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1之大变革-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路中只有吕梁镇遇到了土司军,秦良玉和秦邦屏听闻后,一致判断养龙坑司内的兵力不足。

    顾不上休整,吕梁镇的炮队再次上阵。

    养龙坑司的军寨类似于要塞,但比要塞大得多,并且由于水西多老林,整个军寨全由木头筑成。

    炮轰军寨,炮队一般都是选择集中火力。十五门飞雷炮被集中到一块,统一射击。

    军寨前的哨探散兵都被最先赶到的秦良玉派人清除干净,炮队很容易就找到了合适的发射阵地。

    和以往一样,炮队的观察手大致估算出射击阵地离军寨的距离,然后根据炮表确定射击诸元,装填手则根据所需的射程配置发射药,发射手完成最后的射击。

    十五门飞雷炮齐射的场面很壮观,谭良栋很是欣赏这样的画面。

    然而,这种壮丽的画面,对于养龙坑司的军寨而言,就是死亡前的序曲了。

    明军的行动速度太快,军寨的头人虽然接到安思明加强守备的命令,但军纪一旦松弛了再想收紧是很困难的,头人只能勉强做到让部曲和奴隶兵们上军寨巡逻。

    火药包飞来时,军寨上的巡逻士兵只听到破空声,然后就是爆炸声,再然后就什么也没了。幸运的被当场炸死,死得干脆利落,不幸的被爆炸后的气浪冲到,摔下军寨,哀嚎连连。更有甚者,被弹片和石粒正中,密密麻麻的伤口让人痛不欲生。

    爆炸还引起了火灾,军寨的纯木制结构是最好的燃料,炮队的三轮齐射过后,整个军寨陷入了一片火海。

    炮队对军寨的炮击效果出乎谭良栋的意料,也惊呆了秦良玉和白杆兵一干将领。

    大炮他们见过,但像吕梁镇这么用炮他们没见过,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在第一处军寨陷入大火中时,那冲天的火焰让安思明脑子一片空白。直到旁边的一名安氏部将悄悄扯了一下安思明的袖子,安思明才反应过来,第一处军寨丢了。

    到了这个时候,安思明再也顾不得什么了,立刻大呼道:“赶紧派人,向国主和顺明将军求援!”

    (本章完)

第154章 154。炮队的问题() 
安思明派出了两拨求援的人,一拨直往贵阳府而去,另外一拨则顺着水西城的方向寻找安顺明的部队。

    养龙坑司,炮队的集中火力让第一处军寨在大火中彻底烧毁。等大火过后,吕梁镇和白杆兵陆续进入第一处军寨的废墟中。

    谭良栋一边走,一边在思考如何尽快攻下养龙坑司。为了抢时间,吕梁镇和白杆兵又是搭桥又是强行军,就是为了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攻克养龙坑司。

    而在炮队阵地,一小队的发射手找上了郭世贵:“郭教员,炮筒出问题了!”

    “怎么回事?”郭世贵赶到出问题的飞雷炮前,发现飞雷炮的发射部底端已经变形。

    郭世贵观察片刻后,明白问题出在哪。以前吕梁镇炮队是使用弹射的方式抛射火药包,在赤水卫改造后换成发射药。火药包在发射药的带动下,以极快的速度从炮筒射出,产生的后坐力和发射部点燃时喷出的火焰,给炮筒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从攻打毕节卫到在养龙坑司作战,飞雷炮连续发射,在大负荷下炮筒底端发生变形。

    郭世贵在辽东明军和黄台吉的正白旗中当炮手时,所用的火炮都是有寿命的,一根铜铸炮管,发射百枚左右的炮弹后就得报废,这还是造价高昂的铜铸大炮。若是换成铁铸大炮,炮管的寿命最多不过五十发。

    “郭教员,这该怎么办?”飞雷炮底端发生变形,基本就意味着报废,若是强行发射,轻者火药包不按预定的射击诸元飞行,重者发射药急速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直接摧毁炮筒脆弱的底部,火药包飞不出炮筒给炸膛。

    “是我疏忽了,各小队检查一下各自的飞雷炮,有异常的全都集中起来。我去找谭将军。”

    由于炮队在第一处军寨的优异表现,谭良栋预计要在第二处军寨重复第一次军寨的战术,但谭良栋的这一想法被郭世贵带来的消息给冲散。

    “飞雷炮出问题了?”

