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择路-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侈货,都堆满了几个大仓库。那时候孙老医官整天为一帮老弟兄的生计发愁,连给老弟兄说个媳妇,都愁的想不出办法。孙老医官哪能想到将来会有今天这番局面,现在他的俩徒弟都已经带着兵马南下跟整个突辽国干仗了!

    当年的威北营,兵不过千,全营铠甲凑起来,完整的不过十几套,还都是旧货。

    孙老医官当时答应让李得一学编筐,就是打算将来万一日子再穷下去,他这当师父的养不起这个小徒弟了,这小徒弟有门手艺傍身,也好出去编筐卖,混口饱饭吃。混口饱饭吃,混口饱饭吃,混着混着,当年那个差点养不起的小徒弟,就成了今天的大土匪头子,每次出战都要往家抢回数不清的财货,丁口流民。

    其实李得一本意是做两条草狼。只可惜当年富起来之后,再也用不着他亲手编筐,这手艺渐渐就生疏了,所以现在这两条狼,怎么看怎么像两条狗。

    狗就狗把,趁着下午日头西斜,李得一把这两条草狗放了出去,狗头么,自然是昨晚弄回来的那俩突辽人头。

    这俩草狗在突辽大营外被发现,顿时在整个突辽人中引起轩然大波。李得一在山顶往下瞅着,仿佛都能感受到突辽大营中沸腾的那股滔天怒火。真是茅房里扔石头——激起民愤。

    李得一这手看着是个小花招,其实毒辣之极。

    本来最近这些日子全是攻城作战,金狼骑兵捞不着出战,天天就得老实窝在营里憋着。有时实在忍不住了,请示过后,去洛都城下,朝着城中射一通火箭了事。这些突辽人笨得很,至今也没学会操作使用巨石砲。突辽金狼骑兵空有满腔战意,却无处发泄。

    突辽皇帝是绝不肯拿自己精锐骑兵去到攻城战中消耗的,只是天天催着撞令军攻城。撞令军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打打顺风仗还行,让他们攻城,可真是要了命咯。但撞令军名义上的统帅吴开关也是人精,比他叔叔祖赤仁还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天天让那些不肯老实听话的兵马打头阵,自己起家的老底子精锐铁甲骑兵,就是不上,天天喊叫的可是最凶。

    用这种只想自保的兵马来攻打洛都这样的超级大城,战况可想而知。撞令军每天都被李家杀的损兵折将,叫苦不迭。李家凭借着守城,反而一扫之前野战的颓势,胜利一场接一场,现在整个平唐国上下,对打赢这场仗,全都信心满满。

    突辽人对洛都攻城不利,还有别的原因,就是李家有高人研究出了应对爆箭的方法,使得爆箭杀伤力没有过往那样巨大。不能给守城兵士造成极大杀伤,撞令军就登不上这高高的洛都城头。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突辽人的巨石砲在洛都城下受到极大限制。

    别误会,李家并未组织兵马冲阵焚烧巨石砲,也拿不出这样的精锐来。而是巨石砲自己出了问题,突辽人的巨石砲凶猛异常,但也有极大限制。

    原因就是巨石砲每发五十几弹,中央的巨木就会出现裂痕,必须及时更换。但洛都城繁华六百年,附近全是熟地,连片老林子都没有,方圆百里之内,山里的树木,凡是合抱粗的,早就被人砍了当房梁。北面这块儿虽然多山地,但山上的林子全是碗口粗的嫩树,最多勉强一抱粗,两抱以上的老树一棵没有。

    洛都城作为六百年平周朝之西京,人烟稠密,繁华异常,这附近的林子里,凡是能用的树木,早就被百姓砍回家了。更别提历年修整西京皇宫,更是耗光了洛都周围的大木。

    刚开始巨石砲轰击凶猛,大石弹如雨一般砸向洛都城头,撞令军也随之数次登城。李家依赖麾下几员大将拼死力战,这才勉强守住洛都城不失。但是巨石砲威力虽大,每打五十发左右的大石弹,作为主要受力支撑的木梁就会开裂,若不及时更换,就要砸死操作的工匠。

