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择路-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得一想要动用铁蛋,但两人距离太近。再者李得一又不能跑远,他的主要目的是缠住南宫括,堵住谷口防止器逃走。若是李得一自己先跑远,南宫括转身就能从谷口逃走。

    最终无奈,李得一只能转身硬着头皮迎敌。他哪里能打得过南宫括,勉强招架三两招,就被南宫括一剑刺中胸膛,一脚从悍马身上踹出老远。

    南宫括正要追上去痛下杀手,听到王壮彪怒吼,顿时反应过来,调头想要逃走,可惜为时已晚。

    王壮彪已经朝他扑杀过来!

    眼瞅自己今天就要死在这里,南宫括再也端不住他高人一等的尊贵架子,裤裆里顿时一热。

    李得一对这事儿很熟,提鼻子一闻,就闻到一股子尿骚味儿!他早就过了吓尿裤子那个时候,王壮彪就更不可能!

    “哈哈,老东西,原来你也怕死,居然吓尿了!你不是自诩命贵么?你不是高高在上么?怎么,知道自己将死,忍不住就吓尿了?”李得一手指南宫括,就着满身鲜血,放肆大笑。

    什么狗屁富贵权势,什么狗屁天生命贵,什么狗屁本领高强,死到临头,还不是与平常百姓无异,吓得心神俱裂,两股战战,尿湿裤子。

    王壮彪也不废话,径直扑上来,朝着南宫括狠狠一拳砸下。南宫括狼狈往旁边一闪,躲过这一拳。

    “王大哥,接着!”李得一趁机冲过去捡起大铁鞭,丢给王壮彪。

    王壮彪原地垫步腾空而起,伸手接住铁鞭,就势朝着南宫括猛劈而下。

    南宫括像狗一样狼狈在地上快爬几步,这才躲过这凶狠一击。

    被南宫家害死的那些无辜百姓,若是九泉之下有幸见到这一幕,想必会开怀大笑。

    别看你当年闹得欢,到死这一天全还完。不,死也不算完,哪能这么便宜。

    王壮彪又是一鞭砸下,南宫括眼瞅躲避不及,另一手勉强挥剑,想要格挡。

    咣当一声,南宫括手里宝剑直接碎裂,王壮彪这一铁鞭狠狠将其半边身子砸塌下去。

    南宫括甚至来不及惨叫,王壮彪已经一拳砸下,直接将其面门砸塌。南宫括惨叫一声,昏厥过去。

    王壮彪抄手拽住南宫括的大腿,另一手把住其半边臂膀,浑身用力,头顶白虎本相发出声声怒吼,在这山谷间阵阵回荡。

    一生尊贵,自诩高人一等,视百姓如猪狗的南宫括,被活生生撕成两半。

    王壮彪随手把南宫括死尸丢在地上,转身过去捡起自己的盾牌。

    两个尊贵了一辈子,当了一辈子人上人的世家大族老祸害,最后这死相,甚至还不如普通百姓。

    李得一放肆笑了一阵,起身重新骑上悍马,招呼上李无敌,与王壮彪一起,三人不急不慢往大营返回。

    此时日头刚到半空,正是晌午最耀眼的时候,强烈的阳光照在三人身上,初春的倒寒也不得不暂时退却,为这三人让路。

    走着走着,李得一忽然忍不住振声长啸,这一声慷慨激越,引得王壮彪与李无敌忍不住二人齐齐相应和。

    一时间,这莽莽山林中,响起阵阵昂扬激越之声。

    这声音,在群山中往复震荡。这声音,震撼着三人脚下这千万年不曾改变的沉沉大地。这声音,穿透森森遮障的阴阴密林。这声音,直上那高高无穷的九天苍穹。

    这声音中蕴含着难以言明的倔强之意,不肯与其他音声相没,久久不肯消散在这千万年来一成不变的天地之间,似是想要那朦朦众生,都能听到这声不肯同流的独意振响。。

    ,

五百三十章 好事成双,长久的坚持终有回报() 
解决两个心头大患,李得一带着王壮彪和李无敌,满面笑容回到封河城外的营寨当中。尽管李得一受了伤,但这些伤对于已经修成一层金刚通能的他来说,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如初。现在他那些伤口就已经闭合,不再流血。

    都说好事成双,喜事连连。

    解决掉留下的这两个祸患之后没过多久,这次李把总运送后勤粮草来守备团营寨,就顺路带来一个好消息。

    李得一长久坚持高额悬赏发现新技术以及种种福利待遇举措,在定北县,匠人们的身份收入都极高。尤其是定北手艺学堂,让很多技艺精湛的匠人都成了堂堂的学堂夫子。

    而且直到如今,李得一仍旧坚持不接受任何来投靠的儒生读书人,或者世家大族子弟。所以如今在定北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言论毫无市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么书读完以后,干什么?只能去考试,去当官。若是读书人从事别的行业,只会被耻笑为沦入下品不入流,是没出息的表现。

    那么当官干什么?千里做官只为财呗。这种言论,最终会导致大量的年轻人投入死水一般的官场,而不能对国家社会科技进步作出任何有利贡献。前平周朝最终灭亡,就与这种社会现象有很大关系。

    而在定北县,至今为止亲民官只有两位,根本没有官给那些读书人当。由于严厉的治安维持,定北县百姓的生活秩序极为安逸,称得上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很少有人争讼,两位亲民官虽然管着数百万百姓,但仍旧颇有余力。

    现在的定北县,孩子最小五岁就能上学堂,定北县所有学堂均免费管饭,还可以住宿,纸笔也是学堂负责供给,因此百姓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会上不起学堂。孩子上学以后,先学简单的识字课程,等到十岁,识字课程上完,孩子可以自行选择去哪个学堂学习。钢铁学堂,农学院,手艺学堂,这三个可以任孩子与家大人自己选择。

