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1之大变革-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战队搞得这些训练,全都是为了特殊行动作准备。谭良栋的目标是水西城里的安位和奢社辉,若是能杀掉奢社辉、绑架安位,对安邦彦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现在听秦良玉这么一说,谭良栋不知道这个计划该不该进行。奢社辉无所谓,安位却是不能轻易动。

    就在此时,门外进来了秦良玉的亲兵,道:“将军,总督府传来命令,让您下午两时前去。”

    “好,我知道了。”

    谭良栋听到这个消息后,告辞道:“秦少保,末将就先回去了。”

    秦良玉点头道:“来人,送客!”

    回到了重庆府专为吕梁镇设的公馆,卢象升正坐着,优哉游哉的喝着茶。

    谭良栋很无语,打趣道:“建斗,真是同人不同命,你在这悠闲地品茶,我却跑来跑去不得停歇。”

    卢象升笑道:“良栋,这可是云南那边刚采下来的普洱茶,一般时候可喝不到。要不,你也来一点。”

    “算了,你喝吧,我下午还得去总督府。”

    “不光你去,我也要去。”卢象升喝了一杯茶后,慢悠悠道。

    谭良栋坐了下去,问道:“建斗,你在成都府筹备粮草,觉得此次总督大人能调集多少兵力?”

    卢象升左手拿着茶杯,右手拿茶盖在茶杯上轻研,回道:“总督大人能筹到的粮不多,川地虽未有晋地那样的旱情,但今年的的降雨量也要比往年的少,影响到了水稻的长势。良栋,吕梁镇收复了毕节卫,朱总督可是把手里三分之一的存粮全部拨给了你。”

    余生运回赤水卫的物资确实不少,但谭良栋没想到竟占了朱燮元能调动物资的三分之一。难怪朱燮元平定安邦彦时小心翼翼的,从不主动进攻,实在是手里的力量有限。

    “川贵的局势,不乐观啊。”

    卢象升默然,他在成都府筹粮,了解到的事情更多,西南明面上的大敌是水西的安邦彦,民间的矛盾都被土司叛乱给掩盖了。但卢象升却看到了隐藏在西南深处的危机,朝廷征粮,只敢征小民百姓的地,地主豪强士绅的则不敢动,光蜀王占据的都江堰周边十多万亩上好的地,就一分粮税也没交。

    若是长此下去,西南必生祸患。

    (本章完)

第145章 145。军议() 
下午两时许,被朱燮元征辟作总督府的原重庆府知府衙门,被朱燮元召来的各军将领和协助处理军务的文官们汇聚一堂。

    知府衙门大堂,朱燮元坐在堂上主位,文官坐在右手边,武将坐在左手边。朱燮元召开的的是军事会议,参与的文官都是各地负责筹备粮草军械的主官,卢象升以吕梁提督的身份坐在文官首位。

    武将这边则是秦良玉坐在首位,不论从资历上还是官职上讲,在座诸将没一人能比得上秦良玉,就连朱燮元都要称呼一声秦良玉为“秦少保”。

    第二位的就是谭良栋,吕梁镇的实力和白杆兵不相上下,刚刚又收复了毕节卫,纵使谭良栋年轻,后面的老将们也不敢跟谭良栋争这个第二的位置。军中虽讲资历,但更看重实力。

    朱燮元是第一次见到谭良栋,心里也为谭良栋的年轻小小的惊叹了一下,本身卢象升就够年轻的了,没想到谭良栋比卢象升还年轻,在明军中像谭良栋一样的年轻将领已不多见。

    各军将领有很多还是第一次见面,因此在开军事会议之前,朱燮元让各军将领介绍一下自己。

    秦良玉一身戎装,最先站起身道:“老身秦良玉,暂忝为石砫宣抚使兼指挥使。”

    等秦良玉坐下后,无论是明军将领还是土司头人,都齐齐道:“秦少保!”