    这问题就出在这更换支撑木梁上,巨石砲发射的石弹都在百斤往上,一打数百步远。这样大的力道,主梁必须得用五抱粗,百年以上的建木才能行,稍细一点,打不了几发就得歇菜。可洛都城周围,偏偏就没有这么粗的树木,所以突辽人的巨石砲,现在统统哑了,干等着什么时候从百里外的深山老林里,拉来巨木修复。

    李家抓紧这段时间,把被砸坏的城墙又修了起来,彻底压住了突辽人攻城的势头。

    所以这段时间内,突辽人可谓诸事不顺,巨石砲停了火,攻城受阻,自家金狼骑兵精锐非常,攻城却毫无作用。这一阵子,每一位突辽骑兵心里,都憋着一股子怒火。

    李得一这俩人头草狗,就是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点燃整个突辽大营怒火的那根导火线。(。)

三百二十八章 众怒难犯() 
憋了好久的金狼骑兵,现在看到这俩人头草狗,终于再也无法忍下去。我突辽人是草原青巨狼的后代,传说中狼神的子孙,现在却被某个要被万马踏烂的杂碎污蔑成两条草狗,这还能忍?!

    躲在山里,李得一泪流满面,这不能怪俺啊。不过李得一确实是想拱火来着,却没想到一时失手,草狼做成了草狗,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金狼骑兵这些天没捞着仗打,早就憋坏了,现在被人这样侮辱,简直是指着鼻子痛骂,要是再不还手,金狼骑兵的士气必将一落千丈。在这种情形下,范国师或者突辽皇帝若是再不肯让金狼骑兵出战,就不得不考虑下众怒难犯,若再强力压下此事,突辽金狼骑兵的士气必会大损。

    山下整个突辽大营瞬间已经犹如开锅一般沸腾起来,各种愤怒的怪嚎此起彼伏。别说这一通乱叫,还真有点狼群的样子。李得一趴在山上,边偷着乐,边津津有味地听着。他反正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金狼骑兵闹得越凶他越痛快。若是金狼骑兵豁出命去蚁附攻洛都城,那他就更高兴,至于李家挡不挡得住,李得一还真没在乎。

    李得一是个土匪性子,有仇必报。当年李寺乃背着定北守备团跟突辽西路大军媾和,李得一到现在还没忘记这仇,时不时总想着阴李家一把,把这仇给报了。

    就在这时,李得一忽然看到,突辽皇帝的大金帐猛然掀开!突辽皇帝在一众亲兵护卫团团拱卫之下,赶开沿途闹事的金狼骑兵,急匆匆赶到寨墙上往外猛瞅,当看自己摆在外面的两只人头草狗,这位突辽皇帝顿时浑身都颤抖起来。一不留意,居然稍微向后仰倒,幸亏他身后的护卫眼疾手快,扶住了突辽皇帝,这才避免突辽皇帝当众出丑。

    别误会,突辽皇帝不是气这两条草狗,好歹也是个皇帝,作为一名颇有度量的英明皇帝,他还不至于被两死物气成这样。他气的乃是做这草狗的人,时机把握的太好,恰好点中了他的要害,迫使他不得不做出最坏的应对。

    这些天不出战,早就把自家野性难驯的金狼骑兵给憋坏了,如今再让这俩人头草狗一闹。突辽皇帝不管怎么做,都得不着好,压单兵士,自家士气就要大损,攻洛都城吧,金狼骑兵就要损兵折将。无论哪一种,突辽皇帝都不愿面对,可他现在根本就没有第三个选择!

