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誓死保卫太原、誓死保卫太原……”众将士慷慨激昂的说道。

    现如今晋王妃段蓉就是整个太原的主心骨,段蓉的出现比梁乙埋的出现要重要的多,身为晋王的王妃都在城里呢!那在外领兵的晋王知道太原遇袭肯定会第一时间发兵救援,段蓉的存在让所有的拼死抵抗的夏军将士看到了希望,太原内城虽然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岛,但是依旧在坚持着,等候着援军的到来。

    太原陷落的消息已经开始扩散了,这一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往了紫微宫,如今在太原以北的地区虽然有部分夏军驻扎,可是兵力并不多,而且没有统兵大将,根本无法救援太原;紫微宫御书房内,李谅祚在接到这一消息以后立刻下令命恒山王李浩为行军元帅,组织兵力收复太原,其实不用李谅祚下令,李浩已经率领恒山王府的守卫和治下的府兵向太原进发了。

    就在李浩发兵救援太原的时候,李秉常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已经潜伏到了宋军的后方东部的山林当中,李秉常在等待时机,夜袭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而庞副将在与李秉常分兵之后,继续领兵南下翻越崇山峻岭向灵石而去。

    战场上的局势正在悄然发生这变化,在夏宋边界的东部两军也开始进行小规模的交手,此时夏军就在等候着一个命令,一个由李谅祚下达全面开战的命令,整个夏宋边境上的局势十分的紧张,在这样紧张已经开战的情况下,宋夏两国甚至还互派了使臣。

第563章 全面开战(中)() 
紫微宫,议政殿内。

    李谅祚召见了宋帝赵煦派来的使臣,宋使进来后向李谅祚躬身行礼道:“外臣拜见夏皇。”

    “宋使有话直说吧!可是为此次两国交战之事而来?”李谅祚向宋使问道。

    “正是。”宋使说道;“这是我家陛下送来的国书,此次贵我两国发生发生冲突实属意外,还请夏皇以天下苍生为念,两国停止刀兵重修盟好。”

    “朕已经派出使臣前往江宁。”李谅祚说道;“宋使先下去休息,容朕与群臣商议片刻如何?”

    “外臣告退……”

    在宋使离开以后,李谅祚将宋帝的国书扔到一旁说道:“是战是和,众卿以为如何?”

    “禀陛下,太原陷落,河东战局对我大夏帝国不利,晋王殿下率领的八万大军已经被宋军封锁在了太原盆地,微臣建议先行议和,等解决了河东危局以后,再图报仇。”周文泰站出来说道。

    “臣等复议……”

    “臣等复议……”

    “臣也附议……”

    ……

    一时之间一大半的朝臣都同意与大宋议和,李谅祚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就在此时楚王李孝仁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时万万不可议和。”

    看到李孝仁不在说话,李谅祚说道:“皇兄有何话尽管直言,不必忌讳。”

    李孝仁继续向李谅祚说道:“虽然河东战局暂时对我军不利,但是此时如果我们与大宋议和的话,那对我大夏帝国的打击比太原陷落更加沉重;这几年大宋大肆扩军,宋军的战斗力提升的很快,太原之役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宋军攻陷太原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现在的宋军已经不再是一支被动防御的军队,他们已经有能力对我大夏帝国发动反攻了;第二宋军当中已经开始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将领,而且很有战略眼光,要然不可能一击就命中我们在河东的要害,然我八万大军陷入被动的局面;

    如果我们此时与大宋议和,就等于承认了宋军此次战役的成功,夏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会被彻底的打破,这对于我大夏帝国的国威和我夏军的军威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会让大宋军队和百姓看到夏军也并非不可战胜的,会增加他们抵抗的决心;

    再者如今河东战局刚开,虽说我军处于不利地位,但是最终的结果如何还不能确定,陛下已经令恒山王发兵救援太原,只要重新夺回太原我军依旧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再则晋王可能此时已经展开了反击,说不准好消息过几日就到了……”

    “传旨各军团立刻备战,全军开赴边境。”李谅祚下达圣旨道;“皇兄你代表朕向大宋宣战,朕不想再听到朝堂之上有任何关于议和的声音。”

    “臣等谨遵陛下圣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宋宣战,也就意味着夏宋之间战火重启,两国再次爆发大战,这注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在李谅祚的旨意下达以后,驻守在各地的军团和府兵都开始集结,当然要想全都开赴全线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场大战或许是中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冷兵器大战,双方前后投入的兵力达到了数百万人,整个中华大地满目疮痍,当然这是后话。

    让我们在回到河东战场,深夜李秉常正率领着一万五千将士向宋军的大营摸去,这一万五千人都是飞虎军团的将士,是有李秉常一手训练出来的,之所以选择他们出战有很重要的原因,第一他们都是步卒,而且都是河东本地人,第二他们及其善于山地作战;自从受命组建飞虎军团以来,李秉常对这支军队下了很大的功夫,飞虎军团三万大军,其中有两万步卒和一万骑兵,由于河东特殊的地势,所有的步卒都经历过山地作战训练。

    宋军的警惕还是很高的,夏军刚刚摸到宋军大营的边缘就被发现了,不过由于受到袭击的是后营,宋军的反应没有那么及时,宋军的防御工事一律向前修建,面对着李秉常的身后袭击根本不起作用,尽管宋军拼死抵抗但是依旧被夏军攻入了大营。

    深夜之中,宋军根本分不清夏军有多少兵力,在赵覠的指挥下宋军渐渐稳住了阵脚,赵覠下令道:“传令,全军不要乱,听从本王号令;各部就地集结抵抗,任何不停号令擅自撤退着杀无赦。”

