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1之大变革-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梁镇中,进行过近身搏斗的训练,在这种混乱的战场上,己方士兵需三人一组,互相背靠背,正面防守,亦或者是三人一组,冲锋时呈三角队形,进攻、掩护、支援。

    在经过最初的混乱之后,吕梁镇士兵按照平常的训练,开始三三组队,或防守或进攻。

    真实的战斗和训练是有出入的,战场上的结阵极容易被破坏,敌人也是四处游动的。即使这样,吕梁镇士兵三三一组后,己方的伤亡立刻下降,单独冲锋的土司兵极易被围杀。

    白杆兵那边,在混乱过后,也组成排阵,朝敌人压过去,以局部的兵力优势获得部分战场主动权。

    土司兵也不甘示弱,安邦彦能掀起这么大的叛乱,他手底下的自然不是酒囊饭袋。一波冲杀过后,安氏千户收拢部曲以自己为核心组成突击部,绞杀明军。部曲兵们则在各自小旗的带领下,以奴隶兵为肉盾,寻找战机。

    双方的援兵来得很迅速,安氏千户最先看到自家的擎旗兵,在半空中飘扬的安始族旗很显眼,千户立刻大叫道:“来援兵了!”

    土司军立刻士气大增,明军这边有几个士兵被土司的援兵给惊到了,丧生在土司兵的刀下。

    安氏千户刚兴奋了一下,明军这边,不远处也出现了一面更加显眼的红旗和白杆兵特有的军旗。

    来援的是吕梁镇千总张应宸和白杆兵秦翼明部,张应宸抵达战场后,大声道:“弟兄们,老张来了!”

    秦翼明则让白杆兵组成排阵,刀盾手为第一排,白蜡杆枪兵站在第二排,向前快速推进。

    吕梁镇这边,以营为单位,盾兵排第一排,刀兵和枪兵第二排,在把总“一二一”的口令下大踏步推进。

    土司军的援军是乖西司的部队,乖西司盛产木材,部曲们着一身木甲,搭弓朝明军射木箭,奴隶兵则举着木杆长枪,在部曲兵的前头作掩护。

    张应宸手里没有弓箭手,但秦翼明有,在乖西司的弓手们射出木箭后,第一排的盾手们举起木盾阻挡木箭。

    白杆兵军阵里,弓兵们举起铁弓,搭上铁箭,进行抛射。铁弓的射程大于乖西司的木弓,铁箭的穿透力也强于木箭,白杆兵一轮抛射后,在部曲兵前头作掩护的奴隶兵伤亡惨重。

    自安邦彦叛乱以来,朱燮元切断了水西和外界的联系。安邦彦只有通过走私花费巨大代价弄到少量铁,整个水西异常缺铁。为了满足基本的武器供应,安氏叛军几乎所有的箭头都是木制,大大降低了弓箭的威力。

    张应宸部和秦翼明部接手了先头部队的阵地,让先头部队的人先撤下去,在后方由辎重车组成的临时阵线休息。

    乖西司的援军也接替了安氏千户的阵地。

    这次,双方军队正面对抗,硬碰硬,各自都保持着战斗阵型,不再像上次一样混乱。

    长枪如林,刀锋尖利。长枪兵最先碰上,一排排的长枪直接刺过去。吕梁镇张应宸部后方,掷弹兵瞅到机会,拉响耳环,扔出手榴弹。

    “轰”的一声,乖西司阵形里响起爆炸声,前方的奴隶兵出现一丝骚乱。

    “噗嗤”,乖西司土司长官直接砍了一个欲要转身逃跑的奴隶兵,并传令全军:“加速前进,和明人近身战斗!”

