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线,生死不知。

    朱纨大为哀痛,一方面为自己可能失去这位尽职尽责的属下而赶到悲痛,一方面也为自己未来的前途感到迷茫,不过他很快清醒过来,当务之急,应该是迅速稳住阵脚,就近构筑防线,不再向前,收拢难民和溃兵,派人打探范庆的消息等等。

    好在范庆命大,保护着他的那些苏州兵也命大,在难民大队抵达之前撞上了朱纨,把昏迷的范庆交给了朱纨,然后向朱纨报告整个城破的全过程。

    当朱纨听到昆山县城之所以失守是城内难民违抗命令打开城门试图把城外亲人救入城内的原因的时候,不由得大为震怒,他本能地想要下令追究责任,但是,一片混乱之下,追究谁的责任?说不定那群难民里面也有倭寇的细作混进去,这是倭寇一早就想好的奸计,眼看城池无法正面攻破,就开始玩阴的,玩计谋,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这些倭寇不仅凶悍,而且狡猾,更是歹毒!

    朱纨咬牙切齿的看着东边,紧紧握住拳头,恨不得现在就挥军杀过去,但是理智阻止了朱纨,朱纨只能就地选择城郭构筑防线,组织倭寇的进一步深入,同时,终于下定决心,下达指令,令郑光率新军赶赴昆山助战,同时向各地驻军求援,不过经此一役,朱纨也差不多看透了那些地方驻军,他们来反而比不来要糟糕,纯粹就是给倭寇送人头的,真正能打的,还是要数卢镗和汤克宽。

    但是前些时日倭寇进犯浙江,这两人已经焦头烂额,还吃了不少败仗,现在也无力支援苏松,朱纨唯一的指望,就是郑光的新军,和孙挺用心用力训练出来的一批火器部队,可以用火铳和火炮暂时阻止倭寇,总之避免近战,这些士兵尚且还能一用,一旦碰上了近战,这些士卒就根本无法用了。

    八百里加急急速赶往义乌寻找郑光,而郑光正在为自己的情报是否泄露感到头疼,和预测的一样,悦来客栈的掌柜的说,在高世明和王辉赶到之前半个时辰左右,一名外地客人急匆匆的离开了,看起来是有什么急事,但是并不知道他是哪里的人,听口音,反正不是本地人就是了,他还说他是商人。

    郑光进一步确定这个人就是倭寇派来的探子或者是与倭寇有关的人派来的探子,比如那些闽浙海商大户的人手,只是没有证据,郑光还不敢确定,如今,他应该也不知道那小厮已经交代了一些事情,郑光暂时不打算和他们摊牌,现在摊牌也没有任何好处,于是郑光把徐渭找来,打算让徐渭去查一些事情。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延平府查一下当地的姚氏家族?”徐渭皱紧眉头,询问道。

    郑光点点头:“还要注意是有钱人家,最好是行商的人家,那小厮临死前交代的,便是姓姚的人家,我又寻思着,能和那些闽浙海商大户有关系的,不是小人物,能被小厮称为主人的,更应该是有钱蓄养私奴的人家,除了大户人家,就没有别人了,寻常人家是做不到的。”

    徐渭小声道:“你觉得那些人准备对你动手了?”

    郑光低声道:“就算不是现在动手,也要搜集情报,毕竟这两地来来往往,很多事情都需要大量时间去佐证,他们没那么快确定我的虚实,也不敢妄下断论,但是倭寇此次的行动明显最开始是试探,试探之后才是狂妄,而我一直没出现过,他们也不敢真的动手,肯定到处打听我的消息。”

    徐渭的脸上浮现了担忧的神色,说道:“那些大户每家每户都有数目不小的死士,远远超过朝廷规定的数量,更别说他们还不是勋贵,你可要小心谨慎,一旦你真的成了他们的死敌,他们是会不惜一切代价对你动手的,你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才是。”

    郑光笑了笑,摸了摸徐渭手臂上松垮垮的肥肉,说道:“比起我,你才要小心才是,延平府很有可能有很大一批大户都属于幕后集团的,他们在当地也该遍布耳目,突然出现一个外乡人到处打探姚姓人家,万一被有心人注意到,你这一身肉可就要交待在那里了,我看我还是派几个人保护你,一起前去才是,我可不能没有你的帮助啊!”

