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难择路-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击。最重要的是,这么大的孩子,他心中没有那么钱,权,色的想法,心很纯净,识海依然空明无染,就很容易感知到第一缕原气,开蒙成功率最高。

    等长大了,尝过酒色财气的味道,心中就对这些难以割舍。开蒙时,心里必然想着开蒙之后能够修原气,从此就高人一等如何如何,或者其他杂事,必然会使识海混乱,导致开蒙成功率大打折扣。

    李得一当初十岁仍能开蒙成功,很大原因就是他生活在一个闭塞穷困的小庄里,还没见过外面的花花世界,心里的**仅限于吃饱饭,穿得暖,所以才能成功。

    有鉴于此,李得一决定,在开蒙之前,要给那些兵士进行突击思想统一培训,务必使他们在开蒙时刻,能够做到心无旁骛。

    与师哥商议过后,小刘团长也同意师弟这个办法。同时,小刘团长趁着兵士还在休整的工夫,调集工兵,突击行动,在定北县城外,沿着小清河南岸,先期开建一溜二十多间大瓦房。

    半个月后,房屋建成,小刘团长让李得一来起名字。李得一想都不想,直接说道:“俺看不如就叫定北军官学堂!师哥你看如何?这批兵士将来若是开蒙成功,肯定要提拔成军官。”

    小刘团长诧异地看了师弟一眼,道:“名字不错。我原还以为你要把他们单独编成一军,让他们冲锋陷阵,怎么忽然改了主意?”

    李得一搓了搓双手,反问道:“师哥,你说要是那一仗咱们有足够多的中下层军官在阵中组织兵士御敌,是不是能少死好多弟兄?”

    小刘团长仔细把这个问题思索一阵,摇摇头道:“也未必见得。和合境战力不强,比一般人,也就是反应快些。若是遇到两三个金狼骑兵拼死围攻,和合境的兵士多半也难活命。我看不如你把他们单组成一支骑兵,就用你教给那些学生的墙式骑兵战法。他们入了和合境,反应比常人敏锐许多,应该较易练成这种战法。”

    李得一原地转了几圈,觉得师哥说的是,张口说道:“好,就这么办。师父那里”

    “这事你且不必担忧,师父那儿我早已通了气。这次随你去办,他老人家一概不问。你若有其他要求,尽管提。”小刘团长显然已经提前做好了功课。

    “好,俺这就去准备,明天就开始召集挑选兵士!”李得一diǎn头答应了。

    与金狼骑兵一场大战下来,其实若按照战功来算,活下来的一等战兵都有这个资格接受开蒙。但一来不少人身体有了伤残,就无法修原气,二来大部分一等战兵不识字,看不懂修原气的那些典籍。这两样事,都是李得一急需解决的。

    人不患寡,患不均。原来大家都是住一个营帐的袍泽,这下你能修原气,以后前途光明,我却伤残了,再也上不得阵,只能干些零散的活糊口。这其中的差别,会极大影响老兵的军心,更甚至会影响其他战兵,使其滋生怯战之心。

    这个事情若是不能妥善解决,将极大影响定北守备团未来的发展。李得一在这事情上,也是反复思量。在定北军官学堂建房子的时候,李得一就天天想办法解决这个事情。后来经过师父提diǎn,李得一这才想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法。

    李得一的解决办法分几步。首先,给没成家的伤残战兵成家。男人有了家室,心就会稳下来。现在,定北守备团的战兵,在定北县早已经成了抢手货。因为一旦有女儿嫁给一等战兵,全家都会受到军属的照顾。好处多多,比如每年定北守备团招募民壮干活,会优先招募军属。而且军属逢年过节,都会有定北守备团送上门的米面肉菜等等年节礼物。

    至于那些被选上修原气的战兵,其中未成婚的,则暂时不给他们娶媳妇。

    不仅如此,李得一与师哥商量过,这些伤残的一等战兵虽然不能再上阵厮杀,但一身本事并未衰退,若是用在训练新兵上,还是足够的。而且这样一来,不光能安置大量虽然伤残,却依旧优秀的战兵,还能帮师哥分担不少。原本定北守备团的新兵训练,一直都是小刘团长带着几个老兵在做。

    以前威北营不过千把人,摊子也小,小刘团长尚不觉如何。如今定北守备团摊子日益铺开,渐渐地,小刘团长就有些忙不过来。李得一提出的这个解决办法,正解了师哥的一大心病。

    “俺连名字俺都替他们想好了,他们是士卒的长官,不如就叫,不如就叫卒长!师哥你看咋样?”

    “好!”小刘团长听到师弟这个主意,顿时拍手叫好,二话没说当即就答应了。

    李得一看着师哥答应地如此痛快,又更进一步说道:“师哥,让那些伤残老兵也来学学识字课程,等以后,可以顺势将他们提拔成定北军官学堂的夫子。他们就称为学堂教官,教导兵士之官。”

    “好,这名字取得好!就按你说这个方式办!”小刘团长马上拍板,又把这事定了下来。

    一个月过后,定北军官学堂如期开学了,李得一头一批招收了整整六百一等战兵,分成十二个班级,由自己那二十九个和合境的学生,先给这些新“学员”教授识字课程。其中将来要开蒙修原气的,有八个班。其他四个班,则是那些伤残老兵,等学完之后,就在定北军官学堂当夫子。

    同时还有大量的战死兵士遗孤,也被李得一收了进来,安排两个学生先带着,同时调一批伤兵营的女护士来帮忙照看孩子。

    与此同时,李得一发下通知,由于目前学堂地方有限,教授识字的“夫子”也有限,一批只能招收这么多人。其他人可以拍在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并且随着学堂慢慢扩建,会招收越来越多的人。

