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洪听令!速点五万步军,并李典、乐进一同,随我中军进发,即刻入京勤王。”

    “遵命!”

第三十一章 驾临颍川() 
曹操的出击,在高夜看来完全不会有什么问题。李傕、郭汜二人手下虽然兵马不少,可是互相打了那么些时日,伤亡惨重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杨奉、董承以及白波黄巾也不是吃干饭的,有他们和李、郭二人消耗,等曹操去了,他们已经是两败俱伤的局面。鹬蚌相争,自然是曹操这个渔翁得利。

    至于其他诸侯,自己也不需要考虑。毕竟吕布刚刚占了徐州,人心未稳,又远隔着一个兖州,他就是有心也无能为力。淮南袁术自从听闻皇帝又仓皇逃窜的时候,就开始询问手下自己称帝的可能性,他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把皇帝放在眼里?至于刘表,如今有张济在他的荆州肆虐,他根本就分不出人手去迎接汉帝。而袁绍这个最有可能和曹操相争的人,却在郭图和淳于琼劝说之下,放弃了皇帝这一有利的政治因素。

    其实在后世,大家一说起这件事来,都会称赞沮授的远见卓识,毕竟沮授一直相劝袁绍,迎回汉帝,到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兵马以讨不臣”,天下可定。前世的高夜也同样觉得沮授的建议当真正确无比,毕竟从曹操迎回汉帝的结果来看,挟天子以令诸侯绝对是一个让曹操政权收益颇大的计策。可是真正到了这个时代之后高夜再来看沮授的建议,却发现皇帝对于袁绍来说,根本就是鸡肋的存在。袁绍和曹操最大的不同,就是袁绍的身世。他凭借四世三公的背景,根本就不需要像曹操这样,还需要依靠汉帝来拉拢人才。其次就是袁绍所处的位置,他身据河北三州,如今只剩一个公孙瓒还未平定。再往西、往北都是匈奴、鲜卑甚至是羌人、氐人杂居之地,皇帝来了对于这样的处境当真有什么帮助么?

    曹操迎了汉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挑拨离间了吕布和刘备,可是圣旨下达了真的有用么?此时的天下人又有谁真的在乎过圣旨。况且后来的曹操,也到了皇帝在兖州的弊端,一心想要夺权的皇帝,暗算过曹操多少次!如今已经实力几乎冠绝天下的袁绍,又如何能忍受这样的事情?就像郭图等人说的,如今是“秦失其鹿,先得者王”,把皇帝整来,服从命令就会失去权力,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的罪名,曹操被人骂了近千年,不就是因为他不敬皇帝,不遵诏命的原因么。

    曹操如今实力弱小,迎回汉帝利大于弊。袁绍如今已经有了问鼎天下之势,汉帝真的被他迎回邺城,除了处处掣肘之外,又能有什么用处?像这样只能拖累自己的大包袱,袁绍又如何肯背?因此沮授的建议对于袁绍来说,食之无味,弃之也没有多可惜,因此袁绍没有选择听从沮授的建议,也绝不是毫无道理。

    如今曹操已经离开了将近两个月,按照脚程,应该已经到达了洛阳,击退了李傕、郭汜二人吧。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把刘协这个家伙,给接回到颍川。如今的高夜可谓是清闲之至,把重修太守府的重任交给了荀彧,收集各方情报的重任交给了郭嘉,颖阴的政务更是全权交给了程昱之后,高夜自己就欣欣然的干起了甩手掌柜。每日里最长干的,不是陪着蔡琰,就是在城中溜达,顺便问一问百姓的生活如何。这让每天忙的不可开交的程昱,忍不住破口大骂高夜不务正业,再接受了老爷子一个时辰的批评之后,高夜才不情不愿的主政颖阴。

    说起来颖阴现在需要太守决断的事情太少了,高夜在这里近十年的治理,最的一点就是官职的细化以及各部门明确分工。这样一来,真正能送到高夜这里的政务其实没有多少,因此程昱坐在这个位置上,每天也不会很忙。他只是看不惯高夜如此懒散,这才找了个机会,对高夜好好的教育了一番。

