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臣弟遵旨。”

    随后赵对赵顼说道:“皇兄,臣弟还有一事要禀报。”

    “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咱们兄弟之间不用这么客套。”

    “这件事是关于大宋的国事,还需要种将军向您做详细的汇报。”赵说道。

    “那去御书房谈吧!”

    御书房内,种师道向赵顼和赵说道:“陛下,王爷;自从我大宋失去了北方三镇,汴梁就一直处于夏辽两**队的兵峰之下;如今北方边界距离我大宋都城汴梁不足八百里按照夏军骑兵的速度五日内就能够兵临城下,距离西部边界只有七百余里;这对于我大宋来说是及其不利的。”

    “这些朕也知道,难不成你想让朕迁都?”赵顼皱了皱眉头说道。

    “微臣不敢。”种师道继续说道:“微臣是想请陛下沿北部及西部边界修筑一道综合防线,微臣已经画好了防御图纸,还请陛下预览。”

    “童贯,去将图给朕挂起来。”

    这是一幅巨大的宋夏北部及西部的边界图,包含了整个中原地区,上面详细的标注了每一个城池、每一条道路、每一条河流;与其他地图不同的是,在宋夏的边界以及纵深地区画着很多的防御工事,这是一张未来防御工事完工的设想图,其工程浩大时间罕见。

    “陛下,这就是微臣送给陛下的中原防御图。”种师道向赵顼介绍道;“整个防御体系以汴梁城为核心,形成一个大纵深防御,建立一个北方的完整防御体系。”

    赵顼看着地图凝神的说道:“这个工程量可不小啊!而且花费巨大,如果过这个防御体系建成了我大宋需要驻守多少兵力,整个工程的花费又需要多少钱,每年的维护又需要多少钱,这些东西你们算过吗?”

    “禀陛下,微臣还没有计算过。”种师道脸红的说道。

    赵顼看了看地图继续说道:“你跟朕详细的说说吧!如果能够说动朕,朕就批准这个计划。”

    ps:书友们,我是天宇翱翔,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纵深防御() 
“整个防御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建造,防御体系有两道重要的防线组成;第一条防线是位于宋夏边境二十到三十里的长城防线,整条防线东起大海西至黄河,然后在黄河西岸的重要地区修筑城关堡垒,整个长城防线每十里到三十里建造一座烽火台,每五十里到一百里建造一处军镇;

    长城在一些重要的地区还要修建双城墙,在城墙上还要部署投石器、抛射器、床弩,整座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要修筑一个藏兵洞,另外在长城的后方五十里内还要配属相应的仓库,比如兵器、盔甲、粮草……

    第二道防线是黄河防线,需要将黄河改道,不过在改道之前需要先清理河道,对河岸和河堤进行加固,另外还可以引黄河水深入平原地区,和平时期可以浇灌农田,一旦有战事,长城防线被突破,我们就可以掘开这些小河的河堤制造大量的人工沼泽,将北方骑兵陷在沼泽内……”

    种师道对整个防御体系介绍的很详细,从各个地方兵力的配属,到每一条河道的走向和作用,再到每个区域的联防作战,前线军队的后勤供给;以及各个地区的建造方式,和所使用的材料。

    “陛下,臣弟以为为了减小前线军队的耗费实际上在前线可以实行屯田的制度,将兵民合一,如此可以大大减轻朝廷的负担。”赵向赵顼建议道。

    赵顼点了点头说道:“不是要分三部分建造嘛!你先跟朕说说怎么个分法?”

    种师道说道:“禀陛下,这第一步第一道防线是建立烽火台和军镇,一旦有事可以预警,并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汴梁,第二道是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将黄河原有的河道进行疏通;第二步第一道防线是将各个烽火台、军镇之间修建长城将其连接在一起,第二道防线是引黄河水,并开始开挖沟渠灌溉农田;第三步,第一道防线是建立双城墙和后方的仓库,第二道防线是给各个沟渠注水……”

    种师道大的计划就是从点到线,然后又再到面,当整个防御体系完成以后,大宋在中原动北部和西部会形成一个以汴梁为核心,以大运河和黄河中部为动脉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大宋可以通过水路,将南方的财富、军队远远不断的运往北部和西部防线;即使到时候长城防线被攻破,大量的沼泽和水道就会阻断骑兵的进攻速度,宋军只需稳固黄河防线,其余各城坚壁清野,就可以将来自北方的骑兵给拖入战争的泥潭只之中,拖得时间越长就对大宋越有利。

    “陛下,除了陆地上的防御,我大宋还需要建立一支水师,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像夏辽两国这两次在沿海登陆的情况发生……”种师道继续说道。

    “长城用什么材料建造?”赵顼继续问道。

    “内部用夯土筑造,外面包有青砖,以此来加固城墙,在一些重要的地方还要修两个城门,其实主要就是在平原地区,像太行山以西的地区,只要在一个关键的隘口建造几座关隘即可。”种师道继续说道。

    “整个防御体系建成以后,你敢保证夏军的骑兵不会攻入中原吗?”赵顼两眼犀利的盯着种师道问道。

    “微臣保证只要建成这个体系,配给微臣足够的兵力,微臣保证夏军的骑兵不可能从北方进入我大宋腹地。”种师道发誓道。

    “好,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赵顼说道;“整个北方的防御体系又赵王主管,你负责具体的事实,先从第一步开始,如今朝廷财政困难,只能一步步的来。”

    “臣弟(微臣)领旨……”

    当天晚上宋神宗在崇政殿大宴群臣,整个场面看似热闹非凡,但是这也只是暴风雨来之前的热闹了,随着赵王赵领兵进京,整个汴梁暗流涌动,一些原本投靠在昌王麾下的官员已经准备转向了,有的已经开始向赵顼和赵表忠心了,权利的斗争就是这样,很多人选择跟着风向走,其实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在宴会结束后的第三天,赵顼前往福宁宫向高太后请安;赵顼对高太后说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是皇儿啊!快坐下吧!”高太后和蔼的说道。

    “谢母后……”

    “这么晚了到母后这里来有什么事情吗?”

