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嘉靖攻略-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经就属于那百分之五里的极品,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威名赫赫,有张经出马,还能调动那些不怎么听使唤的广西狼土兵出马,那可是骁勇善战之辈,有他们出马,朝廷就能少出一点钱少练一批新军了,所以给他的权力里还包括可以调动两广地区狼土兵的这一项。

    现在看来,东南的整个配置,简直是华丽阵容,倭患最集中的三个地方三名巡抚,浙江巡抚朱纨,福建巡抚聂豹,苏松巡抚范庆,全部都是战功赫赫之辈,和倭寇打过交道,而领头的三省总督张经更是牛中之牛,不说别的,单说战绩,放眼整个大明文人群里就是数一数二的。

    加上如今驻守东南的卢镗和汤克宽二将,还有自己手下黑旗军九将,整个平倭的班底就差不多构筑起来了,全是战功赫赫的敢战之辈,这些人带领着如狼似虎的新军,对付倭寇其实是十拿九稳的,军事上不成问题,问题就在于政治上,作为幕后黑手的东南海商豪门,还有他们所掌握的朝廷力量,如何对付这群人的政治势力才是要紧的事情。

    之前那个前来窥探军情的小厮,还有那个所谓的姚家,徐渭去查探了一番,却一无所获,但是郑光隐隐约约的感觉到,那些人已经关注自己了,自己如果在此前去东南并且大张旗鼓的练兵,他们一定会再次接触自己,那个时候,他们会自己现形,所以,郑光并不担心。

    至于是否开海禁,嘉靖皇帝的心里似乎也有了计较,之前他所说的事情,郑光也铭记于心,为了堵住悠悠之口,更为了让那些代表东南海商利益的官员自己露出马脚以便清洗,日后,还有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要展开。

    但不知为何,郑光虽然觉得自己已经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很多事情,比如这一次的东南平倭,他已经提前数年促使嘉靖皇帝下定决心整治东南,不给倭寇继续嚣张下去的机会,但是当嘉靖皇帝的那句话问出来之时,郑光依然觉得历史是沉默而厚重的,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没能挽救大宋的阴影仿佛再次笼罩在了郑光的心头。

    “郑光,朕问你,你平时里都在内阁里跟着夏阁老做事情,就你个人感觉,夏阁老是否有威严,能驭下?”嘉靖皇帝和郑光说了一下自己的人事安排之后,装作不经意间的翻了翻奏折,然后轻声开口询问,或许他觉得从郑光这个毛孩子这里可以更加直接的得到夏言的第一手信息,而且郑光不会欺骗自己。

    然而郑光不是真正的菜鸟,他知道嘉靖皇帝这样询问的意图是什么,所以,他不能为夏言说好话,或者说也不能说的太明显,他突然想起另一个时空里,严嵩对夏言发起逆袭的第一战,就是在朝堂上突然发难,逼得夏言大动肝火,成功的让嘉靖皇帝感受到了夏言的强势以及对自己的威胁。

    “强协君上,压迫同僚”,这是夏言的第一个罪名,也是让他去职的罪名,至于丢掉性命的,是“结交近侍”的罪名,现在,是不担心的。

    一旦皇帝感觉到了威胁,夏言这个首辅就必然担任不了了,这只穿着道袍修老虎禅的老虎就会展露出自己依然锋利的獠牙,撕碎一切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和物,无论这些人和物是否真的会威胁到皇帝本人,那都不重要。

    郑光和夏言没有任何关系,他和夏言之间不以师生相称,嘉靖皇帝是一清二楚的,所以郑光这个在朝中没有大树依靠的小苗儿反而是嘉靖皇帝最相信也是最可靠的一手消息源,嘉靖皇帝可以从郑光的平铺直叙里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因为郑光向嘉靖皇帝回报消息的时候基本上不带个人感**彩,只是很直白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告诉皇帝,皇帝如何想,他不管。

    这是嘉靖皇帝很愿意和郑光聊天的重要因素,所以皇帝也会不厌其烦的不停的将郑光丢到各大部门去问话,去参观,去处理政务,让郑光把所见所闻都告诉自己,自己凭这些叙事,就可以得到想知道的一手消息,而且还很准确,和从锦衣卫那里得来的结论互相辉映,这就证明郑光的忠诚。

    所以关乎这个问题,长久在夏言身边听用的郑光无疑最值得信任,也最有发言权,夏言平时待在内阁里是如何处理政务的,如何压迫同僚的,如何展现自己威严的,嘉靖皇帝都可以知道。

    嘉靖皇帝想象中,夏言也是一头老虎,可是在郑光的心里,夏言是个可靠可敬的长者。

    他如何会昧着良心说出嘉靖皇帝喜欢听的话?即使他知道夏言的去职无法改变,但是,他觉得,至少要让这位忠厚的长者得到位置付出一切的大明给予的应有的回报,至少,安度晚年。

    “陛下,就臣所见,夏阁老处理政务很果断,他会听从旁人的意见,然后从中选取他认为最正确的意见汇总之后,再行处置,平素里也很有威严,内阁里的官员都很敬重夏阁老,当然,有时候臣也会听到他们私下里讨论夏阁老威严过甚,使得他们都不敢亲近夏阁老。”郑光低声说道。

    嘉靖皇帝的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多了一点点的松动的迹象,继而开口道:“哦?如此威严?都让别的臣子不敢亲近?”

    郑光点头道:“至少臣也是如此感觉的,夏阁老基本上是不笑的,反正臣是没有见过夏阁老露出过笑容,每日到内阁比臣去的还早,臣到了内阁的时候,已经看到夏阁老坐在位置上处理奏折了,臣离开的时候,夏阁老还没有离开,臣也听内阁值班的同僚说起过,夏阁老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内阁,门都是夏阁老亲自锁上,这一点,臣还是很敬佩夏阁老的。”

    “这是他的本分。”嘉靖皇帝低声道,同时,面色似乎又松了松,然后看向郑光说道:“那你怕不怕他?”

