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挞凛想了想说道:“不,让传令兵告诉他,我们这就撤军回城。”

    “将军,难道我们就这么拜拜错过这次机会。”副将心有不甘的说道。

    “执行命令。”萧挞凛满脸杀气的看着副将说道。

    于是东辽军的传令兵大声的喊道:“我家将军说,这就撤军回城。”

    于是就这样宋军和辽军戏剧般的结束了战斗,双方各自打道回府,刚刚回到涿州城的萧挞凛立刻下令道:“传令,大军立刻休息进食,一个时辰之后全军全部出动。”

    “将军的意思是。”副将向萧挞凛说道。

    “你以为本将军真的会放弃这次机会吗?”萧挞凛诡异的笑着说道。

    其实这是萧挞凛的一种策略,首先让王安石及其麾下的宋军放松警惕,然后萧挞凛再次出兵从背后袭击宋军,一个时辰之后,东辽军再次出动,这一次不是一万大军了,而是三万大军全部出动,整个涿州城所有的东辽军全都出城了,此时已经到了日落十分了,映着落日的余晖数万大军朝南一路狂奔。

    等东辽军来到追赶上宋军的时候,宋军已经回到大营了,只不过此时宋军的大营一片狼藉,基本上全部被烧为灰烬了,宋军将士正整理大营呢!东辽军突然就杀了出来,宋军一时之间没有任何防备被萧挞凛率领的东辽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高维也准备行动了,高维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如今东辽军倾巢出动,涿州城内兵力空虚,高维正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拿下涿州城,可是要想拿下涿州城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是高大的城墙都是没有攻城器械的夏军所能够拿下的,要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方案,夏军根本就进不了涿州城。

    感谢无名书友的推荐,今天加班更的些晚了还请大家见谅,这周天宇会很忙,但天宇会尽最大努力保持更新的。

    (本章完)

第204章 涿州战役(下)() 
    夜晚涿州城外,一支骑兵军队正在迅速的接近涿州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行军是十分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士兵践踏,所以古代夜间行军都需要尽量的慢行,可是现在的这支军队却并非如此,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向涿州城一路狂奔。

    没过多久这支军队就来到了涿州城下,为首的校尉朝着城门楼的守军高声用契丹语喊道:“将军得胜回城,快快打开城门。”

    校尉的声音刚刚落下,城门楼上就闪出一个人影,看样子是一名守城校尉,守城校尉向城下喊道:“将军有令,任何人入城都要出示令牌,请将令牌放入篮筐之中。”

    城下的校尉高声怒喊道:“刚才战事混乱,令牌在交战之中不小心丢了,将军就在后面,耽误了将军入城你吃罪的起吗?”

    城楼上一个人对守城校尉说道:“大人,令牌丢了正常,你看下面的士卒都穿着我大辽军装,而且说的是正宗的契丹语,应该不会出现问题吧!都是自己兄弟,要是因为这件事弄的挺不愉快的,以后还怎么见面啊!”

    校尉一想‘这小子说的也对’;于是对着城门下的校尉喊道:“你们点燃火把!互相照照……”

    城下的校尉依照上面说的,点燃了火把互相照了照身边的人,只见这些士卒浑身是血,满脸疲惫不堪,一看就是从战场上刚下来的,这一下守卫城门的校尉终于打消了自己心中的顾虑,守城校尉下令道:“打开城门……”

    “吱呀!吱呀!吱呀!……”涿州城的南门缓缓打开了,在城外的这些人立刻蜂拥而入,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守城的东辽兵全都惊呆了,入城的‘东辽军’突然对守城的东辽军发动了进攻,入城的‘东辽军’无论从兵力、还是准备上都处于绝对优势,涿州城的南门很快就陷落了,随着这批入城的‘东辽军’打扮的军队,入城的可不再是东辽军了,而是夏军装扮。

    没错这就是高维麾下的夏军,此次高维利用瞒天过海战术,很快的就拿下了涿州城,在短短的半个时辰内,整个涿州城就易主了,高维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的拿下涿州城,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宋军,要不是宋军大营起火,让萧挞凛觉得有了可乘之机,东辽军也不会出城去追杀宋军,最终也不会让整个涿州城几乎成为空城,落入夏军的手中。

    高维使用诈术占领了涿州城,但是涿州城头上的旗帜并没有换成夏军的,而是依旧使用东辽军的旗帜,在大军拿下涿州城之后,高维才率领数百亲卫姗姗来迟,副将对高维说道:“禀军师,涿州城已经拿下。”

    “好。”高维拍了拍副将的肩膀说道:“传令一镇的士卒换成东辽军的军服……”

    高维在副将的身边说出了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副将立刻领命道:“末将谨遵军师将令,军师睿智末将钦佩至极。”

    “少拍马屁,赶紧去布置战场,要是贻误了战机,那你试问。”高维脸色一沉说道。

    副将看到高维了样子,立刻屁颠屁颠的离开了;在高维占据涿州的时候,萧挞凛正率领自己麾下的兵马大举进攻宋军大营,由于宋军大营被大火焚烧的一片狼藉,宋军又打了一天的仗的,所以回到大营之后,所有的宋军将士只能席地而坐,稍微休息一下;身为宋军统帅的王安石也没有布置守卫兵力和巡逻的士卒;所以整个宋军大营基本上处于无防御的状态。

    这一下可是正中萧挞凛的下怀了,东辽近三万骑兵突然杀入宋军大营,整个宋军大营瞬间就乱了套了吗,被东辽军杀死的,被战马踩死的,被自己同伴误杀和踩死的不计其数;王安石和徐禧又是草包统帅,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宋军一下子就群龙无首了,宋军将士纷纷在中下级军官的带领下逃离大营,整个宋军的北伐军直接一溃千里。

