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而且还有西京洛阳作为屏障;而东线夏军是跨海作战,但是其机动性势必很强,而我军在东部几乎无险可守都是平原,到汴京一路上畅通无阻,而且夏军以骑兵为主,野战我军不是对手,因此末将以为东线的敌人最为危险。”

    “爱卿有何应对之策?”

    “依末将之见,要想击溃东线夏军,必须要先稳定西线;夏军主力如今都聚集在关中,随时都有可能冲出来,因此必须要将夏军彻底的堵在关中地区;然后腾出手来解决掉东线的夏军,以此将夏军逼到谈判桌上。”

    “说说你的具体计划。”高太后继续说道。

    “要想堵住关中的夏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夺回函谷关,如今夏军还为将函谷关建完,此时是最佳的战机,末将请命率军夺回函谷关;另请太后选一上将去东线堵住夏军,只需将其缠住即可,末将在夺回函谷关后,在率军驰援东线战场……”种师道的方案对于现在的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能不能实施还是另一个问题。

    “哀家同意了,只是这东线爱卿以为应该派何人前往。”高太后向种师道问道。

    种师道对高太后说道:“禀太后此人必须拥有足够的威望,同时太后要赋予极高的权利,东部各路州府必须听命于此人,授其军政大权;只有如此万众一心才能够堵住夏军。”

    赵跪在地上说道:“儿臣愿前往东部抗敌。”

    高太后思虑了很久以后说道:“曹王赵听旨,哀家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东路行营大总管,掌管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京畿路之军政大权;可自行招募兵马。”

    “儿臣领旨……”

    “种师道听旨,哀家封你为西路行营总管,掌管京西北路、京西南路之军政大权,允许你从上述两地调兵,另授你募兵之权,募兵之数上报与朝廷。”

    “末将领旨,谢太后。”

    “其余的事情你们二人下去商议吧!哀家乏了。”

    “儿臣(末将)告退”

    种师道可以说这次是一步登天了,虽说西路行营总管只是一个临时的官职,但是这个官职权利太大了,掌管两路的军政大权,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由此也可见高太后对种师道的信任。

    汴京宋军大营,这里是驻守汴京的禁卫军大营,如今在这座庞大的军营基本已经十室九空了,绝大部分宋军的已经被抽调道前线了,如今驻守汴京的宋军只有七万余人,但是这七万大军都是新进编练的神机营,而且还有一支三万人的宋军骑兵精锐,这支骑兵部队可是宋神宗话大价钱组建的,之所以没有将其全部派上战场,主要是因为这支军队还没有最终编练成军。

    神机营一共编练了十万大军,除了三万大军跟随宋神宗进入京兆府负责保护其安全外,其余的七万大军已经全部都在这里了;这七万大军可以说是大宋帝国最后的救命稻草,七万大军虽然不能收复失地,彻底的击败夏军,但是只要运用得当阻挡住夏军的攻势还是没问题的。

    “王爷,如今我大宋能战之兵只有这七万神机营将士,其余所需兵马还需要就地募兵;末将的意思是将这七万多大军分为东西两路,由末将率领三万大军往西夺回函谷关,由王爷率领四万大军往东牵制跨海登陆的五万夏军。”

    “种将军,三万大军够吗?要知道夏军在关中少说也有二十万兵马,这样本王给你四万步卒,一万铁骑,共计五万大军;另外两万骑兵有本王率领向东牵制夏军,只要将军在奇袭函谷关后,能够快速驰援,本王这边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如此,那就多谢王爷了。”种师道言谢道,毕竟夏军战力之强是公认的,兵马越多种师道自然越有把握。

    次日清晨,种师道和赵二人分别领兵向东西两个方向而去;与此同时,高维率领着五万联军将士从滨州一路南下,大军已经抵达了齐州历城,联军在历城城外安营扎寨,历城并没有向其他城池一样开城投降,高维登上一座历城城外的无名山峰说道:“城内的宋军已经整军备战,我军强攻不易,传令大军今日休整一夜,明日绕城而过。”

    “是,大人。”

    高维自然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已经在滨州浪费了三天时间了,高维已经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了,高维要的是兵临汴京城下,以武力胁迫大宋无条件投降,高维率领的这支骑兵部队就如同是李谅祚事先安排好的一把刀子,是直奔大宋的都城汴京而去的。

    两日后,曹王赵率领三万宋军抵达濮州,而联军已经抵达阳谷,两军相隔一百五十里左右,高维怎么也没有想到宋军竟然敢主动派兵迎击自己,在到达濮州之后,赵一面就地募兵,一面调驻扎在定陶的广济军前来,厢军的战斗力虽说不是很强,但是也总比刚刚放下锄头的百姓要强得多。

    为了阻挡联军骑兵继续南下,赵以濮州为核心,与西北的开德府和东南的济州城组成了一道防线,主要的防御位于濮州和开德府;面对着宋军的防御战线,高维暂时在阳谷稍作停留,主要原因是联军的粮草已经耗光了,高维需要为大军补充粮草,五万骑兵人吃马嚼的,每日需要的粮草可不是,可不是一个小小的阳谷城能够承受的,为此高维不得不派出军队到周围的村庄去劫掠,不过夏军也不是什么人都抢,主要抢的都是那些为富不仁的大地主。

    再说种师道,率领宋军的五万大军西进,为了能够达到突袭的效果,这一次种师道运用了夏军的战术,宋军主力继续西行,而种师道则率领一万铁骑秘密向西,准备突袭函谷关。

    搜索:9……9……9……w……x…绿色无广告…快速稳定…免费阅读

    ps:书友们,我是天宇翱翔,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四百四十章 搜山检海抓赵顼 下() 
推荐一个分享天猫淘宝购物优惠券公众号:guoertejia先领券再购物最高可以节省90。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

