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4章 贸易问题() 
在西夏和北辽达成同盟之后,西夏在北境和东境增设了大量的榷场,一时之间大量的商人汇聚边境,原本人极罕见的西夏和北辽的边境,现在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西夏境内的粮食、生铁、青白盐、茶叶、酒、布匹、丝绸等物资源源不断的流入北辽境内,北辽的皮毛、药材、人参、鹿茸、金银等物流入西夏。

    《夏辽阴山盟约》的签订使得西夏的商业活动再次到达一个顶峰,西夏除了原本向西开拓的丝绸之路以外,再次增添的向北的一条贸易路线,与北辽的贸易路线在给西夏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由于双方交易的物品多为粮食、茶叶等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百姓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资,大量的出口造成了西夏粮食和茶叶价格的上涨,西夏所在的地区虽然看着地盘广大,但是产粮的地区很少,只有河湟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以及一些绿洲和河谷地带。

    随着西夏人口的增加,西夏的粮食供应可是出现紧张,但是在与北辽贸易之前还不是特别的明显,随着与北辽粮食贸易的增加,这个问题越来越尖锐,西夏的粮食价格开始上涨,粮食关系一个国家的稳定,要是粮食供应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造成西夏国内的动乱。

    另外就是茶叶贸易,在西夏根本没有出产茶叶的地方,西夏的茶叶全部要从北宋进口,在这时代茶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尤其是对于北方的草原民族来说,茶叶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

    由于草原民族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这些东西都十分的油腻,所以需要喝茶去除油腻;茶叶在当时的中国地区已经深入平常百姓家,成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食盐一样,但是茶叶产地只在大宋,因此无论是辽国还是西夏每年都需要从与大宋的贸易中获得茶叶,而且大宋的茶叶是政府垄断的,每年向两国交易的茶叶数量是有限的。

    现如今北辽需要从西夏获得茶叶,而西夏的茶叶只有那些,那就势必会造成茶叶的紧缺,一旦紧缺茶叶的价格就会随之上涨,茶叶价格的上涨就会造成一些百姓购买不去茶叶,百信就会造成恐慌,或者爆发民乱。

    原本李谅祚根本没有考虑这些,但是现在问题出来了,无论是粮食和茶叶都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情况,虽然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不尽快解决的话就有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问题,此事将李谅祚急的是焦头烂额。

    无奈之下李谅祚只能下令暂时停止对粮食和茶叶对北辽的供应,同时将这两种物资的贩卖权收归朝廷,不允许商人私自贩卖粮食和茶叶,由于政府的强势介入虽然暂时稳定了物价,但是这也只是暂时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兴庆府皇宫御书房内。

    李谅祚坐在龙椅上看着六位内阁成员说道:“都说说吧!这事要怎么解决,北辽需要大量的粮食和茶叶,而这些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尤其是茶叶我们完全依赖大宋,现在两国是和平时期大宋可能个我们稳定的供应,但要是两个一旦爆发战争呢!

    大宋会第一时间切断和我们的贸易,那我大夏国岂不是一夜之间就陷入到及其困窘的地步,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你们要给朕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

    司法使高怀正首先提议道:“陛下,是不是可以将茶树移植到北方,这样我们就不用再为茶叶的供应发愁了。”

    周文泰立刻反对说道:“高大人可能不清楚,茶树只在温暖湿润的南方生长,将茶树引种到我国境内是绝对不可能的,在茶叶问题上我们注定要受制于人;我的意见是先解决粮食的供应问题。”

    委哥宁令说道:“自大夏立国以来,粮食就是一个大问题,我国虽然地盘广阔,但是能够适应粮食种植的土地很有限,粮食产量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原来西夏的人口较少还比较容易解决,可是现在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供应已经出现了不足,现在每年我们都需要从大宋购买一定的粮食,来补充缺口;

    陛下,依老臣的意见要继续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另外看看能不能开辟出新的农田来。”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皇叔说的对,既然这样那在朝廷内再成立农田水利司,专门负责全国的农田水利工程,想办法增加粮食产量,这个职位直观重要,你们看有什么人可以担任这个职位。”

    诺移赏都站出来来说道:“陛下,老臣请命担任这个职位。”

    李谅祚看了一眼诺移赏都,不知道这个老小子又大的什么算盘,于是拒绝道:“老将军还担任军务使,在给老将军身上押重担,朕于心不忍啊!”

    李谅祚的话说的很委婉,但是意思却很明确,你已经是军务使了,在给你一个农田水利司司长的职务,岂不是你手中的权利太大了,所以这个职位不能够给你。

    诺移赏都也明白李谅祚的意思,于是对李谅祚说道:“老臣愿意辞去军务使的职务,专心管理农田水利司,虽然老臣不懂水利,但是大体的方向老臣还是可以把握的。”

    李谅祚听到诺移赏都这样说,于是开始权衡这里面的利弊,诺移赏都是武将出身,在边军中的影响力很大,很多边军的中的将领都是诺移赏都一一提拔起来的,如果诺移赏都能够彻底的离开军队,李谅祚就可以慢慢的将诺移赏都在边军中的影响彻底消除,这样军权就会完全彻底的掌握在李谅祚的手中。

    想通了这一切,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老将军坚持,那朕就同样了,即日起老将军调任农田水利司长;军务院的事情暂时交由军务副使周文泰代理。”

