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已经到了七月份。

    这一日,孙策收到了护山越都督府的战报。

    山越战事大捷,孙策大喜!

    当然,除了对这场大捷感到高兴之外,孙策对于手下臣子们的贴心也是倍感满意。

    原以为自己隐藏的挺好,没有想到自己好色的本质还是被发现了。

    不过,这样也好。

    你看,细心的徐盛诸人不就把山越第一美人锦纱给献了上来。

    很快,孙策便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首先,于魏瑶,韩行,王军三人故地分别建立“南平”“福州”“吴兴”三县。

    其次,撤销护山越都督府编制,改都督府为临海郡,辖南平、福州、吴兴、东冶四县。

    第三,调任原护山越都督府都督,虎步中郎将徐盛率本部五千士卒返回吴县,另有任用。以原护山越都督府都督秦松为临海郡太守,兼任东冶县长。

    第四,升任侍卫司校尉贺齐为彰武校尉兼临海都尉,暂任南平县长。升任侍卫司校尉贾华为彪武校尉,暂任吴兴县长。升任侍卫司校尉徐琨为勇武校尉,暂任福州县长。

    命令很快便传递到了临海郡,徐盛一得到命令,便告别了临海郡的诸位同僚,率本部5000士卒返回吴县。与徐盛一同而行的还有装在囚车里的魏瑶和坐在一辆舒适的马车里的锦纱。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九月九日,宜嫁娶。

    这一日,正是孙策成婚的日子。紧赶慢赶的徐盛总算赶在孙策大婚的前一天到了吴县。

    九月九日一大早,整个吴县便热闹了起来。爆竹声声听起来喜庆的很,每到喜庆日子燃放爆竹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把空竹筒扔到火里燃烧,清脆的爆裂声能够驱除妖邪和污秽。

    中午的时候,迎亲队伍终于出现了。

    整个吴县城中,不少人都从家中跑了出来,去观看这吴县数十年都少有的盛事。确实算是盛事,吴郡四姓虽然彼此联姻,可是与一方诸侯联姻可是头一回。

    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站在路边观看,欢呼着迎亲队伍的到来。

    有不少与孙策合作良好的世家豪族纷纷派出家中子弟前来观礼,甚至有家主亲至。

    再加上孙策兴建秣陵书院的计划已经放出风去,典学从事张允也赶往秣陵准备营建事宜。许多暂时中立的世家豪族纷纷倒向了孙策,这一次孙策大婚,这些家族也是极为热心。

    汉代的婚嫁事宜向来以奢靡而著称,即使是普通的人家也要讲究有牛车,骑奴,侍童,攀比之风极盛。一次婚嫁,往往有数家破产,为了一时的面子,而苦不堪言。

    虽然如今已经是东汉末年,由于战乱的原因,奢靡之风有所缓解。

    但是江东少有战乱,百姓家中多有余粮,攀比之风依旧,却不似之前那般,一次婚嫁便要破产。

    孙策对于奢靡之风的态度并不是强烈反对,孙策只是反对浪费。

    在孙策看来,富人为攀比而消耗的茶叶,美酒,丝绸,瓷器等等都可以推动江东手工工场的发展。

    钱只有消费,流通开来,才是钱。

    将钱埋在院子里,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既然孙策不是很反对奢靡,那么作为吴郡四姓之首的顾氏,当然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底蕴。

    而孙策也要展现出自己的诚意。

    上百辆牛车组成的队伍缓缓从讨逆将军府门前驶过。

    孙策作为新郎官,当然要在队伍的最前面。只见孙策骑在自己的枣红马上,头戴新郎高冠,身穿红色喜袍,腰上束着黑色的革带。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孙策在喜袍中还套着一副软甲。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孙策笑容满面,不时的向路两旁的百姓拱手示意,每一次示意,都迎来百姓们的齐声欢呼。