    郭世贵点头道:“是的,将军。火药包发射时对飞雷炮是有损失的,多次发射后飞雷炮底部便会变形。”

    “带我去看看。”谭良栋的脸色很不好看,发射药极大的增加了飞雷炮的威力,也增加了飞雷炮的射程,在这关键的时刻,飞雷炮居然出了问题。

    炮队,各小队已经把出问题的炮筒都挑选出来,一共三门,也就是说炮队一下子丧失了五分之一的战力。

    谭良栋看了看炮筒底部的变形,用手敲了敲,整个变得很脆,硬度和其他部位完全不一样。

    “其他的飞雷炮如何?”

    郭世贵摇摇头道:“将军,职部觉得,其他的炮筒也发射不了几次,一旦炮筒出现变形,必须立即撤下来。”

    “只要炮筒有一点不对劲,就给我撤下来,务必不要伤到炮队的任何一个兄弟。”谭良栋在炮队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相比较宝贵的炮手,飞雷炮完全比不上。

    “是,将军!”

    飞雷炮有很多优势,运输方便、威力巨大、制造简单,按理说这样的武器应该会发扬光大,但在真实的历史上,飞雷炮出现在战场上不过一年,随后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一切,都因为飞雷炮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射击的精准程度,飞雷炮的射程最远可达五百米,但精准程度只能确定在百米以内,吕梁镇使用飞雷炮,射程一般都控制在百米以内。

    一般弓箭的有效射程也在百米之内,超过百米后杀伤力大大减弱。因此,冷兵器被热武器代替是必然,最差的热武器也要强于绝大多数冷兵器。

    二是作战形式的单一,在现代战场上,飞雷炮只适合用于堑壕战中轰击敌方的碉堡工事,谭良栋在使用炮队时大多数都是用来轰击要塞或是关隘,轰击敌方部队也是欺负土司兵不懂火器。

    炮队出现的问题让谭良栋不能再用同样的战术进攻第二处军寨,只能让炮队提供一定的掩护,让步兵攻打要塞。

    白杆兵,谭良栋请秦良玉和秦邦屏议事。

    “谭将军,叫老身前来有何事?”第一处军寨打得太顺利,己方没有任何损失,这让秦良玉心情大好。

    “秦少保,炮队出了点问题,无法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持。”

    “这……”秦良玉本想着第二处军寨也能被炮队轰下,没想到谭良栋突然来了这么个消息。

    “秦少保,攻打第二处军寨,我部炮队只能提供一轮的火力支持。我准备趁着这个时候发起攻击,到时贵部可以跟着我部一起进攻。”

    秦良玉想了想,点头道:“好,到时只要你部发起攻击,我部立刻跟上。”

    “好!”

    谭良栋之所以让吕梁镇先上,是因为吕梁镇内部炮队和步兵时刻保持着联系,一轮炮击结束后,炮队会给步兵发信号,两者相互配合。

    秦良玉回到白杆兵处,立刻安排下去,马祥麟、秦邦屏、秦翼明分领一路,跟在吕梁镇后面,一旦吕梁镇发起冲锋,他们就立刻跟上。

    养龙坑司这边,在白杆兵和吕梁镇强大的压力之下,安思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养龙坑司内的全部兵力都集中在第二处军寨,他要跟明军硬抗一次。

    安氏部将们没有违抗安思明的命令,在当前的局面下,安思明的做法是妥当的,与其把人分散在剩余的军寨里,被明军各个击破,还不如集中兵力防守一处,守住了就是守住,守不住还是尽早逃。

