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藏书千卷,高夜一个地处五原,边陲小镇的人,能有多少藏书呢?如今看来,还是自己的叔叔有远见,这么多的书,尤其是这么多的纸质书籍,其之丰富,可见一斑啊。

    “三位贤兄,我既然答应了慈明公你荀家子弟借阅图书,自然不会言而无信,这些图书你们想看,便借去看就是了,就算想抄录下来,我也没什么意见,只有一点,这里的藏书大都是孤本,记得还我就好。每次每人最多借两本,还了一本才能借下一本。”高夜直怕他们三个一次把自己的藏书都搬到荀家去,要是这样,估计过不了三个月,自家的藏书就全变成荀家的藏书了。

    “自然,自然。”三个正在翻书的人,哪里还管的上那么多,不就是还么,自己本来也没打算不还啊,而且你还同意让我们抄录,那就好了,自己等人多抄抄写写也就是了,等我们抄完,那还不是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么?就是一次只能借两本有点少,才开了一个箱子,我想借的书就有十几本,不过看到高夜幽怨的目光,三个人还是不约而同的同意了高夜的提议,两本就两本吧,拿回家抄下来就是了,反正有的是时间,足够自己把这些书都借遍的。

    从这之后,这三个人加上荀悦,十天半个月的就要来归还旧书,再借两本新书,直把高夜烦得要死,看来自己的藏书,大半要流入荀家了。

    不过高夜现在要烦恼的,不单单是借书这件事,大寒已经过去了许多时日,马上就要立春了,农耕的准备工作,才是高夜现在的重中之重。对此,高夜从刚刚来到颍川,就有着一些想法。如今自己手上有着的荒田,同时有着大批的劳动力,此时不屯田,更待何时?

    说道屯田,最出名的要数曹操了吧,他自平定兖州,收复黄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屯田,枣祗、韩浩在许昌附近开始屯田,这一举措不但极大的缓解了曹操的粮食压力,还使得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得以缓和,此法虽然不是曹操发明的,但曹操却可以说是历史上因屯田而受益最大的人。

    高夜此时自然也要效仿曹操,进行屯田,若非如此,自己手里的田土和劳力早就发卖了,还至于如此苦心算计这帮世家么?说到底自己是外来的,如果不能在颍川培养起自己的势力,最终只能做一个任由世家摆布的傀儡。由于自己有蔡邕的这层关系,再加上薄有微名,因此才到颍川,自己就收获了蔡邕的两个好友钟繇和荀爽的善意。像他们这样的世家,如果和你为敌,基本上在颍川,高夜就真的是寸步难行了,好在现在自己和他们还在蜜月期,屯田这一举措早早和钟繇、荀爽打过了招呼,他们自然不会在意,陈纪那边有荀爽的说项,自然也没什么问题。比起田土,他们三家更在意的是高夜的藏书。

    现在的高夜,有赵云等人带来了十万石粮草,根本不再为粮食的问题而发愁,现在他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排好这几万黄巾人众。各县城的县令也接到了高夜的命令各县的都尉带人,安排各县牢中关押的黄巾开始屯田,随着命令而去的,不但有粮食,还有各种屯田制度,要他们遵行,绝不能因为黄巾曾是叛匪,就不把他们当人看。至于自己这郡城大牢里,这最大的一批黄巾,自己已经有了充足的打算九成的人手去屯田,剩下的人里面,还要分出一两百人,去给自己修宅子,最后剩下的这一部分人手,也好扩建一下颍阴城嘛。

    高夜还让自己的木匠,抓紧赶工,至少要在清明前后赶制出五百架曲辕犁,以方便耕地播种。好在自己有公输言这个木匠大家,并着二十几个木匠在,三个月的时间赶制这五百家曲辕犁,也算是勉强行得通。

    高夜专门挑了立春这个日子,把自己的决定当众宣布了出来。那些关在牢里的黄巾,其实早就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希望,酷吏盘剥,再加上天灾,连饭都吃不上了,这才跟着大贤良师造反,可惜造反失败了,自己等人的命运,除了死还能有什么?那些狱卒每次给送饭的时候不也说:“好好吃吧,你们也没几顿好吃的了。”

    这些本来等着被砍头的黄巾,在听了太守下达的命令之后,无不感激涕零,多好的太守啊,不但不要自己的命,还让大家去种田!虽然到了秋末粮食要上缴八成,可是这一年里官府他管吃管住啊!颍川现在什么情况,做为颍川的农夫怎么可能不知道,田地荒芜,若是放了我们去自生自灭,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估计活不到一个月就都得饿死。

    至于郭玉等世家,则在下面恨得牙根都痒痒。好一个高夜,好一个屯田,这么多的荒地,这么多的劳力,本来都该是我们的,现在倒好,成了你高夜的私产!虽然你没这么说,你告诉人这些粮食、物产都归官府,可你做为颍川太守,官府和你高夜又有什么区别?

    都怪那个坏了我们大事的世家,要是高夜一开始没有那些个粮食撑着,这些人和土地早就是自己家的东西了,何至于像现在,付出了那么多,却没多少回报,只是,究竟是谁坏了我们的好事?