    不过跟随曹操一起去往洛阳的曹纯此时回来,事情可就不一样了。“启禀大人,如今陛下和主公,已经到了城外三十里处。”

    “哦。”高夜闻言点了点头道,“看来主公这一次很顺利嘛。文若,如今陛下距颖阴不过三十里,时间紧迫,你也知道,我对迎驾这种事可是一窍不通,全都仰仗了文若了。”高夜嘿嘿一笑,随即就把重担直接丢到了荀彧的身上。

    荀彧闻言也是苦笑一声,随即领命。毕竟迎驾事大,容不得半分失礼。让高夜来干这事,别说他自己没信心,就是自己也对他没信心。高夜不理匆匆前去准备的荀彧,反而拉着曹纯他给自己讲讲西进洛阳的见闻。

    “明曦你是不知道啊……”刚刚论公事,大家自然要官职相称,如今论起私宜,曹纯和高夜的关系也颇为亲近,因此一口一个明曦叫着,也不生疏。“我等大军还没到洛阳,倒是先迎上了陛下的车架。你是不知道当时那个惨哟,只有陛下有一辆破车,那百官公卿一个个徒步跟随,蓬头垢面,哪还有朝堂上养尊处优的样子。元让先是让大家拜见了陛下,紧接着子廉他们也率军来到,正迎上李傕、郭汜的兵马杀来。”

    “哦,如此说来,这白波黄巾当是被李、郭二人击溃了不成?”

    “正是,后来元让和子廉大败李、郭二贼,迎陛下暂时返回洛阳,这才知道,白波帅胡才战死,李乐、韩暹则是侥幸逃得性命。后来你知道,主公在洛阳拜见了陛下之后,当场就被陛下封赏为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等陛下在颍川安顿下来,我估计大家都有官升。”

    “我向日听闻,杨奉手下又一员大将,名叫徐晃,表字公明,怎么样,这一次你们可见到此人?”高夜笑着问道,那可是徐晃啊,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不但战功赫赫,历史上更在樊城和关羽大战一场,愣生生帮着曹仁一起,拖到了东吴偷袭荆州。正史中最终病故的徐晃,在《三国演义》里面,晚年居然被孟达一箭射死,堂堂徐公明,居然在罗贯中的笔下死的如此窝囊!这让高夜看过之后,如何能不心塞?

    曹纯闻言一笑道:“这个徐晃,果然有点本事,能和许褚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多亏了满伯宁,只身前去劝降,那杨奉又阴谋想要带走陛下圣驾,被主公消灭。因此那徐晃如今已是归降,明曦你想见他,等陛下入了城,我给你引荐引荐。对了,主公这一次还收了一个谋士,叫什么董昭的,反正主公评价此人甚高,说是荀攸、程昱之下,很是欣喜……”

    高夜听着曹纯喋喋不休的介绍,也是频频点头。如今的曹操,不但得了汉帝,还得到了董昭、徐晃的投效。虽然自己不记得董昭是什么时候跟随的曹操,不过高夜对于董昭之才,也颇有耳闻。毕竟在《三国志》中,能和郭嘉等人并列一传,就知道此人的才智,以及对曹操霸业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不过这些现在都不是重点,终于在曹操和刘协离着颍川不过五里地之时,荀彧派人前来,催促高夜立刻赶到西门,前来接驾。毕竟名义上高夜依旧是颍川太守,接驾这样的大事,少了高夜怎么行。

    远远望见颖阴的曹操,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颖阴是在高夜的建设之下,才有了今日之雄伟。可如今颖阴毕竟是自己的治所,只要看着刘协和朝臣惊讶的脸色,以及几乎要掉到地上的下巴,曹操的笑意就从未从脸上消失过。

