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1之大变革-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家老二还没来,两个大汉带着王显进去后,站到王显身后,搞得王显很不自在。

    “王掌柜的,抱歉抱歉,来迟了。”贺老二在门口看到王显,抱拳道。

    王显被两个大汉看着,玩味道:“大掌柜,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啊。”

    贺家老二坐下,道:“事出有因,事出有因。那些皮货你准备怎么卖?”

    王显继续一副憨厚的样子,直接道:“大掌柜,咱敞开天窗说亮话,我们山里人准备皮货也不容易,若是大掌柜这里给的价格好一些,那我们以后都走你们这。”

    “山里人……”贺家老二转了转右手拇指上的扳指,突然道:“王掌柜的,你家条件怎么样?”

    王显愣住了,这大掌柜的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回道:“山里人,条件能好到哪。”

    “王掌柜的,你看要不这样,你给我干活,专门去山里收皮货,压低价格,然后我给你抽成,怎么样?”贺家老二朝王显身后的两个壮汉使了个眼色。

    “大掌柜,你这是什么意思?”王显说着就要站起来,身后的两个壮汉立刻把他压住。

    贺家老二在柳林时就以吃人不吐骨头出名,不然也不会去开赌场,这时候露出了真面目,狂笑道:“哈哈,王显,你好好考虑考虑。你们俩,给我看住他!”

    王显直接被绑住,关在屋子里,两个大汉在外面看着。

    “哼,想困住我,没门!”王显也没料到贺家老二翻脸这么快,用力挪动身体,腾出一丝空间,用手指夹出自己藏在裤带里的小刀。

    用小刀割断绳子后,王显立刻附到门前,看到两个壮汉正坐在门前闲聊,迅速蹿出去,拿小刀割破左边大汉的喉咙,然后立刻把右边的大汉压在地上,拿小刀抵住喉咙,低声喝道:“说,这是不是从柳林搬过来的老贺家?”

    大汉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挣扎道:“是,是……”

    “嗤”的一声,王显把小刀捅进喉咙,然后迅速离开。

    王显寻摸到柴房,直接放火把柴房烧了,顿时,贺家宅子上方冒出一股浓烟。

    跟着马车来到贺家宅子外面的队员们看到贺家冒烟,立刻反应过来是他们队正在发信号,立刻聚在大门口。

    有人踹了一脚大门,大门纹丝不动,踹门的队员尴尬道:“发挥失误,发挥失误。”

    另有人从怀里掏出个东西,喊道:“都让开,看我的!”

    旁边的人看到是手榴弹,立马散开趴下,心里很佩服这位敢带手榴弹的兄弟。

    “轰”的一声,大门被炸倒,所有人都冲了进去。

    贺家宅子乱了,先是不知哪儿起火,后是大门被炸开,整个宅子到处都是喊叫声。

    老贺家家主在宅子乱了后,心中哀叹一声:“完了!”对他们贺家动手的无外乎两路人,一是同做口外生意的商家,但凡做口外生意的商家,都是黑白通吃,手里都有自己的武力,这也是他不同意老二去做口外生意。二就是柳林的谭良栋了,任谁半路被截杀都会报仇。

    特殊部队内部有着自己的联系方式,看着王显留下的标记,队员们很快就和王显聚到一起。

    “问出老贺家家主和贺家老二的位置,尽快解决!”

    贺家老二在宅子乱了以后,从自己小妾的床上爬起来,大骂道:“都他娘干什么吃的,连个宅子都看不好!”

    从护院那里问出老贺家家主和贺家老二的位置后,队员们分成两队。

    “呦,这不是大掌柜吗,在干嘛?”王显戏谑的看着贺家老二在门口发脾气。

    “王显,你……”

    “动手!”队员们立刻上去,给贺家老二来了个透心凉。

    老贺家家主那边,在特殊部队队员赶到后,老贺家家主正坐在椅子上,看着队员们苦笑道:“你们来了,是王家、梁家的人,还是谭良栋的人?”

    队员们不语,直接上前。

    “罢了罢了。”老贺家家主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插在自己的胸口。

    队员们上前检查了一番,确定老贺家家主死亡后,才退出房子。

    解决了老贺家家主和贺家老二,特殊部队趁乱退出贺家宅子。在期限内完成了任务,王显很高兴,大手一挥道:“回家!”

    (本章完)

第123章 123。最后的准备() 
王显带着人撤退后,贺家宅子里的其他人才发现自家大老爷和二老爷已经死了,吓得连火都来不及扑灭,立刻跑去报官。

    第二天,贺家宅子发生的事传遍整个祁县,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贺家是被其他做口外生意的商帮给袭击了,就连祁县县令都这样认为,把贺家的事情搁在一边。

    能做口外生意的商帮没一个简单货色,背后都站着朝中大佬,祁县县令不敢掺和这些事。

    王振江得知此事后,脸色怪怪的,自己前脚刚从柳林回来,后脚贺家就出事,看来谭良栋的实力,要重新评估一下了。想到这,王振江对谭良栋要订购的两套活字印刷设备更上心了,王家内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老大掌权,老二掌握了口外生意,王振江要想脱颖而出,目前看来,和谭良栋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在交城把借商会的皮货还回去,王显带着特殊部队的人返回柳林。此次任务,特殊部队完好无损。

    谭良栋听完王显的汇报后,道:“任务完成得不错,但回去要好好总结一下,看看还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是。”

    “王显,鉴于你部的表现,编作特战队,划归参谋司,可有异议?”谭良栋继续道。

    “没有,服从命令!”王显喜道,这下可以跟着大军去平叛了。

    “好,回去以后好好准备,此次去贵州,你们特战队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是。”

