圣城为依托建立防线,而耶律重元在距离顺圣城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两军这一对峙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耶律洪基派耶律信统兵三万,从永安山杀了出来,耶律信也不与南辽军进行大战,只是到处袭击南辽控制的城镇,每次都是劫掠一番就撤,让驻守带中京的耶律涅鲁古十分恼怒,可是却没有应对的办法。

    与此同时,南边却在发生这一场大战,燕王耶律沐和郑浑统帅五万大军从涿州出发向蔚州杀来,蔚州的处于一个小盆地之中,要想从东方进攻蔚州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北方的松子口进攻,松子口是蔚州在东北的门户。

    另一条路就是从南边的飞狐关进攻,飞狐关是太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