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择路-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其实在威北营一干老兵心里,狄大帅的身影永远是那个在寒冷的冬日里弓着腰,为了他们这些兵士,肯向一名小吏笑脸作揖的父亲。永远是那个军法严厉无情,却又在夜晚偷偷把他们单独叫出去,亲手给他们摸金疮药,跌打散,亲手给他们矫正扭伤筋骨的师父。

    当他们这些兵士训练完毕,初次踏上战场那一刻,他们自然就豁出了命去,打出三十年前,威北大营那震惊寰宇的威名。

    所以在地狄大帅走后,不少老兄弟对朝廷心灰意冷,各奔东西。但当孙老医官召唤,要求他们传出军情,冒死调查狄大帅的死因真相,威北营已经成家立业的各地老兵,依然是毫无反顾响应。

    也有不少兵士,最终选择守着威北营,再苦再难也要撑下去。哪怕用这一身屠龙的本领,去给人家杀猪,画年画,敲锣打鼓,甚至沿街卖艺,也要撑下去。只因为当年,再难,那个如父如师一般的大帅,始终不曾抛弃他们。

    他们三位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兵,就是在那时候,为了大多数弟兄的生计,抛下军刀,拿起笔杆子,选择进入后勤营。

    想当初,他们三人转入后勤营时,不少曾一起刀头舔血的老弟兄还笑他三人来着。现在,看看,我们仨也成了受人敬仰的学堂夫子!将来还要教出不少徒子徒孙,成为开宗立派一代宗师。

    这财会学堂,他们三人可是头次听说,心里想当然就以为,自己是别开天地,另创一家的开派宗师。

    等财会学堂正式办起来后,李得一更是别出心裁,直接以实际操作为教学主要方式。他让三位老兵直接带着一干学员开始摆弄守备团历年积攒下的一大摞账本。反正目前李得一自己说了算,算错了帐也不要紧,不会出现各部门来回扯皮推诿的情况。

    还别说,这种把实践与教学课程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还真就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勉强顶用的账房先生。

    在李得一努力之下,定北守备团的若干后勤事物,总算也慢慢勉强走入正轨。

    李得一忙完这摊子,刚想歇口气,新的事儿又来了。

    这天孙老医官把李得一叫到眼前,问他当初承诺给流民耕种的土地就要到期,到时候该怎么办。孙老医官其实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他现在就是下意识想要看看小徒弟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事情。

    李得一回去寻思一番,过了几天来师父面前说道:“师父,咱们何不像纺织场雇工一样,雇佣这些安置下来的流民。”

    孙老医官道:“哦?该如何办理,你仔细说说。”孙老医官显然对李得一这个说法感到新奇。他老人家的思想里,还是那一套士农工商。他从未想过,能像雇工一样,雇佣庄户人家种地。

    “师父,咱们可以与那些流民签契书。从土地归他们那年开始算起,连续五年收获的粮食,流民可以得一半,另一半必须卖给咱们。同时咱们按照一个市价,给流民相应的枚银钱。师父,这些庄户种地,无非就是图个填饱肚子,每天能够安安稳稳吃顿饱饭。咱们只要在这个契书后头添上一条,凡遇上旱年,粮食歉收,也一律按照丰年收成的一半,照样给付枚银钱。”

    孙老医官听完,不动声色,示意李得一接着说。

    李得一说道:“师父,这粮食可是根本。人要是没了粮食吃,饿了肚子,就会闹事。所以在粮食这件事上,咱们必须办好两样,一是把粮食牢牢把在咱们手里,绝不外流。二是以最稳妥的办法,保证粮食收成,和庄户人家的日子稳定,使他们能够安心种地。”

    “嗯,这丰年的粮食收成,该按照什么标准拟定?你且细说说。”

    (。)

四百一十三章 北面土匪广积粮,南边天子手腕强() 
“师父,这些年来,每年咱们的粮食收成都不错,也都记录在册。只要把这几年的粮食亩产统计算出,再按照上中下三等田地粗分,平均一番。这个亩产平均数,就是咱们的标准。具体的是麦子还是太祖玉米,这个可以再细分”李得一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

    孙老医官听完,皱着眉头问道:“人皆有惰性,你这样让庄户人家旱涝保收,万一他们偷懒,不再卖力耕种,又该如何?”

    李得一说道:“俺已经制定出奖惩措施。每年的种粮大户,卖粮大户,都有奖励,比如允许子弟进入定北军官学堂。收成最差的那部分庄户,就要受罚。另外俺还把一些受伤退役回家的老兵安排成乡长,里长,让他们专门负责抓出庄里的懒惰之人。到时候俺就把这些懒人送到矿场,劳动改造。再者说来,俺当初施行“版串法”,这几年下来,木牌已经发到了家家户户,专供他们缴纳粮食作为凭证。这回,正可利用这个木牌做文章。”

    李得一停顿一下,发现师父没有反对的意思,接着说道:“师父,咱们可以用这木牌作为凭证,与那些安置下的流民议定。咱们保证他们世世代代拥有现有的土地,谁也不能侵夺,他们须得保证,粮食只卖给咱们。这是死契,凡是领了木牌的,家家户户都得签。这契书签了以后,咱定北守备团的土地,就绝不许买卖所有权。俺要动用手里的兵马,保证这些规矩能顺利实施下去。”

    孙老医官听了李得一的种种措施,眼神中泛着复杂的光芒。许久,最终点头,同意李得一的若干章程。

    目送小徒弟出门,孙老医官独坐屋中,暗自感慨道:“李大哥,再是想不到,你的孙儿居然走到了这一步。他这是要裂土封王啊,出兵控制麾下土地,严禁买卖。这事可是历来只有天子才能下令,没想到,你这孙儿居然也有今天。”