二百一十五 定局() 
郑光笑了一下说道:“同殿为臣,臣不认为自己需要害怕夏阁老,夏阁老虽然威严,却不会胡乱训斥下属,如果训斥下属,就一定是事出有因,如果自己没有犯错,夏阁老怎么会训斥臣呢?之前臣有一次漏了一本奏折忘记递交给夏阁老,夏阁老也仅仅是训斥了几句年轻人办事不要毛手毛脚,未曾深责。”

    嘉靖皇帝看着郑光笑道:“年轻人办事的确需要谨慎一些,不能毛手毛脚,你丢了一本奏折,那对于大明而言可能就是漏了一件国事未办理,若是大事,会闹出乱子,这件事情你可不得不引以为戒啊!”

    郑光拜道:“臣知错!”

    嘉靖皇帝点点头,满意的看着郑光,开口道:“那夏阁老平日里是否也会提点你一些关于政务上的事情呢?”

    郑光点头道:“是的,夏阁老也会把一些政务上的事情挑出来指给臣看,告诉臣这些错误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何危害,告诫臣今后为官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等等,有时候,夏阁老也会拿一些家乡寄来的土产给臣,臣感觉夏阁老应该算是一位威严的长者吧!”

    嘉靖皇帝挑了挑眉毛:“家乡的土产?”

    郑光点头:“对,夏阁老家乡的土产,一些干果之类的,酸酸甜甜的,夏阁老每一次吃的时候,都会看着那些土产很久,似乎在想念什么,最近好几次,臣都时常听到夏阁老的叹息声,有时候夏阁老还会打开南面的窗户,站着往南边眺望好一会儿,大概,是在思念家乡吧!”

    嘉靖皇帝吸了口气,慢慢的吐出,整个人似乎也轻松了不少,语气也变得有些柔和,开口道:“朕十五岁继承大统,在那之前,都是在安陆老家度过的,做了皇帝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老家了,至今,有二十六年了,午夜梦回,偶尔也会想起幼年在家乡的点点滴滴,也不知家乡如今变得如何了,那王府,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院子里的那棵老树,是否还在”

    过了一会儿,嘉靖皇帝似乎才从自己的世界里清醒,笑道:“上了年纪,就喜欢想些从前的事情,人都是如此的,朕二十六年没回家了,朕记得公谨是正德十二年的进士,三十年了,他三十年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公谨今年也有六十五岁了,想想从嘉靖七年开始朕与公谨相识,居然已有二十年了”

    郑光低声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臣有时候也会有此感触的。”

    嘉靖皇帝失声笑道:“你小小年纪,二十岁还不到,你能有什么感触?”

    郑光笑道:“臣虽然年纪小,但是也能感受到的,有时候回到家中倒头就睡,早上起得早,还不甚清醒的时候,恍恍惚惚的就会觉得自己还在苏州老家,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子,还准备温书习字备考,结果一下清醒过来,发觉自己已经在北京了,已经不需要考试了,接着就会有所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一眨眼,臣就已经是一名官员了,偶尔,也会有些失落的。”

    嘉靖皇帝缓缓收起笑容,低声道:“光阴当真是可怕至极啊,二十六年了,整整二十六年了,朕都已经四十一岁了,从安陆到北京,仿佛还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这一晃,就二十六年了,人这一生,能有几个二十六年呢?郑光,你学识渊博,朕问你,你相信这世上,有人能长生不老吗?”

    郑光果断地摇头:“不信,天行有道,生老病死,乃是天数,臣不相信有长生不老之术,就算臣孤陋寡闻,这世上当真有长生不老之术,臣也不愿长生不老。”

    嘉靖皇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假装不在意的问道:“为何?长生不老不好吗?可以看尽这世上繁华,享尽一切荣耀,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难道不好吗?”

    郑光低下头,摇头道:“若臣真的长生不老了,家人又该如何呢?家人也能长生不老吗?好友又该如何呢?他们也能长生不吗?若是如此,眼睁睁看着最爱的父母,最爱的妻子,最爱的孩子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却无能为力,看着知心好友一个个离自己而去,最后他们全部都走了,只留臣一人活在这世上,哪又有何意义呢?

    快乐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分享,悲伤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分担,所有在意的东西都没有了,那和一具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呢?生而为人,本就该经历人应该经历的一切,然后创下功业,让后人敬仰,青史留名,这就够了,民间有个好玩的歇后语,老寿星上吊,活腻了,臣也是如此觉得,活得太久了,真的会腻味的。”

    嘉靖皇帝久久不语,也不知是什么样的感受,郑光并没有觉得自己的一席话就能让这位皇帝打消修仙的念头,从他听信“二龙不相见”的话之后拒不见自己的两个儿子这件事情上来看,就知道这位皇帝压根儿没有把什么亲情之类的情感看成此生不可或缺的东西,事实也是如此,历朝历代,哪位皇帝能把亲情看得很重?对皇帝来说,感情是奢侈,朋友更是没有,称孤道寡的人,除了修仙,还能追求什么?

    如果他不是皇帝,或许此事还有转机,但是他是皇帝,郑光从未觉得自己能说服他,此时此刻说这番话,只是无可奈何的表明心迹而已,免得让这位皇帝心血来潮,把自己也当成了给他试丹药的工具,那可就悲剧了。

    好一会儿,嘉靖皇帝才抬起头,低声道:“郑光,此番,这些东南的要职定下来之后,朕,就打算把你派去东南了,这段时日把你放在内阁历练,你也该差不多明白如何与这些官员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