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邮埂⒂衣吩г嫉穆柿煜乱丫诔荻晒春诱谥北妓耷ǎ凰蔚壅造闱茁蚀缶笤诙晒そ

    “王爷,虽然宋军号称有百万大军,但是末将以为宋军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兵马,宋军很有可能是虚张声势,而且据末将了解宋军的江淮禁军大多数都是新兵,虽然装备精良但是一仗都没有打过,而且成军时间不长,末将估计战力应该不是很强,我军足矣应对。”高绰对李德说道。

    “我军现在有多少兵力?”李德向高绰问道;由于大军扩军太快,李德并没有掌握大军最新的情况。

    “禀王爷,我军虽然兵马不少,但是能战之兵却不多,除了四万余精锐铁骑,上有一战之力的兵马大概有十五万,其中末将手上有十万兵马驻扎泗州,徐将军麾下五万大军驻扎西故镇。”

    “这算起来,我们现在有二十万兵马?”李德盘算的说道。

    徐郃继续对李德说道:“王爷除了这而二十万大军,我们还有大量的炮灰,这些人加在一起也能凑个二三十万人。”

    李德看着地图说道:“如今芒砀山大营以后修建完毕,我们的粮草辎重也都运完了,在芒砀山本王存储了六百多万石粮草以及一大批牛羊,这些粮草足够十万大军三年之用;但是现在在芒砀山还有二十万民扶……”

    “王爷的意思是将这二十万民扶也送上战场当炮灰。”徐郃向李德问道。

    “不错本王就是这么想的,这一仗不打就放弃这么大的地盘可不是本王的作风。”李德冷笑的说道;“高绰听命,率领你麾下所有的军队,拖住从楚州北上的宋军,牢牢的缠住他们,不要在乎一城一地要想方设法大量的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明白吗?”

    “是,末将明白……”

    “本王亲自率领三万精骑和二十万民扶南下与徐郃合兵一处与章惇指挥的左路宋军决战,最好能够一战吃掉他们,如果吃不下那也要讲他们给彻底打残。”李德对二人说道;“这是我们的一次机会,这一仗越是往后越难打,因此我们要在一开始给宋军迎头痛击,将其打疼打怕,让其不敢轻易的与我军交战。”

    “是,末将明白……”徐郃说道。

    “既然明白了就分头准备吧!”李德下令道。

    夏军的行动速度很快,高绰和徐郃当天夜晚就带着自己的十几名亲兵返回到了前线,而李德在次日清晨也率领三万精骑和二十万民扶开始南下,此时整个芒砀山大营只剩下了数千夏军精锐,李德的胆子也是够大的,只留下这么一点兵力也不怕被北方的宋军给抄了老窝;当然李德之所以这么做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如今北方的宋军对于夏军来说还没有这么大的威胁,毕竟北方宋军的主力已经全部被夏军主力给拖住了,此时前线的战事正在激烈进行,根本没有办法抽兵南下作战。

    由于带着二十万民扶,李德的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从芒砀山离开李德率军一路直奔宿州,由于夏军控制了淮北六州,这其中包括应天府、濠州、徐州、宿州、淮阳军、泗州,因此大运河汴河段很大一部分都处于夏军的控制区内,也就是说北方宋军的粮道已经被彻底切断了,北方宋军主力之所以能够撑到现在是因为之前宋军在洛阳和大名府两地储备了大量的粮草,但是即便如此宋军也希望快速的打通运河粮道,因为每晚一天宋军北方主力就多一分危险。

    因此在章惇到达以后宋军的行军速度非常快,短短的几日内宋军兵锋直指西故镇,此时徐郃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五万大军和五千夏军精骑正驻守在西故镇,西故镇位于涣水北岸,此时宋军已经到达涣水南岸了。

