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湖西抗战走廊-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碉堡的门和窗。

    至于,这几家自人家,被拆掉了房子,往后怎么住,鬼子兵是绝对的不管的。

    几家人家,自然跟鬼子讲不通道理,只好地拉上要饭棍,散走到四乡,成了西河村第一波的要饭的人。

    人祸,是最可恶、最混账、最凶残的祸根。

    不过,鬼子兵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样的因陋就简的碉堡,哪能遮风雨?能挡住了如狼似虎的八路军?

    很快的,住在这里面的鬼子兵,下场要比拉要饭棍要饭的那几家百姓,更惨。

第二十节石楞子就是鬼子的大克星() 
20、有石楞子在的地方就是鬼子倒血霉的地方

    石楞子的小队,来到了这里。

    今晚上,是他们端掉这个鬼子新修建的据点的时间。

    这是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秋天里的风儿凉,还夹裹着庄稼的香味儿,在这样的环境里,氛围里,敲打这样弱的鬼子,才是人世间,最最幸福的事儿。

    石楞子他们,合着西河村的民兵,蹲在这据点的前面了。

    前面的据点里,如果没有碉堡的顶尖上,挑着的一盏马灯,早也被隐没在这大平原的黝黑里面了。

    看看鬼子,这偏僻的地界,连探照灯都没有,因为探照灯要用电,用电,就要用发电机,发电机那就要喝煤油,这样偏僻的据点,谁给他们送煤油?

    石楞子窝在据点前面的壕沟里,伏着身子,借助银青色的月光,仔细地端详着据点里外的情况。

    夜幕下的鬼子据点,没有一点儿的动静,偏僻,也使这里的鬼子,没有了娱乐,没有了兴趣,也像周遭的百姓,过起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鬼子,没有任何的战事,没有任何的险情,就都安生地早早地睡下了。

    全据点里,只有楼顶上,一个鬼子,端着枪,没精打采地转悠着。

    就像一个幽灵,在召唤无常大爷的快些到来。

    石楞子,见没有任何的意外和动静,就像左边的葛世源看一眼。

    现在,葛世源,已经是他形影不离的军师了,上个月,葛世源和他的民兵队,经过彭琦辉队长的亲自批准,正式加入了公安队,葛世源成了石楞子小队的副队长。

    石楞子那个乐得,硬拧着萧易的醋酸脸膛子,拽拉着的,围着小队部,转了一整圈。

    算是报了自己嫉妒他的嫉妒的仇,他的小队,已经有了三十几号人马,清一色的驳壳枪加三八大盖枪,就不要说掷弹筒、迫击炮什么的了。

    轮到萧易妒忌石楞子了。其实,他不该妒忌人家石楞子,人,是人家自己招来的人,枪炮的,也是人家自己缴获的。萧易缴获的也不少,但是,他没把民兵招伙来,而且,葛世源的民兵队,可是立了大功的民兵队。

    看到石楞子看自己,葛世源裂开嘴,笑一笑,而后,身子一缩,带着他身边的几个人,转眼间,消失在了暗夜里。

    其实,从鬼子在西河村,修建这个据点开始,石楞子他们就参合进去了。

    葛世源,带着他的民兵,就参与修建这个半土半洋的碉堡。

    葛世源多是一个精灵的人?

    鬼子没来湖西前,葛世源是一个泥水匠。凭借着葛世源的精灵,那盖房子、垒院墙的活儿,时间一长,自然的就是拿手的了。

    说起来泥水匠,在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度里,修建泥土房子,可是全国家的到处都是,所以,建筑技艺很是精湛和神奇。

    如果说,陶瓷,是泥与火的结晶,那么,土屋,则就是了泥与力的灵变。

    福建的土楼,湘西的老屋,山西的平顶,河南的泥墙,还有湖西的土坯房,都算得上中国建筑灿烂建筑史的杰出代表,建筑于明清,汉唐,甚至更远,历经多年的风雨,地震,等等多少自然的、人为的劫难,仍在屹立在那里。

