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矮矬重生-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说,这李傕和郭汜二人,乃是败军之将,甲士早就已经四处逃窜,哪里来的十万精锐骑兵!”王允说道。

    “属下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啊!”甲士回道。

    “好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是!”甲士退。

    “哎呀,陈公台,奚先生啊,这可怎么是好啊!”王允急切道,“早知道,我就听了两位大人的话了!”

    “王大人,此刻说什么都完了,还是想想如何补救吧!”奚利伟说道。

    “不行!我要亲自去看看,这长安城固若金汤,应该可以撑一段时间,还请公台兄,前去城外请求吕布将军前来支援!”王允说道。

    “王太师,还请您带上天子,若是这长安城被攻破之时,我还没有请来吕布将军的话,还请王太师带着太子逃出长安城!”陈宫说道。

    王允此时悲愤至极,“哎!悔不当初!”

    三人说完,便各自分头行动去了,奚利伟跟着王允来到长安城楼之上,还有天子也被迫带到了城池之上。

    奚利伟站在城楼之上,只见城池下面,密密麻麻地一片,有星星点点的火把的光芒照耀这这些正在殊死搏斗的甲士。

    众人齐声破城门,不断有人扔上来绳钩,上来的甲士都被城楼的守军给砍杀了回去。

    二位叛将的甲士自知都已经没有了退路,此次若是不能攻下长安城,全部的甲士都只有死路一条,这料草也仅供这么多人半天使用,西凉家乡也不能回去,因此攻城起来都十分地拼命。

    巨大的撞木,在不停地撞击着大门,眼看这城门马上就要被撞开了。

    王允在城楼之上十分焦急,“李傕,郭汜,你们二名叛将,你们可知天子在此!”

    李傕和郭汜在阵中听见王允的叫喊,便喝停了甲士。

    “王允,你这个老匹夫,我们兄弟二人欲归降朝廷,你为何不肯!”李傕大声喝问道。

    “你们两个贼将,为董卓残害了多少忠臣良将,其心可诛,怎么能饶恕!”王允怒道。

    “既然天子在此,我等有几句话想要对天子说!”郭汜此时言道。

    王允便将天子引上城楼,微微露出半个身子,喝道,“天子在此,你们休得放肆!”

第447章 长安沦陷() 
李傕和郭汜见天子出来了,便下马拜道,“陛下,我等此举,实乃无奈之举,若不是王允这厮不答应我们兄弟两个归降朝廷,我们也不会出此下策。”

    刘协此时有些惧怕,但是还是鼓起胆子怯怯地问道,“那你们二人,现在有何要求!”

    “陛下,我们别无他求明,只要您交出王允,答应我们归降,我们便不再攻城!”李傕大声说道。

    “这……”刘协一时不能答应出口。

    奚利伟见到刘协的样子,确实是左右为难,刘协心中所想,怕是也想将王允叫出来,换这一城的百姓无虞,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这所有的长安甲士,都听命于王允的命令,王允此人到底是忠是奸,刘协此刻也不是很确定。

    王允做了太师之后,也是大权独揽,但是和董卓不同的是,王允没有意图谋逆的意思,他自认为是替天子着想,但是却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事。

    王允看了看刘协,发现天子正以一种期盼的眼神看着王允。

    王允眼神之中,充满了无奈,便极其苦楚地问道,“天子,你意下如何!”

    刘协没有言语,只是点了点头。

    王允仰天长叹,“天亡我大汉呐!”

    说着,王允纵身一跃,直接从城楼之上跳了下来。

    “来呀,给我将这厮碎尸万段!”李傕一声令下,有数十名甲士,手持长刀立即朝王允的尸体砍了过去。

    瞬间,将王允砍成了一滩肉泥,场面极其残忍。

    奚利伟都不忍直视,但是奚利伟知道这二人刚才说的都是屁话,哪怕是王允死了,他们也还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傕,郭汜,现在王允已死,你们可以引军退去了!”奚利伟朝着城楼下面,大声喊道。

    “你是何人!”李傕喝问道。

    “太尉奚利伟!”奚利伟回道。

    李傕郭汜二人哈哈大笑,“无名之辈,竟然敢对我们指手画脚!”

    “来呀,给我继续攻城!”郭汜一声两下,所有甲士重新振奋了士气,开始攻打长安城。

    刘协一看,大惊失色,“奚先生,这该如何是好!”

    “陛下,不要慌张,再支撑片刻,陈宫已经前去请吕布前来支援了!”奚利伟说道。

    但是此话一出,他便觉得有些不对劲,这吕布会来么,演义讲的是陈宫劝吕布保留实力,不曾前来支援,最后刘协更是落入了李郭二人的手里。

    此时,刘协突然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奚利伟,这位年轻的天子眼中,已经久违了如此锐利的眼神。

    “奚太尉,朕知道你是曹操的人!”刘协说道。

    “陛下,你此话何意,我虽然是曹操的人,但是我更是陛下您的臣民啊!”奚利伟坚决地说道。

    “奚爱卿,今日这李傕和郭汜二人势力太大,而且朕观那吕布,先后杀死两人皆是他成为义父的人,实非忠义之士,看样子朕是难逃他们的魔掌了,朕给你一道密诏,望你立即携此诏,回道曹操营中,让曹操带领甲士前来勤王!”刘协镇定说道。