    “报、报、报……禀将军哨骑探报,宋军已经抵达涣水南岸,正在扎营。”一名军官跑进来向徐郃禀报道。

    “宋军来的好快啊!传令大军在河岸布防阻止宋军渡河。”徐郃下令道。

    徐郃的军令刚刚下达,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跑进来说道:“报、报、报……禀将军王爷军令,令将军率领大军撤离西故镇,只有五千精骑断后。”

    “撤离,宋军的枪尖都顶到老子鼻子上了,这个时候撤不可能。”徐郃果断的拒绝道。

    “将军,这是王爷亲自下达军令,请王爷说了西故镇城墙低矮根本无法坚守,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大军立刻向蕲县撤离不得有误。”传令兵再次强调军令道。

    “是,末将领命……”徐郃嘴周接下军令道。

    当天晚上徐郃的五万大军连夜撤离了蕲县,只有了五千精骑,但是徐郃也留了下来,让他一仗没打就撤离徐郃也接受不了,更何况徐郃还想给宋军来个半渡而击,但是很快徐郃就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机会涣水并不宽而行现在是枯水期,宋军直接选择浅滩就涉水过河了,这个时候别说只有五千精骑了,就是徐郃的五万大军都在也不可能阻挡二十万宋军渡河,在放了几轮箭雨射杀了数百宋军以后徐郃就率领骑兵去追赶自己的大军。

第625章 惨败(中)() 
时间让我们回到帮个月以前,夏皇李谅祚在秘密抵达蓝田大营以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攻打函谷关事宜,李谅祚手上可用的兵马并不多,只有李胡儿麾下的十万大军,加上驻守潼关的两万精兵和一万禁卫军,共计十三万大军。

    潼关,将军府。

    这里虽然从外面看跟以前一样,但是里面却戒备森严,因为夏皇李谅祚就住在这里,李谅祚带来的十一万大军已经进驻潼关了,当然如此大规模的向潼关进军不可能瞒得过宋军的探子,李谅祚也没有想做任何隐瞒,甚至让李胡儿对外宣传有二十万大军进驻潼关,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驻守在函谷关的宋军施压。

    书房内卓子走到李谅祚的身边说道:“陛下,小王爷求见。”

    “让胡儿进来吧!”李谅祚继续批阅奏折说道。

    “末将李胡儿拜见陛下。”一身戎装的李胡儿进来后向李谅祚单膝跪地行军礼道。

    “平身吧!”

    “谢陛下。”

    李谅祚在批完手上的那份奏折以后,向李胡儿问道:“情况都探查清楚了吗?”

    “禀陛下,宋军函谷关的城防图已经拿到了。”李胡儿说完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块绢布呈到李谅祚的面前,作为大宋扼守夏军东出中原的一处重要关隘,宋军对函谷关可谓是守备森严,除了当地驻军以外任何人不得靠近,为了能够拿到这份城防图,夏军牺牲了数十名高手探子。

    但是即便如此,李胡儿拿到的城防图也不是很精确只是一个大概的地图,李谅祚接过地图后展开,李胡儿一一向李谅祚介绍函谷关的守备情况道:“陛下,宋军在函谷关及其周边的灵宝、虢州两地共驻扎了十五万大军,每城守军五万,三地以函谷关为核心,一旦函谷关受到进攻,宋军就可以从两地调兵增援;

    我军要想出关只有猛攻函谷关一条路,陛下请看宋军在函谷关西城外修筑了大量的工事,而且这一带攻击面狭窄,宋军还在两侧的山峰上都修筑了堡垒并配备有大型的床弩,只要我们进入函谷关一里范围内就会遭到宋军在两侧山峰上的箭雨攻击……”

    看着火力密如蜂巢的宋军潼关防线,李谅祚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冷笑,李谅祚向李胡儿问道:“函谷关由何人统军?”