    其实萧挞凛在夜袭宋军大营时根本没有败对宋军造成多大的杀伤,多是搅乱了整个宋军大营,反而是宋军自己误伤了不少自己人,在宋军逃离大营后,萧挞凛指挥东辽军在其后尾随追杀,跑的慢的宋军很多丧生在东辽军的马刀之下。

    萧挞凛一直追杀宋军到凌晨十分,一直到东辽军将士人困马乏之时,才准备班师回营;此战不管怎么说萧挞凛都取得了大获全胜,在清晨十分萧挞凛率领自己麾下的将士返回到了涿州城外,此时的东辽军经过一夜的奋力杀敌,早已经是人困马乏了,此时的东辽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快快打开城门,将军回来了。”一名副将对着城楼上的守军喊道。

    只见城楼上的传出一声“快打开城门……”

    随后城门‘吱呀!吱呀!’的打开了,萧挞凛率领东辽骑兵开始入城,刚刚进入瓮城之后,萧挞凛敏锐的感觉到有些不太对劲,因为这座城太安静了,安静的让人觉得害怕,萧挞凛对身边的副将说道:“传令让大军缓缓退出瓮城,我们可能中计了;城内太安静了……”

    副将不敢迟疑,立刻朝着后面的士卒挥了挥手,进入瓮城的东辽军士卒开始缓缓向城内退去,在城头上的副将对高维说道:“军师,不好了萧挞凛好像要跑。”

    高维冷笑道:“既然来了,想出去可没有那么容易,传令行动。”

    随着高维的一声令下,‘啾!’的一声哨箭从天空中想起,随后埋伏在城墙上的夏军弓箭手突然亮出闪亮的弓箭就朝下面放箭,由于东辽军没有准备,一时之间被夏军的乱箭射到阵型大乱,就连萧挞凛都身中一箭。

    在副将的保护下萧挞凛终于杀出了瓮城,狼狈不堪的萧挞凛率领东辽军以最快的速度准备离开涿州城,可是刚刚离开涿州没有多远,突然又是伏兵四起,这一下萧挞凛可惨了,要说瓮城一战萧挞凛仅仅是损失了一些前军,而这一次可是整支军队都遭到了伏击,在家上东辽军的士卒本来就是强弩之末,根本不是养精蓄锐已经的夏军的对手。

    仅仅五千夏军精锐就将近三万东辽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这还不算完,在高维的指挥下城内的一万夏军也已经从城内杀了出来,刚刚取得大胜的萧挞凛瞬间转胜而衰,陷入到了惨败之中;在夏军的饱和打击之下,东辽军全军覆没只是早晚的事,萧挞凛为了活命在只能放弃大军,在副将的保护下向北逃向析津府。

    感谢无名书友的推荐,天宇感激不尽……

    (本章完)

第205章 兵临永安山() 
    再说李谅祚,从镇州出发率领三十五万大军踏上了前往东部草原的征程,这三十五万大军包括五万中央军和三十万草原兵团,至于剩余的五万中央军则留在镇州镇守;很明显此次东征李谅祚打算以草原骑兵军团为主力;为了方便控制这支庞大的草原兵团,李谅祚将其分为了五大军团,每个军团六万人。

    其中第一军团由孙振为统帅;第二军团由冯框为统帅;第三军团由朱旭为统帅;第四军团由秦虎为统帅;第五军团由安庆贵为统帅;李谅祚任命的这些军团统帅的都是曾经在中央军各营担任副将的将领;虽然都是副将,但是这些中央军的副将要比下面边军的副将级别要高得多,而且升迁也快的多。

    至于另外五万中央军,这一次李谅祚全部交给了李毅统领,李谅祚这一次率领三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永安山杀去;李谅祚率领三十五万大军沿胪胸河一路向东,沿途经过的塔懒主城、皮被河城、河董城转而南下经过黑车子室韦到达永安山;这一路夏军所过之处,沿途各部及各个城池都没有任何抵抗纷纷投降。

    李谅祚的夏军可以说兵不血刃的就到达了耶律洪基的老巢永安山,永安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在山下还有一片肥美的大草原,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这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耶律洪基正式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才能够一次次的化险为夷否则早就被耶律重元给灭了;但是这一次李谅祚来了、夏军来了,耶律重元还能不能继续存在下去这就要看李谅祚的心情了。

    当李谅祚率领三十五万大军来到永安山的时候,耶律洪基已经率领十余万大军在等候了,这已经是耶律洪基能够集结起来的全部兵力了,虽然在兵员上耶律洪基还不及李谅祚夏军的一半,但是这十余万大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而且统领他们的将领都是耶律乙辛、耶律仁先、萧远山这样的百战名将,其余的将领像耶律贺、耶律信、赵戈等人也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军。

    两军在永安山下相隔一里对峙下来,此次北辽军由耶律洪基亲自挂帅,北辽军在一个平缓的半山坡上列阵,占据了有利的地势,一旦北辽军发动进攻,就如同下山的猛虎,战马可以在及短的时间内加速到冲刺的速度;尔反观李谅祚说统领的夏军,除了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其余的各个方面都没有任何的优势。

    夏军虽然有三十五万大军,但是从镇州一路来到永安山千里之遥,大军连续行军数日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再则夏军此次以草原骑兵为主力,这些人都是刚刚臣服于李谅祚的,原来各部之间都有些仇恨,李谅祚虽然将他们强制性的柔和在了一起,但是这些仇恨依旧存在,而且还可能会存在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人和上李谅祚同样不占据优势。

    这一次李谅祚可以说除了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