    男方的家属也要随同新郎一起迎亲。现在和孙策一起迎亲的是孙辅、孙瑜、孙权和孙翊,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顾府而去。

    整个队伍极为庞大,孙策和诸位兄弟在最前面,紧跟着的是凌统率领的200亲卫。200亲卫穿着整齐的甲胄,只有肩上斜挂着的红色绸带,才能展现出来他们是去迎亲的。200亲卫之后则是那上百辆牛车,每一辆牛车都是锦缎扎蓬,里面全是各种聘礼。聘礼有布帛,丝绸、美酒、茶叶、羊、雁、米等三十余种,将每一辆牛车都装的满满的。

    每一辆牛车都用红绸带绑好,在上面封着“六礼文”,也就是各种吉祥话。

    牛车后面跟着的则是徐盛带着的200虎步军。与凌统带领的200亲卫一样,这200虎步军也是肩上斜挂着红色绸带,昭示着他们是来迎亲的。

    孙策的迎亲排场算是相当大了,迎亲的队伍里光军队就有400,每辆牛车旁还跟着数名孙氏家奴。

    不过这毕竟是孙策的婚礼,若是别人结婚也敢用军队迎亲,那孙策就要考虑这个人的忠诚了。

    顾府位于吴县城北,是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子。

    顾滢的婚期临近,顾氏家人也从江东各地纷纷赶回。这一场婚事,算是吴郡四姓之首的顾氏正式在乱世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从此以后,吴郡顾氏将和孙策完全结合在一起。

    顾氏的兴衰将系于孙策一身。

    而吴郡四姓也将和孙策更加的亲密,因为吴郡四姓向来是彼此通婚,孙策与顾滢结婚,自然就多了不少其他三家的亲戚。

    顾府中,顾滢的闺房里,一身盛装的顾滢已经在床上做了一个多时辰。

    汉代并没有固定的新娘装束,没有凤冠霞帔,也没有红盖头,一切装束都由各家自己决定。当然,新娘的装束主要以华丽为主,也和奢靡攀比之风有关。

    “丽女盛饰,晔如春华”便是顾雍的老师蔡邕用来形容新妇盛装的。

    顾滢梳着高髻,戴满了各种珠翠首饰,一根碧玉簪子插在浓密的黑发中,珠光宝气,颇为华丽高贵。

    原本就洁白的脸上淡淡的敷着一层粉,嘴唇鲜红,显得无比娇艳。

    顾滢身上穿着的是一件七彩长裙,领口处用了七种颜色的丝绸拼接成,显示着裁缝高超的技艺,也体现了顾滢高贵的身份。除了领口之外,袖口也是七色,其余地方则是紫色,看起来极为明艳。

    顾滢的脚上穿着一双鹿皮靴,靴面上巧夺天工的装饰着珠子,组成了一朵牡丹花,美丽之外更添富贵之气。

    这么一身盛装的顾滢,看起来风姿绰约,国色天香。

    “他一定会喜欢吧!”顾滢面带羞涩的想着。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76、迎亲() 
一个人坐在闺床上,顾滢突然想起了昨夜母亲说过的话,想起那羞人之事,顾滢的俏脸更加红了。

    “应该会很痛吧!”顾滢在心中暗暗想着。

    今天就是顾滢大喜的日子,早已经见过孙策的她,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盼。除了激动,顾滢心里还有一种即将成为人妇的羞怯。总之,顾滢的心里此时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房间里除了顾滢之外,还有两个侍女。

    顾滢的母亲、长姐和嫂子也都在顾滢的闺房之中。

    顾滢和顾雍父亲早逝,但母亲依然健在,顾雍的母亲是张允的姑姑。

    顾滢的长姐顾氏嫁给了朱恒的一个堂兄,

    而顾雍的妻子,也就是顾滢的嫂子则出身于陆氏,是陆俊的一个堂姐。

    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时顾滢的闺房里,除了那两个侍女外,四个女人分别代表着吴郡四姓。

    也可以认为,这场婚姻不仅仅是顾氏和孙策的联合,而是吴郡四姓和孙氏的联合。

    顾滢的母亲张夫人缓缓走到顾滢的身前,宠溺的看了一眼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笑着说道:“昨晚,娘给你说过的事情都记住了吧!”

