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择路-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这范国师的师父是谁?居然能教出一位这么厉害的徒弟。”李得一忽然没来由问了一句。

    小刘团长闻言,皱眉思索一阵,道:“这位范国师的师父,也是神秘莫测。按说能教出这么好的徒弟,必然不能是籍籍无名之辈。纵然是一位隐士,也该在那本神秘的天下隐士名录里面有过记述。可是直到现在,世间也无人知道这位范国师的师父究竟是谁,甚至连一点传言都没有。”

    这个问题,自从范国师横空出世,带着弱小的契辽部族一步步统一突辽,统一整个草原,入侵天下。就已经无数次,被天下无数人问起,但始终没人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教导出范国师这样一位“优秀”弟子的那位神秘人,就像空气一样,让人明明知道他存在,但就是看不见。

    范国师绝不会是自学成才,因为他曾在许多场合,言谈之间,偶尔提到他的师父。只可惜,每次说到自己的师父,范国师虽然满脸崇敬,却也从不肯多说一句。

    众人回到樊城,李得一跟师哥详细报告自己在石康城的所见所闻,并把朱标带过来,见过师哥。

    朱标看到小刘团长,开口想叫人,但张开嘴却不知该叫什么。按照道理,他拜李得一为师,那么小刘团长自然就是他师叔。

    但李得一让朱标管自己叫李大哥,因此朱标觉着自己该喊小刘团长为刘大哥。

    可朱标却又觉得这么称呼不大妥当,最终,这个老实孩子,再一次小脸通红,呆在了原地站着。

    小刘团长看到朱标,立即对这个老实孩子心生好感,开口道:“你可以称呼我为刘师叔。”小刘团长还是很重视礼法规矩,不像他那个散漫的师弟喜欢任性胡来。

    朱标清脆地叫了一声“刘师叔。”随后,李得一带他去见五十二个师兄,柳重四本事还不行,依旧在定北县呆着。

    李得一这些学生看到新来的师弟,都对他颇为亲近,围拢上来,热情跟他打着招呼。

    朱标看到这么多师兄,也非常高兴。他在家时,身为长子,肩负着承传家业的重任。

    而且随着他爹买卖越做越大,老师宋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朱标不得不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很少有时间与弟弟妹妹们亲近,更别提在一块儿玩。

    纵然朱标被教导的再怎么成熟,他也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心里肯定渴盼着手足之间的亲情。在家时,父亲威严非常,师父又管得紧,他从未能与弟弟们开心的玩闹。。

    ,

四百七十五章 命运改变,江北省终被扫平() 
也许这回,老天不忍心再看朱标这个好孩子童年过的如此悲惨,抓住最后的机会,要给他一段快乐的时光。给他一位不着调的新师父李得一,并且把他带了出来,一路带到定北守备团。

    在定北守备团,情况会彻底改变。朱标的这位新师父李得一,行事风格与他头一位师父宋连截然不同。

    “你们带着新来的师弟去营里转转,顺便给他安排住处。”李得一朗声吩咐道。

    五十二个师兄,带着朱标这个新来的小师弟,一路闹闹哄哄地走了。

    “小师弟,你打哪儿来的?”年龄最大的成大器先开口问道。

    “我从石康城一路到此。”朱标老实答道。

    “你爹呢?他怎么放心你出远门?”郭二牛接着问道。

    “我父皇亲自送我出行。”

    “呵!你爹还是位皇帝!那你是太子么?”

    “是。”

    “哎呀,李大哥真厉害,皇帝的儿子都能收了当徒弟。来来师弟,这是我给你的见面礼。”杨三水拿出一颗纯金狼牙,递给朱标。这是他历次对阵金狼骑兵所得的战利品之一。

    朱标按照老师宋连以前的教导,“长者赐,不可辞”老实收下礼物。

    不大会儿工夫,朱标就收到了一大堆师兄给的各式礼物。他这些师兄,多年没有新来的师弟入门,这回好不容易见着一个,自然对老实憨厚的朱标格外喜欢。

    按说朱标应该回礼,可这趟出门,李得一把他爹朱禄臣给准备的二十几马车东西全给扣住,除了一匹马和一套旅途中盖的毯子水囊干粮,其他一概不许他携带。

    堂堂千金之躯,平明国头一任皇太子,现在不过是个穷光蛋。所以朱标只能红着脸先收下礼物,等以后再回礼给各位师兄。

    李长乐一回到樊城,立即被李药师为首的平唐国诸将恭敬迎走。远在洛都的帝后二人头一次这么久不见自己的宝贝闺女,思念的紧,就亲自把贴身大太监段更派了过来,替代自己来亲眼看看宝贝闺女最近过的怎么样。

    长乐见到段公公时,一身戎装尚未来得及换。

    段公公看到长乐公主,赶紧行礼。段公公久在皇帝身边,地位颇为特殊。平时就是长乐这些公主皇子,看到他,也对其颇为敬重。

    李长乐马上让刘安扶起段公公,轻声问道:“父皇母后可安好?”

