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妓鞯亩骰褂泻芏啵司鸥鲈碌氖奔渥愎凰钦厶诹恕2嚏咭惨桓那凹溉辗锨尥车淖颂只馗戳送绽锏挠喝荩嘶雍疗媚聪抡锌纪ㄖ螅撕椭P羌父鎏致劭际灾猓驮僖裁挥惺裁炊嘤嗟亩鳌

    至于写好的通知,自然送到了印书馆。自从活字印刷术问世以来,书院印书的脚步就从未停过。如今书院的印书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工坊的模样,现在在书院里占据了一整栋漂亮的小楼,里面足足有几十个印书的工匠和好几套完整的印书设备。据盘踞在书院不走的马均说,若是开足马力,一天就能引出三千册《论语》来。有这样的效率谁敢小觑?听到这个消息的高夜,已经在着手准备印制书院自己的报纸了,这样也算是给老师、学生们一个发表意见的空间,也同样的给予这些人一个接受他人意见和学识的渠道。

    随着报纸问世的,当然还会有专利制度这一条,毕竟抄袭可耻,作为一个在后世被人抄了毕业论文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加的痛心?谁钻研,谁创新,谁获益这该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若是苦心发明创造的人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的话,又有几个人会愿意埋头于科研事业呢?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今日最大的事情是闭关了三个多月的马均终于出了关。说起来马均的本事也是相当的厉害,可谓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之前的神臂弩虽然是参考了书上的图文,可那书毕竟是高夜从后世带来的,语焉不详,只是描述了这么一件东西罢了。可是马均钻研了大半年,愣生生的搞出了这种杀伤力极大的单兵作战武器,官渡战场上愣是让袁绍的骑军吃了瘪,就这一点就足以看出马均的能力。

    这一次他闭关三个月,就是为了彻底完成他构思了一年多的新式织机。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如今终于有了一个好结果,大家又怎么能不来祝贺一下。虽说织机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可是这种织机足足有一百二十个蹑,可以想像织布的人在用这种机器织布的时候,是何等的忙乱。想要织好一匹布或绸缎,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

    虽说经过两百年的发展,蹑数从一百二降到了五十,可是织机依旧是一个笨重的家伙,生产效率也一样很低。这一次马均所革新的织机据说只有十二蹑,对于踏具进行了简化,同时改造了织机的运动基件。虽说这些东西高夜完全不懂,可是工作效率高夜还是看得明白的。从发布会一开始,马均便让两个织工在他所制作的试验品上开始织布。等到他的演讲结束之时,前后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两台机器,两个工人,两匹布已经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虽然高夜见过更高级,更有效率的织机,可在这个时候依旧给予了马均最热烈的掌声。饭是一口一口吃的,任何工具的改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有人能花心思在这方面,什么珍妮纺纱机,迟早会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说不定就叫“马均纺纱机”了。

    因此别看马均现在的设计还很粗糙,还不够先进,也不够精密,可是在高夜眼里,他就是一个天才!仅凭着他自己的观察,仅凭着书本上的各种理论,就能把织机改造成这个模样,除了天才这两个字,还有什么能形容他?虽然高夜知道,历史上的马均在没有后世物理学与机械原理学的帮助下,一样将织机改造成了一种工作效率更高的器械,可如今的马均在这条道上可谓是越走越远,至少就高夜而言,在整个织机的设计中就看出了很多后世的设计理念。

    马均的成功,可谓是让曹丕三人大开了眼界,虽然三国时代还没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论调,可是做为一个工匠能够得到全书院甚至是蔡邕、郑玄的赞赏,能够得到如此高的礼遇,也是曹丕他们三人想象不到的。毕竟刚刚来书院,对于书院的风气他们也只是道听途说,只有当他们真正的感受过了之后,才会有最切实的体会。这也是为什么高夜今日一定要带着他们三个人来听马均的发布会的原因。只有所有的上位者都对科技的发展抱有好感和支持态度之后,科技才能真正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抱着这个最朴实的目的,最宏伟的期盼,书院一步一步就这样走了过来,终于出现了一位像马均这样的大家。终于不需要高夜再去抄袭古人的技术,一知半解的改善百姓的生活了。在高夜看来,现在的马均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发明家,却还算不得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所研究的是技术,而不是理论;他所追求的是结果而不是探索结果的过程。或许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技术发达而科学不发达的原因所在,毕竟奇技淫巧都是用来博达官贵人一乐的东西,只要造的出来,谁去管他究竟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更何况古代的工匠都是下苦人,又不读书,又不识字,他就是有心研究,也无力总结出所谓的公理与定理来。

    如今的马均即将开中国科学家之先河,只要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高夜相信只要照着这个节奏发展下去,要不了一百年,这里就会是科学与学术的殿堂。马均有此功绩,就足矣名留青史!

第十一章 走后门的吕布() 
一个注定要名留青史的人,一场注定要名留青史的发布会,就这样在一众的赞叹与叫好声中,落下了帷幕。做为有史以来第一次大型的科技类讲座,不善言辞的马均还是准备的相当的充足。马均本来有些口吃,可这一次在台上足足一个时辰的讲说,却连一句壳都没有卡,可见他平日里练习了多少遍。

    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的书院学子,这一次也是大开了眼界,原来即便是学生也可以登台讲课,说说自己的成果;原来发明一项利国利民之物也可以有如此荣耀。只要看书院一众大佬都对马均表示赞赏与祝贺,台下几乎所有的学子都明白,未来的自己又多了一条出路!

