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ぞ团宸悖褂校闼坪跆乇鹗煜せ鹌鳎蔡乇鹪敢馐褂没鹌髯髡剑牵牢铱蠢矗鹌鞴倘煌薮螅椿姑挥械娇梢宰笥艺匠〉牡夭剑粢嬲绞べ量埽蔷袂烤婊靼苜量懿豢伞!

    郑光笑了笑,端起茶杯说道:“你所说的我也明白,可是真的到了那种时候,你不用火器,就没有别的办法了,更何况,火器真的是一种奇妙无比的武器,你如何能想到当初方家道士炼丹药炼出来的火药有朝一日能成为杀人利器?”郑光顿了顿,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火药能成为火铳,成为火炮,成为神火箭,在某种程度上主宰战场,那么未尝不会在未来彻底取代刀枪剑戟,成为战场的主要兵器。”

    徐渭对此不置可否,耸耸肩,说道:“别的不说,如今大明水师是拿火炮作为主要武器了,没有火炮,水师可难以对敌,听说大海上那些倭寇海盗和佛朗机海盗的火炮火力凶猛,射程数百步,几炮下去就能将一艘巨舰击沉,成百上千人命丧大海,就可知道,这火炮之威力何其凶猛也。

    但是若在陆战战场上,火炮还是有诸多限制的,海上船只左右前后移动不易,较为迟缓,且大海之上没有退路,一旦纠缠除了死战就是死战,而陆上则不然,火炮射程不及床弩,火枪射程不及弓弩,且无论是射速还是操作简易方面,否是弓弩占优,而火器落入下乘,或许当真有你所说的火器取代刀枪剑戟成为主要兵器之日,但是,绝对不是今日,也不是明日,至少,咱们平定倭寇,不能只靠火器。”

    郑光点了点头,接着面露一丝期待之色道:“你可知道当初太祖北伐和成祖北伐的故事?”

    徐渭点点头,问道:“当然知道,怎么了?”

    郑光说道:“太祖北伐,首创以密集火器射击正面阻止蒙古骑兵突进之战例,魏国公徐达以大量火器在草原上成功阻止蒙古铁骑突进,从而为大明铁骑反击创下有利条件,西平侯沐英在云南以火器三段射击之法,以密集不间断火力打击成功击败象群,虽然彼时火器较现在大为不如,威慑意义大于杀伤力,但是时至今日,已有可以射击数百步之火器,大量杀伤敌军之炮弹,火器之发展,大有可图。

    我打算从现在开始就自行研究火器,并且寻找能人异士与我一同协力,把研究方向固定于炸弹、单兵火铳与火炮之上,全力研究此三类火器,致力于加强火器威力、射速、射程、杀伤力与操作简易度,若是能研究出一些什么东西,一定可以大大的改变大明军队的颓势。

    而且,文长,你可知道,自古以来,若要对付骑兵,就非要训练更强的骑兵不可,但是草原牧人自由生长于马背之上,弓马娴熟,天生的骑兵,而我漢家子孙则生于农田之上,耕作是一把好手,可成为骑兵还需要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否则以大汉数十万近百万匹战马的资本,如何只能得十万铁骑?

    虽然此时有了马鞍可帮助骑兵控制战马,但是若要将一个农人训练为合格骑兵,还是千难万难,加上兵备废弛,武将不振,大明虽有骑兵,却徒有其表,不复太祖成祖时之强悍,以我所粗略计算,若有合适火器,装备训练一名火枪兵所需费用,远不及训练一名骑兵所需费用。

    再者,我总有一种预感,自古以来,我们没有合适的方法以步制骑,就是没有合适的步兵武器,如果步兵有合适的武器装备,则对抗骑兵或许不用如此艰难,今时今日之火器虽然还不够强大,但是如果数量足够,以三段四段甚至五段射击之法,或许可可以阻止骑兵也说不定。”

