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下令出击吧!”宋将各个向种师道请命道。

    “传令两翼的骑兵部队缠住夏军,主力大军掩护溃军向东撤退。”

    “遵命”

    宋军骑兵那里是夏军骑兵的对手,两军刚一交战就给宋军骑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还好夏军只有三万骑兵,尽管宋军骑兵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最终还是将夏军给拖住了,成功的掩护了宋军大部队保护着溃军撤离了。

    中午时分由抚远大将军李延宗率领的其余的七万骑兵终于赶到了西平府,但是已经晚了,在加上夏军长途行军已经被是强弩之末了,根本没有实力追击宋军;不过尽管如此夏军的收获依旧很大,光是宋军俘虏夏军就抓了将近十万人,另外还有兵器、盔甲、弩箭、营帐、马匹无数,最重要的是此次夏军缴获的宋军的粮草,为了供应前线四十万大军的消耗,宋军在南大营和东大营一共储存了三百万石的粮草,这些粮草足够四十万大军三个月只用。

    而现在这批粮草对于大夏帝国来说就是救命的粮草,如今常年的战事大夏帝国境内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饥荒,有了这批粮草大夏帝国总能撑些时日,为了维持战事,如今整个大夏帝国已经实行了粮草配给制度,这个时代由于缺乏肉类,人的食量都是很大的,毕竟要满足于日常的消耗,为了能够持续抗战,就连在前线的夏军将士都只能维持在半饱的状态。

    在宋军远离之后,李秉常率领大军进入到了西平府,在这里李秉常和夏军将士受到了空前的欢迎,此时城内的宋军已经被全部清理了,但是这些入城的夏军将士都是一个德行,还没有进入城门就已经趴在战马上睡着了。

    求推荐,天宇感激不尽,稍后第二更奉上

    本章完        

第426章 王者回归() 
没藏飞雪亲自来到军营看望这些返回的夏军将士,看到这样的一幕,没藏飞雪向军医问道:“他们这是怎么了?”

    “禀皇后娘娘,他们是因为太累了所以都睡着了。”军医说道。

    “传本宫旨意,派人好好照顾这些勇士,准备好最好的吃食,等他们醒来以后食用。”没藏飞雪下达懿旨道。

    宋军从西平府撤离之后,直接撤回到了盐城整军备战,而且种师道第一时间将宋军援军抵达的消息送到了京兆府交给到了宋神宗的手中,当宋神宗看到这一消息以后,原本激动的心情变得冰凉的,夏军援军的抵达也就意味着宋军失去了最佳的战机。

    “爱卿,夏军已经回援了,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宋神宗向王安石问道。

    “禀陛下,微臣以为我军虽然失去了最佳的战机,但是与夏军正面交战也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的,这两年多来宋军连续作战,早已经是强弩之末,而我军无论从人数,还是武器装备上都要优于夏军;

    微臣以为我军应该迅速改变作战方案,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打击,我军完全可以层层推进、稳扎稳打;我军可以以盐州为前线,每推进一段距离修建一座城堡,然后大军前移,在前方再修建一座城堡,如此一步步的推进到西平府,这样我军可以避免早打夏军骑兵的出击,虽然速度慢点,但是胜在稳固;

    另外我军还可以对大夏帝国实施经济封锁,大夏帝国所在地区土地贫瘠,而我国地大物博,我们完全可以将夏军拖入到长期的战争当中,没有了粮食大夏帝国最终会走向崩溃的,到那时陛下就可以等着夏皇俯首来降了。”

    “哈哈哈哈”宋神宗大笑说道;“好,就按照爱卿说的办。”

    “禀陛下,如今在前线的兵马有四路大军,各自为战,这不利于前线的作战,微臣以为应当将兵马归于一帅统一指挥。”王安石继续向宋神宗建议道。

    宋神宗思虑了好久,尽管此次宋军在西平府城下大败损失了将近二十万大军,但是如今在大宋西部前线的兵马依旧有三十余万,而且宋神宗还下令从关中、中原以及江淮地区募兵,另外还允许前线将领从民扶中招募新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宋军就可以有爆炸式的增长,在前线的兵力甚至可以增加至百万之众,在家上随军的民扶;如此多的军队交给一个人统帅宋神宗怎么可能放心呢!