    徐渭也露出了笑容,说道:“那倒也是,我可不会武艺,你派几个好手来帮我,别弄些歪瓜劣枣的,万一我出事了,你就哭去吧!”

    郑光拍了拍徐渭的肩膀,笑道:“放心,我定然保护好你的安全就是,不过,你也要注意一下,打探的时候小心点,最好多在酒馆里面坐坐,听听,看看,人越多的地方,消息越灵通,没确定之前,也不要去人家府上溜达,这些人的警戒之心强得很,千万注意自己的安全,一旦觉得不妙,立刻撤往苏州或者义乌,都可以保护你的安全。”

    徐渭点了点头,说道:“放心,我定然给你查点东西出来,不过,你这里的话,万一要出兵作战,我可帮不了你,全要靠你自己了。”

    郑光笑着点点头:“这点你放心,行军打仗我可是很有心得的,要是真打起来,我可不怕那些倭寇。”

    徐渭点了点头,转身离去,郑光请陈大成挑选了几个武艺高强的好手,陪同徐渭一起前往福建延平查探消息去了。

    徐渭的担忧和郑光的预测在两天后被落实,一封来自朱纨的八百里加急文书经由慌慌张张的义乌知县送抵了郑光手里,郑光所能预测到的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并且随时有可能变得更坏,事不宜迟,郑光当即决定出兵北上,支援朱纨。

一百二十 出兵() 
出兵前夜,郑光召开了军事会议,把九大部将全部喊来,向他们宣布出兵的命令。

    “前些日子,倭寇作乱以来,浙江苏松之地遭到很严重的打击,倭寇四处掳掠,东南损失惨重,而就在两日之前,倭寇攻破了昆山县城,苏州东大门已被打开,苏州危矣。”郑光面色严肃的对九大部将如此宣布道。

    九大部将纷纷震惊不已,郑勇更是脱口问道:“范知府也不能平定倭寇吗?”

    郑光严肃的回答道:“正是如此,范知府死守昆山县城,但是倭寇使用卑鄙的毒计,将昆山周边百姓驱赶至昆山城下,昆山城内有之前逃入的难民,这些难民念及亲人,遂违背范知府的严令,强行打开城门放难民入城,城门被混杂在难民之中的倭寇夺下,昆山县城遂失守,我军战死一千余人,余者尽皆逃遁,一切军资辎重都被丢弃,倭寇已经控制了昆山县城。”

    郑勇着急道:“那苏州城也”

    郑光点头:“没错,倭寇的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苏州城,上一回他们在苏州城折戟沉沙,这一回可能是想报复,抚台已经带着残余兵马在昆山以西构筑防线,但是我预料抚台不能坚持太长时间,现在整个东南都乱了起来,也没有其他援军可以支援抚台,现在,只能靠我们了,所以我决定,明天一早,全军出发,赶赴战场!”

    九大部将面色严肃道:“诺!”

    郑光一挥手:“回去准备!”

    九大部将应诺之后,纷纷转身离去,郑勇走的慢了些,大家都离开之后,郑勇转回郑光的营帐,着急道:“兄长,倭寇如果想要攻打苏州,那家里面,奶奶她们,他们可能会不妙啊!”