    在离第二处军寨一百多米处,炮队修筑了发射阵地。这次炮队不敢再和攻打第一处军寨一样,将十五门飞雷炮聚集在一起使用。这次则是将十二门飞雷炮分散开,一旦有一门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其他。

    谭良栋、张应宸和刘文景三部作为主力跟在炮队的后面,牛凉和屈华两部位于两翼,一旦炮队的轰击结束,就是冲锋的时候。

    这次的发射,郭世贵显得很谨慎,亲自将每一门飞雷炮都检查过后,才举起手中的红旗。

    发射手们也很谨慎,填充火药包时动作很轻柔。

    “嗵、嗵、嗵……”发射药特有的尖利呼啸声和火药包的飞出炮口的爆破声响彻整个炮队阵地。

    郭世贵轻轻松了一口气,没有炸膛就好,他心里已经做好准备,此次战斗结束后,他就去做个试验,确定飞雷炮炮筒的使用寿命,以便可以及时的更换炮筒。

    (本章完)

第155章 155。无奈的安顺明() 
“轰、轰、轰……”,军寨上传来火药包的爆炸声。由于飞雷炮分散布置,火药包也是在各处爆炸。

    军寨上的土司兵在看到明军大部队停在远处后,便都躲在军寨里,第一处军寨被炮队轰得太厉害,也让后面军寨的土司兵吸取了不少教训,躲明军火炮的最好办法,便是找个坚固的掩体。

    炮队一轮发射结束后,郭世贵举起红旗和蓝旗,给后方的传令兵们传递了消息。同时,郭世贵也得知,又有两门飞雷炮报废。

    按照预定的计划,吕梁镇各部在炮队完成射击后,立刻以队为基础,向军寨冲去。

    军寨不是城池,修筑的不是特别坚固,炮队的轰击已经在军寨寨墙上开了几处缺口。

    谭良栋也领着军队冲了出去,老郭和亲卫队则在旁边紧紧跟着。

    后方的白杆兵在吕梁镇冲出去后,马祥麟和秦邦屏两路最先跟上去,秦翼明和秦良玉两路随后也冲上去。

    军寨上的土司军在炮队轰击完第一轮后,还在等着炮队的继续轰击,不过他们没等到火药包的爆炸声,而是吕梁镇和白杆兵冲锋的号角声。

    安思明立刻让部将们率领着各自的部曲,到缺口处拦着敌人。

    张应宸部最先冲到军寨被火药包炸开的缺口处,各班士兵在班长的带领下蜂拥而入,同军寨里的土司兵厮杀起来。

    吕梁镇每班十二名,除去医疗兵和传令兵,另外的士兵三个一组,杀向土司军。

    白杆兵随后冲进去,挥舞着手里的白蜡杆枪。秦良玉训练白杆兵,最喜练排阵。白杆兵进了军寨后,五个或多个白杆兵迅速站成一排,同时刺出白蜡杆枪,给土司兵很大的伤害。

    谭良栋冲进军寨后,亲卫队结成小阵,刀盾兵和长枪兵分列两排,一长一短,配合杀敌。

    掷弹队则被分散到各战斗部,瞅见敌人密集处,便扔个手榴弹,在战场各处放冷弹。

    “噗嗤”,一个土司兵被长枪扎中,溅出来的血飞到谭良栋脸上,刀盾兵上去给土司兵补了一刀,抽刀出来时划破了肚皮,五脏六腑给流了出来。

    谭良栋擦了擦脸上的血,丝毫不在意。大小仗打了数十个,什么样的血腥场面也都见识过了。

    冷兵器的战场除了兵器的碰撞声,很少听到人的大喊大叫声。战场上最重要的事是学会保存体力,一上战场就大喊大叫的新兵蛋子是活不长的,体力一开始就在喊叫声中消耗完,后面根本没办法跟敌人战斗。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进入军寨,土司军的人数劣势显现出来,被明军慢慢往后压去。

    安思明也在战场上,他在部曲们的保护下缓缓后撤。明军的人数越来越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