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衷趺茨茉诖蠼匣斐鐾纺兀

    高夜洗漱完毕,便走出门去,大雪早已停了,院内厚厚的积雪,几乎没过了高夜的脚踝,高夜在这雪地里,打了一趟太极拳,便即收手,日上三竿,而且风雪已过,自己也该向颍川走了。

    钟繇得知高夜立时便走,不由得的劝道:“明曦啊,如今虽然雪停了,可是路上积雪深厚,颇为难走,不如多住几日,再往颍川而行啊。”

    高夜一听也有道理,再加上钟繇挽留,便又在钟繇府上多住了几日,这几日里钟繇真可谓是热情款待,每天晚上都是大开宴席,和高夜一起谈天说地,好不快活,高夜也借机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一下颍川各个世家的信息,还有山川地理人文,这些东西经过钟繇这个土生土长的颍川人的嘴讲出来,可要比高夜从曹操、袁绍那里所知道的更为详尽,最的是更加具有参考价值。

    颍川一地在钟繇的嘴里,当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除了他们钟、陈、荀、郭四大世家,还有十几个小世家,纵然比不上前面四个家大业大官大,但也是实打实的文人世家,不但颇有田产,家底丰厚,更是经常抱成一团,令四大世家也不得不妥协让步。至于百姓,虽然大都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可依旧有许多寒门才俊,在颍川一带蛰伏,不说别的,就荀家的颍川书院,就有不少寒门士子,虽然他们的家庭背景不足为道,可是说起勤奋二字,那当真是没得比。

    终于在第四日的清晨,高夜踏上了去往颍川的道路,如今的雪虽然还堆积在路上,不过比起前几日,可是好走的多了。高夜终于拜别了钟繇,朝着颍川进发,其实长社与颍川郡的治所所在颖阴已经相距不远,虽然雪天路滑,需要稳驾慢行,但高夜还是在两天的时间内,就赶到颍阴城。

    不过看着这个破破烂烂的城池,哪里能想到这里在一年前还是一座繁华的都市呢?城门口的卫兵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过往的行人也没有几个。也是,刚刚经历了黄巾洗劫的城市,能有几个人呢?就这几个看门的士兵,说不定也是这里的校尉刚刚招募来的吧。

    高夜进城,根本就没有经历人的盘查,那几个士兵看了看高夜,连理都不想理,说实话,能穿得起这么好的衣服的人,怎么可能是匪徒嘛,自己何必浪费时间去盘问他,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歇一会,这么冷的天气,能不动还是不要动了。

    不过进来的这个公子好像并没有让我们清闲的意思,因为他牵着马径直的走了过来。

    “几位,还请问这颍川郡,太守衙门在何处?”高夜拱手问道。

    那几个士兵不由得一愣,今天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个公子哥走过来问事情也就算了,居然还对着我们几个大头兵拱了拱手?这是个什么情况?而且打听的是太守衙门,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人。

    其中一个年级稍大一点的士兵慌忙回礼道:“不敢劳公子动问,小的带你走一趟如何?”

    “再好不过,有劳了。”

    “不敢,不敢。”

    高夜随着这个小兵,一道往衙门走去,马车则是跟在两个人的后面。高夜不由得问道:“这颍川城自黄巾之后,百姓的生活如何?”

    “公子您就别提了,这黄巾贼啊,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这的那些个富贵人家,哪一个没有几百家丁?您别看黄巾声势浩大,还有内应,刚打进来没多久,就被打出去了。您说那波才厉害不?连朱隽将军都吃了他的亏啊,可是在这颍川城下打了好几日,愣没在打进来!这城里的穷人啊,倒是好运气,可是城外,那真的是被洗劫一空啊。前几日郡丞大人巡视乡间,小的就陪同在他身边,那当真是十室九空啊。”

    “嗯,我看这城内百姓现在生活倒也平静。不过,朱将军平定颍川之后,所剩黄巾俘虏都在何处?”

    “大部分都在这颍川城内的大牢里呢,关了足足有一两万人,剩下的都在各县城的大牢里管着呢,也不知道要关到什么时候,就怕出什么乱子,那可就遭了。”

    “哦?还会有什么乱子?”

    “诶呦,您想想,这大牢里才有几个官差啊,管着好几万犯人,这要是造起了反来,那谁收拾得了啊?”

    “嗯,说的倒也在理。不过颍川城中不是还有守军么,对付些许手无寸铁的逃犯,应该话下吧?况且还有那么多世家大族,家丁不知有多少,连波才都挡住了,何况是这些逃犯呢。对了,话说这颍川城中,尚有守军多少?”

    “这…这我可不能告诉您,小的要是说了,只怕人头不保。”那士兵苦笑道,“这里便是郡城衙门,公子你且请进吧。”

    高夜点了点头,从怀里摸出几两散碎银子,便赏给了士兵,那士兵一看银子,顿时是眉开眼笑,一个劲的感谢着高夜,说着什么多谢公子赏赐的话语。不想这时正有一人从衙门出来,高夜只看看官服就知道,想来是颍川郡丞,也不知道他如此急急忙忙的,所谓何事。

    不过郡丞一出门,就看到站在门口的高夜,也是一愣,不由得问道:“来者何人?为何驻足在衙门口,不知道这里无事不准停留吗?”

    高夜闻言一乐,笑道:“鄙人不才,便是新任的颍川太守,五原高夜,高明曦。”

第四章 全是世家() 
高夜的话直如一道炸雷炸响在刚刚那个士卒的耳边,这…这…这,这人居然是新任的颍川太守?这也太年轻了吧?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岁,我的个天啊,我二十岁的时候还在土里抛饭吃呢,人家就已经是太守了。

    那郡丞闻言也是一愣,这颍川上一任的太守,在黄巾第一次攻进来的时候,就不知道跑哪去了,自己这个郡丞做为二把手,自然就直接成颍川的实际最高长官,本以为黄巾平定,自己怎么也能捞个太守做做,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是新任的颍川太守?真的假的?

