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汴梁城李谅祚除了下令不准夏军欺压百姓以外,还下令开放粮仓给汴梁城的百姓发放粮食;于是在汴梁城出现了这样一幕,一队夏军士卒在一家餐馆吃完饭以后,掌柜的硬是不敢收,领头的伍长对掌柜的说道:“您要是不收这钱,明天我们兄弟五个就要掉脑袋。”

    掌柜的这才颤颤悠悠的接下饭钱,像这样的事情在汴梁城各处发生着,夏军士卒甚至开始帮助一些被大火焚烧房屋的百姓重新盖房子,夏军的所作所为被整个汴梁城的百姓看在眼中记在心里,被天下的百姓广为流传,李谅祚用这一招为期收复了大量的宋朝百姓的民心,汴梁城内的夏军和大宋百姓其乐融融,甚至有的其他的大宋城池也希望夏军能够驻扎。

    在大宋百姓的眼中,夏军成了自己的保护神,成了真正的天朝军队,而李谅祚在宋朝百姓心中的地位甚至开始有超过宋神宗。

    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投票,天宇拜托了……

    (本章完)

第257章 山河破碎(续)() 
    李谅祚在汴梁城内大肆收揽民心的时刻,耶律涅鲁古早已经率军逃离到了远方,耶律涅鲁古先逃南下逃到了陈留,又转而向西逃到了郑州;郑州位于东京汴梁城和西京洛阳城之间;耶律涅鲁古逃到郑州,让宋神宗顿时紧张起来,因为郑州距离洛阳实在是太近了,如果耶律涅鲁古突然心血来潮进攻洛阳,那事情就好玩了。

    耶律涅鲁古率军来到郑州让宋神宗十分紧张,宋神宗连忙派遣老将王韶和小将种师道率领五万宋军进驻荥阳,而这支兵马就是当初种师道率领从封丘突围的那支兵马;不过很显然这么好玩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耶律涅鲁古率领兵马渡过汴梁河,在河阴乘船渡过黄河再次返回黄河以北地区,耶律涅鲁古率军逃脱了,很显然李谅祚这是有意在放虎归山。

    再说李谅祚在耶律涅鲁古渡河北逃以后,李谅祚的另外四万兵马也到达了汴梁城,如今汴梁城周围已经完全被夏军所控制,向北边的胙城、封丘、酸枣、阳武、东明,南边的中牟、陈留、雍丘、考城、咸平等地全都落入到了李谅祚夏军的手中;郑州在耶律涅鲁古率军离开之后则被王韶率领的宋军收复。

    宋军在郑州遥望汴梁,宋夏两国虽然是盟国,但是宋军却十分警惕,生怕李谅祚突然发动进攻,毕竟李谅祚的贪婪是天下皆知的;在汴梁皇宫李谅祚此时十分享受,同时李谅祚下令将汴梁所有能带走的全部打包带走,整个汴梁城内的所有府库都遭到了夏军的洗劫,为了运输这些财物李谅祚调运了好多缴获的槽船,准备通过船运运往北方。

    崇政殿内,李谅祚坐在龙椅之上接见了从洛阳赶来的吕公著,吕公著次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从李谅祚的手中要回汴梁及其周边的城池,看到李谅祚坐在原本属于大宋皇帝的宝座上,吕公著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对于吕公著和整个大宋来说都是一个耻辱,一个国家的军队竟然无法保护自己的都城,甚至要靠盟友收复国都,这简直就是国耻,但是对于吕公著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收复汴梁城。

    “外臣吕公著参见夏国主。”吕公著向李谅祚躬身行礼道。

    李谅祚呵呵一笑对吕公著说道:“吕大人别来无恙啊!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见面了,而且还是在这汴梁城的皇宫之中。”

    李谅祚的话不免有些讽刺的味道,但是吕公著依然赔笑道:“国主的夏军战力之强悍,让外臣钦佩不已,如今耶律涅鲁古已经被驱逐出汴梁了,国主是不是应该按照我们事先的约定退出汴梁将汴梁及其周围的城池还于大宋。”

