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1之大变革-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派吕梁营去支援朱燮元,不是一句话就能搞定的事。当初派登莱兵去支援成都,除了让杨述程担任登莱副使,还让登莱巡抚袁可立截留了山东北部的辽饷来支持部队。

    要让吕梁营这样的地方部队去外省战斗,所要耗费的钱粮不是小数,并且带兵之人也得选好,不然还没出兵就闹个将帅不合,还打个屁仗。

    魏忠贤不懂兵事,但他会提拔懂兵事的人,这也是魏忠贤的一个优点。相比较文官提拔人时要看对方的出身,魏忠贤则简单的多,只要对他有用,不管出身直接就提拔。

    卢象升和谭良栋还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阉党首领魏忠贤魏大都督已经打起了吕梁营的主意,卢象升和刘策从太原出发两日后,抵达京城。

    一行人在路过真定府时,遇强盗拦路,卢象升领着护卫队驱散了强盗,刘策面色很不好看,京畿地区的治安如此恶劣,可想而知地方上乱到什么地步。

    卢象升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当初他在游历时就碰到过拦路的盗贼。

    其实,现在京畿地区的治安已经好多了。孙承宗在辽东以辽人为基础组建关宁军,宣化和保定两府也在募集军队,大量的流民盗贼被召集而去,让各地的治安情况好了很多。

    过了保定府,便是京城的范围,受大考的影响,卢象升在路上已经碰到了好几拨进京的官员,等到了京城外围,碰到的官员就更多了。

    刘策看着一路的官员,不知想到了什么,略带点讽刺道:“官道官道,还真是条通天大道!”

    卢象升默不作声,虽然在柳林时他信心满满,但真到了京城,卢象升的心里一点也不平静,那种自己的命运由他人掌握着实在是太难受。

    “到了。”刘策和卢象升来到山西会馆外,停了下来。各省都有自己的会馆,都是各省商人出资,为自己省份来京办事的官员所修。

    卢象升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他就要面对大考,永宁知府就在此一举!

    (本章完)

第103章 103。争斗() 
京城,刘策和卢象升二人在山西会馆住下。

    刘策在京中好友不少,得知刘策进了京,左光斗设宴招待刘策。

    “范董,来了京城也不说一声,让我等能早做准备。”左光斗一见刘策就朗声笑道。

    刘策,字范董,这个字确实比较奇特,放在现代那是妥妥的老总范。

    “共之说笑了,我来是接受你们考察的,要说做准备也是我先做,哪敢让你们做。”刘策也跟着开玩笑道。

    其他熟识的同僚也打趣道:“两位两位,今天这是私宴,莫谈公事莫谈公事。”

    刘策做恍然状,道:“你们瞧我,一见共之就紧张了。”

    “哈哈。”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相当欢愉。

    宴席开始后,左光斗和刘策是席中官位最大的两人,话题基本上是围着两人转,说的都是一些各地发生的趣事。

    一个时辰后,宴席散去,左光斗和刘策二人留了下来。

    “共之,关于我的传闻究竟是怎么回事?”刘策要调离山西巡抚的消息已经在京城传开了,以往在山西时他还觉察不到什么,来了京城刘策立刻就感受到目前微妙的局面。

    左光斗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范董,你调离山西巡抚的原因很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据我所知,你卸任山西巡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来我们都察院,二是去兵部。”

    刘策沉默了,按道理将他现在算是升官了,应该很高兴,但现在朝堂局势这么复杂,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到党争的漩涡,到时怎么完蛋的都不知道。

    左光斗也觉得刘策现在进入朝堂不好,吏部尚书赵南星已经在借着今年的京察对亓诗教等人下手,魏忠贤在后面虎视眈眈,朝堂上的多股力量正在摩拳擦掌,随时准备大干一场。

    “这事情先放到一边,由不得我们。”刘策站起身来,走了两圈,很明显心情不平静。

    “共之,我举荐的那事怎么样了?”

    “这事没多大问题,你放心。”

    刘策对左光斗的保证并不放心,就以现在朝堂的局势,说不准就有哪一派的人出来搞事。

    带着满腹的心事,刘策回到了山西会馆。卢象升见刘策面色不太好,跟在旁边不敢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刘策突然开口道:“建斗,明日陪我去拜访一下赵南星赵大人。”

    “是。”

    卢象升上次在京城时还是中进士之后被授官,正是人生得意之时,对朝堂斗争根本没放在心上。

    这次来京城,卢象升明显感觉到京城里风起云涌,各方都在暗暗角力,胜者升官发财,败者丢官抄家。

    次日一早,刘策派人给赵南星府上送上拜帖,两人约在晚上见面。

    赵南星这段时间很忙,齐楚浙三党虽在天启二年遭到了东林党毁灭性的打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亓诗教等人在朝堂中仍有不小的影响力,在东林党坐大之时,朝中言论竟开始倾向与齐楚浙三党的人。

    除了齐楚浙三党的余人,朝中其他的小派系宣党(安徽宣城籍官员)、昆党(江苏昆山籍官员)、晋党(山西籍官员)也都开始抱团,朝中隐隐形成了一股反东林的势力。

    明末党争,是为朋党之争,各派系并无自己的明确主张或是集团利益,抱团在一起全为个人利益。

    到了晚上,待赵南星从户部衙门回来,刘策带着卢象升赶到赵府,拜会赵南星。

    吏部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是内阁之下的百官之首,刘策在拜会赵南星时没有像和左光斗那样随意,十分正式。

    赵南星见刘策带着一个后辈子弟前来,心中对刘策的来意大概猜到了。

    寒暄几句后,刘策直接表明自己的来意,就是为了卢象升出任永宁知府一事。

    赵南星没有直接回刘策,而是对着卢象升道:“你就是中阳县的县令吧,现在永宁州的情况怎样?”