    “既…既然是新任太守,可有官凭文书?”

    “自然。”高夜说着,便从马车里拿出了一个包袱,道:“官凭文书全都在此,郡丞大人可是要在这里查验?”

    “这…还请,大人入堂内叙话。”

    高夜随着这个郡丞步入大堂,只见太守的桌案上凌乱着许多的文件,再看那郡丞一脸的尴尬,高夜就知道,想来这郡丞是把自己当太守了,平日里就在这里办公了。高夜也不多说话,便将包裹打开,拿出官凭文书那郡丞查验。那郡丞一看,哪里有假,急忙拜道:“在下郭玉,腆为颍川郡丞,见过太守大人。”

    “好了,去把各个官员都叫来,我既然来了,择日不如撞日,就和大家都认识一下。”

    “喏。”

    高夜随即便坐在上首位,把桌案上凌乱的文件整了整,摆到了一边,又随手抓起了一本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一卷写的是颍川郡内的存粮不足,仓曹史上书请求朝廷调拨的文书。不一会儿,便陆陆续续进来了不少人。待得再没有其他人进来之后,高夜这才放下了手中的文书,抬起头来看着堂下已经列队的众人。

    “在下五原高夜,奉圣命担任这颍川太守,初来乍到还有许多不明之时,还要靠诸位多多帮扶。”高夜笑道,“不必拘谨,今日叫大家来,就是和大家认识一下。”

    “啊!”高夜刚刚说完,便听得地下一片嘈杂。原来那郭玉通知大家时,只说了新任的颍川太守在大堂等着见大家,他本来满心想着自己能做这个太守的,可谁知道现在来了个新太守,自己看到文书的时候,连说这是伪造的资本都没有,只因为那文书上写了,陛下钦点的颍川太守,这自己敢说他是假货么?霎时间心如死灰的郡丞,连高夜名字都没记住,因此也就没有告诉其他人。

    因此高夜在介绍完自己,下面的人顿时就炸开了锅,因为五原高夜的名声,当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高夜在几年前和吕布一起,以八千兵马杀尽六万匈奴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这些人从那时候起,就知道五原高夜的名字了。更何况在这里当官的,大都是各世家的子弟,蔡邕向来和荀爽、钟繇等人交好,时常有书信往来,在蔡邕的大力宣扬下,这些世家子弟怎么可能不知道高夜的名声呢?更何况这次平灭黄巾,高夜更是转战四州,大获全胜,虽然风头都被皇甫嵩和朱隽占了,可是高夜的名字也随着黄巾的覆灭,又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现在高夜成了颍川太守,众人如何能不惊讶?

    “好了,现在,还请诸位自我介绍一下吧。”高夜不由得大声道,这一声,才终于使得大堂回复了安静,“郭郡丞我已经认识了,便从你开始吧。”高夜一直郭玉身边的人道。

    功曹史、户曹史、奏曹史、辞曹史、法曹史、尉曹史、贼曹史、决曹史、兵曹史、金曹史、仓曹史、五官掾一一进行了自我介绍,能进的这个大堂的,自然没有什么低级的属官,因此这十二个人加上郭玉,基本上就是全部的班底了。只是让高夜奇怪的是,文官里面除了太守全都在,武将里面居然一个校尉都没有,太神奇了。不过在这些人当中,高夜还是听到了几个在后世响亮的名字,比如大名鼎鼎的荀谌,现在担任奏曹史,全郡的文书都由他来保管,甚至一些上达天听的文书,还要由他来书写。说起荀谌,他可能当真不如他弟弟荀彧出名,不过在这三国时代,他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能做到袁绍谋主地位的人,会是个徒有虚名之辈么?

    还有决曹史陈信,此人乃是后来大名鼎鼎颍川陈群的叔叔,陈寔的儿子,也算是累世大族啊。其他各官员无一不是世家子弟,那个郭玉便是颍川郭家的子弟,虽然是旁支,但也不容小觑。

    高夜一一认识了这些人,随即问道:“我刚刚看到仓曹史上书,说是我颍川存粮不足,这是怎么回事啊?”

    仓曹史李蒙急忙回答道:“回大人,我颍川今年因为黄巾贼乱,大片田野荒芜,颗粒无收,再加上有一万七千余俘虏关押在大牢,因此粮食消耗甚快,恐怕再过一个月,牢中的黄巾就都吃不上饭了。”

    高夜闻言一愣,居然是这么回事。不过这些黄巾本来也是饿的要死的百姓,如今造了反,被抓进了大牢反倒是有了饭吃。不过好景不长,看来如果任由其发展,最终也是个饿死的下场。刘宏好像已经忘了这些黄巾贼众了,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些百姓,杀了他们,全国几十万呢,要真的下了令,只怕自己难逃一个暴君之命。可是放了他们自己又不甘心,敢造自己的反,这要是随便放了,以后岂不是人人造反?故而刘宏就选择性的遗忘了这些人,任由他们自生自灭。高夜做为一个刚刚从朝廷过来的人,对这件事自然是知道的很清楚。

    高夜又让众人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情况大致给自己讲一讲,也好让自己对颍川现在的情况,更加的了解。听他们讲完,高夜觉得,如今的颍川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缺粮,少人,田荒,世家大族都在伺机而动。

    之所以说他们在伺机而动,是因为高夜发现,世家大族在这一次战乱之后,还没有什么大动作,主要是因为太守跑了,没有太守大印,他们无法购买这些已经无主了的土地。毕竟这些土地的主人,早就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