    郭玉这样想,其他世家自然也这样想,只不过其他人心里所想的却还有一点和郭玉不同,因为他们觉得,能干出这种事的,恐怕是郭玉的可能性更大一点。郭玉做为颍川郡丞,是颍川郡的二把手,高夜这种初来乍到的人,不得讨好讨好他?况且关于高夜的信息,都是郭玉传来的,如果真的有人动了什么手脚,只怕郭玉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郭玉还在自己的心里大骂着高夜,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上了其他世家的黑名单了。

第九章 颍川郭氏() 
虽然高夜每日里都忙着屯田的事情,但他还是没有忘了抽时间去拜会一下钟繇和荀爽,对于这两个在自己一进颍川,就给予了很大善意的家族,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也是十分必要的。自从来了颍川,陈家和郭家自己一直没有去,因此拜访这两大家族,在高夜把屯田的事情基本安排妥当之后,也提上了日程。

    屯田那边的事情,高夜基本不怎么操心,这种事情最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导者,比如荀彧就很不错,做为自己的长史他带着百姓屯田,再合适不过了。一个能做到尚书令的牛人,屯田这点事,还能难的住他?再把自己在五原教导的那帮小鬼们往荀彧那一丢,高夜对种田的事情就基本不怎么过问了。荀家三兄弟成天从自己这抄书,还不许我把这帮小鬼们交给他荀文若,帮我教导教导他们么?

    至于高夜,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如何能够回复颍川的经济。做为豫州大城,又毗邻洛阳,这么好的一块风水宝地,如果不能成为一个商业中心,那可真亏了高夜从后世带回来的那些见识了。不过现在的自己太穷,这颍川郡要如何发展,还是要从长计议。

    抛开这件事不谈,高夜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去许昌,拜见一下陈家的家主陈纪。现在的许昌,可不是曹操时代的许都,城高池深,住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现在的许昌不过是颍川下辖的一个小县城罢了,之所以被高夜所重视,也就只是因为陈家世居此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袁隗有意的宣扬,高夜在醉满楼,以一幅字帮曹操和卞氏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已经在颍川开始流传。再加上荀爽得到的那篇《爱莲说》,高夜的字和文采,已经开始被人所津津乐道。因此高夜去拜访钟繇的时候,还被钟繇数落了一顿,说什么自己与你倾心相交,你却藏着掖着,不留下一副墨宝你就要失去我了。吓得高夜只能随便写点什么,没有应景的诗词,只好把当年自己不小心念出来那首“春风满面交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给写了出来,随便讲了讲丁原和自己师父那浓浓的基友情,堪比伯牙子期,这才有了这首诗。

    钟繇得了这首诗,自然很是愉快,不过高夜就纠结了,这要是人人都来问我要诗作,我可怎么办?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作诗的天赋,一直都是在背诗,到时候背不出应景的诗词,自己现在这个文采斐然的名声,岂不是大打折扣?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至少今日在陈纪府上,就没有遇到这么奇葩的要求,高夜带着礼物,亲自到许昌,拜访陈纪,也让老头感觉自己很有面子。说起来这个陈纪也和荀爽一样,名声大的吓人。他爸爸陈寔名声就大的吓人,和钟皓、荀淑、韩韶一起并称“颍川四长”。陈纪他自己和他的弟弟也是颍川名士,加上他们的父亲三个人称“三君”,至于他的儿子,未来也会是赫赫有名的人士,在高夜那个时代,谁不知道发明了九品中正制的陈群呢?

    高夜在他的府上过的自然很愉快,不说高夜自己本身的才学,就单冲荀爽的面子,陈纪也不会对高夜报以冷淡的态度。一顿晚宴更是加进了高夜和陈纪之间的关系,一口一个贤侄叫的是不亦乐乎。

    相比高夜,去阳翟郭家的郭嘉就没什么好心情了,高夜也是在郭嘉到了颍川之后,才知道他居然是阳翟郭家的庶子。高夜一直都知道郭嘉是颍川人,但他真不知道他居然和郭家有着如此深厚的关系。毕竟很多史书都说他郭嘉是一介寒门子弟,高夜和他相处了这么久,也没听他说过自己的家事,只知道家在阳翟,尤其他来的时候衣着简朴,一点也不像什么高官显宦家的孩子,自己也就信了他应该出身寒门。直到郭嘉前几日亲口告诉自己,自己才知道原来他也有如此强大的背景,也是,想堂堂荀彧,怎么可能会轻易的和一个寒门子弟有如此深交呢?

    只不过郭家传到郭嵩那一代时,郭家就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完全见不到当年郭弘、郭躬、郭晊三代时的鼎盛气象。到了郭嘉父亲郭焘这一代,声势更是大不如前,四大家族他排最后。高夜本来的计划就是先交好颍川这四大家族,还和郭嘉有过很深的探讨,郭嘉一开始是不同意这个计划的,总结一下他的话,就是求人不如求己。不过他还是自告奋勇,准备去郭家帮自己的大哥争取一下郭家的,顺便也见见自己久未见面的父母。

    只不过他一回家,这才发现一切都和从前不同了,因为现在的家主是自己的大哥郭懿,至于自己的父亲郭焘,在七个月前黄巾大乱的时候,就已经过世了。

    郭嘉的大哥郭懿,看着郭嘉面色不善,语气生冷道:“奉孝,父亲过世,你都不回来拜祭,今日回来更是张口太守,闭口高夜,你还知不知道什么叫做孝!”

    “大哥你这话就不对了,父亲过世,连个来告诉我的人都没有,你要我如何知道?”郭嘉怒视着郭懿道。

    “哼,强词夺理!如今的郭家,已无你一席之地,你不是和那高夜是师兄弟吗,找他去吧,郭家,你也不用再回来了!”

    “你!大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现在是郭家的家主,从祖父那一代起,家主更迭,就是分家之时。那个郭玉不是在做郡丞么,他能分得了家,你便不能了?”

    郭嘉一时语塞,不过随即道:“分家可以,我母亲何在?我要带我母亲一起走。”

    “不用了,你母亲因为父亲过世,悲痛欲绝,已经随着父亲去了。”

    “你!”郭嘉一下子听闻自己的父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