    再说楚王李孝仁,率军追击宋神宗赵顼,本来很顺利的眼看就要抓住赵顼了,可是谁成想被吴阶的一场大火给阻挡在了子午谷道,眼睁睁的看着赵顼向南逃去;李孝仁气的很抽自己的坐骑道:“妈的,又让赵顼这小子给跑了;传令大军立刻将前边的火势给老子灭了继续追击,要是抓不到赵顼本王没脸去见陛下……”

    “王爷放心,末将有办法。”燕殊对李孝仁说道;“只是要损失几匹战马而已。”

    “别说损失几匹战马,就是损失几十匹、上百匹,只要能够让本王抓住赵顼这小儿也值了。”

    “来人去选十匹体弱的战马来。”燕殊下令道。

    夏军尽管有的是战马,但是每匹战马也异常珍贵,而且咱们也分三六九等,既然要牺牲一部分战马自然会选择一些受伤的或者体弱的;在十匹战马被拉出来之后;将所有的战马全都拴在一起排成一排,,燕殊骑上最中间的一匹战马,然后催马向燃烧的粮车冲了过去。

    在战马快要与燃烧的粮草碰撞的那一刻,燕殊从中战马上跳了起来,在燕殊摔倒在地上的那一刻,十匹战马将挡在道路上燃烧的粮车撞了个七零八碎,被阻断的道路一下子给撞开了,但是同时这十匹战马也身负重伤,为了不让这些战马过于痛苦的离去,燕殊下令将这十匹战马全部解决掉;在一些紧急事态下,一些牺牲是有必要的。

    “传令,大军全速前进,这次一定要抓住赵顼小儿。”李孝仁下达严令道。

    此时赵顼在吴阶的保护下跑出去没有多远,吴阶虽然年纪小,但是却有着十分敏锐的观察力,在夏军骑兵还没有追到的时候,吴阶就对宋神宗赵顼说道:“陛下,不好了夏军骑兵追上来了,我们这样赶跑不是办法,必须要有人讲夏军引开。”

    赵顼一听觉得吴阶言之有理,但是赵顼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小将,还指望吴阶带着自己逃出去呢!当然不肯让吴阶去将夏军引开;于是赵顼对身边的几名副将下令道:“你们几个率领大军继续前行,放心你们如果死了,你们的家人朕会妥善照顾,要是能够活着回去,朕一定给你们加官进爵。”

    几位副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奈的接下军令道:“末将谨遵陛下圣瑜……”

    在这几名副将率领大军离开之后,吴阶和数百名侍卫保护着赵顼向深山老林里边逃去,在这茫茫的秦岭山脉当中要想抓住一个特定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要想从深山老林当中走出去也是难于登天。

    楚王李孝仁率领夏军铁骑再一次踏上征程,大军在不到半个时辰之内就追上了难逃的宋军,基本上夏军一到宋军就举手投降了,连皇帝都抛去军队独自逃生了,你还能指望他们这些当兵的来拼死效力吗?

    “快说,赵顼小儿跑到哪里去了。”李孝仁向被俘虏的副将问道。

    “禀大人,小人也不知道。”

    燕殊对李孝仁说道:“王爷,赵顼一定跑不远,这四周都是山林,只能徒步上山,大军立刻进山搜索,说不准还能够将赵顼小儿给抓回来。”

    “这么大的林子别说一万大军,就是十万大军进去也铺不开呀!”李孝仁说道。

    “王爷,现在要想抓住赵顼只有这一条路了。”

    “燕将军,你我二人各带一队向两侧的山林搜索,无论找得到找不到,天黑之前必须要道这里集结。”李孝仁下达军令道。

    此时赵顼跟随吴阶正穿梭在密林当中,赵顼从小生活在宫廷之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什么时候走过这么难走的路啊!更何况这还不是路;赵顼进山没有多久脚上就磨出了血泡,赵顼坐在地上说道:“朕不跑了,朕就是让他们抓回去也不跑了。”

    “陛下……”吴阶走到赵顼的身边说道;“末将背您离开。”

    吴阶二话不说就赵顼扛到肩膀上就走,可是越往里走越难走,到处都是密林,根本看不到太阳,也无法辨认方向,很快吴阶等人就发现自己迷路了,一直在原地打转;赵顼绝望了,吴阶跪在赵顼的面前说道:“末将无能,带陛下到了死路,请陛下赐罪。”

    此时宋神宗赵顼哪里还有闲心责怪吴阶啊!宋神宗赵顼无助的坐在地上哭了,而且是哭的伤心欲绝,此时赵顼的信心已经全部被摧毁了,从王安石变法取得的功绩到五路伐夏取得的一点点的成就,所建立起来对大宋帝国改革的信心,在这一刻被全部摧毁了,这种无助的伤痛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为了抵御深山当中的寒气,赵顼等人不得不烤火取暖,宋神宗赵顼独自坐在一个火堆旁边,将自己背在身后的背包取了下来,包裹外面虽然已经很残破了,但是里面却是用明黄的丝绸包裹着的,在这里面包裹的是一个刻有精致龙纹的木匣子,在这个木匣子内存放的便是从秦始皇时期一直流传到现在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皇权归属的象征,代表着皇权的合法性,大宋建国之初其实并无传国玉玺,这成为大宋历代皇帝心中的痛,大宋历代皇帝无不秘密派人寻找传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