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1之大变革-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司斥候都是极为精锐的彝人武士,擅使竹筒箭,箭头上涂有剧毒,只要被这箭擦破点皮,即刻毙命。

    “大家都注意了,这箭上有剧毒,从现在开始,全身披甲、戴面罩。”斥候队都是精锐,又直属于参谋司,装备很好。只是老林里太热,斥候们全身披甲受不了这么热的天气,在行进中便脱了甲,背在包裹里。

    现在敌人的毒箭出现了,斥候们不敢再大意,纷纷全身披甲,并戴上厚面罩。

    伏击吕梁镇斥候的彝人武士小队在一击不中好便立刻撤退,射出毒箭的武士心中很懊悔,竹箭上涂的剧毒是很珍贵的,他给白白浪费了。

    吕梁镇斥候继续前进,由于全身披甲,负重增加,速度并不快。

    “嗖”,又一支竹箭从林中射了出来,这次射中了一名斥候。只是这次吕梁镇斥候全身披甲,竹箭射中了斥候背后厚厚的棉甲,竹箭是木制,动能不足,刺入棉甲的一半便停住。被射中的斥候受到竹箭的推力,向前跌倒。

    在竹箭射出来的时候,其余方向的斥候们都发现了竹箭射出的方向,立刻举起手中的弩箭,刹那间射过去八支弩箭,林中传出一声惨叫。

    斥候队正一边派人小心靠近传来惨叫的地方,一边扶起跌倒的斥候,帮他拔出背后的竹箭,问道:“没事吧?”

    被射中的斥候气喘吁吁道:“没什么大碍,这棉甲够结实!”

    “队正,发现一具尸体。”被派过去的两个斥候抬出了一具尸体。

    完全不同于汉人的装束,嘴唇发青,眼角发白,小腿处中了一支弩箭。队正拔下弩箭,叹道:“不愧为敌人的精锐,宁愿服毒自杀也不肯被我们俘虏,大家小心了,这样的敌人绝对不容小觑!”

    众斥候沉默,后面的战斗绝对不轻松。

    (本章完)

第128章 128。残酷,情报() 
斥候队将彝人武士的尸体拿树叶盖好,方便掩盖自己等人的踪迹。到了这个时候,斥候队的人发现,敌人早已经做好准备,在斥候队必经的老林派遣了精锐武士。现在,就看双方谁更强,谁更能坚持,谁就能活下去。

    归化驿,原属毕节卫管辖,现在成了安邦彦的一个小兵站。在安邦彦叛明后,毕节卫的卫所兵们都逃了,安邦彦毫不费力的占据了毕节卫。第一次兵围贵阳失败后,安邦彦被迫收缩兵力,放弃毕节卫,在归化驿留了一支精锐斥候队,共三十人,侦测明军动向。

    水西宣慰司的军制还保留着元朝蒙古军的军户制,安邦彦留在归化驿的斥候队在水西内部的编制属于牌子,其长官称作牌子头。

    牌子头对着归化驿内剩余的斥候道:“各位,养龙坑那边传来消息,大王派遣张彤防备赤水卫的明军。”

    “牌头,张彤到哪了?”有斥候问道。

    “传消息的人来时说是到了养龙坑,现在应该过了水西城,再过两天就能抵达这,大家做好准备,万不可让明军占了便宜。”

    众人点头,大家都久经战阵,不会说出明军初来乍到不必担忧这样的混账话。

    白撒所和阿落密所的林子里,吕梁镇的斥候队仍在小心前进着。先前解决了一个彝人武士后,斥候队到现在为止就没有再遇到过袭击。

    队正在走到一处较为隐蔽的斜坡处,摆手让斥候队停下。摘下面罩后,道:“休息一下,这前半段路是暂时安全了。”

