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臣惶恐。”高夜急忙道。

    “以你的功劳,去掌控北军五校倒也不是问题,阿父认为你颇有威名,守卫边关才是正理。太傅、太尉等人都觉得你颇有才华,想让你去地方上历练一下。最后还是朕力排众议你去颍川。”

    “微臣多谢陛下。”高夜拜谢完眼看着刘宏玩味的笑容,就知道,恐怕这刘宏心里正等着孝敬呢。也是,依刘宏这么贪财的性格,碰见了高夜这种日进斗金的大金主,怎么能没想法。

    没办法,看来酿酒的办法已经保不住了,倒不如献出来,说不定还能换点什么其他的东西。刘宏看高夜这么识趣,自然也是大喜,直夸高夜公忠体国,这么好的来钱门路都献给了朝廷,实在是官员楷模,怎么能不多赏些金银财宝!有了这个酿酒的方子,多少钱财挣不回来?

    刘宏既然得了高夜这酿酒的方法,又勉励了高夜几句,这才让高夜退下。一场朝会足足开了大半天,等结束的时候,都已经是下午了,高夜直饿的前胸贴着后背,满脑子都在想着晚上去吃点什么。

    不过不用他想了,曹操过来一把拉住高夜,说什么今日在家大排筵席,一定要和高夜喝个痛快,高夜点点头,反正都是吃饭,在哪吃不一样!不过很明显曹操把高夜拉到家里并不单纯只是吃饭,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叫出来和高夜相见了,就代表着两人已经不是普通的朋友关系了,而是传说中的“通家之好”。既然人家的家眷都出来了,高夜自然也不能失礼。

    “来来来,明曦,来见过你嫂嫂,她娘家姓丁,乃是操之舅亲。”曹操给高夜介绍道。

    “夜见过嫂嫂。”高夜施礼道。

    “这个我就不多介绍了,操能有幸娶回卞氏,全靠了明曦啊。”曹操大笑道,高夜也对着卞氏施了一礼,毕竟她现在是曹操的妾侍,身份已经与前日大为不同。那卞氏也回礼道:“小女子还要多谢高太守,成全我和夫君。”

    高夜笑笑,表示不必客气,英雄美人,自然相得益彰。

    “这是我儿曹昂,女儿曹婉。”曹操一指那两个孩子,对高夜说道,“昂儿,婉儿,还不见过高将军。”

    “见过高将军。”

    “哈哈,好啊,真是一对好儿女。”高夜不住的赞道,随即面色一沉,对曹操说道:“都怪你,也不早跟我说一声,害得我两手空空,连个见面礼给侄子侄女的都没有。”

    “哈哈,没有怕什么,以后补上就是了。”曹操倒是很洒脱的笑道。

    “依我看啊,明曦你直接写两幅字送给昂儿和婉儿,也就是了,哈哈哈哈。”只听门外一个爽朗的笑声道,原来是袁绍驾到。袁绍和曹操的关系更是深厚,因此见了丁氏和卞氏也只是拱拱手,又摸了摸两个小孩子的头,这才在一旁就坐。“你说是不是啊孟德?”

    “哈哈,本初兄说的是啊。”曹操也大笑道,“怎么样明曦?”

    “哈哈,好,只要孟德兄不嫌礼物简陋也就是了。”高夜笑道。

    “那一日在醉满楼,明曦你一幅字价值千金,如今更是名满京城。你的一幅字不知多少人想要,可算不得简陋。”袁绍大笑道。

    “本初兄说的有理,哈哈。”曹操也笑道,“来人,上纸笔。”

    高夜拿起了笔,闭目沉思了一会儿,便提笔写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本是颜真卿所做的劝学诗,如今高夜用着颜真卿所创的,写着颜真卿的诗,却从未提半句有关颜真卿的话语,也不知道颜真卿若是有知,会不会抛了高夜祖坟。

    曹操在一旁观看,不由得点起来头来,就连袁绍也频频点头。他累世大族,自然不是目不识丁的莽夫,相反,他的文采虽然不比曹操,但也不输于一般士子。在看到高夜这首劝学诗,不禁大是赞叹道:“好,好一个白首方悔读书迟!明曦果然好文采!”

