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小的渡口,有一只小舟正在等待,舟上一个船家见着走来的唐顺之,显然也是老相识了:“荆川先生,这一回,可是您来的最晚了,徐文清都来得比您早啊!”

    唐顺之大惊失色:“什么?徐文清那厮居然来的比我早?天下要大乱了吗?”

    郑光诧异地看着老唐,且不论这徐文清是何许人也,就算您是段子手,这话实在是太危言耸听了吧?一个人抵达的迟与早,居然可以决定天下是否大乱?夭寿啦!

    “老师,这徐文清是何许人也?他也不能主导天下是否大乱吧?”郑光奇异道,唐顺之边走边笑道:“夸张了些,不过这厮从来都是最不守时的,会晚到,绝不会早到,经常是我们都差不多结束了这厮才醉醺醺的过来,不过,也不能过于苛责他,他罢了,你见着他就知道了。”

    郑光诧异道:“有什么不能言说的过往吗?”

    唐顺之登上小船,眯起眼睛:“这世道上,每个人,都有一段不能言说的过往,过去了,就是万幸,过不去,不过一死,可一直未过去,才是最痛苦的。”

    郑光也随之登上小船,低头思索着唐顺之的意思,一直未过去,那就证明此人的悲剧还在持续着,嘉靖年间心学门人的处境普遍不妙,但是能让唐顺之如此慨叹的,怕是和自身原因脱不开边,徐文清?怎么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小船随着船夫的摆渡逐渐靠近了湖中画舟,远远的,郑光就瞧见了一个身着白衫的白胖子站在画舟船头,双手背负在后面,摆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实则看起来像个白色圆球,郑光不由得暗自吐槽,自己长得胖,就要有自知之明,就不要穿白色这种高瘦人群专属的颜色,否则会显得你更胖,黑色也不是什么低贱的颜色,穿起来反而更显冷艳,突出高冷的气质。

    不过等到郑光登上了船,近距离观察个白色胖子之后,就明白了这样的逗逼无论穿什么,都改变不了他逗逼的本色,而且这位胖子还胖的特别结实,穿白色是白胖子,穿黑色是黑胖子,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胖,死了也是个死胖子。

    这样的人指望他高冷?呵呵,下辈子。

    “哎呀呀,唐兄!哈哈哈哈!上次你说什么来着,说我徐某人除非天塌下来,否则绝对来的比你晚,现在你且抬头看看,这天,是不是好好儿的挂在你的头顶?哈哈哈!还说我晚?大家伙而可都来了好久了,都酒过三巡了,您老人家这才姗姗来迟,哟,还带着个小的?私生子?哈哈哈哈!我明儿个就写一出话剧,为您老人家好好儿的宣传一下!”

    不知为何,在这一刻,郑光的心头突然涌现出一股想要将眼前这个白胖子暴揍一顿的冲动,于是郑光握紧拳头,一手指向白胖子,开口道:“老师,您总是教导我要心平气和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绝对不能好勇斗狠,学习武艺是为了强身健体和保护家人百姓,决不能恃强凌弱,但是今日,请老师务必同意学生将此胖击倒于船头!”

    唐顺之一句话没说出来就“扑哧”一声笑倒在船头,画舟里传来一阵爆笑之声,那白胖子就不爽了,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喂喂喂,你这小子,忒不懂礼数!我可是你老师的朋友,你的长辈,你这小子对待长辈怎能如此称呼?居然敢拿长辈的缺陷来取乐?当众折辱长辈?端的不为人子!”

    郑光抱起双臂,轻蔑的扫了一眼白胖子,把目光转向唐顺之:“老师教导我,长辈要想让晚辈尊敬,自己就要行得正,坐得直,所作所为为世人所称赞,德高望重者,为长辈,老师,此胖之所作所为所言所语,能称为长辈否?”

    又是一阵爆笑之后,唐顺之以手背擦了擦眼睛,将笑出来的泪水拭去,丝毫不顾白胖子要吃人的眼神,开口道:“光儿,老师并不认识此胖,此胖也不是老师的什么朋友,此胖明明比老师年幼十四岁,却厚颜无耻声称为老师之友,所以,此胖究竟是何人,老师也不清楚,上来就自称为长辈,显然此胖哈哈哈不是什么长辈此胖哈哈哈哈哈哎哟不行了,笑死我了,哈哈哈哈!”

    听得唐顺之和画舟内诸人之爆笑,白胖子大怒,上前就开始动手动脚:“唐荆川!今日我徐文清定要与你同归于尽!”

    可这白胖子的身手怎是常年习武的唐顺之的对手,一个擒拿手就把白胖子给擒拿住,不顾他“哟哟哟”的叫唤,拎着白胖子就进了画舟之内,环视了所有人,笑道:“诸位,此胖究竟是何许人也?怎会出现于此?某家可是好生奇怪啊!”

    一青衫书生强忍笑意开口道:“荆川兄长,我等并不识得此胖,也不知此胖为何许人也,诸位,可知此胖为何许人也?”

    一船的腹黑集团都矢口否认自己认识此胖,于是白胖子大怒之下,高喝一声:“气煞我也!”就晕过去了,就晕过去了,就晕过去了到底是真晕还是假晕,大家也就不在意了,白胖子一晕倒,所有人就把目光集中在了唐顺之和郑光身上。

    “看来,你们是猜到我会把光儿带过来,是吗?”唐顺之面露笑容,一把将白胖子掷于角落,开口问道,青衫书生站起身子,向唐顺之行礼:“荆川兄长相约,我等自然是心知肚明,彭山公早就有言,不过今日一见郑光小兄弟,倒的确是有些意外了,三言两语就将言辞锐利之徐文清说的气晕过去,还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小兄弟,明年会试,在下很期待与你交手。”

    郑光一愣,随机询问道:“不知阁下是?”