    顾滢羞涩的点了点头,那些事情他当然记得很清楚,今晚就要发生了。

    顾氏和陆氏相视一笑,只见顾氏缓缓说道:“小妹不要害怕,女人都要过这一关,疼一会儿就不疼了,后面还会很舒服哩!”

    陆氏也轻笑着说道:“将军还年轻,又是武将出身,肯定会把你折腾的像升天一般!”

    顾氏轻啐了一口,说道:“合着你家那位好像不行了似的!”

    “哼,我家那口子壮的像头牛,老夫老妻了,每晚都要折腾人家!”陆氏哼了一下,似炫耀又似遮掩的说道。

    顾氏啧啧两声,没有说话。心里想着,要不要去找华神医给自家男人开点药?

    要是华佗知道有人再打他的主意想要搞点壮阳药,会不会气得胡子翘起来!

    张夫人,轻咳了一声,说道:“你们两个孩子都不小了,也没个正形,莫要下着了滢儿!”

    听到张夫人开了口,顾氏和陆氏自然知趣的不再多说。

    可是顾滢听了,心里却像是猫爪子在挠一样!

    那是什么感觉啊?还会像升天一样?一定会很舒服吧?顾滢的双眼竟然有些迷离了!

    这时候,张夫人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银盘,银盘里放着两根丝线。

    张夫人心里有些难受,毕竟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就要出嫁了!

    “滢儿,让娘来给你开面!”张夫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却强忍住了。

    开面是少女出嫁时的一种风俗礼仪,要将眉眼间的一些散乱的毛发拔掉,使少女的脸面更加光洁,区分妇人和少女的重要一点,就是看她是否开面。开面倒也很简单,不需要别的工具,两根丝线就可以解决。

    “母亲别哭,我会常回来看你和阿兄的!”顾滢看母亲快哭了,也有些哽咽的说着。

    张夫人听了女儿的话,心中多少有了些安慰。

    只见顾滢满满抬起头,仰起脸,张夫人小心翼翼的将女儿眉眼间的几根散乱毫毛全部拔掉。

    看着女儿美丽迷人的脸庞,张夫人似乎想起了自己当年出嫁时的场景。

    突然,窗外响起了鼓乐之声,那是迎亲的人到了。

    只见一个侍女飞快的从院子里跑到房中,口中兴奋的喊着:“来了,来了!”

    顾滢听到鼓乐声,有听闻那侍女的喊叫,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顾滢紧紧地拉住母亲的双手,紧张的说道:“娘亲!”

    张夫人已经完全没有刚刚的伤心,只见她笑着说道:“傻姑娘,你又不是没有见过他,再说,你不是跟娘说你很喜欢他嘛?”

    顾滢看娘亲把自己和她的闺房私语当着大姐和嫂子的面说了出来,顿时害羞的红了脸。

    顾氏看着妹妹,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妹,初为人妇都是这样,你能够嫁给将军,可是让很多人都十分羡慕啊!”

    陆氏则在一旁接口说道:“我听你阿兄说,吴夫人对你很满意,只要你好好伺候婆婆,应该不会有事。”

    张夫人又在顾滢耳边轻声说道:“好好伺候将军,为将军生下嫡子才是关键!”

    顾滢默默的点着头,将家人的叮嘱一一记在心上。

    此时的顾滢感觉自己脑中一片空白,各种滋味一股脑涌上了心头。

    迎亲队伍并不需要像后世那样在娘家待上许久,遭到各种刁难。如果在隋唐之时,恐怕还要吟诗拜门,应对三姑六婆的盘问,当然,红包也是少不了的!

    汉代婚礼主要在男方家中举行,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