    喧闹过后总是要回归寂静的,马均的织机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书院和曹操推广,这一点已经可以预期。先进的农具已经带来了曹操治下连年的丰收,如今先进的织机问世,想必对于纺织业又是一次革命。

    纺织的事情高夜是不懂的,虽说男耕女织自古皆然,可是很明显蔡邕的女儿少年时只学了吟诗作画,对于纺织懂得甚至还不如高夜多呢。反倒是甄宓,在听过了马均的演讲,看过了他的织机之后,整整一个晚上都在哀求高夜,让她娘家在这织机的生意之中掺上一股。

    都说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甄宓从小生长在一个商贾之家,对于商业的敏锐性,确实是不容小觑。而且自从甄家的家眷逃出了幽州,送回了颍川之后,她心中最后的担忧已去,整个人更是活泛了许多。刚刚进高家门楣的时候,满心所想的无非是该如何与蔡琰、颖儿两人相处。如今蔡琰在高夜的劝说之下,对于甄宓,心中敌意大减,反而怜惜之意浓了许多。颖儿出身低微,对高夜更是言听计从,甄宓如今的处境比往日已经是好了很多。

    人没了近忧,必然会有远虑,甄宓如今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商业之上。就这一点,高夜就不能不赞叹甄宓的心思。高夜从在五原之时,家里就在经商,到了现在,就算说高夜是天下第一豪商都豪不为过。可是如此大规模的商业往来,掌事的却不过是高夜的一位家臣而已。蔡琰精通诗书,却不懂买卖,颖儿更是只会一身照顾人的本事,反倒是她甄宓出身商贾之家,懂些商事。在这样的条件下,甄宓向着高府的商业伸手,还真没有人能说出她什么不是来。再加上如今商人的地位虽然有所提升,可依旧被读书人瞧不起,甄宓就算是真的掌管了府上的一应商业往来,蔡琰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高夜虽然同意了让甄家在织机产业上的入股,不过对于甄宓的那点小心思,高夜还是让她先去和老掌柜的多学一学再说。虽然甄宓聪颖,可让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执掌自己家中的经济大权,说实话高夜是真的不放心。

    甄宓的要求高夜可以拒绝,可是堂上吕布的要求,高夜实在是无法拒绝。说起来自己和吕布自从徐州之后,便再未相见。就连吕玲绮和曹昂的大婚,高夜都没能赶回来参加。如今熟人相见,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就连高夜都笑着调侃着吕布虎父无犬女,玲绮如今成了大汉第一位女将军。

    说到这里,吕布倒是苦笑道:“唉,玲绮这一次算是大出了风头,乱军之中冲锋陷阵,就连司空都赞她武艺过人!可说到底,军中哪来的女眷,这一次司空没有怪罪她,已经是她走运了。谁能想到,居然还封了她一个将军,你说说,她一个小姑娘,会打什么仗!”

    高夜却是哈哈大笑道:“武艺过人那也是本事啊,说到底当了将军的是你的女儿,你该欢喜才是,干嘛一副闷闷不乐的模样。”

    “嘿,这一场大战,你哥哥我是一场大仗都没打上啊!出兵的时候让我守卫颍川,后来又要我去守濮阳。好不容易派我带兵去取朝歌,城还没打下来呢,袁绍就跑了。我吕奉先征战沙场几十年,居然没仗打……”

    眼看着吕布的一脸幽怨,高夜也是无可奈何。吕布这样的猛将在手,曹操出战之时居然安排他留守颍川,高夜实在是想不明白,曹操究竟是对吕布不放心,不敢让他独当一面,还是因为曹操觉得只有吕布才能震慑颖都城中的宵小。像吕布这样的人,最怕没仗打,幽怨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高夜也是笑道:“我征战了二十年,如今已是身心俱疲,奉先兄你征战的时日比我还长,怎么,还没打够啊。况且主公一开始留你驻守颖都,也是为了让你守住咱们的根本要地。你也知道,朝中大臣大都和我们不是一条心啊。没有你吕温侯在,荀文若哪能镇得住他们。”高夜这话说的虽然有些违心,可是吕布听在耳里还是很受用的。历史上的曹操处境比这一世艰难的多,荀彧在许都不是一样稳定了后方么?不但朝中无人作乱,粮草军械更是转运顺畅,荀彧之能可想而知。不过现在的高夜是在安慰吕布,说些瞎话倒也无可厚非。

    果然吕布闻言也是嘿嘿的笑了一下,这才说道:“累?我可是一点都不累啊!沙场征战,两军对敌,最是快意。你让我安安静静的坐在家里,那才是折磨!”

    “哈哈,你说这话亏不亏心啊,呆在家里折磨?折磨还给我折磨出来两个小侄子啊?老来得子,也是可喜可贺!”

    高夜的调侃着实让吕布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和高夜的关系很好,往日里也互相调侃惯了,随即回怼道:“没有战事,那也只好生儿育女了。倒是你如今做了司徒,明年是不是也得给我填几个小侄子?”

    说罢吕布和高夜一齐大笑了起来,笑了良久高夜这才言道:“如今我官居司徒,恐怕日后征战之事,和我的关系不大了。有我镇守颖都,你奉先兄自可征战沙场。等主公拿下了袁绍,一统河北,北方匈奴、羌人、氐人、乌丸乃至三韩都要有人去抵御。就凭你吕温侯的威名,我看呐,这个戍边之人只怕非你莫属。到时候可有你的仗打,你担心什么!”

    吕布闻言点了点头,直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