    “曹爱卿,这就是颖阴城么?”刘协终究是少年心性,虽然已经十六岁了,可是从前的日子里,不是被董卓禁锢在宫中,就是被李傕、郭汜禁锢在内院。甚至一路逃亡,更是食不果腹。从长安到洛阳更是一片萧条、破败之色。如今眼见自己将要居住的颖阴城如此雄伟,就连刘协心中,也忍不住有些激动。洛阳虽为帝都,比之颖阴也是相差远矣,这样刘协心中对于这座城池,更是生出了不少期待。

    尤其是在见到颍川文武前来接驾的时候,刘协心中更是喜悦的无以复加。想当年自己在董卓、李、郭的手下,朝不保夕,何曾受过如此待遇!这曹孟德,当真是我大汉忠良!只是百姓也在此处,我切不可失了皇家威仪,因此正襟危坐在马车之中,再不和身边之人攀谈。

    随着车架缓缓而入,高夜和颖阴城中一众官员,皆是躬身施礼。等到刘协的马车之后,才是曹操和一众公卿大臣,最后才是夏侯惇等人率领的兵马。车马劳顿的刘协,早已经在侍女的帮助之下,沐浴休息去了。公卿大臣也是各自回到了荀彧替他们安排的府邸,睡了个不省人事。

    一连三天,刘协都没有上朝。直到第四天,才在行宫之中召见了文武百官。可能是因为一连睡了三天的安稳觉,再加上吃上了可口的饭食,原本还有些萎顿的刘协如今已经是神采奕奕。面对上朝的文武百官,更是用他那稚嫩的嗓音大声宣道:“今日朕得以逃出李、郭二贼之手,全赖百官尽心,曹爱卿用命。朕深感敬之。特拜曹爱卿为司空,武平侯,行车骑将军事。”

    “臣曹操,拜谢陛下隆恩!”

第三十二章 再议天下() 
整场大朝会,简直就是曹操和刘协二人君臣相知的最佳表演。刘协给曹操封官封侯,更把赏功罚罪的重任交到了曹操的手上。也不知道此时的刘协,是真的觉得曹操是一位可以托付大事的忠臣,还是只是想要安抚曹操之心。毕竟李、郭之乱后,皇帝可谓是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睡过一个好觉。用刘协自己在朝堂上的话说:“李贼给朕吃的是腐肉陈谷朕睡的是草席麻褥。”如今他被曹操接到了如此繁华的颖阴城,欣喜若狂好像也不用奇怪。

    曹操当上了司空,又掌握了赏罚大权,自然要封赏手下文武百官。手下的荀彧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刘晔为司空仓曹掾。毛玠、枣祗、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程昱为东平相,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颖阴令。高夜、赵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皆为将军,张辽、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皆为校尉,许褚、典韦则为都尉,其余各位大众脸自然也各有封赏。就连护送刘协回来的各白波渠帅以及董承等十三人,也皆封列侯。至于其他大臣,自然是官复原职,除了金银宅院之外,再无嘉奖。

    大赏过后,自然是人人欢欣。如今的高夜的文职依旧为颍川太守,只不过从此以后少了颖阴一地的控制权罢了。满宠如今为颖阴令,直接对朝廷,或者说是对曹操负责。不过在武职上,高夜的官职当真升了不少,终于从曾经的杂将军,坐上了后将军的位置,有了开府建衙的权利。手下诸如高顺、周仓、潘璋等人,一个个也都升任了杂将军。

    建安元年对于曹操来说,绝对是值得欢欣鼓舞的一年。陶谦在前一年的死使得徐州如今的局势,颇有些剑拔弩张的味道,袁术的袭击更是让刘备手下的士卒伤亡不少。兖州却在这两年里,一直都处在休养生息之中,也算是老天作美,这两年风调雨顺,粮食产量更是让曹操等人欣喜。兵卒得到了足够的休整的时间,再加上手下各位将军如今在训练士卒这件事情上,都已经颇得了高顺三味,士卒面貌一新,就连曹操也不由得连连赞叹。再加上如今就连皇帝也被请到了颖阴城中,河北袁绍的家世再显赫,又怎么能比得上大汉的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