    李得一这么一说,这次没轮上那些一等战兵,也都不着急了,开始耐心等着下一期。

    这回办这个扫盲突击识字班,由于人数众多,其中就难免有些人出现问题。

    人生来就有差异,有些人天生手脚灵活,干活利索,但让他识字算数,就要了老命。有人天生手脚拙笨,但脑子好使,读书考试就是厉害。

    这回招收的六百一等战兵,有相当一部分,就属于那种“让他学习=要了他老命”类型。对这部分精锐战兵,李得一也是操碎了心。这些战兵不是他从小带大的那些学生,可以打,可以骂。他们都是战功赫赫的精锐老兵,定北县,定北守备团能有今天这个局面,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此,李得一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出种种办法来帮助他们。寻常的,比如课后一对一辅导,跟在腚后头督促他们反复练习。除此之外,李得一还想出了激励法,对着没娶媳妇的,就大加许诺,只要是认字,等学期结束,就给他们娶媳妇!

    对着那些有媳妇的,李得一则是许诺,只要他们好好识字,自己一定不放弃他们,保证给他们开蒙成功!

    有些精锐战兵别看作战勇敢,悍不畏死,但真是榆木脑袋,任凭你怎么使劲儿,就是不开窍。对着这些硬骨头,李得一不得不动用特别措施。

    这些老兵虽然脑子笨,但毕竟受过定北守备团的训练,尤其是经受过小刘团长的严格训练之后,对军纪,都有一股透入骨头的本能服从。李得一,正是抓住这diǎn下手。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李得一毫不犹豫地吹响了紧急集合哨,把这些老兵从宿舍里叫了出来。“立正!稍息!”

    (。)

二百九十三章 搞教育不容易() 
说起这“稍息立正”的军中口令,据传说,也是平周太祖当年传下来的。由于年代久远,此事已不可靠。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平周朝接连几代皇帝不重武备,军中人才凋零的厉害。这些军事口令,也渐渐失传。只有狄大帅不知得何人所授,承传了下来。但狄大帅的授业恩师神秘之极,至今天下无人知晓。

    “俺接到军情,有一股不明之敌奔着咱们定北县来了!俺现在发布紧急作战任务!全体都有!”李得一从怀里拿出一摞纸来:“这是接下来的作战计划!你们现在识字了,不用俺再念给你们听。人手一份!都仔细看好!半个时辰之后,俺来检查!现在,都去各自教室!把这份作战计划背熟!这是军令!不得违背!”李得一把手里抄好的一页纸发了下去,上头写着百十个字的一段话。

    说到这字,还是得感谢平周开国太祖。这位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的天下第一强者,给这世界留下了太多东西,不管在哪个领域都还能碰到他老人家的遗产。就连突辽人,他们至今冬天用的雪橇车,据说都是平周太祖率先制作出来用于征伐草原的。雪橇车距今至少有六百年了,都无人能够做出更好的来,可见平周开国太祖确实学究天人,旷世奇才。

    六百年前他老人家定国以后,嫌弃以往的文字太过繁琐,书写起来费时费力,关起门来几天功夫,就特意推出一套简化字体,用于公文往来,为的就是方便人读写。而且还顺手创出一种新的书法,据说叫什么“胖中华”硬炭笔书法。六百年太久了,这其中经历多少口传,有些错漏,还请后人见谅。

    当时太祖手底下以武将居多,这帮老粗,打打杀杀在行,学业根本就不熟悉。哪里耐烦写那些个笔画繁多的字,写出来的奏折,往往错字连篇。平周太祖每次看到,都是大皱眉头。

    后来平周开国太祖多次训斥他们,让这帮武将功臣好好学学写字,可他们舞刀弄枪好多年,根本不耐烦这个慢悠悠的事情。最后,也是迫于无奈,也是心里有意棒棒这些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平周开国太祖为着他们,才特意弄出这套简化字体。这套字体笔画少,容易学,容易写,很适合这些军中的老粗学习。

    这套字体由于简单易学,书写便利,很快就变成平周朝的公文标准用字,后来很快就推广到整个天下。如今李得一教给这些老兵的,正是这种太祖简化字。

    这帮精锐战兵平时让他们学习识字,可是要了他们的老命,可如今一听说发下来的是作战任务,一个个立即瞪大了眼珠子,拿出全部本事,开始拼命背这张纸上的所写的内容。

    李得一在这张纸上,装模作样写了一个作战计划。这份作战计划,若要较真,其实错漏百出,李得一为了把最近交给这帮精锐战兵的字儿都填到这张纸里,也是绞尽了脑汁,可劲儿地胡乱编了一通。至于句子是否通顺,就顾不得了,反正这帮老兵现在也读不出来。

    好在这帮精锐兵士连这张纸上写的字都认不全,更遑论看出这作战计划的真假。但这是军令,涉及到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一干老兵再看不懂,也只能老实坐在课桌后,皱着眉头,使出吃奶的劲儿拼命读着。

    李得一偷着猫在窗外,拿手在窗户纸上捅了个洞,往教室里瞅着。

    一帮老兵,把教室里的油灯全部点亮,凑一起坐着,正聚精会神地努力想要看懂这份作战计划。

    李得一看着教室里那昏暗的灯光,忍不住就摇了摇头,想把灯光弄亮些,买个只听说过没见过的玻璃灯罩回来。其实平周开国太祖一生多有发明,他老人家当年在研制出玻璃之后,因为油灯灯光太暗,又开发出了一种玻璃灯罩,只要罩在油灯上,就可使油灯明亮数倍。可惜,现在天下战火纷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