    李谅祚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将汴梁还于大宋朕当然愿意了,只不过当初朕提出来的条件……”

    吕公著对于李谅祚说的话早有准备,吕公著拿出一份国书送到李谅祚的面前说道:“夏国主这是大宋皇帝陛下给您的国书。”

    所谓的国书只不过是李谅祚上次所提出来的条件,在国书被送到李谅祚的受众在之后,李谅祚看了看只见在国书的右下角签着宋神宗的大名,而且还在上面盖上了玉玺;李谅祚将国书放到一旁对吕公著说道:“既然宋帝答应了这些条件,朕也会如约退兵,只不过在退兵以前朕相与大宋皇帝见上一面,真希望夏宋两国的皇帝能够在汴梁举行一次会盟,以示两国友好,而不仅仅是签署这一份盟约。”

    吕公著没有想到李谅祚竟然会突然提出这样一个条件,现如今虽然宋夏两国已经签立盟约,两国已经成为名义上的盟国,但是两国并没有举行真正意义上的会盟,而且吕公著从李谅祚的话语中还听出来了另外一层含义,李谅祚说的是‘宋夏两国的皇帝举行一次会盟’;其隐晦的意思也就表明如果宋帝应邀举行会盟的话,就等于大宋承认了李谅祚皇帝的合法地位。

    其实虽然西夏自夏景宗李元昊开始虽然已经称帝了,但是当时并没有得到大宋和辽国的承认,在辽夏战争期间李谅祚打败了辽国,在双方签订的《奉义和约》当中李谅祚使辽国承认了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两国以兄弟相称;而这一次李谅祚像得到大宋对自己西夏皇帝的认可,使得西夏可以与大宋平起平坐,而不是在名义上矮人一截。

    吕公著听完李谅祚的话,就明白了李谅祚的意思,其实吕公著心里明白,如今的西夏已经不是以前的西夏了,西夏在吞并了河湟谷地、西州之地和漠南、漠北草原之后,其国土面积大大增加比以前翻了好几番,就疆域而言西夏已经和大宋不相上下,而且其军事实力强悍,李谅祚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但是要大宋承认李谅祚皇帝的合法地位,吕公著心里却依旧不是滋味。

    吕公著对李谅祚说道:“禀夏国主,此事事关重大,外臣不敢擅自做主,需禀告大宋皇帝陛下。”

    李谅祚笑着对吕公著说道:“朕也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吕大人还请尽早禀报,朕就在汴梁等候吕大人的消息。”

    “外臣明白。”吕公著对李谅祚说道;李谅祚虽然说在汴梁等候消息,其实就是在告诉吕公著如果宋神宗不答应的话,他李谅祚就在汴梁城住下了;说的更狠一点就是,你要是不答应,我们就开战,而且你的老窝已经被我占了,你是想要老窝还是想开战自己选择。

    其实如果李谅祚此时选择进攻大宋的话,大宋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而且夏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击败大宋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是要说到灭亡大宋李谅祚心里就没底了,毕竟大宋的地域广阔、地大物博、人多势众,想要短时间吞并大宋根本不可能,而且如今西夏占据的漠南、漠北草原还没有完全消化,夏军还在辽国境内陷入苦战,这个时候再和大宋开战实非明智之举;所以李谅祚对吕公著所说的话,更多的是威胁,但是要真开战李谅祚还未必敢。

    但是尽管如此李谅祚的意思还是让吕公著心惊肉跳,如今大宋军队已经几乎损失殆尽了,虽然大宋朝廷从洛阳、关中、川蜀、湖广、江淮等地正在大规模招募兵马,但是这些毕竟是刚刚放下锄头的新兵,连弓箭都使不好就不要说和夏军作战了;吕公著当天就起身返回洛阳,将李谅祚的意思汇报给宋神宗。

    (本章完)

第258章 会盟(上)() 
    洛阳行在,宋神宗正在听取吕公著的汇报,面色十分难看,宋神宗虽然不愿意承认李谅祚西夏皇帝的地位,但是事实却不能不让其考虑,毕竟现在李谅祚还占据着大宋的都城汴梁,但是一旦宋神宗承认了李谅祚西夏皇帝的合法地位,那大宋历代皇帝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这不是赤裸裸的打大宋列祖列宗的脸吗?