    卢象升在来见赵南星之前心里还有点紧张,但在真见到了赵南星本人后心里反倒踏实了,沉着回应道:“禀尚书,永宁州刚平定叛乱,当前最紧要的事是恢复生产,稳定地方。”

    赵南星点了点头,这个回答很中规中矩,继续问道:“我听闻你在永宁州练出了一支兵,若是要你带这支兵去外地打仗,能否做到?”

    卢象升脑子急转,谭良栋把练兵之名给了他,但他自己对吕梁营并不是很熟悉,只能回道:“下官所练之兵,多为永宁州本地人,让他们保卫乡梓还行,去外地作战,得厚赏才可以。”

    赵南星和魏忠贤想到了一块,都想着调山西兵来弥补各地战斗的缺员。

    “你倒是个实诚人。”赵南星笑道。

    刘策在旁边也道:“兵凶战危,可不能信口开河。”

    赵南星听了这话,略微有点尴尬,作为东林党领袖之一,赵南星最大的本事之一就是“高谈阔论”,在朝堂上议论辽东战事时赵南星就多次信口开河。

    “再过三日就是大考,到时吏部的选考司会给你一个应得的评价。”

    得到赵南星的承诺,刘策和卢象升离开。赵府的管家再次出现,道:“老爷,刚刚两位客人留下一张一百两银子的汇票。”

    “我知道了。”

    卢象升进京办事,随身携带了五百两银子的汇票,拜会赵南星已经花了一百两,吏部选考司的官员们还得再送一笔。

    明末官员们捞钱已经是明目张胆的了,从上至下大贪小贪,在腐蚀着朝廷这颗本就摇摇欲坠的老树。

    回了山西会馆,刘策笑道:“建斗,三天后的选考司问题不大,下面就看你能不能应对各方了。”

    “各方?”

    “你以为从县令到知府很容易,国朝在成化年间以后,巡抚一职正常化之后知府的权力才被削弱,在那以前厉害点的知府完全可以和三司相抗。”

    刘策对自己的山西巡抚一职已不抱连任的期望,话也多了起来,继续道:“现在的知府也不差,永宁那里又有个吕梁营,到时说不定还会提督一方。”

    “大人!”

    刘策摆摆手道:“建斗,关于我的事情你应该也听说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像你这么年轻的知府不多见,好好干!”

    “谢大人!”

    (本章完)

第104章 104。东厂,事成() 
东厂,李德芳很苦恼,魏忠贤给了他个任务,让他把卢象升请到东厂。

    一开始李德芳还以为魏忠贤是要他“请”,李德芳很兴奋,当即召集了东厂的番子,准备好好的“请”一下卢象升。

    魏忠贤见李德芳这么兴师动众,知道李德芳理解错自己的意思,气得把李德芳大骂了一顿。

    李德芳被骂后,领会了魏忠贤的意思,把番子们遣散,只带了两个人前往山西会馆。李德芳搞不明白,卢象升只是个县令,即使他这次大考过后成功升任永宁知府,那也只是个知府,魏忠贤怎么会亲自见一个地方官员。

    山西会馆,卢象升见得知东厂的人来找自己,领头的还是“老熟人”李德芳,心中一紧。

    文官最不爱去两个地方,一是锦衣卫北镇抚司,二是东厂,一般只要进了这两个地方,非死即残。

    李德芳见卢象升走出来,皮笑肉不笑道:“卢县令,督公有请!”太监的心眼都比较小,李德芳更是太监中都出了名的小心眼,魏忠贤让他请卢象升,他没法让卢象升吃苦头,但吓吓卢象升还是能做到的。

    魏忠贤有请,卢象升不得不去,不过卢象升可不会给李德芳好脸色,冷着脸道:“前头带路!”

    “你!”李德芳恼怒,但对卢象升没法,只能把气撒到两个番子身上:“还愣着干什么!没听见让前头带路!”

    东厂位于京师东华门之外,从外面看去给人阴森之感。

    卢象升是第一次来东厂,走进东厂里感觉到一股冷风吹来,卢象升抖了抖身体。

    李德芳瞧见心中暗笑,本想出言奚落几句,但想到卢象升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只得作罢。

    穿过东厂大堂,卢象升瞧见正**奉的画像是岳飞岳武穆,心里感觉很怪异。他以前听说过东厂拜的是岳武穆,当时只是当作个笑谈,现在真看到了,说不出的怪异。

    过了正堂,来到后厅,魏忠贤正在那里等着。

    李德芳打发走两个番子,自己带着卢象升来到魏忠贤跟前,恭声道:“督公,人来了。”

    卢象升是第一次见魏忠贤,外界传言魏忠贤乃是狼视鹰顾之相,大奸大恶。等真见了魏忠贤,卢象升觉得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太监,要说奇特之处,也就只是头上插的花。

    这在晚明不算什么,在自由心学流行的江南地区,士大夫们玩的花样更多,你去金陵街头转一圈,会发现很多女装大佬。

    卢象升不知该怎么称呼魏忠贤,只能学着李德芳道:“督公,不知找下官来是为了何事?”

    魏忠贤摆摆手道:“卢象升,我找你来自然是有事,不过不忙,你先跟我来一个地方。”

    卢象升猜不出魏忠贤要搞什么,只能跟着魏忠贤走。

    李德芳也跟在魏忠贤后面,见魏忠贤去的方向是诏狱,心里很迷惑,这是要对卢象升下手?

    走着走着卢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