    谭良栋接着站起身,朝众人拱了拱手,朗声道:“在下谭良栋,现为吕梁镇代总兵!”

    众人看向谭良栋,吕梁镇收复毕节卫逼降张彤的事人们都已知晓,大家原本以为谭良栋是一老将,没想到是一年轻人。

    坐在谭良栋后边的是龙安府指挥使,此人是朱燮元的嫡系,指挥着四川还堪能使用的三千卫所兵。

    龙安府指挥使后边的是来自湖广行都司的苗人头领,其名洞察,现任洞司一职,统领两千苗兵前来听候朱燮元的差遣。

    苗人头领后面就是众土司,酉阳土司和秦良玉关系密切,一向以秦良玉为主。乌撒、乌蒙等土司则是见明军占了上风,怕朱燮元打败安邦彦后找他们麻烦,派了使者过来要协助明军行动。

    等武将们介绍完之后,朱燮元便道:“好,观察使,你将贵阳那边的情况介绍一下。”

    “是,总督大人。”观察使站起身,然后道:“今年(天启四年)二月份,安贼第二次兵围贵阳城,到现在已围攻两百多天。最初围攻时,安贼兵力三万多,到现在还有两万余人。”

    “贵州巡抚王三善王大人多次告急,前不久王巡抚派人来求援,贵阳城内已无粮草,情况极其危急。”

    观察使未把贵阳城内的惨况说出来,安邦彦围困贵阳城两百多天,彻底断绝了贵阳城和外界的物资往来。在极端缺粮的情况下,贵阳城内已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谭良栋来自后世物质大丰富的年代,刚来这个时代也就是在煤矿上挨过饿,很难想象缺粮缺到人相食是什么样的残酷景象。

    “贵阳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解围。”

    “对,总督大人,安贼进攻不下,士气必然低落,正是解围的好时候!”

    ……

    观察使说完后,文武官员们一致认为应该尽快解贵阳之围。

    朱燮元摆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道:“贵阳之围必须要解,并且要在今年解决。”

    给军事会议定了调子后,朱燮元继续道:“众位,接下来要说的是关于如何调遣兵将解贵阳之围,事关朝廷大局,相关内容一律不得外传,诸位可否明白?”说完朱燮元扫视了全场一眼。

    “若有泄露者,一律按军法从事!”

    朱燮元话音一落,文武官员全部站了起来,齐声道:“谨遵总督大人军令!”

    “好,观察使,把水西的情况介绍一遍。”

    “据安贼的部将所说,安贼为了围攻贵阳城,抽调了几乎所有的兵力,因此现在水西城近无防备,周边的青山司、底寨司、养龙坑司、乖西司、扎佐司、水东司、贵竹司的兵力也被抽调一空,依附水西的龙里司、白纳司、上马乔司、程番司、小程番司也都派了兵。”

    观察使前面所说的七个司是水西重要的军事重镇,特别是养龙坑司,还是水西的经济中心。而依附水西的诸多番司也多是水西安氏的族人,是多年前从水西城分出去的安氏分支。

    听到水西城防守空虚,有人建言道:“总督大人,擒贼先擒王,既然水西城几无防备,不如直接遣兵攻克水西城,逼安邦彦退兵。”

    “不可!总督大人,下官听闻安邦彦乃是挟持安氏幼主安位叛乱,若我们攻打水西城,那就是直接和水西安氏开战,到时整个西南都将战不停。”

    说话的是贵州承宣布政使司的一名推官,他这话说得虽然很怂,但却有几分道理。若是明朝廷以安邦彦为敌,名义上可以是为了帮助安位斩除叛乱,到时只要一解决安邦彦,战事便可平息,腾出手的部队也可以被调往辽东,去对付朝廷真正的心腹大敌。

    若是攻打水西城,那就等同于和水西安氏开战,水西安氏代表的可不仅仅是安家,而是整个西南三分之二的土司,到时明军的敌人可不是一个水西宣慰司,还有云南、四川两地更多的土司。

    “笑话!总督大人,下官以为,安邦彦就是水西安氏,水西安氏就是安邦彦,两者并无区别。当年朝廷能将播州杨氏连根铲除,今日就能将水西安氏彻底消灭!”