    “是,种师道的两个儿子种浩和种溪。”李胡儿向李谅祚说道。

    “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竟然也能够统帅大军,真是可笑至极。”

    “陛下,据末将所知这兄弟二人在军事上还是很有天赋的,自由跟随种师道在军中作战,为大宋屡立战功。”李胡儿向李谅祚提醒道。

    李谅祚点了点头说道:“说说西军总体的部署情况。”

    李胡儿为了今天可以说做足了功课,因此听到李谅祚的提问张嘴就来,向李谅祚汇报道:“如今宋军西军精锐还有五十万大军,在之前的交战当中我们已经消灭了近二十五万西军,其中在武关一线宋军损失了十五万人,在汴梁又被梁王殿下一把大火烧了十万大军;如今宋军的五十五万大军,其中十五万人驻守在函谷关防线,二十万驻守在浙水一线,十万大军驻守在南阳,作为浙水防线的后援,五万大军驻守在襄阳保卫西军的粮道,另外五万大军分散驻扎黄河沿岸和洛阳等地;但是陛下西军也进行了扩军,他们的后续兵马虽然战力不强,却人数众多估计不少于七八十万……”

    李谅祚对李胡儿说道:“轮兵力什么时候我们也比不过大宋,胡儿记住两军交战靠的不是将士的多寡,而是统帅的智谋和精锐的士卒,这也是我大夏帝国屡战屡胜的关键;函谷关之战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战,那就是首战;首战胜我军东进洛阳席卷中原,与德儿会师将北方的宋军全部包围,首战不胜我军只能被堵在关中,以后十数年恐怕都没有从函谷东出机会了;胡儿,你知道朕为何一直想从函谷关东出吗?”

    “禀陛下函谷关是扼守关中和中原之间的重要通道,从函谷关东出可以缩短我军进攻中原时大军的粮道,而从武关东出攻略中原,则粮草辎重需要转战千里,而且极易受到宋军的袭击。”李胡儿向李谅祚解释道。

    李谅祚拍了拍李胡儿的肩膀说道:“不错孺子可教也;但是这只是其中一点,其次我们攻略中原需要一个前线大营,而关中距离中原太原只能作为一个战略支撑点,而不能作为前线基地,洛阳是最为合适的,要想尽快的攻取洛阳出函谷关是最快捷的一条道路。”

    “陛下圣明,末将受教了。”李胡儿十分钦佩的说道。

    “胡儿,你绝的朕应该如何攻取函谷关?”李谅祚向李胡儿问道。

    李胡儿想了想回答道:“禀陛下,末将以为应该偷袭宋军,如果两军正面开战的话,我军势必损失惨重;而我军兵力有限任何损失都是承受不起的。”

    对于李胡儿的回答,李谅祚十分的满意,但是李谅祚却对李胡儿说道:“这一次朕不去偷袭,而是光明正大的和宋军较量一番;卓子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禀陛下已经全部准备完毕。”卓公公对李谅祚说道。

    为了尽快的拿下函谷关,李谅祚这次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而且这东西也刚刚实验成功没有多久,如果过在对函谷关的战役中能够取胜的话,历史将再一次被李谅祚给改写,这种什么的武器已经运到了潼关并且由精兵把守。

    次日清晨,在潼关以西的一片空地上,一群士卒正在紧张的忙碌的组装新式武器,并且从潼关城内运出来一枚枚重型****,这些****很像是飞弹的放大版;当李谅祚带着李胡儿来到这里的时候,李胡儿看到自己眼前的景象简直惊呆了,有此神兵利器在李胡儿看来夏军就是天兵天将。

    而此时驻守在潼关的种浩和种溪二人已经得知夏军将要进攻函谷关的消息,为此兄弟二人做了充足的准备,从周边的虢州和灵宝两地分别抽调了三万大军,此时函谷关内的宋军总兵力达到了十一万人,这已经是函谷关能够承受的极限了。

    函谷关宋军大营,中军大帐内。

    种溪向种浩问道:“大哥,你说夏军统帅的脑子是不是撞墙了,竟然敢攻打函谷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