    由于定北县没有所谓的儒士读书人,就没有高人一等的士人阶级,加之世家大族都已经被扫清干净。所有的百姓自然就享有平等的待遇,所以这些百姓也不会担忧自家孩子学了手艺、学了如何种地、学了如何锻冶之后,就会被“读书人”或世家大族,被他们嘲笑没出息,被其鄙视,被讽刺为贱民,被鄙夷为操持贱业。

    在定北县,学员从这三个学堂毕业之后,都能有很好的待遇,挣的钱用来养家糊口,娶媳妇生娃,绝对不用愁。若是技艺精湛,还会被聘用成为学堂的夫子。要是能改进一样技术,更会得到高额的悬赏和守备团战兵待遇,因此现在百姓都很了一让自家孩子去学堂学习。

    几年下来,在李得一用心营造与维护下,定北县终于为匠人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再过十几年,就会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体系,最后慢慢稳定下来。

    而现在,这个已经显出雏形的环境,已经开始回报李得一,回报定北守备团,回报定北县。

    长久以来,李得一坚持鼓励匠人进行技术创新,或者恢复重制出平周开国太祖时期的那些失传的高级技术。在高额的悬赏刺激以及生活无忧的保障之下,终于有匠人还原出一项在平周开国太祖年间曾经大盛,后来又失传的技术!

    就是四轮马车转向技术!世上现有的四轮马车,仅仅是把四个轮子安装在大车底下,这导致四轮马车转弯非常笨拙,而且负重也不大,并且需要大量牛马拉动,因此极少有使用。定北守备团长久以来使用的板车,就是两轮车,而不是四轮。

    但这次,修车匠人林成通过祖传的技艺,以及持续不断的长久试验(托李得一的福,定北守备团对他的试验一直全力支持,从资金到人力、物力),终于成功复制出据说是平周开国太祖年间失传的马车转向机构。

    这种机构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然后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接起来,使得沉重的四轮马车能够轻易转向。

    而且这位匠人林成还与定北钢铁学堂的夫子合作,摸索着制作出钢制弹簧,加装在马车底部。

    这样一来,全新的四**马车就此诞生。

    这种新式四轮马车可由四匹或者两匹驮马(骡)拉动,速度极快,比两轮的板车速度要快上近一半。而且这种马车由于加装弹簧支撑,马车跑起来更平稳,也更能适应崎岖较差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这种四轮马车比起板车,能够驮运更多的货物。据说,每辆新式马车最高能运送三千斤,但为了稳定长途跋涉运输粮草军械,每车一般只装一千斤上下货物。

    这次仅仅凭着二百两新式四轮马车,李把总就顺利运来这次后勤补给,用时却比平时缩短近一半有余!

    以往运送后勤补给,若是遇到下雨,就必须暂停运送,让随行工兵营在前面铺路,防止车轮陷入雨后泥泞松软的泥坑当中。

    但现在,有了这种四轮马车,只要稍微加快速度,就能径直冲过去。即便车轮不甚陷入泥中,由于车底加有弹簧,只需少量兵卒用力,就能把马车轻松拖拽出来。如此一来,大雨再也不能阻碍后勤营运送粮草。

    这新式四轮马车一开进定北守备团大营,立马就引起李得一主意。当他向李把总问明具体情况之后,高兴地原地蹦了起来,大笑道:“师哥,俺说什么来着!太祖定乱演义这本书绝不是胡乱编造!书里说平周开国太祖当年,亲制四**马车,车身多用精钢条,负重三千斤有余。平时用来运送粮草,若遇战事,可首尾相连结成车阵,以为堡寨御敌。看看,师哥,这四轮马车,果然造了出来!虽然与书里说的还有些差距,但足可证明太祖定乱演义不是后人胡编!”

    太祖定乱演义这本书中描述平周开国太祖时期的军队时,提到当时光这种载重三千斤的四**马车,全军就有八万多辆,用来拉车的驮马更是多达三十五万匹。

    不少后世学者认为这根本是无稽之谈,不过是后世小说家故意夸大。是小说家为了博人眼球,好提高这本书的销量所采取的夸张说辞。

    甚至还有不少爱好考据的后世学者,他们找出当年平周朝第三位皇帝,玄宗皇帝时期留下的史料,查出当时全国才有战马十八万匹。平周开国太祖时期,天下刚刚从战乱中统一,尚未恢复生息,那时整个平周朝的战马恐怕尚且不足十万,哪里可能有那么多驮马?

    我想平周开国太祖这位穿越大神,若是知道后人如此否定他一生的赫赫功绩,甚至还引用什么史料,恐怕会气得再穿越一次。

    围着新式马车不停转来转去,李得一兴奋地大吼大叫。他终于能证明太祖定乱演义里面说的确有其事,而不是胡乱编造!

    小刘团长同样也很高兴,他更看重的,是这四轮马车的战略意义!有了这四轮马车,定北守备团的后勤运送能力就将极大增强。

    原本小刘团长一直在犹豫,将来把突辽国赶回草原之后,是否要继续深入草原追击。他并不担忧守备团战力不足,而是担忧后勤跟不上!现在有了这新式四轮马车,困扰他的后勤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

    而且诚如师弟所说,这新式四轮马车确实体积庞大,能够藏运不少兵卒,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将马车首尾相连起来,作为抵御敌人的临时堡寨使用。

    小刘团长拉过李把总,问道:“这马车能加装钢架支撑否?”

    李把总道:“小刘啊,这样造马车能是能,就是咱们现在的钢铁产量才刚好够使,若是用在这新式四轮马车上,恐怕就有些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