    “嗤……”长枪扎进身体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抽出时漂洒的鲜血让人心里有嗜血的冲动。

    乖西司以奴隶兵的生命为代价突进明军的阵营,战场上的血腥让人们杀红了眼,即使平常的训练再严格,在残酷的战场上,士兵们依旧会失去理智,无法和战友实现配合,只能自己冲杀。

    战斗,陡然混乱起来。

    第四处军寨,安顺明在派出乖西司的军队后,强令各部尽快整备,很快,青山司、底寨司的部队被陆续派出,安顺明自己带过来的四千人也跟着两司的军队,开赴小盆地。

    第三处军寨,白杆兵秦邦屏部率先整备完成,出兵。随后,吕梁镇和白杆兵主力整备完成,一齐出发。

    谭良栋和秦良玉要速战速决,尽快打下养龙坑司,切断安邦彦的粮道,全军出击。安邦彦则是为了抵消吕梁镇的火炮优势,全军压上,和明军大部队以近身战为主。

    双方对敌人的情报都有失误,在各自的运作下,战场,已经不知不觉的被转移到养龙坑的小盆地。

    (本章完)

第158章 158。大混战() 
“呜……呜……呜”,三声悠长的号角声传遍整个第三处军寨,这是大军开拨的信号,军甲响动的“哗哗”声不绝入耳。

    吕梁镇处,“将军,刘千总已出发!”每有一部出动,所部传令兵便向谭良栋汇报。

    最后出动的是谭良栋的直属部队,此次明军全部压上,以攻下养龙坑司为目标,在后方不留预备队。

    白杆兵共分四路行动,秦良玉是主力,马祥麟、秦邦屏和秦翼明是偏师,秦翼明部和秦邦屏部已经出动,特别是秦翼明部和吕梁镇的张应宸部作为援军已经抵达战场,和乖西司的土司援军已经战到一块。

    秦良玉的主力和马祥麟部也是倾巢出动,已经攻下的这三处军寨周边交通只有一道,安排预备队留守军寨意义不大。

    第四处军寨,青山司和底寨司的土司军已经出动,随后安顺明的主力也整备完成,朝着小盆地而去。此次作战,安顺明带上了那五张床弩,他要在战场上直接摆出床弩,同明军的火炮较量一番。

    小盆地战场,张应宸暗啐了一口,部曲兵作战极其顽强,吕梁镇没有占多少便宜,双方各有斩获,也各有损失。反倒是奴隶兵,战斗意志很差,只要有机会就会当逃兵。

    这也很正常,平日里给土司老爷们没日没夜的干活就算了,现在还要上战场当炮灰,没人愿意。

    秦邦屏部抵达战场后,本想着要从侧面包抄乖西司的土司军,结果却迎面撞上了青山司和底寨司的援军,双方爆发了一场遭遇战。

    等吕梁镇主力和白杆兵主力一同抵达小盆地时,安顺明的主力也抵达,一时间,旌旗蔽空。

    俗话讲,人一过万,漫山遍野,一万多人聚集在小盆地战场上,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

    看着已经战斗的诸部和对面严阵以待的土司军,秦良玉和谭良栋面色都很严肃,按照他们原先的猜测,养龙坑司剩下的不过一千兵力,但看眼下的情况,很明显养龙坑司是来援兵了,而且很有可能还是安邦彦围攻贵阳城的部分主力。

    双方大军在开阔的地带严阵以待,后路也在自己的控制下,这样的战场态势下,什么谋略也不管用,唯有硬碰硬、打硬战。

    谭良栋深吸口气,自拉起队伍以来,除了在刘垣圪坮和左卫硬碰硬的打了场巷战,其他时候不是借助火器之威,便是作为偏师抽敌人后路,现在,吕梁镇再一次面对硬碰硬的硬仗。

    张应宸已经在和乖西司的军队作战,谭良栋身边的千总只剩下刘文景、牛凉和屈华三人。

    谭良栋严肃道:“这场仗要硬打,待会打起来的时候,各营各队切记要配合作战,不管再怎么混乱,各班都要一起行动,千万不要各自为战!”

    三人点点头,一旦打起来,那就是大混战,在这种时候,谁的组织更强,谁赢的希望就大。

    “是,将军!”