    “微臣谨遵陛下圣谕。”二人接下圣旨道。

    就在这个时候,小福子急匆匆的闯了进来说道:“陛下、陛下……贵妃娘娘要生了、贵妃娘娘要生了……”

    “你说什么?”李谅祚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说道;“你说巧儿要生了。”

    “是,陛下,您快去看看吧!”小福子焦急的说道。

    李谅祚对六人说道:“诸位爱卿,今天的议事就到这里吧!至于茶叶的问题,我们明天在拿出解决方案,今天大家逗逗回去想一想。”

    “臣等恭送陛下。”六位内阁成员鞠躬行礼道。

    而李谅祚则一路小跑急匆匆的离开了。

    今日三更,晚些时候还有一更,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订阅,天宇感激不尽,另外感谢xinghaiyue、HR……、军魂远征军、木子浩劫、星空上的狮子座等人的推荐票……

    (本章完)

第125章 战略储备() 
兴庆府皇宫纤羽宫内,李谅祚正在外面守着,已经有过经验的李谅祚这次没有那么紧张,在纤羽宫的门外所有的妃嫔都到了,唯一没有来的就是李茹,因为李茹也快到生的时候了,李谅祚可不像在出现当初梁洛瑶和没藏飞雪同时生产的那一幕。

    在古代生孩子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随时可能都会让孕妇和婴儿丧命,苏巧儿撕心裂肺尖叫声响彻真个纤羽宫,由于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苏巧儿的生产还是特别顺利的,将近大半个时辰之后,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从殿内传来。

    怜儿急匆匆的从里面跑出来向李谅祚报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娘娘为陛下添了一个小公主。”

    这是李谅祚第一个女儿,也是李谅祚一生最宠爱的一个女儿,李谅祚进屋后,苏巧儿正高兴的抱着自己的孩子,虽然苏巧儿生的只是女儿,但是依旧非常高兴,虽然这时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但是苏巧儿更偏重女孩,因为这不是普通的人家而是皇族,在皇族之中诸皇子争夺帝位比比皆是,而卷入皇位之争的公主却少之又少,苏巧儿的想法很简单,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的渡过一生。

    看着挑逗这孩子的李谅祚,苏巧儿说道:“陛下为孩子取个名字吧!”

    李谅祚高兴的说道:“就叫李欣吧!欣儿是我大夏国的第一位公主,朕立刻下旨册封李欣为银川公主,同亲王爵位,等欣儿长到十六岁以后就可开府了。”

    李谅祚的一番话让李茹吓到了,同时其他的在场的妃嫔也都吓了一跳,李谅祚对于这个刚出生的女儿的封赏不可谓不重,刚刚出生还没有一个时辰就被封为公主,而且还同亲王爵位,以后还能够独立开府,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啊!

    要知道当初李秉常和李武出生的时候,李谅祚也就是赏赐了一些财物而已,到现在也是白丁一身,和普通的孩子没有多大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就是他们是李谅祚的儿子仅此而已,可是李欣就不同了,这是有爵位的,有爵位就等于有俸禄,虽然现在没有什么权利,但是这也是无上的荣誉啊!

    李欣的出生为李谅祚带来了一阵欢喜,可是很快李谅祚就高兴不起来了,第二天内阁会议继续召开,商议的还是没有解决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西夏的稳定和发展。

    会议一开始大家先向李谅祚恭贺了一番,随后就进入到整体当中,粮食和茶叶的问题必须要尽快的解决。

    周胜财就向李谅祚建议道:“陛下,微臣到是有个建议。”

    “周爱卿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了。”李谅祚对周胜财说道。

    周胜财向李谅祚说道:“陛下,微臣建议通过走私的渠道从大宋大规模的购买粮食、茶叶等急缺的战略物资,然后在贺兰山深处建造仓城将这些物资存放起来,平时可以用他们稳定物价,战时可以保证我军的军需供给。”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周爱卿的这个方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是这要话很多钱呀!国库能够支撑的起来吗?周爱卿你有什么具体的方案吗?”

    周胜财拿出一份连夜做好的计划,交到众人手上说道:“陛下,诸位大人,这是下官做的一份详细的计划,其实这个计划说起来很简单;主要的就是两条贸易路线,第一条是我们和北辽的贸易,第二条是我们和大宋的贸易;

    而我们大夏国在这中间就是一个中转站或者中间人的作用,首先第一步买通大宋的官员,组织商人从大宋进购粮食和茶叶,然后走私到大夏国,之所以让商人组织是因为这也就降低了朝廷的风险,另外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大夏国的声誉;

    在商人将物资运来之后,由朝廷进行统一收购,价格可以高一点这样可以提高商人的积极性;在朝廷收购这些物资之后,一部分作为战略储备封存到贺兰山中的仓城之中,另一部分有朝廷以高出市场三到四倍的价格卖给北辽;

    这样就可以将我们战略储备所需要的钱财,全部转嫁到北辽的身上,另外我们也可以同时和南辽进行秘密贸易,这可以商人的身份进行,毕竟现在南辽比北辽有钱的多。”

    周胜财的这个建议让李谅祚深表赞同,这家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呀!说通俗点就是低买高买,赚取中间的差价,所不同的是这里是三个国家,而西夏要的不是赚取差价,而是将这些差价转变为粮食、茶叶的战略物资储备起来。

    李谅祚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个主意不错,只要运作得当就可以实行,而且按照周爱卿的设想,朝廷除了前期需要投入一笔钱以外,基本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