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吨……陛下什么是吨啊!”副将好奇的问道。

    李谅祚脸色一变,训斥副将说道:“你哪来的这么多废话啊!快派人把黄金都给朕搬来,哈、哈、哈……”

    过了没有多久,副将派人将二十万两黄金全都搬到了大殿,李谅祚看着满箱的黄金发出闪闪的金光,立刻觉得自己的眼都瞎了,“快、快、快……把黄金都给朕铺在地上,朕要在黄金上好好的睡一觉,哈、哈、哈……”

    李谅祚当时的样子极其的癫狂,就像是疯了一样,但是皇帝的话就是圣旨,谁敢违背啊!于是李谅祚终于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在一吨黄金上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梦中李谅祚梦见自己被黄金亮瞎了双眼。

    (本章完)

第30章 抢运神器() 
西京大同,此时的大同已经被夏军占领,占领大同原本在李谅祚的计划之外,能够占领大同对于李谅祚来说是个意外惊喜,对于辽军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噩梦,大同是河滨、宁边两地的大后方,夏军占领了大同不但端了辽军的后勤基地,而且还切断西部辽军的后退之路。

    大同失守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前线,耶律仁先听说大同失守大吃一惊,连忙封锁了这一消息,并连夜撤军准备夺回大同,可是耶律仁先还是晚了一步,集思辣义先一步得到李谅祚的通报,于是集思辣义决定先发制人在半路上伏击辽军,集思辣义在将大军埋伏在古长城附近,这里是辽军东撤的必经之路。

    由于耶律仁先着急率军回大同,耶律仁先也没有料到夏军竟然会在自己的后方伏击自己,于是毫无防备辽军钻进了夏军精心准备的口袋,这个口袋进来容易出去难,五万辽军被集思辣义率领的三万夏军打了个大败,耶律仁先只率领数十骑向东北方的宣德逃去,此役夏军大获全胜。

    辽军虽然战败,但是留下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对于集思辣义来说就是累赘,在集思辣义的策划下夏军将投向的三万辽军引诱到一个山坳当中全部射杀,在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这三万被诱杀的辽军直接被遗弃在了山坳当中,成了野狼的食物。

    集思辣义在歼灭耶律仁先的五万辽军之后,率领自己麾下的三万大军来到了大同,得到支援的李谅祚有了充足的兵力守卫大同;就在集思辣义率军赶到大同的当天,李谅祚得到消息耶律涅鲁古已经率领十万辽军到了奉义。

    “陛下,辽军已经到达奉义,距离大同只有数里之遥。”集思辣义对李谅祚说道。

    李谅祚向集思辣义问道:“爱卿,如果让你守卫大同能受几时?”

    “大同是辽国西京,城高池深,而且城内守城器械、粮草、箭羽准备充足,末将保证守住三个月不成问题。”集思辣义回答道。

    李谅祚听到集思辣义的话深思熟虑一番说道:“朕决定放弃大同。”

    李谅祚话音刚落,集思辣义立刻不解的问道:“陛下,大同是一处绝佳的战略要地,而且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只要再给末将两万兵马,末将保证能够为陛下永远守住大同。”

    李谅祚解释道:“大同是辽国西京,对于辽国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如果我军占有大同势必会引辽国与我们全面开战,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与辽国相抗衡,况且国内还有朕的舅舅拖后腿,所以朕打算以大同和耶律重元为筹码,逼迫辽国与朕签订城下之盟,将西部四州割让给我大夏国。”

    “可是陛下,这样辽国皇帝能同意吗?”集思辣义问道。

    “所以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击溃奉义的十万辽军,以大胜之势议和。”李谅祚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说道;“不过在撤离之前,大同城内所有能搬走的东西全部给朕搬走,所有的青壮、六岁以上的孩子,四十岁以下的妇女,全部迁往我大夏国境内……”

    两日之后,李谅祚接到消息,原本在宁边与金肃夏军对峙的萧远山主动撤军返回朔州了,这对于李谅祚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坏消息,表面上看夏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宁边,可是实际上萧远山却是在收缩防线,龟缩在朔州的萧远山就像是李谅祚背后的一把刀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出来咬李谅祚一口。

    萧远山主动让出宁边州,让李谅祚更加坚定从大同撤军的决定,既然决定了就应该立刻行动,李谅祚下令造了很多雪橇,如今北方正值冬季大地一片素白,雪橇无异于是雪地运输的绝佳工具,有了雪橇李谅祚就可以将大同的所有东西全都搬回去。

    “末将(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毅和周文泰进来行礼道。

    李谅祚大手一挥;“两位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繁琐的礼节过后,李谅祚向李毅问道:“李毅带了多少兵马来大同?”

    “禀陛下,末将只率领了三万铁骑前来,其余的兵马全都驻守在宁边待命。”李毅回答道;“末将原本想将全部的兵马都带来,可是军师不让。”李毅满脸气愤的继续说道。

    李谅祚训斥李毅道:“军师做的对,现在我军后方可是还有萧远山这颗钉子,要是后方没有大军驻守,一旦被萧远山切断了后路我军可就玩完了。”

    “原来如此,末将受教了……”李毅说道。

    “先生对如今的战局如何看?”李谅祚向周文泰问道。

    周文泰笑着说道:“陛下不是已经做出决定了吗?何故还来问臣呢?”

    李谅祚大笑说道:“那先生以为朕的决定是否正确呢?”