    这些结出的人类建筑文明,归功于那些最为卑微的泥水匠,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双眸,用他们的力气和技艺,用水和泥,泥与力,建筑起这一座座历史的坐标。

    所以,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勤劳,最智慧,最有能力,最伟大的人群。

    这样的人群,一旦苏醒起来,一旦意识到自己民族就要被摧毁,自身锻炼的文明就要被毁灭,他们是不会同意的,不会同意的这个伟大的人群,马上就具有了无比的整体力量,就能够凭着他们的智慧,摧毁他们认为的敌人。

    这样背景之下的敌人,还能有什么活路?还能够长久地占据这些智慧之神的领地?

    痴心妄想!

    所以,葛世源要用自己的手艺,不懂不惊地静悄悄地毁灭这些敌人了。

    葛世源的盖泥坯房的技艺,在满湖西里,很是闻名的。经他之手修建的泥坯房,结实得让人出高价的很有耐心的等待他的时间和节点。

    葛世源可能不知道力学的原理,但是,在他的手上,力学的精湛,运用得炉火纯青。

    虽然,他可能讲不清楚自己的经验,但是,只要站到手脚架上,立马,天空中再没有了鸟飞,也没有了日出日落,有的全是自己的眼力和手劲儿,有的只是任凭汗水的淌流,劳累着并快乐着,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建出来了一座座丑陋而结实,简单而适用的房子,那房子,冬暖夏凉,扛得起地震的摇晃,经得起雷电的打击。

    但是,葛世源给鬼子建炮楼,可不会使出来他的十八般武艺,相反,他在鬼子的刺刀的监视下,手端着从民宅里强拆来的土坯,联想到这几家,无端地被毁灭,全家人餐风沐雨,挨饥受饿,拉着要饭棍,流落四方,最后死在他乡异处,就连孤魂也难回归家乡,恨得牙根儿发痒。

    于是,葛世源的建房子的精湛技艺,就要全用在了给鬼子修建跑楼上了。

    葛世源把土坯端在手上,开始盖炮楼了。

    盖炮楼和建房子,是一个道理。

    葛世源把土坯小心地放在地槽上,一块接一块的垒,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说话,一如既往的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留着缝隙,喝着封泥。

    高超的水泥匠,要把房子修建好 ,就像老中医把脉,关键的就在土坯与土坯之间所留的缝隙,以及填补缝隙间的喝的粘合的泥。

    也就是建筑学和力学的完美结合。

    垒房子墙的缝隙,讲究的是外弯和内张。

    外弯,就是土坯在外墙的角度 稍稍弯曲,弯曲的程度,潜在建筑师的眼中,根据墙的高度和房子的宽度,适当的留下半指宽、韭菜叶厚的各自力学的缝隙,便于热胀冷缩的伸延,再用黏泥喝上缝隙,形成外观漂亮的墙体。