    赵覠军令下达的十分及时,宋军各部很快就稳住了阵脚,在赵覠的指挥下宋军在后营建立了一道临时防线,但是同样宋军的损失也十分的惨重,宋军主要损失的是大量的辎重,其中包括粮草、兵器、盔甲和大型的床弩以及攻城器械,宋军的后营很快就燃起了大火,在攻入宋军后营后,李秉常下令将能点都点着了。

    “王爷,宋军已经建立一条防线,我军拼死进攻死伤不少。”副将走到李秉常的身边禀报道。

    “把那些投石器,床弩什么的都给本王弄来,向宋军发动进攻。”李秉常下达军令道。

    “是,末将领命……”

    在看到南面火起以后,安庆贵立刻率军开始渡河,按照原计划行事;太谷水北岸夏军骑兵在浅滩处准备涉水过河,这个地方是早就已经侦查好了的。

    “将军,先锋军已经开始渡河。”一名军官向安庆贵禀报道。

    “传令大军,以最快的速速渡河发动进攻,支援王爷作战。”安庆贵下令道。

    夏军涉水渡河其实并不容易,虽然宋军的后营遭到了袭击,但是宋军兵马众多有十二万之众,在前线防守的兵力依旧足够,在发现夏军渡河以后,宋军开始放箭,由于在黑夜之中看不清楚,宋军只能盲目的射箭,但是即便如此也给夏军带来了极大的损伤。

    天渐渐的方亮了,战局已经陷入到了僵持的阶段,安庆贵率领的夏军骑兵遇到了宋军顽强的抵抗渡河失败,李秉常虽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但是依旧灭有攻破宋军在后方建立的临时防线,李秉常的作战计划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效果,宋军虽然处于被两面夹击的不利地位,但是依旧在顽强的抵抗着。

    天亮后安庆贵率领的夏军骑兵退回到了太谷水北岸,宋军后方防线收缩兵力放弃了后营,固守中军大营和前军大营,十余万宋军龟缩在一起,就如同被关入笼中的猛虎,随时都有可能要冲出来,这一战让李秉常对于宋军的战斗力有了重新的认识,一击未中李秉常在考虑这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第564章 全面开战(下)() 
河东战场,宋军大营内。

    赵覠坐在帅椅上满脸愁容,虽然宋军的中军大营和前营保住了,宋军也仅仅损失了两万余人,在总兵力上依旧占据优势,但是宋军损失惨重的却是后勤物资,宋军大量的粮草,以及攻城器械、床弩都存放在了后营,这一次性就被李秉常给端了。

    赵覠向身边的副将问道:“如今我军还有多少粮草?还能够撑多少时日?”

    “禀王爷,我军所剩的粮草能够七日之用。”副将向赵覠说道。

    “七日的时间足够了……”赵覠意味深长的说道。

    宋军后营,如今成了夏军的前线阵地,经过一夜的拼杀,夏军已经十分的疲惫了,但是即便如此,李秉常依然下令在夏宋前线建立起一道防线,此防线由壕沟、铁蒺藜、陷阱组成,在后面是是大量的床弩、投石器和弓弩手,夏军的将士,一部分人继续警戒,一部分人开始埋锅造饭、养精蓄锐。

    “有安将军消息了吗?”李秉常问道。

    “禀王爷,安将军派人传信,昨夜进攻骑兵损失不小,如今安将军已经派了两万铁骑前来支援。”副将向李秉常说道。

    “两万铁骑,能过吗?”李秉常问道。

    副将向李秉常说道:“禀王爷,宋军已经开始收缩防线,我军可从东部山林边缘地带迂回过来。”

    “太原和灵石可有消息?”李秉常继续问道。

    “禀王爷,还没有。”

    “传令大军抓紧时间休整,正午过后准备发动进攻。”李秉常下令道。

    “是,末将领命。”

    李秉常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以后,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李秉常需要冷静的想一想自己的下一步计划,这一次作战失利让李秉常感觉很被动,这是李秉常在战场上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李秉常很不舒服。

    在地图上已经将双方的局势画的十分清楚了,宋军虽然在夏军的两面夹击之下,但是依旧有充足的实力进行防御,如果此时夏军进行强攻的话,肯定损失惨重,而且得不偿失;李秉常手中只有八万大军,如今太原陷落,要是在将这八万兵马都赔进去,李秉常就是万死也难赎其罪了。

    再说庞副将,率领着五千夏军正在向灵石狂奔,灵石位于吕梁山余脉和太岳山余脉的交汇处,汾水从这里流过,灵石是从临汾盆地进入太原盆地的必经之路,也是宋军粮道的必经之路,拿下了灵石就等于切断了宋军的退路,灵石只是一座小城,而且这里虽然战略位置重要,但是并没有重兵防守,赵覠也没有想到,夏军竟然敢夜袭灵石。

    清晨,天还没有完全放亮,庞副将就率领着五千夏军兵临城下了,此时城内的人大部分还在沉睡,守城的士卒也是最为疲倦的时候,夏军将士以最快的速度攀登上城墙,打开城门迎接大军入城,夏军入城以后很快就占据了城池,至此宋军南撤之路已经被彻底封死了,在拿下灵石以后,庞副将将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禀报给了晋王李秉常。

    时间过的很快,五天一转眼就过去了,在这五天的时间里,宋夏两军可没有闲着,两军多次交手,但是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短兵相接,基本上都是利用投石器和床弩进行进攻,夏军的远程攻击给宋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宋军虽然也被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