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大将军此次找下官前来所谓何事?”高维向集辣思义问道。

    集辣思义拿起耶律沐写给自己的信交给高维说道:“先生,这里有一封信你看看是不是南辽南边又在给本将军下套了。”

    高维以极快的速度将这封信阅读完毕后,然后对集辣思义说道:“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

    集辣思义有些疑问的问道:“喜从何来啊?”

    高维对集辣思义说道:“禀大将军,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在加上这封耶律沐投靠的密信,可以确定耶律沐与耶律涅鲁古已经反目成仇,而且很显然耶律沐不是耶律涅鲁古的对手,已经落于下风,所以耶律沐想请大将军出兵救他。”

    “救他,未免也太便宜他了吧!倒不如我们座山观虎斗,看他们两兄弟打个两败俱伤,然后我们在出手。”集辣思义冷笑道。

    感谢无名书友的推荐票,天宇感激不尽……

    (本章完)

第197章 幽燕风云(下)() 
    东胜州河套将军府内,集辣思义正与高维商议着如何应对耶律沐的求援信,集辣思义原本对于耶律沐就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圈套,当集辣思义从高维口中知道这不是一个圈套后,集辣思义的第一想法就是看着耶律沐和耶律涅鲁古两兄弟打个两败俱伤,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可是很显然高维并不这么看,高维对集辣思义说道:“大将军,依下官之见,我们不但要救援耶律沐而且要出动所有的兵力去救他。”

    集辣思义一听高维如此说立刻就火了,对着高维说道:“先生此话何意?难道想让我夏军将士,去替曾经的敌人卖命吗?”

    高维一看集辣思义生气了,于是立刻解释道:“大将军误会了,请听下官慢慢道来。”

    “有什么话,先生尽快说。”集辣思义冷着脸说道。

    高维立刻对集辣思义说道:“大将军,如今耶律沐向我们求援,这是上天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可以打着救援耶律沐的旗号,光明正大的在在辽国的领土上随意驻扎军队,等我们的大军开进大同城后,耶律沐就会成为我们手中的一具玩偶,还不是任由我们摆布吗?耶律沐这是送给我们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

    一旦我们拒绝了耶律沐,耶律沐势必会投靠大宋,一旦宋军插手幽燕的局势就更加不好说了,根据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情报,宋军正在河北地区集结兵力,有可能准备北伐,一旦幽云落入宋军之手,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陛下的后续战略计划……”

    高维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彻底将集辣思义说服了;说实话高维的策略的确很高明,就像是当年夏军以协助防御为名,侵占朔州一样,这一次夏军同样可以以救援耶律沐的名义,很快的接手耶律沐还剩下的地盘,并且将其合法化。

    数日后当集辣思义麾下的河套军一切准备完毕以后,开始执行当年李谅祚制定的既定战略兵分两路向大同进军,南北两路大军各分五万大军,北路大军出宣德经焦山到大同,南路大军出朔州经怀仁到大同,南北两路大军对大同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按照人的常理思维来说,既然耶律沐求援是真的,那集辣思义率领的河套军完全可以很从容的进入到大同,根本没有必要再费九牛二虎之力,来这么一次两面夹击;其实集辣思义这样做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耶律沐反悔了,夏军照样可以按照自己的原计划进攻大同,两者的差别其实不是很大,一个是和平接受,一个是军事占领,对于西夏国和集辣思义来说大同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夏军在李谅祚绝对独裁的统治下已经出兵了,而比西夏更早传出要出兵的大宋,此时依旧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宋迟迟没有出兵的原因就是在扯皮,此时的大宋朝廷依旧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派以欧阳修、王安石、徐禧等人为主,主和派以昌王赵颢、吕公著、富弼等人为主;其实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双方都有自己的考虑。

    大宋朝堂之上紫宸殿内,新的一天开始了,扯皮大赛也同样开始了,早朝在各种礼节完毕之后,所有的大臣按部就班站好,宋神宗高坐在龙椅上俯视着群臣,关于出兵北伐的事宜已经提出来好几天了,底下的大臣也已经面红耳赤的挣了好几天了,可是宋神宗现在还迟迟没有做出决定,面对着双方的意见宋神宗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

    大朝会一开始,主战派首先发动进攻,王安石首先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如今辽国局势混乱不堪,根据微臣所了解到的情况,辽国皇室已经分裂为了三大势力,分别为耶律洪基、耶律涅鲁古和耶律沐;他们之间互相攻伐使万千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另外位于辽国统治下的女真族也发生了叛乱,此时此刻辽国已经大乱,正式我大宋出兵解救百姓、收服幽燕的最佳时机,微臣请陛下三思。”

    王安石话音刚落,昌王赵颢就站出来反对道:“启禀陛下,臣弟以为此时不应该大起兵戈北伐,我大宋与大辽自澶渊之盟其数十年来,两国一直和平相处,从未再起刀兵,大辽乃我盟国,此时辽国内乱我们不但不帮忙,反而还要从人家背后捅刀子,这岂不是有损我天朝上国的威仪。”

    “昌王殿下言之有理,陛下如今国库空虚,实在不易大起刀兵,请陛下三思。”富弼也站出来说道。

    “陛下。”徐禧站出来说道;“自太祖太宗时期起,就曾数次北伐,为的就是收复幽燕,幽燕支持乃是北方中原抵御草原民族南下入侵的屏障,只有占据了幽燕之力,才能更好保我大宋河北之地,更好的保证我大宋都城汴梁的安全;