    “陛下依胜议和的方略自然正确,只是微臣不赞同陛下在撤军之时大规模屠城。”周文泰直言不讳的说道。

    “朕没有说要大规模屠城啊!”李谅祚说道。

    周文泰说道:“陛下虽然没有下旨,但是陛下麾下的诸位将军会这么做,对于他们来说屠城同样可以立功。”

    “你不让朕阻止屠城恐怕也没有安什么好心吧!”李谅祚笑道。

    “陛下将城内的青壮和妇孺都带走了,剩下的只有老弱病残,这些人要想活下去势必要靠辽国朝廷的救济,如此以来即消耗辽国的国力,又为陛下赢得一些仁义之名,陛下何乐而不为呢!”周文泰奸诈的说道。

    “今日朕才发现先生原来是一只老狐狸。”李谅祚笑道;“朕就依先生所言,下旨大军撤退之时不得屠城。”

    “谢陛下。”周文泰拜谢道;“如果陛下想将来更容易攻占大同,微臣还有一计。”

    “先生有何话尽管说就是了。”李谅祚说道。

    周文泰说道:“陛下可以从缴获的粮草中分出一部分给四周的百姓,辽军入城之后发现城内已经被洗劫干净了,势必会从百姓手中征集,如此我军和辽军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后百姓自然就会拥护陛下。”

    “朕相信先生,这些事情先生就看着办吧!”李谅祚对周文泰说道。

    在周文泰的帮助下,夏军迅速的获得了大同百姓的民心,有了百姓的帮助大同的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向黄河以西的河清城运去,而夏军则可以抽调足够的兵力与奉义的十万辽军对峙。

    (本章完)

第31章 背后的刀子() 
大同行宫,李谅祚的御书房内,此时的御书房已经成为了李谅祚的作战厅到处挂着西夏和辽国的地图,在御书房的中间还摆放着一个沙盘,上面清楚的标注了在大同附近夏、辽两军的军事对比。

    “微臣参见陛下。”周文泰进来行礼道。

    李谅祚从沉思中反应过来说道:“先生来,快请坐吧!”

    “谢陛下……”

    “到目前为止大同城内的物资强运的如何了?”李谅祚向周文泰问道。

    “已经运走三分之一,剩余的物资正在加紧向后方运送。”

    李谅祚非常不满的说道:“速度太慢了,必须加快进度,如今辽国大军压境,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微臣明白,不过现在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虽然我们有雪橇,但是雪地运输依旧十分的困难,请陛下在给臣一个月的时间。”周文泰向李谅祚解释道。

    李谅祚摇了摇头说道:“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你,二十天之内必须将所有的物资运回去,用什么办法那是你的事,朕只看结果;如果二十天之内无法完成,军法从事。”

    “是,微臣领命……”周文泰十分为难的接下军令道。

    “先生应该知道,耶律涅鲁古近日以来蠢蠢欲动,要不是他顾忌耶律重元在朕的手上恐怕早就进攻了;不知先生对于如今的战局如何看待啊!”李谅祚问周文泰说道。

    “陛下担心的恐怕不是前方的耶律涅鲁古,而是在我们背后的萧远山吧!”周文泰试探的向李谅祚问道。

    李谅祚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先生的眼睛啊!涅鲁古虽然是耶律重元之子,但是他那两下子比他爹可是差远了,真正让朕担心的却是这个萧远山啊!不知先生对这个萧远山了解多少啊?”

    “萧远山是辽国后族子弟,当今萧太后的侄子;此人虽然年轻但也深谋韬略,否者也不会二十五岁就官拜朔州刺史,统管朔州、武州两州军政要务;据微臣了解萧远山曾经多次与宋军交战,每场必胜从无败绩,因此在朔州军威信非常高。”周文泰向李谅祚汇报道。

    “看来,朕以后还真要对这个萧远山注意一些,否者还真怕一不需小心阴沟里翻船啊!这个萧远山即深谋韬略,又识兵法而且手中还有数万辽国精锐的边军,真要是被他抄了后路朕的脸可就丢大了。”李谅祚担忧的说道。

    “陛下在宁边留有重兵想必不会出什么事的。”周文泰劝解道。

    周文泰的话音刚落,一名副将浑身血污的跑进跪在李谅祚的面前说道:“末将请陛下赐罪,末将无能在押运物资返回河清的途中遭到萧远山率军截杀,末将麾下三千将士拼死血战,只有数人跟随末将突出重围。”

    李谅祚听到此消息大怒道:“废物,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朕要你何用?来人拖出去斩了。”

    “陛下且慢,微臣有几句话想要问他?”周文泰请命道。

    李谅祚没有搭理周文泰,于是周文泰向副将问道:“将军在何处遇袭,敌军兵马多少?丢失了多少物资?”

    副将连忙应答道:“末将在白道坂遇袭,敌军大概有三万兵马,末将一看遭遇敌军袭击就将押运的十万石粮草就地焚毁,臣突出重围之时,大半粮草已经被焚毁了。”

    此时李谅祚的气已经消了大半,于是对副将怒斥道:“滚,自己去领一百军棍,以后别让朕在看见你。”

    “末将谢陛下不杀之恩。”副将连忙磕头说道。

    在副将离开之后,李谅祚指着白道坂说道:“这白道坂还真是一个要命的地,平时还真没有看出来,如今辽军占据白道坂就等于切断了我军西撤之路,如果萧远山与在宣德的耶律仁先联手,只需派骑兵将宣德、白道坂、朔州三地之间来回巡逻,我军就被彻底堵在了大同。”

    “陛下圣明,一言就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但是微臣以为萧远山应该不会在白道坂长期驻扎大军,最多只会留上数千兵马驻守。”周文泰说道。

    “先生为何这样说,还真让朕不解啊!”李谅祚满脸疑问的问道。

    周文泰立刻解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