    王显走后,谭良栋继续忙活。卢象升一共送来了一万三千两银子,谭良栋发出了一万一千两银子,作为军士的安家费和作战津贴。

    除此之外,谭良栋还通过商会购买了大量的草药,大都是用来治疗腹泻、体寒、发热的常见草药。

    贵州在这时还属于瘴疠之地,对人很不友好。在后世几乎绝迹的疟疾、血吸虫病此时还很常见,贵州当地人都需小心,远道而去的吕梁镇就更需小心了。

    谭良栋把购来的中草药做成草药丸子,让各班的医疗兵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谭良栋在军纪中增添《卫生条例》,规定各部以队为单位,在营地百米之外修筑简易厕所,扎营后不准随地大小便。喝水必须喝烧开的水,并且不准士兵随便取水喝。

    在未开发的深山老林,有些小溪流经矿床,重金属含量超标,若你不小心喝了这种水,运气好的话大病一场,运气差的直接就能一命呜呼。

    卢象升送来银子后便一直待在柳林,整天待在军营里,时不时的和千总把总们切磋,很是过了一把瘾。卢象升爱好练武,平时待在知府衙门里,面对的都是些文官,早就手痒了。

    吕梁镇出兵在即,在各村忙活的胡振江和在外培训警察队的李鹤轩都赶了回来。

    真武山大堂,吕梁镇五千总、各把总、胡振江、余生、李鹤轩、白世镜人等齐聚一堂。

    上次谭良栋去大同镇时,吕梁营的盘子还小,吴敏、杜松也在,需要安排的事并不多。此次远去贵州,吕梁镇几乎控制了整个吕梁,谭良栋也成了吕梁镇的老大,需要安排的事很多。

    “涛起,我离开以后,税务司由你代领,督促好各村农事,务必做到各村今年能有余粮。”

    “好。”胡振江起身回道。

    “鹤轩,警察队职责重大,和护村队一起维护好秩序。”

    “是。”

    胡振江和李鹤轩是留守的干将,再加上各村日渐完善的护村队,只要不是特别强大的敌人,吕梁二州保持稳定毫无问题。

    剩下的还有学堂、商会、煤炭协会,学堂给吕梁镇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商会和煤炭协会给吕梁镇提供财力支持,这三者协助胡振江和李鹤轩,一同稳定吕梁。

    安排好留守的事,谭良栋带着诸将进了军营。

    古来征战,军队在出征前都会进行一系列准备,吕梁镇自然也不例外。

    卢象升作为吕梁提督,为吕梁营拟了一份战前军誓,用以鼓舞士气,但被谭良栋拒了。

    在谭良栋看来,战前军誓是走形式,士兵们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那份安家银子,只要你将领不吃空饷不喝兵血,士气自然就足。

    不过谭良栋也搞了个吕梁镇自己的战前动员,拉了个大横幅,上写道:“吃饱喝足打胜仗,早日回家报平安!”并让各营千总把这句话传下去,作为口号。

    接下来就是整备衣甲器械,各队、各班全面检查武器装备,若是有损坏的需及时报备。在明军军令中有这么一条,战前必须检查军备,若是在战时以军备不足推脱作战,当以军法处置。

    同时,谭良栋把吕梁镇的马匹集中安排,营一级的传令兵全部配马。

    吕梁镇进行了最后一次整训,时间也到了八月份,正是兵部给的出兵日期。

    “吃饱喝足打胜仗,早日回家报平安!”最先开拨的是张应宸部,一队一队的士兵经过辕门,高喊着谭良栋给编的口号。

    谭良栋则站在辕门处,每当有一队士兵经过时,向着行进中的士兵们行军礼。卢象升站在谭良栋身旁,看到谭良栋的举动,心中感慨,难怪谭良栋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拉出一支队伍来,就冲他这份尊重士兵的心,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第二批过辕门的是刘文景部,一支部队跟着某一主将时间长了,该部也就带上了主将的性格。刘文景部整体偏沉静,没有张应宸部那样热烈。

    紧接着牛凉部、屈华部和康军伟部也依次走过。

    最后就是谭良栋带着亲卫队、掷弹队、炮队、参谋司和后勤司出辕门,从吕梁到贵州,一路上户部已为吕梁镇准备好粮站,只需到达指定地点便可取用。天启年间的明朝还是颇有实力,可以供应全国各地的军队调动,等到了崇祯年,废除驿站,农民暴动,再要进行这样的大调动就很难了。

    卢象升和谭良栋并骑而行,甩了甩手里的马鞭,卢象升朗声道:“此去黔省,当获胜!”

    “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本章完)

第124章 124。初临贵州() 
河南弘农卫,晋豫交界处,后世的三门峡处,吕梁镇抵达弘农卫后,当地官员出面,给吕梁镇送来一应吃食。

    过平阳府后,吕梁镇基本就是走得水路,水路的速度远快于陆路,两日后便抵达弘农卫。

    在弘农卫这里,吕梁镇抵贵州有两条路,一是继续走水路过陕南进四川,二是走陆路过湖广直接到贵州。

    谭良栋和参谋司的人计算了两种方法的里程后,吕梁镇选择了走陆路。

    干旱的影响越来越大,河南境内的多条黄河支流水量明显减少。卢象升看到这种情况很担忧,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不是山西和陕西,作为大明的主要产粮地,要是河南出了问题,中原也就完了。

    路上补充了三次给养,吕梁镇出了河南,进入湖广行都司。卢象升和行都司指挥使打了一声招呼,从郧阳府过境。

    郧阳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