    唐顺之笑道:“诸大绶,表字端甫,大你七岁,你可唤他端甫兄长。”

    郑光立刻行礼:“郑光见过端甫兄长。”

    诸大绶一笑道:“不知小兄弟台辅?”

    郑光开口道:“光尚未及冠,未有表字。”

    诸大绶看向唐顺之:“小兄弟年已十七,为何荆川兄长不为他选个表字?”

    唐顺之看向郑光,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这本该是他父亲和祖父要做的事情,只是罢了,我对光儿说过,待他考取今科进士,我就为他起表字,在此之前,诸位可唤他小光。”

    诸大绶面露难色:“这,直呼名,似乎不合礼仪。”

    唐顺之摆摆手:“有师尊的同意,仅限于我等诸人,就可以。”

    郑光也开口道:“诸位都年长于光,光未有表字,诸位当然可以如此称呼。”

    “应德兄长如此看好小光?便断定他可考取今科进士?我等都知道小光在苏州府连中小三元,但是,一旦出了苏州府,强者如云之下,小光可还能更进一步?小光年仅十七,我等之中,也就端甫最为年轻,不过考取举人时也已二十一,之后未能中得会试,今年正准备二度参考会试,以端甫之才尚且如此,在下更是屡试不中,这难度,可见一斑啊。”一白衫男子开口笑道。

    唐顺之笑道:“我唐顺之的弟子,当然可以办到,虽然第一名是不太可能,但考取功名,应该不难。”

    白衫男子一脸郁闷之色:“应德兄长就差直言在下资质愚钝,不堪造就了吧!”

    唐顺之一脸无辜:“我何曾如此说过?柱乾,你也不要太在意此事。”

    白衫男子换上一脸惆怅:“怎能不在意啊,毕竟家中罢了,罢了”

    端坐最上首的白发老者开口了:“好了好了,今日相会,就不要提这些扫兴的事,你等都还年轻,都还有希望,不像老夫这垂垂老矣之人,大半截身子已经入土,你们想想老夫,自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二十九 池中物(下)() 
诸人一起向老者行礼,唐顺之也不例外,郑光一看,只好跟着行礼。

    白发老者摆了摆手,笑眯眯的看向郑光:“今日咱们聚集于此地,乃是为了小光,不为其他,顺之,你今日了小光,把我们所有人都召集于此地,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让我们认识一下小光的话,也不必主动提出吧?”

    唐顺之坐下身子,恭敬道:“彭山公,并非是晚辈要让大家伙儿都认识一下小光,乃是小光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得到诸位前辈的帮助,光儿,来见过彭山公。”

    舟中诸人饶有兴趣的看向郑光,白发老者也看向郑光,笑眯眯的说道:“呵呵呵,不必太在意,小光,老夫名季本,老朽一个;呵呵呵,听顺之说,是你有事情,而不是他有事情想让我等帮一把?”

    季本?王阳明嫡传弟子?难怪

    郑光略微惊讶,之后整理心绪,便和唐顺之一样正襟危坐,略一行礼,便挺直身体开口道:“正是,晚辈有事情希望得到彭山公和诸位前辈的帮助。”

    白发老者欣赏的点点头,光是这份气度,就很有唐顺之年轻时的风采,果然不愧是名师高徒,那么,便听一听也无妨,于是,白发老者开口道:“你有什么事情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呢?如果是科举,你的老师就是你最大的帮手,老夫以为,你并不需要这里所有人的帮助,况且他们里面,还有一些人也是没有考中进士的。”

    几个年纪稍微轻一点的人面露不自然之色,带着尴尬的笑容自嘲地笑了笑,让郑光不由得感慨科举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不过,他所希望的,并不是如此:“彭山公,晚辈并不是对功名上的事情很在意,况且晚辈也年轻,机会还有很多,晚辈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关于书。”

    白发老者眉头一皱,询问道:“哦?书?”

    郑光点头:“其实,晚辈想要让家族开始经营书社。”

    舟中诸人面露怪异之色,白发老者也十分不解:“小光,你自己族内之事,自己和族人商议便是,开办书社经营也是郑氏家族之事,与我等有何关系呢?”说着,白发老者把不解的目光投向唐顺之,有询问之意,不过唐顺之并没有说任何话,只是端着茶碗慢慢的饮着,显然是知情人。

    郑光开口道:“彭山公,晚辈斗胆求教,当今大明,最热卖最受读书人追捧的书籍,是什么书籍?”

    白发老者虽然心中奇怪,但还是按奈住疑问,略一思索,缓缓开口道:“若说最受读书人热捧的,自然是与科举有关的书籍,其次,是些志怪小说,野记杂文之类。”

    郑光点头道:“售书,自然是要售卖给识字的读书人,而大明的读书人千千万万,唯一都在意的事情,就是科举考试,为了科举考试,白发老翁也能上阵厮杀,更别提青年学子们,一旦是和科举有关的书籍,定会受到关注,如果有效,更会热卖。

    而晚辈纵观大明如今的一些与科举考试有关的书籍,无非是一些历年来科举真题与范文,即程文程墨,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拿到书籍,除了死记硬背,并无他法,学生所接触之义理,无非是老师口述,学生听讲,老师偶尔出一些题目考查学生,学生偶尔做一些题目,锻炼文笔,而大量做题,仅在科举考试之前一年左右。

    这还是师从大儒的学子才有机会大量做题锻炼水平,大部分学子,在参加科考之前,是否做满十题,还有待商榷,学子水准之差异,可见一般,而晚辈的想法,则绝不仅仅局限于刊印别家书籍,然后售卖,晚辈希望撰写出属于晚辈自己的丛书系列,独家属于郑氏书社的丛书系列。

    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