    孙老医官点头同意的原因很简单,他受够了前平周朝廷,绝不可能轻易再听任何朝廷调遣。这回李得一这么做,其实也暗合了他老人家的心思。

    其实,孙老医官还是把李得一想得太好。裂土封王?你也太高看他了,他就是典型的山大王思维。

    李得一幼年在庄里长大,见识过地主士绅如何利用灾荒,迫使庄户人卖掉土地,换取一点粮食暂时活命。最终,地主士绅良田万顷,庄户人家却没有立锥之地。

    如今手里有了权,李得一下意识,就想避免这种情况,他知道,若是灾年不好好保证庄户人家活下去,到来年,粮食必然仍会歉收。因为去年的饥荒,迫使大量庄户成为流民,背井离乡,今年的土地将十分缺乏人手耕种。土地没人伺候,只能撂荒,哪里长得出粮食。

    没有粮食,就得挨饿。李得一挨过饿,绝不想再试试那个滋味。他不惜耗费重金,修那条“古骡马引水渠”,也是为了防备旱年。同时,这么多年的经历,使李得一渐渐明白,还必须有强力的规矩,才能保证平安度过荒年。

    这些年来,李得一这么拼死拼活往家搂钱,甚至连脸都不要,为的是什么?绝不是为了跟东南那位朱禄臣一样“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当皇帝?李得一还没傻透,他隐约觉得,自己应该还有一条路可选,一条虽然满是荆棘,鲜少人问津的路可选。那条路,才是一条光明的大道。而不是稀里糊涂当个皇帝,最终却不得好死。不见当年不可一世的平周开国太祖,最终又如何?如今后嗣都要被人杀绝。

    这半年,在李得一与小李团长努力下,守备团诸般事物,井井有条运行着,整个定北县越发繁荣昌盛。

    南面,平唐国,同样繁华依旧,甚至更有发展。

    平唐国,李势銮到目前为止,确实是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继位以后,宵衣旰食,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等高级官员的常参(早朝)更是从不间断,每天必要亲自过问政事,督促百官勤于政事。

    李势銮勤政程度比着他爹更甚,仿佛就是要证明,自己是个更好的皇帝,他爹“禅位”乃是顺应天意的举动。

    同时,李势銮又与他爹有所不同。李寺乃在位时,高官显爵全部由世家大族子弟担任,李药师尉迟勇等武将战功赫赫,却因为没有显赫庞大的家族在背后支撑,最终也不过是从四品下将军。

    李势銮继位之后,世家大族一概没有加封,李药师与尉迟勇等五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全部提拔为三品将军,服紫腰金,褒奖丰厚。李药师更是被封为正三品冠军大将军。

    同时,李势銮也把洛都的军队重新打散混编,以便于自己彻底抓牢军权。他把洛都守军从新编为左右武卫,左右鹰扬卫,左右千牛卫,左右豹韬卫,左右金吾卫。

    而且他锐意革新,不肯再用平周朝传下来的官服样式,以表自己绝不学那亡国前朝。他召集有学识,有底蕴的一干文人,在平周官服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出平唐国官服。诏令:百官之服三品服紫色,四品绯色,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流外官及庶民服黄。

    李势銮还别出心裁,起用许多新的纹饰。比如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雁

    借着这一系列动作,李势銮顺势将朝堂清洗一番,完成了自己对朝政的彻底掌握。

    李势銮当皇子时看得清楚,当时突辽人兵临城下,他爹不得不拼命拉拢世家大族,依靠他们提供粮草,兵源,军械等等。

    现在,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突辽国实力大损,业已兵退千里,不复当年之勇。洛都之围已解,局势彻底缓和下来。

    局势已变,李势銮自然不愿朝堂再被这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大族子弟所把持。他要励精图治,打造一个强大的平唐国,比他爹更有一番作为,就必须任用那些勇于任事,奋勇担当,又不须考虑事事家族利益的寒门士人。

    但这些世家大族虽然在做事时没什么担当,可他们毕竟势力庞大,靠着姻亲联系,盘根错节,编制出一张巨大的关系网。李势銮即便是皇帝,口含天宪,一言九鼎,在面对这张巨网时,往往也感到力不从心。

    这些世家大族看出李势銮想要削弱世家,重用寒门士子的意图,纷纷开始动用手中的权势,拼命阻挠,想方设法拖延。这些世家大族虽然在处理政务时本领不强,但坏起事来,真是一个顶俩。

    饶是李势銮英明神武,年轻体力足,也被这些世家大族搞得颇为头疼。每当自己想要提拔某位寒门士子的圣意,又被某位宰辅联合几位大臣以各种理由无限期拖延下去,李势銮都会想起北面那个李得一。

    “那守备团的副团长是何等快意,看不顺眼就开打,一言不合就抽刀砍人。朕,堂堂天子,一言九鼎。居然、居然还不如他过的肆意。”每当屏退众臣独处之时,李势銮没少这样感慨。

    陛下,你俩职位不一样啊。你是当皇帝的,他是个土匪头子,这方面你俩能比么?你应该跟他比比后宫嫔妃数量,李得一至今还是光棍呐。世家大族哪个不是想方设法把族中漂亮女孩儿送到你宫里来,你再瞅瞅李得一,现在根本就没人想跟他联姻。

    人,总是奢望自己不该有的,对已有的,又极容易忽视。

    李势銮年富力强,与这些世家大族斗争起来,也是精力十足,不屈不挠,屡败屡战。他结合长期斗争经验,又与魏直言等心腹大臣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