    徐渭在脑海中设想了一下万兵其发火器的场面,也觉得颇具吸引力,但是最后还是摇头道:“今时今日之火铳不仅射程短,射速慢,威力也不够,其使用铅弹,若距离稍远,则无法击穿骑兵盔甲和步兵盔甲,就算击穿了,也不能立刻取人性命,还不如弓弩,一旦射中人体,则至少可限制其行动。

    而且我所得知的火枪最远的射程也不过三百步,这三百步的距离太短,骑兵几乎转瞬即到,直接撞上来,只要骑兵数量稍多,就算是五段射击,还没来得及来上一轮,火枪兵阵就被撞破了,之后骑兵大杀特杀,火枪兵则毫无还手之力,还不如手持长枪长矛长刀之兵,你以为呢?”

    郑光思考了再三,突然想起了一个事情,于是便询问起了见多识广的徐渭:“我等往往将骑兵和战马算作成一体,在一起考虑,但是,若是将骑兵和战马分开,单独设想,战马到底还是马,马是牲畜,自然就有其无法抑制之天性,也有其无法抑制之害怕之物,如果我等专门从战马害怕的东西上入手,是否可以越过骑兵,直接对付战马,从而打消骑兵的威胁呢?”

八十三 巡抚来了() 
“战马的弱点?”徐渭皱起眉头,用诧异的目光看向郑光,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自有史以来,先人们选择了马作为骑乘之物,并且投入战事,为何不用牛羊,不用驴骡,不用狮虎,显然,先人也是有考量的,认为马是最合适的,最容易驯服,也最为忠诚可靠,所以先人才选用马作为骑乘之物,要是战马有什么明显的弱点,数千年来,早就被淘汰了,也不至于沿用至如今。”

    徐渭的分析合情合理,但是郑光还是摇摇头:“先人认为是对的,到了咱们这个时候,就不一定是对的,日子一天天过,每一天都和前一天不一样,我从不相信这世上有完全正确的事情,也不相信这世上有完全错误的事情,战马既然可以存在数千年而不被弃用,只能说在之前的时代,战马的弱点并没有被发现或者说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战马,正如火器出现之前,我等也完全不能想象可以用爆炸来杀伤敌人。”

    徐渭微微抬起头,把目光投向远方,而后转向郑光,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能够威胁战马的,可以打败战马的,就是火器?”

    郑光微微摇头道:“以目前的火器之威力,一万火枪兵和火炮兵在平原之地也对付不了一千铁骑,但是我始终相信火器有可以对付骑兵的那一天,可现在不是那一天,所以,要在目前我们所拥有之物里,寻找到可以克制或者说牵制骑兵的东西,列装于大明军队,倭寇并不是大患,真正的大患,还是在北方。”

    徐渭不置可否道:“倭寇还没收拾,你就开始思考对付蒙古人了?”

    郑光笑了笑:“毕竟,这也是我的心愿之一,大明朝这南倭北虏的困局,不能无视啊,无论如何都是要解决的,早一些晚一些都是一样的,倭寇没有什么骑兵,靠的是水师战船海上称雄,蒙古人还是千篇一律的骑兵,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原苦于骑兵久矣,我希望能在我的手上,将之终结!”

    徐渭心中略有些震撼,但还是没有表露出来,只是轻笑道:“终结骑兵,大明朝人人可都恨不得朝廷有一支强大铁骑来对付蒙古人,你却要终结骑兵,这牛皮吹得太过了,可就不妙了啊!”

    郑光笑道:“你这话说的不对,没什么是不能终结的,就像是古人的阵法,什么一字长蛇阵天地三才阵,或者是传说里诸葛武侯的八阵图,现在要是在我面前谁敢用这样的乌龟阵法等着我去破,那就是找死,拉来几百门火炮一顿轰击,我倒要看看这个破阵还在不在,你说,曾经大行其道的阵法现在已经没人提起,骑兵的淘汰,也不是不可预见的。”

    徐渭被说的一愣,而后笑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或许终有一日,骑兵是会被淘汰,但是现在,还是遥遥无期的,脚踏实地,想想实际的法子,一步一步来吧,你说要自行研究火器,还要资助火器人才研究火器,等你当官以后,就去做吧,你要是真的可以制作出强力火器,你的功劳就大了去了!”