    “陛下可是担心前线将领拥兵自重?”王安石大胆的问道。

    宋神宗点了点头,王安石继续说道:“其实陛下完全不必由此担心,我军在前线的兵马越多,其实统兵的将军越不敢造反,因为陛下的手中有粮草,朝廷完全可以不再前线囤积那么多的粮草,只需按时供应大军粮草即可。”

    听了王安石的话,宋神宗决定却是有道理,于是宋神宗下达军令道:“传朕旨意,从各地筹措的粮草全部运至京兆府以北的渭桥镇,改渭桥镇为渭桥仓囤积前线大军所需要的全部粮草,在建于夏州、银州、宥州三州交界处的永乐城,为前线大军的粮草大营,可囤积大军所需的半月之粮。”

    “陛下圣明,将渭桥仓作为总的辎重大营,可是大大缩短了辎重从京兆府到达前线的距离。”王安石继续拍马屁道。

    在宋神宗的旨意下达以后,大宋帝国开始全力运转起来,渭桥仓在短短两日的时间内就建成了,原本囤积在京兆府的粮草和从大宋帝国东部和江南运送过来的粮草全部向渭桥镇转移,另外除了粮草还有大批的兵器、盔甲、弓弩、攻城器械等物,渭桥仓成为了宋军最为重要的辎重大营,每天从渭桥仓运往前线粮草大营永乐城的运粮队络绎不绝,而且宋军从各地招募的新兵也开始向前线集结。

    再说李谅祚,由于身受重伤,只能坐着马车走,虽然速度比不上骑兵部队,但是也已经不满了,当然李谅祚并不是这一路上总坐马车,而且还骑马,毕竟骑马的速度可比坐车快多了,但是长期骑马会加重李谅祚的伤势。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了半个月了,李谅祚安排的各路援军都已经抵达前线了,前一段时间位于北路的李武和李察罕二人,刚一到达就率领骑兵突袭了辽军的前线大营,辽军的战斗力可比宋军要强多了,辽军并没有随即崩溃,但是在遭到夏军突袭的第二天,辽皇耶律洪基就率领大军撤退了。

    西平府南门,以皇后没藏飞雪为首的文武官员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不就之后再南边就掀起了一阵风尘,李谅祚率领五千亲卫骑兵来到了西平府的南门外,众人见到李谅祚以后立刻跪拜道:“臣等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谅祚脸色阴沉的骑在战马上,大手一挥儿说道:“都起来吧!随朕入城。”

    入城后李谅祚直接来到了没藏飞雪行辕,李谅祚向没藏飞雪问道:“皇叔在何处?”

    “禀陛下,皇叔正在后院歇息,由世子李孝仁亲自照顾。”没藏飞雪说道。

    李谅祚面色苍白是,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向后院走去,当李谅祚走进委哥宁令住的房间时,委哥宁令正在昏睡,由于年纪大了,再加上身负重伤,委哥宁令此时已经时日无多了,李孝仁见到李谅祚刚想朝拜,却被李谅祚给拦了下来;李谅祚招手将李孝仁叫到外面说道:“皇兄,皇叔的病情如何?”