    “儿臣有一件事情向母后禀报。”

    “皇儿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

    “母后如今朝局动荡、内忧外患;而昌王却自成一系与朕分庭抗礼,已经将国家置于危难之间,儿臣请命革去昌王的所有官职,只保留王爵,不知母后意下如何?”赵顼恭敬的向高太后说道。

    “非要如此吗?你们兄弟二人难道非要刀兵相见吗?”高太后质问道。

    赵顼跪下哭着说道:“儿臣也是没有办法,在这样下去我大宋恐怕有亡国之危啊!”

    高太后没有说话,直接回到了里屋,也就等于是默认了;赵顼想要的结果已经得到了,说实话如此出发赵颢已经算轻的了,没有杀了他将其贬为平民就已经不错了,还让其做个安乐王爷,每天好吃好喝好玩的供着。

    福宁宫外,赵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在赵顼出来以后,赵向赵顼问道:“皇兄,母后答应了吗?”

    “母后没有表态,只是不希望我们兄弟相残。”赵顼说道。

    “臣弟这就出城点起兵马入城,围了昌王府,早下手为强。”

    “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现如今整个汴梁都在赵颢的控制之中,你这个时候恐怕连城都出不去,闹不好还会让人给抓起来,这件事必须从长计议。”

    “皇兄,明日必须动手,我已经将种师道出城领军了,时间长了我怕夜长梦多;皇兄你在宫内待着,我带着亲卫人马前去迎大军,大军入城之后会包围昌王府和禁军大营,在在明日皇兄宣读完圣旨之后,前往禁军大营亲自招降即可。”

    “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一切要小心为上。”

    “臣弟明白……”

    另一边昌王赵颢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如今昌王掌控着汴梁周围的数十万大军,光驻扎在汴梁城内的禁军就多达二十万,这些兵马虽然还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也都经过严格的训练了,野战可能不行,但是防守城池绰绰有余。

    昌王府内。

    “王爷,不能再拖了,如今赵王的三万大军已经在城外蓄势待发了,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动手,否则可就晚了。”孙昌龄向赵颢建议道。

第480章 宣德门之变(上)() 
“不急,本王手中有四十万大军,难道还怕赵覠的区区三万兵马不成。”赵颢自信的说道,“本王现在还掌握这主动权,记住本王要的不只是皇位,而且还要接管整个北方的大军,本王要做的不是弑君篡位,而是清君侧,明白吗?”

    “微臣明白了。”孙昌龄有些无奈的说道。

    在赵顼回来之后,尤其是被司马光警告了一次以后;赵颢就知道在自己哥哥的有生之年想要登基为帝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但是让两人和解更加的不可能;因此赵颢选择了退一步,既然没有皇帝之名,那就要皇帝之权吧!现如今对于赵颢来说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已经不是赵顼了,而是赵覠;只有解决了赵覠控制其麾下的兵马,赵颢就等于剪去了赵顼的铁翼,到时候赵顼可就真成了一个傀儡皇帝了。

    对于接下来的行动赵颢很自信,当然这自信并不是盲目的,毕竟赵颢掌控着四十万大军,这些兵马是赵颢强有力的保障,可是其实赵颢不知道自己这四十万大军到底有多少是虚数,其战斗力真正如何?其实说是有四十万大军,其实能有二十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赵颢麾下的兵马几乎有一半都是在吃空饷。

    这也是旧式宋军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让赵颢在家喝酒、玩女人、争权夺利在行,要是让他领兵打仗发动政变那就没那么在行了,其实赵颢也有计划,而且计划很简单,就是带兵入宫逼皇帝下召将赵覠的一切官职都免了,然后再将这些官职加在自己的脑袋上,在赵颢看来只要自己定了赵覠的官职,自然也就能够指挥赵覠麾下的宋军了。

    到了这个时候,赵颢的目标已经十分明确了,那就是赵覠,不过在发动政变之前赵颢还需要自私的思量一番,毕竟赵覠不会自己束手待毙等着自己抓啊!而且赵覠的身边还有数百名亲卫,这些亲卫可是精锐当中的精锐,要想解决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赵颢必须要好好的思量一番。

    次日早朝天还没有亮,朝臣们就开始打着灯笼走在上朝的路上;汴梁城的夜市和往常一样,一些官员经过闹市区的时候会停留下来买一些简单的早餐;大宋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每日上朝基本上都是坐轿子,大宋的朝官们每日都会从宣德门的左右两个小侧门前往崇政殿上朝。

    当第一名朝官来到宣德门的时候,却被阻拦了下来;坐在轿子里的官员向守卫问道:“怎么回事?今天怎么不开宫门。”

    守卫上来客客气气的说道:“回大人话,今日宫门坏了需要绕道东华门。”

    “宫门怎么能好好的就坏了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