    高夜淡淡一笑,把落款提好,轻轻的吹了吹墨迹快些干掉,才递给了曹昂,道:“这幅字便送与你,只盼你好好读书,将来也可成为国家栋梁。”

    曹昂接过这幅字,自然是大礼拜谢,仔细收好了这幅字,至于给曹婉,高夜也不知道能写点什么比较应景,还只是个小姑娘,好像写什么都不太对。高夜想了许久,还是长叹一口气,把自己随身的玉佩摘了下来,送给了曹婉。这一枚玉佩是今日上朝时,应景而佩戴的,自然不是他师父留给他的那一枚,那一枚打死高夜他都不敢给其他人。

    当然这一枚玉佩自然也是价值不菲,乃是上好的和田玉,丁夫人出身名门,自然不会不识,曹婉接过了玉佩更是欢天喜地。一个八岁大的孩子,收到礼物就很好了,还会在乎礼物有多值钱么?

    几个人有欢谈了一阵,下人来报,说是许攸大人来了,曹操这才让丁氏、卞氏和两个孩子一起退下。待得许攸进来,三人更是一起站起来,相互施礼,这才又分主宾落座,一时间聊了个不亦乐乎。

    尤其是袁绍,他的形象已经完全突破了高夜的想像。不但说话引经据典,很有水平,整个人的气势也是如同高山一般,凝重而巍峨。再加上他长的本来就帅,举手投足间尽是贵族本色。再看曹操,长的本就黑,面相也一般,身高又不高,气势更是难比袁绍,也难怪后来诸多英雄率先投靠了袁绍,也不尽然是因为他袁本初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他袁绍本人本就很有魅力。要不是高夜知道袁绍本身的性格大有缺陷,最后曹操杀了个屁滚尿流,早早的退出了三国群雄争霸的舞台,高夜几乎都觉得袁本初是一代明主。

    四个人推杯换盏,曹操的地方本来也不大,四个人到正好其乐融融。只是高夜今日本来就饿得狠了,菜一上来自然是狼吞虎咽。虽说曹操府上的厨子不怎么样,但是高夜乎,往日里行军打仗的饭食那才叫难以下咽,自己连那种东西都吃的进去,何况是这些传说中的高门大户的精美饭食呢?

    “明曦,来,干!前几日在大将军府上有缘一见,却未曾细聊,今日定要和明曦好好亲近亲近。”袁绍看高夜一直在吃,也没说几句话,这才举酒相邀。

    “好,好。”高夜嘴里嚼着东西,一面应和着袁绍,好不容易把一大块羊肉咽进肚子里,这才举杯道:“今日觐见,饿了一天,见着了吃的哪里还忍得住诸位见笑了。来,这一杯,我敬大家。”高夜笑道。

    四人是一同举杯,便将这酒一饮而尽,这是曹操家中的藏酒,倒也不是烧刀子,因此四人喝起来自然也混意。这样的酒高夜喝个几斤都没问题,酒到杯干自然是为常事。不过袁绍却笑道:“我听闻孟德你们刚刚回来之时,在军营中大开宴席,喝的都是烧刀子,没想到到了今日,你给我们大家喝的都是这等淡酒,当真是不厚道啊。”

    “诶,本初兄此言差矣。那天的酒都是明曦请的,与我何干。如今明曦连酿酒的方子都交给了陛下,我看日后啊,这酒只怕是想喝就能喝的到,本初兄有何必在意?”