    “御医说时日已经不多了,臣想父王之所以还没有咽气就是想见陛下最后一面。”李孝仁眼睛通红的说道。

    “咳、咳、咳、咳、咳、咳”

    一阵咳嗽声以后,一名小太监从房间内走出来说道:“禀陛下,王爷,老王爷醒了。”

    李谅祚快步向房间内走去,委哥宁令看到李谅祚之后,向李谅祚轻轻的招了招手,李谅祚走到委哥宁令的床前跪着说道:“皇叔,您有什么话尽管说。”

    “陛陛下,老臣知道陛下一心想要一统天下,如今在陛下的新政下,大夏帝国已经毫无党项踪影,陛下要想一统天下,切记要先彻底汉化党项,如此才能赢得中原百姓的认可,不再将我们视为蛮夷;

    再者我大夏虽然如今吞并了西域和草原,然则随地大却不物博、人口稀少,国力还无法和大宋相抗衡,陛下要吞宋灭辽,切记对于大宋要徐徐图之、不可心急,或许二三十年,或者五六十年以后才能够一统天下”

    第二更奉上,求推荐、月票,支持一下

    本章完        

第427章 成宗义皇帝() 
“陛下,对于此次宋辽联合攻夏,可有应对之策;如何应对宋军大军压境,的灭国之危。”委哥宁令向李谅祚问道;直至生命最终的时刻,委哥宁令依旧担心的是整个大夏帝国。

    “所有人都出去,房间外十丈之内不允许有人。”李谅祚下达军令道;看着李延宗要出去,李谅祚继续说道:“皇兄你留下吧!”

    在所有的下人都离开之后,李谅祚对委哥宁令说道:“皇叔放心,对于宋军朕早已经有了应对之策,虽然宋军在盐州一线布置了大批兵力,对我大夏帝国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宋军有上百万的民扶,他们随时可以武装成军队;所以朕的计划是这样的避实就虚,绕过宋军的正面,从起软肋下手。”

    “那宋军的软肋在何处?”委哥宁令继续向李谅祚问道。

    李谅祚对委哥宁令继续说道:“宋军的软肋是粮道,虽然宋军在前线布置了大批兵力,但是越多的兵力也就意味着消耗越大,不光是粮草,另外药物、衣服、兵器、鞋这些都是宋军及其重要的战略物资,一旦我们切断了宋军的粮道,不出半个月数十万宋军和上百万民扶就会不战而降。”

    “那陛下打算如何切断宋军的粮道。”委哥宁令竟然挣扎着身子从床上做了起来,说话也不结巴了,像是一下子好了一样,李谅祚知道这是委哥宁令的回光返照。

    李谅祚继续说道:“朕打算亲率二十万大军,从兰州南下,大军越过陇西直插关中,宋军将大量兵力调到了正面防线其腹地势必空虚,只要朕拿下了关中就等于切断了宋军的粮道和退路,到那时宋军就不足为虑了。”

    “陛下有此计划本王就放心了。”委哥宁令笑着说道:“祚儿,你幼年登基,从掌权到现在一直为大夏帝国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你的能力本王不担心,但是你要记住现在的大夏帝国,已经不是过去的西夏国了,万事要求稳而不要求险;突袭关中虽然能为帝国带来大胜,但是并不能彻底歼灭宋军主力。”

    “还请皇叔赐教。”李谅祚恭敬的说道。

    “在大军攻略关中之计,陛下应派遣一支军队进攻太原府,兵力无需太多万余人足矣,占据太原等于切断了北伐宋军的回国之路,也等于切断了西征宋军的东逃之路,至此宋军的两路大军皆会落入我夏军的包围之内,到那时陛下再将其逼降;

    但是陛下要切记,在逼降宋军主力之后,不可在与大宋持续交战见好就收,可让大宋割地赔款以示臣服之意;在降宋之后,陛下在回过头来集中优势兵力灭辽,此战必须要一战灭辽,陛下不可在心存仁慈;

    在灭辽之后,我大夏帝国将占据大唐故地的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所有疆域,雄踞北方虎视中原,凭借着草原之力,陛下可建立百万雄狮,然则陛下不可妄动刀兵,对大宋仍要以蚕食为主,以防塞尔柱帝国在背后捅刀子”

    这一夜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