    内张就更有学问了,内张,就是垒内墙的土坯,缝隙适当的张开,形成内外土坯的巧妙咬合,这样层层咬合完善的房墙,才能内外支撑,相得益彰,成为坚固的房子。

    建土坯房子,在还一个大关键,就是缝隙的喝泥的填充,外缝要两铲泥,还要压实,不仅咬力大,还挡内外的风,保证房子冬暖夏凉。

    而土坯中间的缝儿,所要喂得黏泥,少而成团,留有土坯之间的缓和,遇到地震和狂风,墙体的摇晃,在这里化解、消耗作用力,保持墙体不塌。

    这些心得,葛世源全用在了给鬼子修建的这个碉堡上了。

第二十一节炮楼修得好,目的在炸掉() 
21、炮楼修得好,目的在炸掉

    在这样的心理活动下,葛世源,他要把这个万恶的鬼子碉堡,就要祸害老百姓、阻挠抗战胜利的碉堡,“修建”得好好的了。

    葛世源修建着鬼子的炮楼,在他的手下面,一块块的土坯间,他,小心地留着缝,只是,那缝隙,要在他的悄无声息、鬼子毫无知晓的情况下,大小到了一震就开裂的程度。

    他也一如往常的施展着他的技艺,也在缝隙里喝着黏泥,只是所喝的黏泥,量少,尤其在外墙,仅仅一铲,也没用力的砸实在,只是填上缝隙而已。

    这样的喝泥,内外的墙体,仍然的漂亮。

    但,已经是外强中干了。

    有句话,有的人死在自己的手心里,鬼子就不想想,自己防御和打击的敌人的碉堡,竟然是自己的敌人来建造,尤其是建造自己碉堡的敌人,还是一个建筑的高手,那样子的后果,是怎么的一个样的,只有阎王爷知道了。

    还有那土坯之间的咬合,葛世源是一律的顺压,顺压的直接后果,就是土坯,彼此之间的不咬合,不配合,不借力,这样的房墙,就成了纸扎的灯笼了。

    尤其是每层楼的横板,才是要命的关键。

    按照建筑力学的规定,即使木质的楼板,也要在压墙的地方,砌上单独的垛子,来承受单独的压力,再形成整体的合力,这样的房子,才坚固、牢固。

    葛世源直接地把原木当楼板,横在了土坯上。

    那原木,葛世源可是不舍得给他一厚片一厚片的锯成板,那是该死的鬼子,从人家好端端的房子上拆下来的房梁,过不多久,还要用这些原木,修建新的房子,再把流浪四方,讨饭为生的那几家,才找回来,继续人家的平常生活。

    葛世源现在已经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了,八路军,最讲究的就是为老百姓没福利,就是为让人民过上安逸的生活。

    这样的据点,再让垒这据点的葛世源去摧毁,那才是一篇绝妙的文章。

    葛世源见石楞子向自己点头示意,就向身后一挥手,然后,腰一哈,向碉堡的底跟,摸去了。

    他的身后,是同样哈着腰的八路军,不过,这几个八路军,每个人的胳膊弯里,全都夹裹着一包炸药。

    这几个爆破手,个个出身不一般,全都是张华杰训练出来的工兵级的人物。

    张华杰是公安局长,这个公安局长的出身、背景,同样的不一般。黄埔军校,六期,工兵学科,专修的就是军事工程,挖战壕,擂碉堡,专家里手,尤其是他的爆破,可是得到了真传,自然的,他的这些不间断培训出来的徒弟,炸这样的土碉堡,那已经是绰绰有余的小菜一碟了。

    西河村的秋天的夜,是那样的平静

    湛蓝的天空,繁星璀璨,地面上,刮着小风,送来了庄稼的味香,蟋蟀悠扬的吟唱着,完美地合着青蛙的高歌,也掩饰着葛世源几个人匍匐前进的声响。

    秋天的夜,也是这样的奇怪,天上,蓝空,是那样的明亮,而地上,却是那样的漆黑。

    石楞子努力地睁大眼珠,拧着神,寻找着葛世源几个人前进的程度,但那是徒劳的,湛蓝的黑空下,地面一片黝黑,夜,掩饰去了眼前的一切。

    微山湖边的秋夜,就是这样的奇怪。

    石楞子,此刻,顾不得抱怨老天爷,只是把眼睛睁得再大些,把耳朵张得再往前一些,满心思的就是想看到、想听到,葛世源他们送炸药包到鬼子据点的墙的情况。

    万事开头难,可不能在这样的地方,对付这样的碉堡,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那样的话,全湖西强攻鬼子碉堡的势头,就要打折了。

    石楞子正着急的时候,不远处的黑夜里,传来了两声山楂子鸟的鸣叫,一长一短,重复了两次。

    黑暗中,石楞子的嘴巴子一下子裂开,在心里,开满了欢乐的鲜花。

    这两声山楂子鸟的翠鸣,石楞子听得真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