    “啊?明曦你居然将方子献给了陛下?”袁绍大惊道,这种日进斗金的好东西,若按照袁绍所想,自然要好好收藏,别说献给别人了,就是被人偷了去,那也是大事情,没想到高夜就这样献给了皇帝。

    “这酒是个好东西,卖的贵那也是因为以我一人之力,产量太低罢了。如今由宫里管事的来造这种酒,产量大增是一定的,价格自然也会下落,天下人都能喝到如此美酒,岂不是更好?”高夜没敢说刘宏贪财的性格,在大殿上就差说出你不交出秘方我就给你穿小鞋的话,高夜能不献出来么?况且也没什么奇特的,自己酿酒的方子也不过是后世所得,和如今酿酒的方法倒也相差不大,最主要的还是蒸馏这一道工序。自己蒸馏的那一套装置比较先进,给了刘宏,说不定他还能整出什么新东西来。至于自己,不能卖酒了,总还有其他的产业可以做,作为一个领先了这个世界将近两千年的人,要是弄不来钱,可真白瞎了后世见过的种种产业。

    “明曦啊,你此去颍川,不知有何打算?颍川一地,门阀众多,可不好管呐。”曹操不禁叹道,“如今颍川一带为黄巾已平,这些门阀都等着朝廷补偿呢,你这一去,只怕是难啊。我那济南还好说,你那颍川,陈家、荀家、钟家、郭家哪一个不是累世大族,明曦此去,万万要小心啊。”

    高夜不禁点点头道:“我本就是个厮杀汉,对于这些总是不擅长的,唉,走一步看一步吧。”对于这些个世家,高夜的警惕性一点都没有比曹操差,只是高夜实在不知道那里是个什么情况,自然也就对这些问题没什么办法。

    “嗯,那颍川荀家,从荀淑开始,就是颍川第一大族,明曦若能交好荀家,定有益处。”袁绍建议道。

    高夜点了点头,这荀家自己也多有耳闻,只是,自己怎么样才能和荀家拉好关系呢?

第二章 颍川钟繇() 
许攸眼见高夜一脸的凝重,便不由得开口道:“其实要拉拢荀家,倒也不难,那荀淑虽然已经故世,可创立颍川书院,为颍川一带士子求学之所。明曦你若是能多多扶持,那荀家对你必有好感。”

    高夜闻言很是欣喜,说的没错,这颍川书院,可以说是荀家最为得意之处,颍川大族虽然各自有各自的讲学之所,但最为出名的还是这个颍川书院,这里不但教导荀家子弟,甚至一些寒门士子,亦或是其他世家的孩子,也在这里上学,若说荀家如何成为颍川第一世家,颍川书院可谓功不可没。

    许攸虽然脾气臭了点,但是智慧那绝对是没得说。高夜自然拱手谢过。众人也重新回到了风花雪夜的谈话之上。一场酒直喝到月上中天,高夜这才回到馆驿之中。他已经受封颍川太守,自然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随行的宋宪。这些都是颍川兵马,吕布的心血,自己总不能把他们带到颍川去吧。

    高夜在颖儿的伺候下,写下来数封书信,有给丁原的,有给吕布的,有给督瓒的,至于最厚的一封,那是给赵云等人的。

    毕竟自己现在忽然一跃,成颍川太守,给自己曾经的老上司们写封信也是应有之义。更何况皇帝还赏了大笔的财宝,高夜也让宋宪给大家伙分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要他带回去,就算是请大家喝酒了。至于赵云等人,高夜则是写信要他们几个人,把自己的家当全都安安稳稳的运到颍川,看起来自己以后要在这里发展了,五原那里的藏书,新粮,以及各种人手,还是都带来颍川为好。尤其是粮食,高夜已经预料到,颍川的粮荒不可避免。尤其是自己的亲军高顺先带两百亲军来颍川帮衬自己,剩下的三百亲兵则由赵云等人一并带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亲军,那可真的是亲军,吃的是自己的米粮,和朝廷没半点关系。

    虽然黄巾已经平定,但是路上的盗匪山贼还是很多的,毕竟逃窜在各地的黄巾也少数,占山为王也在情理之中。不过高夜并不担心,依着赵云、张辽的实力,自己府上时时操练的三百家丁,再加上自己的亲兵,来这里绝对的安全。

    高夜把事情全都安排妥当,把书信交给了宋宪之后,便准备离开军营。却正碰到刘备兄弟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