    段公公闻言,心说:公主真是懂事了,居然知道心牵圣上。段公公赶紧把帝后二人问候的话语重复一遍,长乐听完,眼角忍不住就有些湿润。

    李长乐拿手轻轻抹了抹眼角,道:“请段翁回去禀告父皇母后,长乐在守备团一切均好,无需挂念。”

    段公公是李势銮潜邸老人,伺候了李势銮一辈子,在大内威望非凡。李势銮的儿子幼时,多蒙其照顾,因此李势銮的儿子们见到他,都尊称一声段翁。

    但李长乐打小就得父母宠爱,女孩么,要求自然与男儿不一样,父母也都对其溺爱纵容。李长乐自幼蒙母亲长孙氏亲自看顾,加之地位尊崇(嫡长公主,目前就这一位),因此就对段公公没什么好感,不像她的哥哥们那样尊重段公公。

    李长乐幼时淘气,可没少把段公公黏在嘴唇上的假胡子揪下来玩耍。因此,段公公虽然在平唐国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对长乐这位公主殿下,还真是颇为打怵。

    却没想到,出了一趟远门,这位长乐公主居然变得知礼起来,而且说话时的语气神态,也完全不见在洛都时的骄横,反倒透出一股稳重之意。这军营当中,果然是锻炼人的好去处。那位驸马爷,居然如此会管教媳妇(其实都是误会)。

    段公公听到这声称呼,连忙道:“好,好,公主殿下真是长大了。如此老奴也能放心回去向圣上与娘娘复命。”

    更让段公公惊讶的是,长乐公主居然让刘安拿出她在石康城购买的若干礼物,交给自己带回去孝敬父皇母后。

    这个却得感谢李得一。在石康城时,李得一亲自训练那七百八十名仪仗营兵卒,李长乐天天都去看热闹,一天不落。后来看到李得一优先提拔的那二十五名队长,李长乐就问起因由。

    李得一朗声道:“为人知孝乃是首善。提拔这些孝子上来,有利于稳定士气军心。只需奉养其家中父母,就能使这些孝子拼死敢战,将来打硬仗,打胜仗自然不在话下。”

    段公公见过公主,顺利完成帝后二圣吩咐的使命,立即启程返回,不再逗留。

    李得一与师哥商议一阵,就先行下去歇息。

    第二天,李得一吹着铜哨子,把自己的学生叫醒,朱标当然也不例外,开始带着他们一起晨练。

    让李得一大为惊讶的是,李长乐居然也跟了过来。

    晨练结束,李得一又带着一帮小子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随即带他们去吃早饭。

    直到这时,李长乐依旧没走,跟在李得一后头,颠颠来守备团火头营吃饭。

    李长乐就跟普通兵卒一样,一手拿着个死面饼子,一手端着一碗稀饭,里面放着点咸菜和一个煮鸡蛋。学着李得一,蹲在地上,吃了一顿简单的早晨饭。

    由于最近打过仗,守备团兵卒的早饭,每人还有一个鸡蛋吃。

    这顿饭吃完,李得一对李长乐顿时有些刮目相看。他没想到娇生惯养的七皇子,跟着自己出使了一趟江南,回来之后居然真的变了个样子。起码肯吃这些他以前碰都不碰的下等人才吃的饭菜。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一旦经历过这种大恐怖,人自然转变。李长乐跟着李得一去一趟江南,两次险死还生,不知不觉间,就有了转变。不再是以前那副娇弱的公主模样,说话也不再透着一股娇气,现在的李长乐,飒爽干练,颇有点长大了的意思。

    吃完早饭,李得一带着朱标来到后勤营,给他要了一身定北守备团步卒的军服。哪知李长乐看到之后,非逼着李得一给他也发一套定北守备团的军服。

    李得一被他纠缠不过,只要又给他要了一套。

    从此以后,李长乐天天早起来跟着李得一参加晨练,然后一起吃早饭。但李得一不知怎么的,每个月必有七天,李长乐会让刘安来请假。

    小刘团长是过来人,但他看破不说破,暗自找李药师问过一番。李药师对远在洛都的皇帝心思也不大清楚,半天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后来小刘团长心思一转,觉着这说不定是件好事,省的以后还得操心给师弟说媳妇。现成的媳妇,送上门来了!

    朱标现在天天跟在李得一身后,就像个小尾巴一样。李得一走哪儿也喜欢带着朱标,朱标脑子好使,经常能帮助李得一记下杂事,提醒他不要忘记去办。

    小刘团长最近一直在策划着怎么对付剩下的两支擒生军。自从上次守备团一举灭杀两万擒生军之后,江北(左)省内剩下的两支擒生军就机警起来,再不肯轻易上当。

    小刘团长几次故意把守备团和平唐国的后勤粮队摆到他们眼前,这两支擒生军兵马却一直没上当。

    平唐国水军也几次出动,试图封锁河道,但奈何江北省水路纵横,河道密布,平唐国新改编的那点水军根本就不够用。

    李得一与师哥俩人经过多天的商议,决定联络朱禄臣,提前邀请他的水军沿着双水江逆流而上,进入江北(左)省!

    为了使朱禄臣答应此事,李得一决定先把新野与襄城两座城池交给朱禄臣。

    在朱禄臣水军到达之前,定北守备团先安心防守,暂时不再攻打城池。有擒生军这支骑兵来去如风侵扰,定北守备团后勤压力倍增,此时发起进攻,风险太大。

    要不是定北守备团兵卒训练精良,就连运粮队都接受过严格训练,好几次差点就被擒生军烧了运来的粮草补给。

    虽然这两支擒生军战力不强,但却极为擅长骚扰,让守备团防不胜防。

    世上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因此小刘团长和李得一共同决定,必须先解决掉这支擒生军,然后再继续共占剩下的城池。

    守备团坚守一个多月,亲自派兵保护粮道,没让擒生军再占着任何便宜。

    一个月后,朱禄臣的三万水军,终于沿着双水江姗姗来迟。进入江北省之后,定北守备团直接把两座城池移交给平明国水军统领,胡海与邓愈二将。

    随即,小刘团长要求二将与平唐国水军联合,彻底封锁江北省大小河道,利用水路把流窜全省的擒生军困住。

    深秋,配合着平唐国十万兵卒,定北守备团终于将擒生军彻底压制在尚未攻下的定江,武定,夏阳等八座城池之间。

    在冬季到来之前,定北守备团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