    原本突辽皇帝可以什么不都做,等过些天巨石砲修好,再一鼓作气猛攻洛都。但让这俩人头草狗一闹,现在他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必须立即忍痛做出抉择。突辽皇帝生气,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将受到极大损失,而造成这损失的,正是这俩人头草狗,还有那躲在阴影里的卑鄙小人。枭雄就是枭雄,一切出发都以自己的利益得失为准,甚至发怒,都是因为自己利益受损,而不是这些无谓的人事物。

    不得不说,李得一这次坏水儿,冒到了点子上。

    盛怒之下,突辽皇帝当众猛然拔出腰间的金刀,对着空中疯狂劈砍一番,然后顾不得皇帝形象,叽里呱啦怒骂了一通。

    过不多久,李得一就看到突辽大营中传令兵开始来回跑动,不停进出大营,传达着皇帝的命令。

    不多时,山脚下一个大营中有了动静。一队队兵士冲出大营,开始向着山林进发。这些兵马看着倒不是很精锐,但他们带队的将领,居然个个都是俱五通境。

    跟着师父孙老医官混(学)了这么久,李得一现在也能看出一个人修原气境界的高低。这些俱五通境的将领,大多都是新迈入俱五通境的,并没有俱五通境大成的高手。“这大概就是狼牙都,就是那个专门负责围杀李家大将的突辽人狗爪子。当初军情上说,李家几员猛将都在他们手里吃了大亏!哼哼,俺可不是李家那些草包猛将,想让俺吃亏,门都没有!”

    一看到这些人进山,李得一当即不再犹豫,他虽然瞧不起他们,可也打不过他们。随即,李得一来了个三十六计走为上,现在不能呆在原地等死,赶紧逃走才是正经。不吃亏不是说要打过人家,有时候先逃走也不错。哎,俺就是这么无耻,有本事你来打死俺!

    李得一翻身骑上悍马,抄小路,一溜烟撤了。悍马的优势再一次发挥的淋漓尽致,个头矮,带着李得一也能在密林中穿梭,只要李得一趴他背上就行了。

    他这罪魁祸首是走的潇洒,惹完事儿就扯呼。但金狼骑兵派出狼牙都搜遍附近山林也没找到主,剩下的发泄目标,也只有一个了,就是西面的李家。

    李寺乃这一阵子守城顺利,胜仗连连。更让他高兴地是,那吓人的巨石砲也哑了。这工夫他正美着呢,打算今晚就收用了那个新进宫的二八佳人,待会儿吃上俩粒红丸,把那撩人的小妖精整治地死去活来,一展自己宝刀未老的雄风。想到这儿,李寺乃甚至忘了眼前这是在与群臣议事,没察觉,忍不住脸上就露出了一个笑容。

    下头正在奏事的臣子不明所以,还以为是自己所奏之事让皇帝感到高兴,更加慷慨激昂地卖力读诵起奏章来。有那些个年老的老油条,成了精的老混子(三省宰相,还有六部上书),一眼就看出皇帝这笑容不正常,明显带着几分猥琐。听户部侍郎禀报钱粮收入,怎么会听出猥琐的意味?肯定是陛下走神了。当然了,这些老油条,看出来也不会说,只会憋在心里偷着乐,就这么看李寺乃出丑。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能说,你要是说出来,皇帝就知道自己丢人了,恼怒之下,必然要有个出气筒。这时候,谁提出来的这事儿,谁就是现成的替罪羊。昏君当场发作了事,明君会先夸赞你一番,然后再自责两句,等过两天,你会赫然发现,忽然飞来一纸调令让你到山沟沟里当苦力。

    但你别说,这天下,还真有犯言直谏的赤胆硬汉。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僚,或者身居下位却一心想着往上爬,奔着功名利禄来做官的无耻之辈,固然是平唐国政治运转需要。但这些敢于犯言直谏,赤胆忠心的臣子,才是平唐国真正的脊梁骨。

    在场有一位年轻的官员,中书省起居舍人魏直言,看到李寺乃在听官员奏报时走神,等前面的户部侍郎奏完,赶紧迈步抢先站了出来,故意朗声高呼上奏。正在脑海里翻云覆雨的李寺乃听到这声高呼,顿时清醒过来,还恼怒眼前这人打搅了自己的白日美梦。

    但这位年轻的起居舍人居然是个愣头青,眼瞅皇帝面带怒容看着自己,依旧不急不慢地大声奏报自己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