    两个斥候爬上树,充当瞭望。其余的斥候摘下面罩,脱下棉甲,再脱下早已被汗水浸湿的衣服,用力拧干。

    队正打开随身携带的竹筒,往里加了一点盐,晃了晃,直接一口饮尽。片刻后,两个补充了水分的斥候替换了在树上瞭望的斥候。

    “好了,披甲,准备行动。”一刻钟后,队正下命令道。

    斥候们再次披上棉甲,戴上厚面罩,继续行进。

    “嗖、嗖、嗖”三声,从三个方向射过来竹箭,斥候们立马卧倒在地,迅速移动。反应快的滚了两圈后顺势半蹲,朝竹箭射过来的方向发射弩箭。

    一波交锋后,吕梁镇这边没有伤亡,水西那边也没有。

    “都小心!”队正嘱咐道。

    “嗖、嗖”,又有两支竹箭射过来,彝人武士们在损失一人后,也学聪明了,射出竹箭后,立即撤退,不给吕梁镇斥候们一点反应时间。

    两次下来,吕梁镇斥候也发现敌人的攻击规律,队正沉声道:“下次若再有攻击,不在竹箭攻击范围内的要主动追击,他娘的,这仗打得太憋屈了,完全被牵着鼻子走!”

    斥候们也很憋屈,神经一直这么高度紧张,对体力的消耗很大。

    “嗖、嗖、嗖”,这次是三支竹箭,其中一支竹箭射中了斥候,队正和其他的斥候也顾不上被射中的斥候,沿着竹箭射出来的方向,迅速追击上去。

    弩的射程远超竹筒箭,弩箭的穿透力也要强于竹箭,三个方向的彝人武士,跑掉一个,一个直接被射穿喉咙,还有一个被射中大腿,跌倒在地,为了防止其服毒自尽,离得最近的斥候直接把他的右胳膊给卸了。

    把俘虏拖了回去,队正发现被射中的那名斥候还没醒,旁边的斥候小跑过去,扶起被射中的斥候,只见那支竹箭正射中了右眼。

    队正用手抚上了斥候圆睁的左眼,哀道:“兄弟,去吧!”

    己方有人伤亡,拖着俘虏的斥候狠狠踹了俘虏一脚,本来俘虏在被卸掉胳膊时疼得晕过去了,这下被一脚踹醒,看到押着自己的敌人,立刻大吼大叫起来,挣脱着要去撞树。作为军中斥候,被敌人抓住那是生不如死,根本没有做俘虏的机会。

    队正让人把死去的斥候遗体找个地方藏起来,做好标记,等回去时要将遗体带回赤水卫。随后走向那俘虏,按住他,用当地彝语道:“你们有多少人?驻地在哪儿?说的话给你一个痛快!”说完后队正拿出一把匕首,直接插进俘虏的小腿,疼得俘虏哀嚎起来。

    朱燮元留给吕梁镇的观察使不是当摆设的,观察使精通当地彝语,参谋司组织麾下的斥候队、调查队都跟着学习,斥候队队正学了个大概,会说一些常用词。

    队正拔出匕首,冷冷地盯着俘虏。斥候作为一军精锐,轻易不会说出真实的军情,特别是在明知死亡的情况下。如何从敌方斥候口中得到真实的情报,有着一套话术。

    战场,可以说是世界上套路最多的地方。

    疼痛过后,俘虏耷拉着脑袋,沙哑着声音道:“哈哈,我们有十万大军,你们、你们,没多少好日子了。”

    “毕节卫?水西城?”队正继续道。

    “整个黔西都是我们的人!”

    队正注意到在自己说毕节卫时俘虏的脸色变了,再结合他前面说的,那么敌人多半是在赤水卫河毕节卫的交界处集结了军队。

    有了方向,队正便不再需要俘虏,押着俘虏的两名斥候一人一刀,解决了俘虏。

    后续的路程战斗不断,吕梁镇这边装备要比彝族武士强太多,折损了一人,彝族武士则被射杀了五人。

    损失了五人后,牌头不敢再派人袭扰,吕梁镇斥候队冲出了白撒所和阿落密所之间的林子,到了毕节卫。

    此时张彤部也到达归化驿,吕梁镇斥候队很容易就发现了大规模行进中的水西土司军队。

    归化驿,牌头把派出去的所有探子撤回后,发现只剩二十二名。斥候队属于精锐,是安邦彦的部曲,不是那些可有可无的奴隶兵,一下折损八名,牌头心疼的都要哭了。

    张彤抵达归化驿后,得知斥候牌子的损失后,心里对明军的轻视立刻全消。照斥候牌子的遭遇,驻守赤水卫的明军不是那些乱哄哄的卫所军,应该是明朝廷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强兵,类似于石砫的白杆兵。