    “哼,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朝廷的处境还和当年一样吗?简直是信口开河,不顾实际!”

    “行了!”眼看着文官们要吵起来,朱燮元直接就拍了惊堂木,堂上瞬间就安静下来。

    “都什么时候了,还吵!”朱燮元怒视着文官们,刚刚发言的多是文官,武将们反倒都在沉默。

    文官们不敢再说话,朱燮元看向武将一侧。

    “秦少保,你有什么看法?”

    (本章完)

第146章 146。围魏救赵?声东击西!() 
秦良玉站起身来,朝堂上的朱燮元拜了拜,然后道:“朱总督,老身以为,安贼调遣水西大部兵力围困贵阳城,却置安氏幼主安位于水西城而不顾,足可见安邦彦此人已有自立之心。”

    “因此老身以为,对于水西城,我们要打,但也不能真打。”

    朱燮元奇道:“秦少保,这话怎么讲?”

    “朱总督,正如刚刚贵州布政使司的推官所言,要是我们只平定叛乱,当以安邦彦为敌,而不能以水西安氏为敌。水西城,我们要打,用以震慑水西安氏里支持安邦彦的同族。”

    “但攻击水西城只能是做出一个态势,派出一支奇兵深入黔西即可,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安邦彦以为我们要拿水西城威胁他,逼他分兵,到时我军再合兵而击,解贵阳之围。”

    谭良栋听明白了,秦良玉的意思是,要想不扩大战争,首先就要定位好敌人,是安邦彦个人还是整个水西安氏。要是以安邦彦个人为敌,那就不能真打水西城,但是又不能放任水西城而不顾,安邦彦叛乱,水西安氏里肯定是有人支持的,因此要吓吓水西安氏。

    同时,明军要对水西城做出攻击的态势,让远在贵阳的安邦彦以为明军真要对水西城下手,到时即使安邦彦自身不理会水西城安氏幼主的安危,但他手底下的部将们可就不一定。

    到了这个时候,安邦彦为了稳定军心,多半要分兵回水西救援,到时明军再合兵前往贵阳,以优势兵力解贵阳之围。即使安邦彦压制住部将和头人们,土司军的军心也乱了,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同样也能达成削弱安邦彦的目的。

    总结一下秦良玉的话就是,表面上是做出围魏救赵的态势,实际上是声东击西的行动。

    秦良玉所规划的这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明军已经打通进入水西城的道路,并且这个消息已经被安邦彦知道。

    现在这个大前提已经由谭良栋的吕梁镇完成,张应宸部占据归化驿,离水西城的距离已经不远,并且从吕梁镇手底下逃回去的土司兵,必会将黔西的情况报给安邦彦。

    秦良玉的话音一落,贵州布政使司的那位推官便道:“秦少保所言极是!”

    朱燮元听完后也点点头,目光看向了谭良栋,问道:“谭良栋,你觉得秦少保所言如何?”

    谭良栋站起身,朝朱燮元行了一个军礼后道:“总督大人,末将也认为秦少保说得很有道理。”

    “杜文焕,你呢?”

    杜文焕就是龙安府的那位指挥使,原先在辽东任参将,奢崇明叛乱后被调往四川,和秦良玉收复重庆府有功被任命为四川副总兵,但后来因进军永宁时引兵不前,被夺了副总兵一职,降为龙安府指挥使。

    “总督大人,末将无异议。”杜文焕算是朱燮元的心腹,从协助朱燮元解成都之围开始一直跟到现在,已有五年时间。

    这次解贵阳之围,一共有三支主力,秦良玉的白杆兵,谭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