    战场上的对峙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士气可鼓不可泄,双方不约而同的发起攻击。

    “呜呜”的号角声,“咚咚”的战鼓声,擎旗兵的喝令声,传令兵的呼喊声,整个大地仿佛都颤动起来。

    “杀……”前头部队碰撞到一块,身着板甲、纸甲、铁甲的明军和身着木甲的土司军混战起来。

    近身搏战,一旦冲锋就不要停,唯有向前冲才能躲避来自后面和侧面的敌人。

    无论是白杆兵,还是吕梁镇,亦或是土司军,只有在一开始时能保持着整齐战阵,一旦厮杀开始,战阵就无法保持,营很快被分割为队,队被分割为班,班被分割为组,杀得激烈了就只能单独作战。

    主力战场很快就和先前的战场混在一块,吕梁镇和白杆兵诸部,安邦彦诸部,彻底混在了一块。

    这样的战斗最熬人,也最能体现军队的整体战力,特别是基层部队的组织力。

    土司军后阵,安邦彦并未参战,他让自己的亲卫营带着五张床弩,一直在等待着明军的火炮。

    结果,等所用的明军都参战了,火炮还没出现。到了这个时候,安顺明也明白过来,明军的火炮派不上用场,不然绝不会这么快和土司军短兵相接。

    大混战的残酷仅次于攻城战,很多时候双方的伤亡都是五五开,没有一方能取得压倒性胜利。

    明军的火炮不出现,安邦彦留下少许人看着床弩,自己带着亲卫营杀入战场,很快就和秦良玉主力相遇。

    白杆兵的标志太明显,安顺明把自己的目标选在秦良玉身上。

    吕梁镇,谭良栋被一个头人和他的部曲盯上。有亲卫队跟在旁边,谭良栋也吸引了不少土司军。

    张应宸部和秦邦屏部打到了一块,敌人也换成青山司个底寨司的。白杆兵的士兵除了一支白蜡杆长枪,腰间还别着短兵器。相比较吕梁镇士兵的钢刀,白杆兵的铁铸短兵器显得威力不足,砍过几次后就会卷刃。

    土司兵中,部曲兵的武器最好,清一色苗刀,奴隶兵就差很多,各种各样的兵器都有,有些奴隶兵手上拿的还是木制武器,为了活命,这些奴隶兵冒险从死去的尸体上面捡武器。

    部曲兵作为土司的精锐,作战顽强,吕梁镇和白杆兵对战部曲兵,打得很辛苦。换成对阵奴隶兵后,打得就比较轻松了。

    白杆兵主力部队,秦良玉使着一杆长枪,等闲人不敢靠近。安顺明一下子就认出了穿着一身戎装的秦良玉,大喝道:“杀秦良玉,夺帅旗!”

    秦良玉也不甘示弱,长枪斜指,高声道:“诛安贼,断将旗!”

    两股军队直接碰撞到一起。

    吕梁镇,想要围攻谭良栋的头人反被围攻,土工营主官徐同一直跟在亲卫队后边,见土司军中一头人和他的部曲朝谭良栋围过来,立即带人冲过来,和亲卫队反围了头人和他的部曲。

    谭良栋也不废话,在亲卫队和土工营联手围了头人和部曲后,立刻杀上去。战场上是不讲武艺的,就看谁更狠准快。

    战斗愈发的混乱起来,任何阵型都无法保持下去,在极端混乱的地区,每个人都觉得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冷兵器的碰撞声、战斗的嘶喊声,战斗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本章完)

第159章 159。崭露头角的徐同() 
吕梁镇,被亲卫队和土工营合围的头人和他的部曲很快就被杀绝,谭良栋擦了擦刀,来不及说什么,混乱的战场就让亲卫队和土工营再次被冲散。

    被冲散之后,土工营和秦翼明部碰到一起,与乖西司和青山司的土司军战成一团。

    安顺明的主力部队进入战斗后,和秦邦屏对战的青山司便转到乖西司和秦翼明部的战场,双方合力围攻秦翼明部,敌方兵力占优,秦翼明的压力一下子就大了。

    早在两年前,秦翼明和兄长秦拱明就跟着自己父亲秦民屏,借着击败奢崇明的威势,直接从永宁一路打到贵阳,和当时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