    郑光是行动派,一念至此,立刻起身道:“说做就做!”

    看着郑光匆忙的背影,徐渭连忙喊道:“别忘了备考会试!那是最重要的!”

    朱纨抵达苏州的时候,没有带什么大的排场,也没带几个随从,很低调的进入了苏州城,当时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朱纨进入苏州城后不久,苏州城门就关闭了,一队接着一队的巡防兵开始出动,包围着苏州城的安全,目睹这一切的朱纨不由得点点头,对身边随从说道:“战场果然是磨练人最好的地方,这些卫所兵的精神头就是和其他地方的兵不一样。”

    之后,朱纨不打算直接去巡抚衙门,而是自己寻了一个小店住了下来,收拾好房间之后,下楼吃饭,叫了几个菜,一壶酒,就开始慢悠悠的喝酒吃菜,品味家乡味道的同时,注意侧耳倾听那些酒楼里面的人们的“高谈阔论”,这在他看来是很有效的掌握情报的方式,这些市井之徒也往往有着旁人所不及的情报手段。

    这还是朱纨在各地辗转做官得到的经验之一。

    古人们有着食不言寝不语的教训,但是在今人看来是没什么意义的,在饭桌上喝酒吃饭,怎能不聊天呢?有时候,聊天的话题才是最好的下酒菜,那些在晚上闲的没事干的闲汉们最喜欢的就是搬弄是非,比起一些八卦妇人来说更厉害,只是他们所谈的都是一些实事敏感话题,所以特别被朱纨重视。

    “所以我就说,小郑老爷不一般,你看看那些城防兵,现在一个个的都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以前见着咱们这些小摊贩不上来勒索银钱就是好的了,拿上一两个就走简直是开恩,现在整天里巡逻抓盗贼,一到晚上,尤其是西城门,被守的严严实实的,要是没有小郑老爷打那一仗,怎会有今日呢?”

    一张桌子上,一个小贩模样的人的话引起了朱纨的注意。

    “谁说不是呢?不过你说啊,这郑家还真是了不起,早些年壮愍公为救人而死,现在小郑老爷子承父业,又一次保护苏州,郑家可真是苏州的保护神呐!也不愧皇帝给郑家赐封三人,要我说这还是小郑老爷只是个举人还没考中进士,要不然封号会更高的,你就说前些年李家的五品儿子立了功,父母被赐封的事情,都一样!”另一个人附和道。

    “小郑老爷才多大?第一次参加科举就连过四关,考了举人,明年就算考了进士也才将将十八岁,多年轻啊!我周围认识的那些读书人,哪一个不是三四十岁了还在考童子试?最出格的一个,七十岁了,还在考府试,你说说,这有时候啊,人和人不能比,一比就要气死!”第三个人如此调笑。

    “话也不能这么说,小郑老爷天纵奇才,可是也用在了实处上,办了那么大的事情,救了那么多人,那可实实在在的,可其他的那些咱们听过的天纵之才,办过什么事?有过什么功劳?有谁是像小郑老爷这样还是举人的时候就立下军功了?没有吧?这就是差距,小郑老爷是能办实事的人,一来就救了咱们的命,那些人不过文采好,办了什么实事?咱们也享受不到啊!”最早的小贩如此说道。

    此话一出,周围诸人纷纷点头附和,都认为郑光是可以办实事的人,这样的人可比那些空有天才之名而没有天才之实的人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抚台,看来这郑光在苏州的名望十分之高啊,真是想不到,小小年纪有如此才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