    刚刚昌王殿下说我大宋自澶渊之盟其,已经和平共处了数十年,可是殿下可知当初我大宋几乎有亡国之危,当年二十余万辽军自幽州南下,一路长驱直入饮马黄河,兵锋直指汴梁,要不是当年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怎还有我大宋今日;幽燕之地关系到我大宋的国运,为我大宋千百年计,请陛下速速决断,战机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了时机为时已晚。”

    ……

    为首的大臣一开头,底下的大臣就开始,整个朝堂就成了菜市场,大臣之间互相攻击,一时之间整个紫宸殿内成了一锅粥,宋神宗看着底下大吵的群臣一时之间头痛不已,而主和派和主战派为首的两位大佬,欧阳修和吕公著二人老态龙钟站在一旁还不停的打瞌睡。

    看着这样的情景,宋神宗怒拍龙案而起大怒道:“够了,全都给朕住嘴,朕决定了,即日起出兵北伐;以王安石为统帅、徐禧为先锋大将起大军二十万北伐幽燕。”

    众臣一看皇帝龙颜大怒立刻闭嘴,整齐的跪在地上高呼道:“臣等谨遵陛下圣谕。”

    既然皇帝下旨要出兵北伐了,那就赶快准备吧!可是宋军的动员实在是太慢了,与夏军和辽军不同,宋军大部分是步兵;像夏军和辽军出兵一般都很迅速,准备个两三天就可以了,骑着马嚼着肉干就出发了。

    可是宋军不行啊!宋军北伐靠的是两条腿,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民夫为其转运粮草,虽然宋神宗下令二十万大军北伐,可是真正作战的兵力也就十余万人,其余的多是后勤兵,另外还要向民间征集大量的民夫,要保证十余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后面必须要有三十万民夫为其运输粮草;所有吃的、穿的、用的都要从中原甚至江南地区运到战争前线。

    感谢无名书友的推荐,天宇感激不尽,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完)

第198章 幽燕风云(续)() 
    要说宋军的动员能力,我实在不敢恭维,从宋神宗决定出兵,经过准备到真正意义上的出征,这期间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大军汴梁出发,到达河北前线十余万大军靠的是两条腿,这段路程走了大半个月。

    虽说宋军前期动员比较差劲,但是后劲却十分充足,宋军后劲的强大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事先说明一下,这里的后劲指的不是宋军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指宋军的后勤供应能力大宋时期的河北地区和我们这里有很大的不同,当时的河北两路遍布着很多河流,这些大部分是人工河多为东西走向;这些东西走向的河流大部分都与大运河相连。

    也就是说小船通过这些东西走向的河道,将宋军所需要的物资运送到任何所需要的地方,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此时中国南方比北方要富裕的多,宋军此次北伐大部分的物资需要从遥远的南方调集,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宋朝的漕运船只可以从将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北伐前线,运送物资的漕运船练满不决。

    无论在何时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宋军拥有如此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即使其战斗力不强,只要朝廷肯花血本,就是用人命堆也可以将幽云十六州给堆出来,更何况宋军的战斗力也没有那么弱。

    在宋军大举北伐的时候,夏军同样也在行动,只不过夏军的行动靠的是四条腿,比宋军的两条腿要快的多,河套军在集辣思义的带领下很快就到达了大同府,并且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这座城池,随后夏军与耶律沐麾下的燕军组成夏燕联军,十万夏军陆续的接管了应州、蔚州和奉圣州部分地区。

    夏军的到来让耶律沐终于安心了,可是郑浑却越来越担心,很快郑浑就发现自己原来是引狼入室,前边的老虎还没有打死,结果又来了一只比老虎还要凶狠的狼;一时之间郑浑头痛不已,但是事情已经出了,后悔也没有什么用,最重要的就是想解决的办法。

    大同丞相府,郑浑派人将燕殊找了过来,在郑浑的斡旋下燕殊已经重新回到军营之中担任主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耶律沐麾下本来就缺少领兵将领,只能从矮个子里选个高的,燕殊自然就成了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自从迁都大同之后,耶律沐的威信已经降到了极点,如今大同的所有军政要是基本上都是郑浑在管理,而且耶律沐此时除了会醉生梦死已经不会别的了,每日除了饮酒作乐,就是调戏歌姬,原本不畏生死的勇猛燕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燕王是一个身体孱弱、连刀剑都拿不起来的懦夫。

    丞相府书房内,郑浑对燕殊说道:“燕将军现在你对燕军还有多少掌控能力?”

    “末将虽然刚刚回到军营,但是燕军中下层军官有很多都是末将的旧相识,末将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这三万大军。”燕殊对郑浑说道。

    “好。”郑浑说道;“有了这三万大军,本相心里就有底了。”

    “丞相请放心,这三万大军都是幽州子弟,而且都是汉人……”燕殊对郑浑说道;“只是末将不明白,丞相今日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郑浑对燕殊说道:“如今情况越来越复杂,自夏军进驻之后,大同府、应州、蔚州之地全都落入到夏军的掌控之中,说白了我们现在完全在夏军的掌控之内;这是本相的过错,本相没有想到夏军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这么大的动作。”

    “那丞相打算下一步怎么办?”燕殊向郑浑问道。

    郑浑对燕殊说道:“如今我军的后勤供给,基本上是由西夏供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