    郑光冷静的说道:“阿勇,你不要担忧,抚台麾下之兵虽然没有野战争雄的能力,但是只要有火器辅助,守城并不难,坚持到我们赶回去也不是难事,倭寇此次出兵大约四千多,人数在我军之上,而这一次,也是我新军鸳鸯阵首战,我军能否一战成功,震慑倭寇,全看此番,阿勇,家里你不要太担心,苏州城,倭寇是不敢攻入的。”

    郑勇将信将疑,不过到底还是没说什么,郑光说倭寇不敢攻破苏州城,到底是为什么,郑光不说,郑勇虽然觉得疑惑,但是对郑光的信任使得郑勇选择顺从郑光的决定,回去整兵备战了,郑光自己也开始收拾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看看天色还不算太晚,就静了静心,坐下来读书。

    郑光自从九岁开始,就保持着每日都读书的习惯,不管是否忙碌,也不管现在军务有多繁忙,反正每日只要有空闲,就一定会用来读书充实自己,平常尚且如此,就别说明年二月的会试近在咫尺,一边打仗一边备考,郑光现在自己都有些怀疑自己能否顺利考取进士了

    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第二日一早,郑光召开了誓师大会,和义乌的父老乡亲们告别,与义乌发展委员会的七名大佬告别,告诫他们勉励维持现状,凡事都要谈判,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但是同时,尚武之风要保持,他将来还会来义乌募兵的。

    陈大成紧紧握住郑光的手,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但是终究没说出来,很快,义乌兵与家人们的告别也结束了,在郑光的带领下,毅然决然奔赴抗倭前线,为国御辱,建功立业去了,义乌乡民夹道相送,直到义乌边境为止。

    离开义乌之后,郑光加快了行军速度,要求军队强行军赶赴战场,现在每多拖延一点点时间,倭寇就多一分威胁到苏州的可能,郑光很愿意相信倭寇以及他们的幕后合作者不会允许他们下面的手下贸然进攻苏州,朝廷之所以让倭寇猖狂了那么久,原因就在于倭寇不会构成对大明政权的威胁,而且大明北边还有强敌,所以倭寇才能逍遥自在。

    但是皇帝的耐心是有限的,皇帝的颜面也很重要,之前倭寇袭击南京就让皇帝雷霆震怒,东南官场尸山血海,好不容易平静下来,要是苏州被毁,皇帝可能会不顾一切的调派北地强军南下剿灭倭寇,那个时候,这些倭寇除了逃到海上就没有别的路了,但是大部分“倭寇”就是大明居民,他们大不了衣服一换胡子一撕躲回家做良民,而那些头头脑脑就只能逃亡海外了。

    那对他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损失,这些人,尤其是东南的海商大户,是他们扶持造就了倭寇的强大,倭寇的强大反哺了他们,这种合作关系看起来是稳固的,但是一旦倭寇不受控制做了错事,这些人也会随时对倭寇进行反制,比如弄出一些大捷来。

    所以但凡是可以接触到一些消息的倭寇首脑都不会对大明重要城市产生野心,最多觊觎一下,假装攻击,但是绝对不敢入内,林碧川是鬼迷心窍了,随后就死了,就算他不死,郑光觉得他回到根据地以后也会很快死掉,倭寇和沿海海商是一个整体,缺了任意一环,都会对其余的人造成威胁。

    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倭寇团体和东南海商大户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频繁且有效的,哪里可以打,哪里不可以打,哪里可以大抢,任意烧杀掳掠,哪里只能象征性的打一两下,然后立刻撤走不能久留,这都是规定好的,所以倭寇肆虐的四十余年里,有些地方没遭过倭寇灾患,有些地方一年好几次遭灾,死伤惨重。

    不过,也不能排除有些鬼迷心窍之人就是要往钉子上撞,把自己撞死拉倒,比如林碧川,郑光不也不敢大意,率军猛赶,义乌兵的体力本来就很好,这些日子随着郑光的高强度训练和较好的伙食,体质和体力进一步增强,一天强行军二百里,并不是不能实现的。

    不过郑光还是有些事情没有办完的,本想着带着义乌兵回苏州再接受一个月的火器训练,等到对付倭寇的时候冷热兵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