    吕公著向宋神宗劝说道:“陛下,承认李谅祚西夏皇帝的地位仅仅是一时的权益之计,如今我大宋的军队损失殆尽,我们根本无法和夏军相抗衡,陛下不如暂时先答应李谅祚,等我们收复京师,整训大军以后再与其计较。”

    对于吕公著的劝说,宋神宗思虑了很久之后说道:“那就依爱卿所言,朕答应李谅祚会盟的请求,不过在朕返京之时,夏军必须撤离汴京……”

    对于宋神宗说的条件,吕公著十分赞成,夏军撤离汴京是必须的,因为大宋君臣都害怕一条,那就是当宋神宗返回汴梁之后,害怕李谅祚反戈一击将大宋君臣以往打尽,没有了最高政府的大宋就等于真正的灭亡了。

    在吕公著的奔波之中,宋夏会盟在稳步进行,经过十余天的准备宋神宗开始离开洛阳返回东京汴梁,而此时李谅祚已经将夏军陆陆续续的撤离汴梁,李谅祚将大部分夏军囤聚在封丘,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宋神宗半路反悔,在这种及其不信任的当中宋夏会盟基本上已经开始了。

    公元1070年,及西夏同化八年,三月十八日;在大宋的都城汴梁西边的岳台,一处祭天台早已经搭起来了,此时两位身穿龙袍的皇帝分别在祭天台的西面和东面缓缓向高台走去,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时刻,这标志着西夏皇帝李谅祚终于得到了大宋这个中国正统王朝的认可,在这一刻西夏皇帝李谅祚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自己的皇帝生涯;从中这一刻起西夏皇帝李谅祚将和大宋的皇帝真正的平起平坐,他的身份在法统上和大辽的皇帝没有什么不同。

    吕公著站在祭坛的次一级台阶上高声宣读祭文道:“昔者有秦晋之好,今着有宋夏之盟;昔日夏虽为大宋番邦,然夏国主恪尽职守威震西方,今辽贼肆虐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更甚者倔黄河以霍乱天下,致使我大宋六十万将士丧生、百万黎民蒙难;幸得西夏国主平定叛乱,稳定朝纲……今日宋夏之盟,宋夏结为兄弟之国,两国永世盟好,共灭辽贼,还天下黎民百姓一朗朗乾坤……”

    吕公著用了好长时间才将这祭文念完,在念完以后将祭文放入燃烧的大鼎当中燃烧,李谅祚不和宋神宗二人分别在西面和东面跪下磕头,祭天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在起身之后李谅祚高声对祭坛下的将士、文武百官和观礼的百姓说道:“今日我西夏国与大宋结为兄弟之盟,朕心感甚慰,从即日起朕更改国号,将‘大白高国’更为‘大夏国’;朕愿与大宋永结同心共灭辽贼……”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在在西面的夏军将士一同高声大喊道。

    西夏虽然在史书中被称为西夏国,但是西夏真正的国号却是‘大白高国’;然而从今天起‘大白高国’已经成为历史了,一个崭新的大夏国屹立于中国的西方;夏军将士虽然齐声高呼,但是在对面的宋军将士和群臣却面色难看;与其说这是一次会盟,不如说这是李谅祚对大宋君臣的一次羞辱,这是大宋在李谅祚的兵威之下不得不进行的一次会盟,宋神宗虽然对李谅祚一直笑脸相迎,但是内心对李谅祚却厌恶到了极点。

    在祭天礼仪完毕之后,李谅祚非但没有立刻离开,反而同宋神宗一起进入到了汴梁城中,李谅祚再次进入汴梁城不是没事找事,而是受到宋神宗的邀请商议共同对付耶律涅鲁古的办法,如今耶律涅鲁古虽说已经如同丧家之犬,但是依旧实力很强,他手中的三万余精锐的东辽军就是其实力的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