    吕梁镇斥候队抓紧时间收集军情,把能侦测到的情报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全线撤退。在回赤水卫的途中,把两具战友的遗体带上,等回到赤水卫后火化。在外征战的军士牺牲后,带回家的只有一捧骨灰。

    (本章完)

第129章 129。试探() 
赤水卫,吕梁镇参谋司,谭良栋得知牺牲了两名斥候后,默然道:“把二人火化,收好骨灰,打完仗后带回老家。”

    “是!”

    接着斥候队正便把斥候队收集到的情报和整个战斗过程汇报了一遍。

    “毕节卫,把毕节卫的地图拿出来!”

    参谋们立刻拿出毕节卫的地图。赤水卫和毕节卫相邻,中间隔着赤水河和木稀山,斥候队经过的山林即是木稀山。

    张彤的部队驻地在归化驿一带,从斥候们带回的情报来看,张彤所部的人马在三千左右。

    “传令兵,把千总们都请来!”

    “是!”

    白杆兵的秦邦屏也在参谋司中,听闻水西派出了一支军队驻扎在邻近的毕节卫,便继续停留下来,这是一个观察吕梁镇实战能力的好机会。

    千总们聚齐之后,参谋司的参谋把地图摊开,指着毕节卫道:“诸位,据斥候队的情报,水西的土司往毕节卫派出一支叛军,人数在三千左右。”

    牛凉的驻地离毕节卫最近,问道:“将军,这支叛军离俺老牛不过百里地,要不要俺老牛动动?”

    谭良栋没有直接回道,而是道:“牛凉,屈华,你二部的驻地位于赤水卫的南侧,离毕节卫最近,离赤水河也最近。若是毕节卫的敌人来攻击,要先渡过赤水河,你二部先沿着赤水河布防。”

    屈华不解,问道:“将军,那咱们是攻,还是守?”

    “赤水河以南,白撒所和阿落密所尽是山林,我们的士兵都是北地人,无法在林中行军,通往毕节卫的驿道又在敌人手里,因此我们要先守后攻,先打一波敌人的主力再去进攻。”

    “将军,若是敌人不进攻怎么办?”牛凉又问道。

    这次回答牛凉的是一个参谋:“牛千总,毕节卫无存粮,而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水西土司的粮食基本都集中在围攻贵阳的安邦彦那里。毕节卫那里汇集了数千人,以那儿的粮食和水西复杂的地势,无论是吃粮食还是转运粮食,敌人都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一句话,土司叛军和明军耗不起。历史上朱燮元在解了贵阳之围后,曾想着让各地明军攻进水西腹地,但安邦彦在撤退时毁驿道、烧栈道,彻底隔绝了水西内外,大量的明军无法进入水西。

    索性朱燮元就封锁了整个水西,硬生生把水西土司给困死。

    在吕梁镇这边琢磨着怎么应对水西土司军时,张彤也在想着怎么对付明军。

    在张彤看来,赤水卫的明军是明朝廷是从其他地方证调过来的,相对于自己等人来讲,是外来户,因此他想着先对明军发起一场试探性的攻击,摸摸对方的底。

    除此之外,安邦彦拨给他的军粮只够吃半月,拖得时间长了对己方很不利。这儿得说明一下,在土司的军队里,部曲和奴隶是两个待遇,张彤的三千人若是全部按照部曲的待遇,携带的军粮连五天都撑不下去。

    但众头人不这么想,以斥候牌子的遭遇,赤水卫的明军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头人们觉得自己手底下那些凑数的奴隶兵并不一定能打得过,稳妥点的办法还是在原地待着,安邦彦的命令是让他们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