    奚利伟实在惊讶,在如此慌乱的场景之下,先前还是胆战心惊的天子竟一下子变得如此镇定。

    “陛下,不如我带你一起逃出去吧!”奚利伟说道。

    “不!”刘协摆摆手道,“李傕郭汜二人不会对朕怎么样,若是你带着朕一同逃跑,那么你和朕谁也逃不出去,到时候,朕给你的米长就无法传出去了!”刘协说道。

    在刘协的强烈命令之下,奚利伟只好带着密诏先行逃跑。

    李傕和郭汜带领的西凉甲士,很快便破城而进,为了报复长安城,为了给死去的董卓报仇,他们残忍地展开了屠城,那些先前反对董卓,参与杀害董卓的文武大臣,都被李郭二人给杀死了。

    面对如此残暴的李郭二人,竟然没有一个诸侯前往长安勤王。

    自此,大汉的天子再次落入西凉的将士手中,李傕和郭汜二人,便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桥段。

    奚利伟也是顺利地回道了曹操的营帐之中,对于奚利伟的到来,曹操早就有所料到了,正如奚利伟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而当时的荀彧,也是对奚利伟钦佩不已,甚至是觉得有些神的可怕。

    在奚利伟出走这一个月的时间,在长安城中发生的事情堪称是载入史册的大事件,而这外面的事情,也同样精彩。

    先前黄巾起义时期,有留下一股较为强大的黄巾力量,号称青州黄巾军,被皇甫嵩打得七零八落,但是仍有百万人之众散落在民间各地。

    宫廷的十常侍政变,后来到董卓的专政,再到前不久董卓被杀,潜伏在民间的黄巾残部,觉得时机又来了,便各自聚集起来,这股势力同时也吸引了发对朝廷的各界人士,人数越来越多,重新又聚集起了百万之师。

    青州黄巾甲士死灰复燃,又侵犯进入兖州,兖州牧不敌黄巾军的势力,败退城外,兖州牧也被黄巾所杀。

    刘岱自从派刘肱做了东郡太守之后,一直灭不了黄巾余孽黑山党,后来还是曹操出手帮助的,所以此时黄巾军一路士气大振,打到了曹操的东郡地盘。

    毕竟黄巾军还在刘岱的势力范围内活动,刘岱便想,趁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此时有人劝说刘岱,这人便是济北相鲍信,鲍信称黄巾甲士有百万,士兵们一听这数量便觉得胜利无望,军心也是十分的不稳定,所以不建议打仗。

    但是刘岱却不这么想,刘岱觉得这群人都是乌合之众,不足挂齿。

    刘岱不听鲍信的劝告,仍旧我行我素,但是他却为自己的藐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刘岱亲自领兵出征,数万甲士被黄巾军的百万之众吞没,刘岱也身受重伤,不久便因伤中不治而亡。

    在了解了最近发生的事情之后,奚利伟有些惊讶,但是此时他肩负起的使命,却让他不能再想更多。

    “曹公,此有密诏一封,还请曹公过目!”奚利伟将手中的锦帛拿了出来。

    曹操接过密诏,仔细阅读。

    “这天子如今已经是空有虚名,若是我再浪费兵力去迎救天子,那袁氏两兄弟再趁虚而入的话,可如何是好!”曹操自言自语说道。

第448章 路过徐州() 
奚利伟见眼前曹操的样子,似乎是不愿意派兵前往长安迎救天子。

    “曹公,你打算不奉召行事么!”

    曹操笑道,“如今天子在李郭二人手里,不会被怎么样的,董卓是他们的好榜样,将天子捧在手心里,那是有多舒坦。”

    “可是,天子之前亲口交代……”

    “你别说了,我意已决,就这样吧!”

    曹操将奚利伟未说出的话怼了回去,如今的曹操,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扩大自己的势力。

    此时的青州黄巾军队,直接打算攻取兖州,曹操所屯的甲士就在兖州附近的东郡,更是成了青州甲士的目标。

    但是青州的黄巾军,万万没想想到的是,曹操手下的能人众多,不仅有能带领打仗的大将,还有料事如神的谋士。

    在荀彧的计策帮助下,还有夏侯惇,李典,乐进,许褚等几员猛将的带兵统领之下,黄巾青州军很快便溃败了。

    初平三年,这一年,曹操在军事和民政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曹操不仅在御敌青州兵的同时收编了三十万俘虏,更是实际掌握了兖州的政权,还采用了毛芥的建议,屯兵养田,逢迎天子,一时间曹操所统治的范围,经济和人口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曹操的根据地逐渐演变到了以兖州为中心的局面,在兖州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曹操也是想到了在老家还在住着小破茅屋的父亲曹嵩。

    一想起自己的父亲,曹操便满是愧疚之情。

    自己东躲西藏,带着朝廷钦犯的标签在四处逃跑,现在自己有了政权之后,朝廷才不敢公开追拿自己,曹操便有将父亲曹嵩接过兖州来住的想法。

    曹操派人前往老家谯县将父亲请过来,曹嵩受到曹操的来信之后也是非常高兴,欣然前往。

    曹嵩带着下人一共三名,从家乡出发了。

    途径徐州,徐州牧陶谦听闻曹操的老爹曹嵩要到兖州去经过徐州,他对此不敢怠慢,因为这曹操如今乃是一名惹不起的枭雄了。

    而且这徐州乃是富庶之地,更是周围群雄争夺的军事要地,陶谦也是左右逢源不敢得罪任何一位诸侯,否则的话这一城的百姓都要跟着自己遭殃了。

    陶谦拖着久病未愈的身体,在城门外面一直等候着。

    据自己的探子来报,算了算日子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该到了。

    等了足足有两个时辰,陶谦便见到远处有一辆马车渐渐地行驶过来。

    待到近处,陶谦恭恭敬敬地问道:“敢问可是曹嵩,曹老太爷!”

    马车停住了,有家仆从里面探出脑袋来。

    “请问你是……”

    “在下陶谦,子恭祖乃是这徐州的州牧,特来迎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